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辞回到嘉南市后,发现爸妈这两天也一直在到处奔波,忙着囤物资。
他们租了一个不远不近的仓库,把买来的东西暂时放进仓库里,就等着她回来。
沈辞打开仓库大门,见里面的货物满满当当,眼睛一下亮了起来。
她立即动手,开始收物资。
首先是食物类。
要说食物方面,还是她妈妈细心,囤了大量的蔬菜、水果和肉类。
肉类有猪肉、牛肉、鱼肉、海鲜,水果有成箱的苹果、西瓜、菠萝蜜、哈密瓜、葡萄等,都是她爱吃的。
剩下的还有肉罐头、水果罐头,以及各类新鲜蔬菜。
另外,米面油,酱醋盐这些也是成箱成箱地堆着,包括红豆绿豆,都是按整袋整箱购买的。
沈辞第一时间把它们收进空间,叠放起来,也不用怕被压到,因为空间是无视重量的。
“阿辞,妈还买了两样东西,你快过来看看,看合不合适。”
沈辞被妈妈拉去仓库一角。
她一开始还好奇,神神秘秘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好东西?
结果定睛一看,果然是好东西!
就见仓库的角落里,有两处地方,被篱笆围了起来,而篱笆里面,分别关着毛茸茸的小鸡和小鸭,可可爱爱,簇拥在一起。
沈辞数了下,小鸡有二十只,十五只母的,五只公的,小鸭也有二十只,同样十五只母的,五只公的。
“妈记得你说过,空间可以进动植物,就想着养点鸡鸭,咱们以后也能多口吃的。”
“妈你想得太周到了!”沈辞连连夸赞。
还是要一家人齐心协力,互相考虑到对方没考虑到的东西,日子才能过得越来越好。
“小鸡小鸭,跟着我,你们以后不用挨饿受冻了。”
沈辞把小鸡小鸭收入空间,给它们安排到空间的另一个边角上,仍旧用原有的篱笆围着。
不知道是它们喜欢空间,还是空间里有什么特殊的能量,让它们本来蔫耷耷的脑袋,都昂扬了起来,精神头欢快。
沈辞想,应该是空间里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能让食物永久保鲜,也能让动植物茁壮成长。
之后沈辞再把相应的大袋饲料都挪进空间,给两个篱笆里的碗,撒上一把吃食,还有水也备上一份。
边上的陈玉兰见女儿高兴,她也高兴,心里头满满的成就感。
再接下来是生活物资。
生活物资方面,陈玉兰依旧考虑得很全面,洗漱用品、卫生巾卫生纸餐巾纸、猫砂、火柴、打火机、蜡烛、手电筒、电池,以及每个人的贴身衣物,全都大量囤积,连地图和指南针也备了几份。
本来陈玉兰还要囤工具的,比如扳手、火钳,甚至厨房的各种锅,但女儿发消息告诉她,他们资金有限,先紧着要紧的东西囤,其他不那么要紧的,可以等末世来临,社会秩序崩坏的时候,出去零元购。
没错,沈辞从来没有自大地以为,囤了这些物资,就能永远不外出,美美躺平了。
一来他们家资金不足,除去武器钱,只有六十七万,别看物资种类挺齐,实则数量远远达不到让他们一家四口躺平的程度。
就比如她爸负责购买的抗寒物资,那些物资才是大头,花的钱跟流水一样。
二来她空间面积有限,也确实没办法无限地装下去。
而除去以上物资,再要轮到的,就是她爸负责的抗寒物资了。
军大衣、防寒服、防寒靴、围巾、抓绒帽、棉被、毛毯、电热毯、取暖器、冲水式热水袋、暖宝宝。
壁炉、煤炭、一氧化碳报警器、氧气瓶、兵工铲、护目镜、太阳能发电机、风力发电机、柴油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蓄电池、充电控制器。
其中发电机,因为资金有限,沈梁山只各购买了一台,倒是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买了不少。
尤其是蓄电池,只要充满电了,就算没太阳,太阳能电池板无法使用,有蓄电池在,也能支撑一段时间,所以一口气囤了十几个。
沈辞快乐地把这些东西通通收进空间。
等收完后,仓库也空得差不多了,地上剩余一些桶装水和各类牛奶饮品。
水资源太重要了,沈辞先前囤的确实不太够,所以她爸妈又囤了一批,沈辞也全给收了。
沈梁山有些歉疚地道:“阿辞,避暑的物资,我们没来得及准备,资金不够了。”
关于这点,沈辞并不在意,只道:“没事的爸,避暑方面目前不重要,你们想啊,最先到来的是极寒天气,大家需要的都是抗寒物资,那些冰棍冰块,没人要的,到时候我们正好带走,钱没必要浪费在避暑上。”
她没说的是,极寒来临,他们还可以收集外面的冰雪,等极温天了,再拿出来,同样是一大笔避暑物资。
在仓库耽搁的这么会儿功夫,外面的天已经不知不觉地暗了。
沈铭一看手表,时间还没到四点,可窗外却暗得好似要夜幕降临了一样。
他有些不安,对爸妈和沈辞道:“这天气不正常,爸,妈,阿辞,我们撤吧。”
从仓库赶回家,需要十来分钟的路程,不能再在外面逗留了。
于是大家立即动身,走出仓库。
仓库外,西北风“呜啦呜啦”地刮着,刮得仓库的卷帘门,发出冰冷的声音。
一辆黑色越野车,就停在外面的空地上。
这是沈梁山的车,想当初买的时候,家里人一致觉得,在城市开开,没必要用到越野车,但现在,沈辞无比庆幸,幸好她爸就这么点梦想,坚持买了。
有这辆越野车在,至少出行,会比普通轿车方便点。
沈辞这么想着,拢了拢紧身上的棉衣,拉开副驾驶的门坐进去,沈铭和陈玉兰则坐到后排。
等车子发动,沈梁山立即打开暖气,带着一家人驶上外面的大路。
路上,沈辞透过车窗,看到外面的马路两旁,树木被风吹得东倒西歪。
行人一个个弓着背,顶着寒风缩头缩脑地赶路。
再说身旁的车辆,也都一辆辆开得飞快。
之前沈辞一直忙着囤物资,没时间上网,直到这会儿她终于得空了,才拿出手机,开始刷网上的消息。
这一刷,果不其然,网上早就沸腾一片了,都在讨论最近的天气。
沈辞随手点开一篇帖子浏览,里面留满了一条条慌张的言论。
【完蛋了,我们家这边的气温又下降了!】
【我们家这边也是,更可恨的是什么?气象软件还骗我们!要不是我亲自拿温度计测了,还真信了它的邪!】
【我跟你们说,我有种不好的预感,气温下降,不可能所有地区都同时下降吧?我感觉再这样下去,末日肯定要来,大家还是提前囤点物资在家吧。】
【楼上的,不是所有地区气温下降,是全球……】
沈辞正浏览着,突然,前方传来“砰”地一声巨响!
同时,她身下的车子一个急刹,吓了她一跳。
她惊疑地抬起头。
后面,陈玉兰也吓到了,忙出声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沈辞拉下半个车窗,看向前方,只见半明半暗的天色下,前方有一座大桥,桥的半坡上,数辆汽车连环相撞,致使后面的车辆只能被迫停下。
“没事妈,前面发生交通事故,堵住了。”
“那我们要不要换条路走?”
“换不了。”沈梁山道,“这里没有别的路。”
沈铭抬腕看一眼手表:“不急,再等等吧,现在时间还早。”
如果按照他妹说的,极寒爆发在十五号的凌晨,他们只要在这之前赶回家就好。
那陈玉兰就放下心了。
滴——滴——
“他妈的堵成这样,还让不让老子过了?!”
“就是说,我都快饿死了,还要赶着回家吃饭呢。”
说到吃饭,沈辞把半拉的车窗关上,避免车里的暖气跑出去,扭头问:“爸,妈,你们饿不饿?”
他们家这几天忙着囤物资,都没时间好好吃饭。
她从空间里拿出两罐牛肉罐头,递给后面的妈妈和哥哥,再拿出一罐,打开,用勺子给开车的爸爸喂一口。
一时间,车里洋溢起牛肉罐头的香味。
陈玉兰幸福地吞下一口:“还得是女儿,有……有背包真方便。”
陈玉兰及时改口,把“空间”这两个字烂进肚子里。
沈铭笑着打趣道:“以后我们一家,得靠妹妹养活了。”
陈玉兰和沈梁山听了,忍不住乐起来。
沈辞嚼着咸香无比的牛肉罐头,只觉得它比以往吃过的任何东西都美味。
当牛肉罐头吃到一半时,前面的车辆终于动了。
沈辞坐在车里,缓缓从事故现场的旁边经过。
她看到桥上发生的这起事故还不小,几辆车被撞得横七竖八。
好在人没事,几个司机还有力气下来,站在大桥上顶着寒风,唾沫横飞地吵架。
沈辞不再关注了,没一会儿车子就驶下了大桥。
她特意提醒她爸一句,去附近的加油站,把油加满再回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