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
十二月,帝都已经进入了凛冬模式。窗外,枯枝在寒风中瑟缩,偶有零星的雪花徒劳地飘落,旋即消融。室内,尤其是顾家老宅,暖气不知疲倦地输送着热量,烘烤出一个与室外严寒割裂的、近乎春天般的温暖结界。
然而,A大的校园里,正弥漫着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热度”。期末考试周,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紧紧攫住了每一个学生的神经。图书馆的灯火彻夜不熄,自习室里一座难求,连平日里最僻静的角落也被埋首苦读的身影填满。空气中混杂着咖啡因的苦涩、书本油墨的陈旧气息,以及一种心照不宣的、濒临崩溃的焦灼感。
薛宜年对这种高压氛围适应良好,甚至可以说游刃有余。他天生擅长在压力漩涡中保持近乎冷酷的平静与专注。
对他来说,期末考试不过是一系列需要按时完成的、有明确目标的“关卡挑战”,只要提前做好充分的“装备”(知识储备)和“策略”(复习计划),通关并不是难事。
他那张贴在墙上的、详尽到分钟的复习计划表,正在被一项项打上代表“完成”的记号。
他严格按照设定好的步骤运行,复习、刷题、整理笔记、模拟测试。有条不紊,效率惊人。
实验室那边的工作,他也提前和李博士、林学姐沟通好,暂时告一段落,将所有“计算资源”都投入到了期末备考这个“最高优先级任务”上。
沈知行那边的小组项目也已顺利收官。
考试周期间,两人有限的交集仅限于在图书馆行色匆匆的走廊上偶遇,交换一个心照不宣、“各自珍重”的眼神,便擦肩而过,继续投身于各自的知识“战场”。这种无需言语、互不惊扰的默契,让薛宜年感到难得的舒适。
谢放那边,也出人意料地“懂事”。
在得知期末考试周来临后,他主动停止了所有“技术交流”和“游戏资讯”的推送,只在考试周开始前,发来一条极其简洁的消息:“大佬考试加油!等考完带你飞![肌肉]”
然后就真的销声匿迹了。
薛宜年看着那条消息,内心评价:“NPC‘谢放’,已成功加载‘非必要时段请勿打扰’补丁。行为模式优化显著。值得肯定。”
唯一还在持续不断给他增加“系统负荷”的,只剩下顾纶了。
这位B大的同学,显然没有薛宜年这种“稳定输出”的能力。
面对期末考试的压力,他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濒临崩溃”的状态。
每天的电话和信息轰炸,内容从抱怨课程太难、老师是傻逼,迅速升级到了“我肯定要挂科了”、“挂科了会不会被退学”、“我不想待在帝都我要回申城”……
薛宜年一开始还会耐着性子,尝试给他提供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或者帮他划划重点。
虽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基本等于隔行如隔山。
但很快他就发现,顾纶需要的根本不是“学习建议”,而是一个可以无限制倾倒负面情绪的出口,以及能帮他解决所有问题的“外挂”。
“年年,这门课的重点你帮我整理一下呗?我看不懂。”
“年年,这个论文的开题报告你帮我写个提纲?”
“年年,你说我能不能……?”
薛宜年终于忍无可忍。
“顾纶,” 他在一次电话里,打断了对方又一次关于“如何利用特殊手段通过考试”的异想天开,声音冷了下来,“这是你的考试,不是我的。你需要自己去面对,用正当的方式。如果你现在开始认真复习,还来得及。”
电话那头沉默了。然后传来了顾纶带着哭腔闷闷的声音:“我就知道,你也嫌我笨,嫌我没用。连你也不帮我了……”
薛宜年:“……”
他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不是不帮你。我可以帮你梳理知识点,可以给你讲题,但我不会帮你作弊,也不会替你写作业。这是原则问题。”
“什么原则!我都要挂科了!” 顾纶的声音激动起来。
“挂科,可以补考,可以重修,” 薛宜年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但有些底线,不能碰。”
说完,他直接挂了电话。
他知道顾纶肯定会难过,会生气,甚至会做出更极端的情绪反应。
但他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无底线地去迁就和“安抚”了。
这次通话之后,顾纶那边果然消停了两天。没有再发来抱怨信息,也没有再打电话过来。
薛宜年落得清静,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最后的复习冲刺中。
而在这场名为“期末”的战役里,来自顾斯的“后勤支援”,则被发挥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
薛宜年几乎不需要为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操心。
他待在老宅复习时,一日三餐会由佣人准时送到房间门口,都是营养均衡、口味清淡、有助于集中精力的菜品。
房间里的温度永远是最舒适的26度,空气加湿器无声地运行着,书桌上永远放着切好的水果和温度刚好的温水。
他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复习时,老陈的车总会恰好在他需要出门或者准备回来的时候,等在楼下。
如果他复习到深夜,顾斯甚至会亲自过来接他,车里永远备着温热的提神饮料或者简单的宵夜。
顾斯本人,也极少在言语上打扰他。
他只是偶尔会在薛宜年埋首书本的间隙,悄然走近,轻声问一句“累不累?”,或是提醒他“该起来活动一下,注意劳逸结合”,随即便会安静地离开,或者退到不远处的沙发上,垂眸翻看自己的文件。
薛宜年明白,这一切看似不着痕迹的“完美”背后,是顾斯缜密的心思和高效的调度。
顾斯就像一个手握最高权限的“管理者”,不动声色地为他清除了所有可能干扰他“专注目标”的潜在障碍,并提供了最优化的外部条件。
他坦然接受了这份“好意”。
比起好意,那更像是一种混合了欣赏、耐心与潜在掌控欲的审视,如同经验丰富的猎人,在静静观察着他早已锁定的目标。
这种无声地审视,让他在享受着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终于,为期一周的期末考试正式开始了。
薛宜年按照自己的节奏,一门一门地去考。他心态很稳,发挥也一如既往地稳定。走出考场时,他基本就能估算出自己的分数范围。
他注意到,沉知行似乎也完全不受考试氛围的影响。两人在考场外短暂相遇过两次,依旧是点头示意,礼貌疏离。沉知行看起来和他一样,属于那种能将压力内化于无形的类型,神色平静,眼神专注。
考完最后一门专业课,薛宜年随着人流走出考场,站在冬日午后略显苍白的阳光下,长长地、无声地吁了一口气。
持续一周的“高强度副本”,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了。
他感觉自己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役,过程虽疲惫,但预期的战果令人满意。那种完成艰巨任务后的成就感,让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终于得以舒缓。
他拿出手机,想看看顾纶那边有没有发来新的“警报”,结果却先看到了顾斯的信息。
只有简短的两句话:
【考完了?辛苦了。】
【晚上一起吃个饭?】
薛宜年盯着屏幕上的文字,指尖悬停了片刻。
“可以。” 他回复道。考完了,放松一下,吃顿好的,合情合理。
顾斯那边很快回了信息,是一个餐厅的名字和地址,还有一句:“老陈在校门口等你。”
薛宜年收起手机,往校门口走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