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人潮人海 > 第14章 第十三章

第14章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你怎么来了?”见到来人正是罗斐,戚沨下意识问,“来多久了?”

“刚到。”罗斐说。

几秒的沉默,屋里的气氛诡异起来。

江进来了句:“很多律师都不愿意到案发现场取证,原来罗律师是这个风格。”

罗斐露出一丝微笑:“我可以等公安机关调查结束之后再讨论沟通案情,但我这个人性子急,想在侦查阶段就为我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多一个人就多一条思路,兴许能发现新的证据。”

就在罗斐说话的时候,戚沨已经转过身,走向那张双人床,目光落在地垫上的那摊痕迹。

江进问:“这新思路的寻找方向应该和嫌疑人的供述有关。我指的是自首之前,你们的谈话内容。”

“是的,而且站在律师角度,我的第一选择是相信。”

“可根据我的经验,嫌疑人都会撒谎,没有例外。即便只是证人,也会在提供证词的时候进行加工修饰。”

“我的当事人是否撒谎,还要等你们出具的验尸报告才能定论,事先就扣帽子对她不公平。”

“所以你认为她无罪。”

“有没有罪要看法庭宣判,任何人在现阶段都不能说她有罪。”

“也是。”

“根据嫌疑人的说辞,刘宗强生命的最后时刻就躺在这里。”戚沨突然开口,将江进和罗斐的交谈拉回到正题,“这是第一现场。而后经过转移,去了第二和第三现场。”

罗斐看向戚沨指向的地垫,问:“死亡时间推断应该出了吧?”

“是晚上九点到十二点之间。”

“这么说李蕙娜没有撒谎,她发现刘宗强死亡是八、九点钟。”

“确实和死亡时间吻合,但她没有施救。这个过程她是怎么考虑的,还需要核实。”

“我知道,我也猜到了你们对这个案子的定性。但我认为李蕙娜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刘宗强的生命已经陷入危难,不构成主观故意。”

戚沨只是点了下头,越过罗斐和江进走出卧室,在客厅里站定:“你也看到了,一室一厅就这么大。死者呕吐一定会有声音。李蕙娜自称没有精神疾病,如果经过司法鉴定最终认定这一点,那么她就是个正常人。一个正常人,不可能在另外一个人倒地不起,出现各种濒死症状的时候而毫无察觉。就算她有段时间躲在洗手间也听得到。这部分我们已经测试过了,那扇门没有隔音效果。而且李蕙娜自己也说,从洗手间出来的时候,死者就躺在地上。她后来就坐在客厅,什么都没有做。那么她一定会听到卧室里的动静。这整个过程她有很多机会施救,但她没有,存在非常明确的主观故意。”

此时的罗斐就站在客厅和卧室中间的门框处,随着戚沨的描述,他的目光也在四处搜索,自然也看到了比他更为“自由”的江进,正在翻看书架和桌上的物品。

罗斐收回视线,回应道:“李蕙娜和刘宗强的婚姻关系并不属于正常范畴。刘宗强控制李蕙娜的人身自由,连手机都不给她。刘宗强的行为无疑是将李蕙娜当做奴隶看待。他对李蕙娜任意打骂、羞辱、施暴、强|奸,李蕙娜虽然不是精神病患者,但在心理上一定存在非常严重的创伤后遗症。她惧怕刘宗强,连搀扶都不敢,更不敢叫救护车。因为曾经发生过李蕙娜求救医生,却被刘宗强打到骨折的情况。就因为李蕙娜满脑子装的都是自己下一次被打的情景,没有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刘宗强身上,这才不知不觉错过救助机会。”

说话间,罗斐再次看向在书架前徘徊的江进。

江进戴着手套,抽出一本小说翻看了几页,书页翻开书时发出声音,直到停下来,他又往回翻了几页,刚好扫到其中一段话。

罗斐接着说:“而且李蕙娜说,刘宗强之前就经常睡在地上。他将整个屋子都铺上地垫,一来是为了隔音,可以更尽兴地对她侮辱打骂而不被邻居投诉扰民,二来则是因为他酗酒后会随时随地倒头就睡,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在李蕙娜看来,这次和过去没什么不同,她没有预见最坏的结果,或许连预见能力都没有——毕竟她高中都没有念完,也没有学习过医学知识。而她的社会经验大多来自夜总会,见多了倒地呕吐,一觉睡到天亮的酒客。”

“没有能力预见?不见得吧。”一直背对两人的江进接了一句。

两人一同看过去,江进转过身,笑着示意手里翻开的书,那一页还折了一角。

他将书递给戚沨,戚沨接过一看,这一页刚好描述了同样的情景,大意是说:女主角因为在丈夫身体不适的时候没有施救,因此被判“故意杀人罪”。

这本书不属于刘宗强的阅读品味,这角书页很有可能是李蕙娜折上去的。

戚沨又将书递给罗斐,却没有说话,直到罗斐看完,说:“就算李蕙娜看过这本书,书里写的内容也不一定就会在未来发生在她和刘宗强之间。这纯属巧合。除非尸检报告可以证明李蕙娜实施了杀人行为。”

罗斐将书还给戚沨,又道:“而且不要忘记,李蕙娜早就被打怕了,她害怕刘宗强会怪她吵醒他。在这之前,李蕙娜才遭受过一次强|奸。她虽然是嫌疑人,但也是受害人,心理上不愿、不敢靠近刘宗强是非常正常的。”

这话落地,罗斐的手机震动起来,他拿出来看了一眼又收回,问:“这本书你们打算放到物证目录里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我现在回答不了你。”戚沨说,“不过按规定你可以调取对嫌疑人有利的证据材料、递交辩护意见,期间也随时可以讨论案情。”

“好,那我先走一步。”罗斐笑了下,又很快收回,头也不回地走出门口

门开了又关上。

戚沨看着他的背影,许久没有动作。

直到江进凑过来,问:“你们俩谈恋爱的时候不会也是这样法言法语吧,这难道也是一种情趣?”

戚沨吸了口气,转过头来盯他:“你刚才的行为非常危险。”

“哦。”

“立案侦查信息属于保密范围。你现在不在刑侦支队,案件要由是负责本案的刑警调查。这本书上的发现,你完全可以等他走了以后再告诉我。”

江进轻笑:“可这本书只是我刚好看到,而你也在场。我只不过是帮你拿过来。”

“也许在你看来这或许是件小事,却有可能被其他人放大。”

“听这意思,你是吃过亏啊。不会是因为这个分手的吧?”

戚沨没有正面回答,很快开始检查客厅里的物品。

这一次江进没插手,将双手抱在胸前。

戚沨一边翻看一边说:“他刚做律师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办案警察在侦查中存在非法行为,被他发现了。他最终决定提出异议并举报。结果就是,那个警察受了贿,还在证据上做手脚。”

江进接道:“作为律师,他有权确保侦查的合法性,这没问题啊。”

“从那以后,罗斐的行事风格就变了。他非常主动在侦查阶段就参与进来。我问他是不是一朝被蛇咬。他说,他相信警察和律师都是神圣的职业,但他不相信人。”

“这话也没错。再说有的案件比较复杂,涉及很多法律关系,办案人员也需要律师协助理清,甚至参与制定侦查策略。从法律上说,有律师的参与、监督,大家一起完善证据链,反而更能确保合法有效。再说嫌疑人也应当享有合法权益,有权在侦查过程中就得到法律帮助,而不是等到开庭才见到律师。嫌疑人尽早了解法律后果,对如实供述也会有帮助啊。”

“你说的是法律层面的,但是……”戚沨语气一顿。

江进笑问:“你觉得他会利用刚才的事做文章?”

“倒是不至于小题大做。但在这种事情上,你多少也要敏感一点。除非你这身皮穿腻了,那么你老师周岩的案子,永远会是个问号。”

……

另一边,罗斐回到车上,戴上蓝牙,一边开车一边拨通许垚的电话。

响了三声,电话接起:“喂。”

罗斐问得直接:“你认识江进对吧?”

“之前有个案子和他接触过。”许垚说,“你前女友现在的位置原来就是他的。听说是因为家里一个长辈牵扯到贪污受贿的问题,他也因此停职接受调查。我和他的接触就是在那期间,不过他现在应该没事了。”

许垚问:“怎么会问起他?”

“那这个人的做事风格你了解多少?”

“我只知道他当时不是那个案子的办案警察,但还是帮忙跑了两趟,也拿到一些关键信息。从利益和职业角度说,那是与他完全没有好处的事,他的行为是不合规的,可他还是帮忙了。”

这话落地,许垚再次发问:“你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个人,难道李惠娜的案子,江进又干了同样的‘傻’事儿?”

“是犯了同样的错误。”罗斐纠正道。

许垚快速消化完罗斐的话:“你今天不是去刘宗强家里吗,难道有发现?你是不是担心李蕙娜推翻口供,因为心理因素经受不住审讯,说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证词?这个时候提到江进,不会是在暗示我Plan B吧?”

“我只说结论,我肯定李蕙娜撒了谎。”罗斐说。

“是人都会撒谎,一点小谎言,只要无伤大雅……”

“那不是一点小谎言。”

“那是什么?”

“电话里不方便说,我在开车,晚点见面再告诉你。”

“那你先回答我,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警察那边有没有可能查到?”

“我只能告诉你,刚才戚沨和江进也案发现场。我今天过去是想求证一些事,我想他们也是一样。我猜有可能是验尸报告和证据上出现疑点,需要现场还原案情。”

“警察这么做不奇怪啊,那你呢,你从一开始就不信李蕙娜?”

“哪个律师没有被当事人出卖过?接这个案子时候,我和她是第一次见面,为什么要相信。”

罗斐语气平淡,脑海中画面一转,回放着第一次见到李蕙娜那晚。

她看上去有些激动,却也在努力压制自己的情绪,她试图让自己冷静,想要对律师控诉她的委屈和痛苦。

而现实就是,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一旦将她的情绪挑起来,再让她抽离出来,仔细听他说话,吃透法律关系,还不知道要多久。

罗斐说:“接下来我要和你说的注意事项,你不仅要记住,还要言行合一,不要让人看出来你的想法和行为有矛盾,事先有人‘教’过你。在尸检报告出来之前,讯问强度不会太高,你有充足的时间整理思路,在心里反复练习。还有,每一个环节你都要配合警方,如实供述。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是大原则。只有完成这一整套动作,等上了法庭才有从轻、减轻可谈。”

李蕙娜说:“你是觉得我会撒谎吗?我是受害者,我肯定会配合的!”

“我的意思是,你的配合和如实供述,不能是你认为的,而是警方看到的。这样书面材料上才会体现。我处理过那么多案件,最大的‘误会’就是,嫌疑人自认为态度良好,警方看到的却是负隅顽抗。”

李蕙娜不说话了,只是直勾勾地盯着罗斐,方才神情中的不解和困惑在这一刻逐渐消散。她似乎明白了什么,从罗斐身上看到了什么。

罗斐身体前倾,双手架在桌面:“你的遭遇令人同情,但不能仅止于此。你知道吗,你将要接触到的司法体系,他们每一个人都见过、听过比这惨十倍的案子,达到伤残五六七级的大有人在。大家都是人,能否让这每一个环节的人都能从心理感受到你的遭遇。你的表现需要一些技巧,当然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

李蕙娜像是终于把罗斐的话听进去了。

“严格来说,你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杀人。要认定这一点,你的主观认知非常重要。通俗点说,你是否打想要刘宗强死,根本不想救他?”

李蕙娜开口:“他死了就不会有人打我了。我妈和女儿也不会……”

罗斐将她打断:“你很善良,有恻隐之心。刘宗强的命也是命,不一定要走极端。”

“这话我说了他们能信吗?”

“‘说’是最拙劣的。你只需要表现出来,就可以了。”

……

江进和戚沨依然留在案发现场,正讨论到关键。

戚沨站在洗手间门口,一抬眼,看到的就是斜对面的卧室门口,甚至可以看到刘宗强倒下的位置和那摊呕吐物。

戚沨迈出洗手间,说:“李蕙娜一打开门就看到那副画面,她很害怕,很慌张,下意识的行为应该是‘回避’。”

洗手间一边是大门口,另一边则是客厅。

“李蕙娜没有钥匙,出不去,回避不可能往门口走,只能去客厅。”

戚沨来到客厅,先是踱步,随即来到沙发上坐下:“李蕙娜徘徊几分钟之后,就将自己蜷缩在这里,因为紧张焦虑而抓头发、咬指甲。听到卧室里传来呻吟声和呕吐声,可能还会捂住耳朵。”

江进点了点头,跟着说:“可是人都有好奇心,李蕙娜再紧张,也会想知道刘宗强怎么样——不管她是否想要他死,都需要亲眼确认。”

戚沨站起身:“于是李蕙娜靠近卧室门口,小心观察刘宗强……”

江进来到门前站定,看着那块痕迹说:“分歧就在这里,这时候的李蕙娜想的是‘我要不要叫救护车,他会不会死掉,警察会不会认为是我杀人’,还是‘死吧,快死吧,求你不要再起来了’。这两种心情,就决定李蕙娜接下来的行为。”

戚沨说:“不管是哪种心情,她后面做的事都解释得通。前者是出于逃避心理,想抛尸,还没有完成就决定自首。不过你也知道,就算抛尸动作完成了,嫌疑人再去投案,只要没有逃跑和推翻口供,依然可以算作自首,只不过会因为毁坏尸体的行为加重刑罚。至于后者,盼望刘宗强死,拉去抛尸,半道恢复理智,又改变主意,也是顺理成章的。”

“说到这里,我有一点疑问。”江进说,“李蕙娜常年遭受打骂,而且刚经历过一次施暴,她哪来的体力拉着一百多斤的刘宗强,在那么大的雨里行走一个多小时?就算是一个成年男性都会觉得很吃力。这部分实验你们还原了吗?”

“做不到真实情境还原,只能让技术做个数据模拟。”

“交给数据能靠谱么?我不是怀疑技术,而是人永远都是超出计算的变量。人在肾上腺素激增的前提下,会做出一些超出自身能力的行为,体能上也会有突破。你还记不记得李蕙娜半路遭遇抢劫,脸被划伤了。她当时的表现像是完全感受不到疼。”

“你想说的是,李蕙娜拖着刘宗强的尸体走了一个多小时,期间一直处于这种高度紧张、兴奋的状态?”

“是有这个可能。”

“当时的外在环境湿度大、温度低,人的情绪更容易冷却。当然拖着一具尸体,是会感到紧张。可她的状态却持续一个多小时,这里应该还有其他因素的刺激,比如心理。”

“嗯……”江进一边踱步一边说,“曾经最爱的男人、青梅竹马、救命恩人,同时也是打了她三四年的恶人,现在死掉了。她拉着他的尸体,想将他‘抛弃’。可是雨那么大,连十米以外的东西都看不清,根本不利于找寻抛尸地点。那么这时候她的注意力会放在哪里,想到的是什么?”

“注意力如果无法向外发射,就会向内收敛。关注内心,回忆过去十几年和这个人有关的故事。就像人在死前,所有经历都会像是走马灯一样回放。”

恨比爱长久,想到的东西越甜蜜,心里就越恨。

恨与爱成了对照组,在她脑海中不断交织纠缠,同时也会成为新的刺激。

“直到突然有人跳出来要抢劫她,她才一下子清醒。想起之前用刘宗强手机关注的律师直播号,然后发了那条信息。但对方没有回,她又拨出许垚的电话。”

江进话音落地,目光垂下,似是自嘲地笑了一下。

戚沨见状,问:“怎么了?”

“代入李蕙娜之后,是有点不是滋味儿。在家被父亲打,好不容易有人将她带出泥潭,没想到这个人却是她父亲的翻版。她的噩梦一直都没有醒,只是换了一个剧本。”

戚沨正要接话,手机里进来一条微信,她点开一看,是罗斐:“刚才有外人在场,有个事不方便说。姐姐那边我换了一个护工,这次的更认真负责。姐姐也说好。她还问起你这两天是不是很忙,叫我告诉你,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

戚沨快速回道:“这两天我会争取过去看她。”

退出对话框后,戚沨又扫到江进的窗口,最后一条消息是他转发过来的热搜。

“林秀”两个字闯入视线,戚沨指尖停顿了一瞬,还是选择点开。

其中一条五千多次的转发这样写道:“为什么家暴案男杀女的都是轻判,女杀男的都是重判?有谁能给我解释一下,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就因为社会性别男,女性就该被迫害?我还以为我生活在一百年前。”

下面有人回复,轻判和重判的比例会不会只是一种错觉或信息差?也没有权威机构做出数据统计啊,全都是主观看法,还是不要散播了,真的会有人信的。

“那你问问权威机构敢做数据吗?”

“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想法,不就是因为发生了太多这样的事吗?你跟我说这是信息差和错觉?”

“被丈夫殴打辱骂,就算杀了他又怎么样?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有错吗?简直帅呆了好吗!林秀就是吃了有文化的亏,死前想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她跟人渣**律,人渣却要了她的命!”

“我的预感告诉我,这后面还会发生无数这样的悲剧。”

前面的内容稍微解释一下:

1、现实中的案件,并不会像影视剧那样一个死因报告就将结论定了,再从几个嫌疑人中找出谁有作案时间,谁具备这个能力。死因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将有冲突可能的都排他。然而有部分案件是无法做到排他的,情况就变得复杂,需要多方来承担刑责。

2、本文不是传统的刑侦文,主要聚焦人和社会的关系、情与法的矛盾和平衡。因为涉及的职业有刑警、法医、律师、媒体,会涉及刑侦学、心理学、法学,多角度阐述,法律法规上会稍作展开。

另外快八万字了,下章v。

因三月可能会忙,担心不能每天码字,所以前期都是隔日更,目前已经攒了7章存稿,v后会加速更新,一周能更新四、五章没问题,都是大章。

v章会随机掉落小红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十三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仓鼠后备军

今日有囍

小欢喜:成长系统

我靠线人系统在刑侦文里当热心市民

我的恋爱指数要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