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结束的时候时间尚早,手上拎着一堆东西也没法好好逛,所以众人把东西往车上一放,就先回了旅舍。
再出门,目的地就是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一向有“冰城第一街”的美誉。
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典雅、巴洛克风格建筑的华丽,以及折中主义风格建筑的多元,在这条街上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历经百年岁月的打磨,让这些异乡建筑带上了厚重感,连带着脚下的方石路,一块诉说着往昔故事。
虽说白天的中央大街没有晚上那么热闹,不过该看该吃该逛的地方,也可以一个不落。
众嘉宾一点点地往里走。
边上开始营业的饭馆门口站着两排穿着招牌店员服的店员,这家的穿着厚实朴素的军大衣,那家穿着一看就很“冰城”的大花袄。
喊的揽客词也各有千秋,至少鹿鸣听一耳朵,感觉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他会两家都去试试。
而且揽客词都开始讲押韵了吗,这么卷。
再往前走,大街中央立了一座冰雕。
冰雕在太阳的照射下,晶莹剔透,特别好看。
就是冰雕一米开外立了围栏,阻止着一个又一个看了手痒想碰一碰的游客。
手没摸到冰,但舌头是吃上冰了。
因为冰雕处再往前走点,就是一家卖马迭尔冰棍的店。
买之前,八个人互相看了眼,谁都没说自己不能吃。
也不知道是碍于没人发言所以自己也不想不合群的尊严,还是真的一个个都是不怕冷的铁胃。
介于朋友间的熟悉程度,所有人默认答案是后者。
原味冰棍十块一个,其他味道十五一个。
至于味道也挺多,什么榴莲味、黄桃味……
购物代表易尘雪最后捞了八个原味回来。
边分发边吐槽:“它这里还贵点……我之前在我们那的东北菜馆里的马迭尔原味六块一个。”
一个就贵了四块,八个可就是三十二!
沈淮安知道易尘雪也不是心疼那点钱,随口安慰:“可能更正宗吧。”
不过易尘雪也不是什么精妙舌头,她是没尝出来两者有哪不太一样。
鹿鸣拆了自己的那根,凝视了好一会,才飞速地咬上一口。
黎永祥注意到他这如临大敌的架势,笑话他:“怎么?其实咱们小鹿不是铁胃,大冬天沾不得冰?”
鹿鸣细细品了品在嘴里融化漫开的奶味,舌头一卷,吞下雪糕,又咬了一口,边吃边否认:“那不是。”
“哦?那怎么这副表情?”
鹿鸣很认真地说着自己的想法:“我只是在想,咱们在这么冷的户外吃雪糕,舌头会不会被雪糕冻住。”
舌头黏在某个地方被冻牢下不来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可谓是比比皆是。
就跟没来过北方对北方那气温数字没什么概念的大部分小土豆一样,鹿鸣对于这种疑似会发生又疑似不会发生的事,也需要自己试试才知道答案。
等咬完口感算不上硬邦邦的雪糕,鹿鸣才想起来,自己夏天从冰柜里拿雪糕的时候,那冰柜的温度也跟这户外差不多。
相当于他现在正钻在冰柜里吃雪糕。
换算小天才。
真要说的话,如果舌头一直贴在雪糕上,时间一久,大概率是要被冻住的。
只是大家都不想见惨案发生,一个个都是小口舔舐,快速席卷。
等一根雪糕吃完,前头有一个物件引起了众人注意。
那还是个冰雕。
不过冰雕台子下,还安置了一架钢琴。
真钢琴,可以弹的那种。
这个冰雕边上没有围围栏,潜台词大概就是游客随意。
像这种公共钢琴,因为想秀一手的人不少,一般来说都会有较大的损耗,音不准是常事,琴键摁不下去或是摁下去就回弹不上来的也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这架至少外貌看上去挺新。
所以不少人怂恿鹿鸣去试试。
鹿鸣的注意力却在那张琴凳上。
那不是普通的皮面琴凳。
那是个冰雕琴凳。
雕刻者是个心灵手巧的,连琴凳上的网格状的设计都雕了个完全。
不过臀感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梆硬。
大概还冰屁股。
更重要的是……
“在这个气温下脱掉手套是需要勇气的!”
就算背后有无数声音怂恿着他,怕冷如鹿鸣,脚就跟在地上扎了根似的,不带挪动一点。
他是真的没想在这冰天雪地的环境中耍一个有可能会让手冻到裂开的帅。
十秒也不行。
而且手一僵,后续的连锁反应他还不清楚吗!
手指伸不开,键按不准,力度不够,节奏紊乱……
那会是毫无表现力的一场要命演出。
又砸招牌又伤身,谁爱干谁干!
至于戴着手套弹……
谢邀,职业道德不允许。
或许正是因为大家都这么想,这架钢琴才能保持得那么新。
众人见鹿鸣态度坚决,笑嘻嘻地勾着他的脖子,往下一个地方去。
除了他们这波人,路上还有几个旅游团,或老或小一排排地往前走,那阵仗比他们要壮观得多。
中央大街的历史文化能说的很多,所以离得近些,还能蹭听一波解说。
只不过离得太近也有危险。
例如鹿鸣这个看起来最乖的小伙子,被一个中年旅游团里的阿姨拉去帮忙拍集体照。
这些叔姨们各有各的拍照想法,男女分开拍,小组拍,双人拍,正经拍,不那么正经拍……
硬控了鹿鸣十多分钟。
甚至拍着拍着让他帮忙录一下视频,各种口号排山倒海扑面而来,鹿鸣作为摄影师,只能在前面边承受着这中气十足的呐喊,边掌镜让每个人都出镜完全。
其他嘉宾也没闲着,各个掏出手机开始拍被硬控的鹿鸣。
后来这帮人自顾自演变成,你拍他,她拍拍他的你,他拍拍你拍他的她……
节目组摄影师站在最后,忠实地记录这个拍拍长龙。
画面很诡异。
也很搞笑。
中午嘉宾们随机挑了一家店吃过午饭,继续往前头走。
逛完中央大街,最近的一个打卡点就是一个大教堂。
这个大教堂从外头看十分的宏伟,里头可观赏的空间其实不大。
可它确实很高。
并且由于不再用于每周礼拜,教堂内部没有一排排供信徒坐下的长椅,整个纵向空间特别大。
在座的各位都是搞音乐唱歌的,互相对视一眼,都知道对方正在蠢蠢欲动。
不过最后还是在“禁止大声喧哗”标志的凝视下死了那条试一试教堂声场的心。
大家都是公众人物。
可不能带头做坏事。
“这种肯定会有相当优秀的混响效果……听起来应该会很神圣。”有人走出教堂门的时候如此嘀咕道。
潘沅君眼睛弯了弯:“这么想试?那这回写一首相关的歌,姐给你做。”
大家都知道潘沅君有一说一,可这话一放,居然都没人应。
不知道会不会让自己头秃的事,还是暂时先不答应比较好。
冰城的位置太北,再加上冬天,天黑得非常快。
下午四点左右,太阳就掀了星空被准备睡觉了。
本来在大教堂门口看鸽子的众人,围观了大教堂上的灯带亮起的瞬间。
那画面有点像童话里的魔法城堡,虽然所有人都过了看童话的年纪,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哇哇乱叫。
十分吵闹,鸽子都嫌弃地飞远了一些。
晚饭的地点选在了那家有大花袄店员服的餐厅。
进来之后才发现,门口揽客词都只是小儿科,这家店的宗旨大概就是把“话术”做大做强,揽客有一套词,迎宾入座有一套词,每道菜上菜时有自己的词,就连铁锅炖贴饼时,都有词。
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阳开泰……
到十全十美,就是贴了十个饼子。
一通操作下来,大家脑子里的成语库存被短暂激发,在吃饭的过程中自带小游戏,成语接龙和飞花令,有什么往外说什么。
当然,脑子一热会把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脱口而出,这谁都不知道。
友情在这种个人赛上短暂破裂,没有人会善良地互相提醒,只会在对方出错的时候调侃嘲笑。
几轮下来,谁都当过一次“文盲”了。
“希望节目组给我们留点面子,那点东西就剪了吧求求。”
可惜宋乐言此时装自己耳朵聋了,听不见一点。
剪?必不可能。
一整天的行程非常紧凑,游玩的过程中也没遇到之前担心的奇奇怪怪的人。
是平安的一天。
大家回程的路上多少松了口气,进到温暖的旅舍后,更是暖得浑身舒坦。
走了一天的众人瘫在沙发上装咸鱼,有人纯瘫摆烂,有人看起了明天的行程。
“咦?”
蔡玲翎看着看着出了声。
“怎么了?”
“天气预报变了,明天好像,下雪?”
听到这话,瘫着的人陆续支棱起来:“有雪?!”
真要分析这话语的情绪成分,那兴奋占了99%。
南方小土豆,见识能玩得起来的雪的机会,不太多。
比如申城那偶尔会下的几场雪,就够那雪自己落在方形条孔窨井盖上,自给自足变成一个骷髅雪人。
打雪仗更是别想。
再南点的穗城人士就更别说了。
只不过第二天,这种兴奋转换成了另一种情绪。
这雪是夜里开始下的。
与其说它叫大雪,不如该叫暴雪。
在屋内都能将狂风喧嚣听得一清二楚,外面的雪被吹得糊了窗门。
“啊这。”
有一种,只要开了这个门,这雪就能无孔不入,使他们原地成为活雪人的预感。
打雪仗?
这是雪打他们吧。
就在前天,在原味马迭尔和榴莲味马迭尔中间,我还是选择了原味【砸吧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9章 129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