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却非殿 >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名为《蒹葭》。《蒹葭》属《秦风》,描写的是东周春秋时期秦地深秋清晨芦苇花盛开的景象。

水草丰茂、盛产兰芷、秋有蒹葭的渭水流域,在西周末期戎狄攻入镐京之后,秩序曾经溃败过。几年后,陇西的秦人驱走犬戎,秦地才成了真正的秦地。因为有了秦人的守护,渭水河畔的水草重新丰茂,兰芷新盛开,蒹葭又丛生,有了这首清新浪漫的《蒹葭》。

然而,先秦人吟唱的朦胧、清新、宁和的意境,在八百年后的秦地,在经历过几十年战乱后,再一次荡然无存。

前朝末期,连续三代帝王昏聩暴戾,怠政懈政,致使朝廷里奸佞弄权,地方上吏治**。无论是乌烟瘴气的朝堂还是与民争利的乡野,刘姓皇族的权威都在逐渐衰弱。

全国各地无路可走的乡民,有的沦为群盗,有的索性揭竿而起。

其实底层的百姓忍辱惯了。若有片瓦能遮雨,有粟米能饱腹,便会认为这是好日子,便会对庙堂之高的君王感恩戴德。然而,近百年来他们背负着越来越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在丰年喘口气,在灾年独自咽下苦水。朝廷只要不往死里盘剥,只要不强征刚满十岁的男丁服徭役去修奢华宫殿和陵墓,百姓总会负重生活的。

一旦当最卑微的生存要求都无法被满足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效仿起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造起反来。

乡民起义只是这场旷日持久战乱里的第一把火。由于起义军占领城池,囚禁郡吏,抢掠富户,而后引发各地豪族为了自保而为的抵抗。振臂高呼的第一波乡民犹如孱弱的火柴,燃光了自己。接下来的燎原大火的领头者却再不是他们。

关东和关中大混战的主角变成了各地豪族。豪民大族组织家仆们拿起武器起初是抵御流民抢粮,继而他们也开始占领城池、抢夺地盘。豪族势力犹如雨后春笋,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一夜间都冒了出来。

当叛乱的大军攻陷潼关,进逼长安之际,惊恐中的前汉末帝带着后宫妃嫔、皇子、公主和近卫队仓皇逃离未央宫准备逃亡蜀中避难。只不过,末帝和他的子孙们,尚未出秦地便被愤怒的流民军斩杀。

皇帝没了。长安城这座人人渴望的权力中枢,成了权力的真空带。天下彻底大乱。

之后的几年,长安城在战乱中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掠夺者,其中有流民,有盗贼,有豪强。还有趁着中原王朝内政出问题之时趁虚而入的西北的游牧民族。匈奴右贤王部,过阴山由北向南在北郡长驱直入。羌人大小部落,过陇山由西向东在秦地掠夺。

那时候的秦地和长安城,谁都可以来抢劫,谁都来破城。每一次被洗劫之后,三秦大地的火海总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扑灭。麻木的面孔,褴褛的衣衫,空空的粟罐,还有黢黑的瓦砾,绯红的天际,成了战乱时秦地和长安城无法磨灭的印记。

秦地百姓盼战火停歇,盼盛世一统,盼过雨水,盼白露,盼过大雪,盼来年立春。终于,京兆豪族王元带着聚拢起来的关中力量赶跑了流民军、赶跑了匈奴,夺回了长安城。

王家人靠武力在长安站稳脚跟,靠秦地数百只鸿雁带来的天降祥瑞愚弄了民心。王元在未央宫称帝,国号为周,称周元帝。王姓周朝为关中地区带来了有限的喘息之机。

元为初,王家若有大德,理当生生不息。

可惜,掌握了无上权力的周元帝和王家人并不想东进完成统一,很快也步了前朝末代皇族们享乐的后尘。结果,元成了昏,昏君的昏。仅拥有半壁江山立国的周元帝,在几十年后赵汉朝修史时被改成了周昏王。

周元帝的丰宁八年间,既没有给王朝带来丰隆昌盛,也没有给秦地百姓带来安宁祥和。相反,皇城内奢华放纵。王元登基之初便开始大兴土木,修缮宫殿和豪华陵墓,全然忘记前朝覆灭的原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不仅如此,王元本人以前的谦恭全都消失不见,变得多疑猜忌。每逢重大军事行动,坐在未央宫的王元总担心聚拢的部将和士兵们会调转方向冲着长安来。

就这样,占据长安十陵和未央宫殿的王家从人人庆贺,变成了人人恐惧的存在。

冬来冬走,春去春回。

秦地和长安城的战火重新燃起。这次的烽火烧没了靠不住的王家,迎来新的主人赵家。

赵姓建武王,这位乱世的后起之秀,打败和整合了关东的各路力量终于来到了长安。赵家大军在起事十二年之后,终于赢得了天下。

建武王站在长安城的权力之巅,在见证过多个王朝兴衰的秦地,在长安未央宫加冕称帝。新王朝国号为汉,后世称为赵汉,也称景汉。

景本意是日光,但上古经典里又说景因光而生。故景又同影。只因这是一个全面承袭了长安刘汉的汉王朝。

建武帝和他的臣子们选择赵汉的皇城时“抛弃”了长安,选择了洛阳。明面的原因是功臣集团们嫌长安离故乡太远了,至少比洛阳远了八百里。再加上长安城经过十几**大小小的洗劫,太破败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赵家起兵之初用了“河出图,洛出书”做谶纬之言。洛阳是起兵之初便选好的京都。

新帝从长安东归洛阳,除了带走长安这座旧帝都的王气之外,还带走了他的战利品,被赦免的周朝王家余孽。

就是在那一年,后世史书上的后汉建武元年。五岁乔訸与王家翁主的母亲和王家太子妃的姑母一起坐上了东去洛阳的车驾。她们既是王家余孽,也是建武帝暂扣的乔家人质。

长安城向西扶风郡,扶风郡西边是陇山。汉人以西为右,陇山以西又称为陇右。赵汉一朝的陇右,有河西四郡和陇西六郡。陇右这块地方便是天下十三州之一的凉州。当地人习惯称为河陇。

赵汉拿下河陇,没费一兵一卒。只因长安城破之前,统领河陇十郡军政的乔惠已悄然归附了建武帝。新帝释放了诚意,会善待乔家在长安城的亲眷,包括乔家外嫁的姑娘。不过帝王君心都难测,尤其是大军即将平蜀的关键时期。面对与周朝王家有着双重姻亲关系的河陇割据势力,建武帝总要有所提防。

长安城破之时,乔惠从陇西入朝拜见新帝。

君臣达成新的默契。将来天下一统,朝廷论功行赏,乔家的功劳谁都抹不去。不过在此之前乔家要助朝廷从陇道平蜀地。乔家与王氏有关的家眷随新帝东归洛阳,名为善待,实则为质。就像建武帝的大军出征,所有将领的家人要留在洛阳一样。

乔訸的乳名叫称称,称心如意的称,出于河西武威郡的姑臧。

她出生的时候,中原各地已经打了好多年仗。可能众人会难以置信,中原乱作一团,河西四郡竟然成了乱世里罕见的乐土。在河西的方寸安宁之地,年轻的母亲给女儿起了寄托美好愿望的小名。

可惜,哪儿也安宁不长久。

长安城里的周元帝多疑,不止不信任他的边将,还不信任身边真正忠君为国的臣属。

乔訸的母亲王睦是周朝的翁主。王睦幼时母亲与父亲先后去世。她由伯父王元抚养长大,与周太子虽为堂兄妹,情比亲兄妹。她不能在似世外桃源的姑臧眼睁睁看着如父如兄在长安未央宫远贤臣近小人,不能看着秦地百姓重新陷入水深火热,更不能看着王氏全族走向覆灭。她带着三岁的女儿回了长安,直到长安城破。

乔訸随母亲和姑母东迁洛阳的途中,第一次见到了蒹葭,认识了盛开的芦花。

被大军来回踩踏过的芦苇荡,在那日阴沉天空的衬托下显得愈发枯黄。灰白色的芦花只有零星一两簇,随着萧瑟的秋风摇晃。

乔訸放下了车帘对母亲说,诗经里都是骗人的。

母亲抱住她,耐心地跟她讲,诗经中的美好是真实的存在。母亲当时还说,称称,你现在太小,无缘见到而已。等你长大一些,天下彻底太平了。到那个时候,你可以去扶风的祖宅住上一阵子,去见识秦地的四季变化。

身为周朝王氏宗室之女,王睦并不恨建武帝。

在洛阳乔家新置的私宅里,王睦教乔訸读书时常常跟她说,“我与你姑母身为女子,在乱世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在风云际会的时代只能被困于后宅,命运随着母族和夫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称称吾儿,如今陛下有圣德,天下趋于太平,这是黎民之福。母亲希望称称可以在将来的太平盛世里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

然而,多年来的心力交瘁,王家全族几近覆灭的残酷现实,以及从长安到洛阳的奔波,王睦的身体还是被拖垮了。

母亲去世的那天早晨,乔訸记忆犹新。洛阳城在深秋居然下起大雪,她披着大裘,踩着厚厚的积雪,心里担忧母亲的身体。她来到母亲屋里时,姑母已经在了。

母亲面色苍白,咳声不断。

“称称”,母亲抓住她的手,“母亲怕是不能再陪称称了…”

一句话还未说完,母亲又咳起来,姑母拍着她的后背,帮着顺气。

乔訸照着姑母的样子,轻拍着母亲的后背。

母亲颤颤地抓到她和姑母的手,看向姑母道,“妹妹,王家对不住你。欠你的,嫂嫂我下辈子做牛马偿还……但称称,称称以后还望你多多照拂……”

“还有……我死后不入乔氏祖坟。一把火将我燃尽,撒入洛水也好,抛到邙山也罢。不要起坟冢。”

王睦羡慕她的夫君在河陇拥有的凝聚力,也敬佩他将边陲之地打造成天下大乱时避难的乐土。

只是这一世她太累了。如果有下辈子,她不想再做王氏女,不想再做乔家媳。

王氏睦娘子,生于乱世,长于乱世,在豆蔻年华被家族嫁给了年长她许多的有野心有能力的边将做续弦。她的家族也曾励精图治过,也曾聚拢过人才。可惜,人才们失望了,秦地的人心散了,她无力阻止一个耽于享乐的家族走向覆灭。

那些年的冬天分外寒冷,万幸在孤寂的岁月里她有小女称称相伴。现在她却无法陪女儿长大了。“称称,女子立世不易。阿娘望你一生顺遂,称心如意……”

母亲语断。姑母俯在母亲身上大哭,乔訸才知晓阿娘这是去了。

姑母抹去眼泪,紧抱着她,亲手帮她换下锦衣,披上麻服。姑母蹲在她面前,说道,“称称,随姑母去书房。写信向你父亲报丧吧。”

乔訸自记事起很少见父亲的面。随母亲和姑母来洛阳之前,倒是在长安匆匆与父亲见过一面。不过,父亲很快又西归,因为要配合建武帝的大军从陇道入蜀地。

她在听到姑母说要给父亲写信时,摇头不要。“称称要在这儿守着母亲。哪儿也不去。”

姑母不愿再勉强她,吩咐随身侍女去前院,派前院管家去陇右报丧。

那是建武二年,深秋。洛阳乔府私宅平日里素净无声,大雪覆盖下更是静得肃穆。

母亲的临终愿望还是没有实现。王家睦娘子既已嫁人,生是乔家媳,死还是乔家媳。王睦最终被安葬在扶风乔家祖坟,与夫君的第一任夫人任氏的墓穴比邻。

赵汉崇尚儒学,更重视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为了减少厚葬重孝的浪费和对生产的中断,立国之初,建武帝下过诏书倡导民间孝期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官方孝期,对于一个六岁的小娘子而言,实际上形同虚设。在姑母幽居的别院,乔訸一边守孝,一边念书。

这期间,蜀地平,天下十三州重新归入朝廷的版图。赵汉王朝完成了真正的大一统。

乔訸的父亲乔惠于建武三年冬入洛阳城,双手奉上河陇诸郡郡守和都尉印绶,换来了三公之一的大司空。与此同时,乔惠因归附和提供平蜀粮草马匹有功,被封万户西乐侯。

随着父亲入朝,姑母终于恢复了自由。朝廷允她可再嫁,可出洛阳。姑母几乎没有犹豫选择了回故里,回到出生的地方。后来乔訸才知道姑母那时已经病了。

建武九年春,姑母在扶风老宅过世。十四岁的乔訸从洛阳回扶风为母亲扫墓,为姑母守孝。

备注:

1.本章引用了《诗经·秦风·蒹葭》、《史记·陈涉世家》、《过秦论》。

2.訸同和。称称来自梅尧臣的小女乳名。

3.文中陇右为广义概念,指陇山以西。陇西则特指陇西郡。河西陇右十郡自西北向东南: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阳、陇西、安定、北地、汉阳、武都。

4.两汉儒学虽然兴盛,丧期并不固定,经常因皇帝的诏令而反复修改。三年之丧,源于西晋。司马家篡位之后,很难提倡忠,便大力倡导孝。司马昭的儿子晋武帝按照儒家典籍为司马昭守丧三年。皇帝带头,三年守丧才成了普遍的惯例。

本文架空,文中丧期孝期会因时因事因人不一。

5.架空的历史大杂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1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虐文求生游戏

连名带姓

美人多娇

不可以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