如同康熙在云南等处安排了探子一样,吴三桂在京中自然也安排了探子,其中宗室之中,更是有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尚了公主,许多信息吴应熊都收集了暗中传送回云南。
“呵,吴三桂这是准备以退为进了?”年级轻轻的帝王看着手中吴三桂主动提出的削藩的奏折,冷笑一声,答应了吴三桂的请求。而后另外两藩也不得不顺应一同请求削藩,康熙自然一一答应了。
“皇帝这样,可做好了吴三桂反抗的准备?”最近的奏折和情况孝庄虽然没有特意去看,但外面如今的形式,孝庄太后也是心中有数的。她并未阻止年轻的帝王施展自己的抱负才华,而是耐心地指点其不足之处,希望他完善自己的计划。
随着三番反叛起兵作乱,康熙脸上的神色也愈发凝重,后宫之中也安静下来,往日争宠也都收了起来,恨不得离康熙远一些,再远一些。
已经好几日不曾睡觉的康熙被苏麻喇姑强压着靠在床头慢慢进入梦乡。
苏依尔蹦蹦跳跳来到康熙面前,高兴地告诉康熙自己已经解决了番薯冬藏的问题了,几次实验结果都显示番薯藤依旧拥有活力,可以在来年天气渐暖之时将这番薯藤种下,族人们的口粮又可以增加了不少。
康熙低头看着面前苏依尔灿烂的笑容,连日焦虑忧愁的脸上露出了笑意,他伸出手摸摸苏依尔的脑袋,真心实意地夸赞道:“我们苏依尔小郡主真是聪慧过人。”
苏依尔歪着脑袋踮起脚尖,伸出手摸摸康熙粗糙的脸颊,神情中露出一丝心疼,“你怎么累成这样?”
康熙摇摇头,随着苏依尔的脚步来到园子中的凉亭里坐下,清风徐来,风中传来淡淡的水果的香气,苏依尔端来洗好的西瓜给康熙尝,“你尝尝看,跟你往日吃的完全不同。”
“看着就不一样。”康熙低头看着盘子中切好的西瓜,一块块层次分明垒放在雪白的盘子里,薄薄的瓜皮,带着水灵灵、鲜红的西瓜肉,乌黑的籽镶嵌在果肉中,红黑分明,让人垂涎欲滴。
康熙见盘子上只有切好的西瓜,没有签子等物,便擦了擦手,直接从盘子中拿出西瓜吃了起来,甜甜的果肉带着足够的水充盈整个口腔,从喉管顺流而下,赶走了内心的燥热,康熙不发一语,又从盘子里拿了一块又一块的西瓜吃了起来,直至将整个盘子里的西瓜都吃完了。
“你不吃?”一大块的西瓜下肚后,康熙觉得内心舒服了很多,这才抬头看向对面撑着下巴看着自己的苏依尔,疑惑问。
苏依尔摇摇头,“我方才切的时候吃了两块,本是为着解渴,而今地里的西瓜多了,你想吃随时可以摘了来吃。”
“如今战事情况不明?”看康熙恢复了状态,苏依尔才开口询问情况。
不妨苏依尔这么一问,康熙愣了片刻,垂眸看着桌上才晒制的竹叶茶,半晌才慢悠悠地开口问道:“你说,爱新觉罗的基业会不会败在我的手里?”
吴三桂举起反清大旗,很快另外两个藩王也纷纷响应,吴三桂的大军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多个省份,直逼京城而来。
此时的康熙才仅仅二十多岁,刚刚消灭鳌拜夺回政权,又恰逢三藩叛乱,一时间心头杂绪乱如麻,朝野内外的声音从各种渠道进入到康熙耳中,康熙的脸上愈发阴沉。
“吴三桂那个独子,吴应熊还关在宗人府吗?”
说到吴应熊,康熙冷笑一声,“这是个孝顺的人,仗着是宗室打听了多少消息往云南送,若非你及时提醒,怕是更多重要的消息都要泄露出去了。”
康熙的肃声道,“吴三桂此人狡诈,可不止吴应熊这一个儿子,人家在军中还有另一个儿子呢。”
“怪道不在乎这个世子的安危。三哥打算怎么办?”苏依尔狐疑,“若是他不在乎这个儿子,作为人质,吴应熊会怎么样?”
康熙不以为意看向远处的竹林,狂风呼啸中,纤细的一根小树枝应声落地:“既然他不在乎自己的儿子,那朕也没办法替别人养儿子了。”
呼啦呼啦,一群麻雀自竹林中飞起,往夕阳落下地方飞去,不远处是才种好的稻子。绿油油的稻子已经抽出了枝条,在清风中摇晃着纤细的身子。
“那些麻雀会不会毁坏庄稼?”康熙眯着眼看向不远处的稻田。
苏依尔摇摇头,“不妨事,稻田那边都放了稻草人,附近有其他人,不会坏的。”
“其他人?”
“也许算是我们这场梦中的NPC吧。”苏依尔耸耸肩,这么些日子过去,除了最开始在那一头的竹林学习武艺有一位师父外,如今大多数都在这个大学之中,每天固定的授课老师,学习的多是与食品农业有关的。
“这里,不会是学习种田的地方吧?”苏依尔托着下巴疑惑极了。
康熙听后,长指点了点石桌,看向苏依尔的眼神中充满欣赏,“也许这就是真相。”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比现实中的先进了许多,大清入关以来,尚不足三十年,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满族人统领着这广袤的土地,但康熙深知明朝为何灭亡,读史之时更是告诫自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那大清的统治便更加稳固了。
“这里可真是福地洞天。”康熙长吐一口心中的浊气,“这地方只有我来了,岂非是为我量身定制,教我以此稳固我们爱新觉罗家的统治?”
“三哥莫担忧,眼前的局面并非一成不变的,我相信以你的雄才伟略,定能撕开一个口子,平定三藩叛乱,还大清一个清朗之气。”苏依尔一脸坚定地看着康熙,眼神之中的信任令康熙倍感温暖,他情不自禁地握住苏依尔的手,深情道:“谢谢小郡主的鼓励,你们部族的帮忙我也不会忘记的。”
自古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三藩之乱清廷军队并不足够,孝庄太皇太后也在其中出了力气,为康熙组织了一支军队,康熙慧眼独具选择了好的将领,很快,王辅臣被迫投降后,清军的局势开始明朗起来。
康熙脸上的笑容也愈发多了起来。
“皇上您瞧,太子睡得多香。”身旁的李德全跟着康熙进了内室,宽大的龙床上,赫舍里皇后拼死生下的孩子承祜,正睡得香甜。
“皇后,给朕生了一个好儿子。”康熙笑眯眯的看着儿子睡着的模样,一脸欣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