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灯光明亮,床铺尚未铺好,空荡荡的书桌上只有一张新发的学生手册。杨琳把行李箱推到角落,坐在椅子上,听着窗外夜色里隐约的喧嚣——楼下迎新的声音还未散去,操场上偶尔传来篮球撞击地面的闷响。
她静静地坐了一会儿,缓缓地呼出一口气。
从此以后,这里是她的世界。
第二天,南京的天气仍旧潮湿闷热。杨琳早早起床,把宿舍收拾好,和新室友简单打了招呼。大家都很忙,各自办理入学手续,互相问了名字后便散了,彼此没有刻意寒暄,像是默认了这份初识的距离感。
她独自去了学院报到,填表、盖章、领取课表,一切按部就班。
下午去图书馆办借阅证,途中路过食堂,看见长长的队伍,她没停下,打算晚些时候再来。刚走几步,手机震了一下,微信跳出一条消息——
沈奕:吃饭了吗?
她盯着屏幕看了一秒,回复:还没。
沈奕:刚好,我也没吃,一起吧?
杨琳本想说不用,可想起昨晚他帮自己拎行李的画面,又觉得没什么理由拒绝。她打字:好。
食堂的光线偏暖,饭菜的香气混杂着人声,热腾腾的蒸汽氤氲在空气里。
沈奕站在窗口前,手肘随意地撑在台面上,侧头问她:“想吃什么?”
杨琳看着菜单,沉吟了一秒:“番茄炒蛋盖饭吧。”
“挺会挑,简单又不会踩雷。”沈奕笑了一下,顺手帮她点了单。
他们端着餐盘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沈奕的饭菜比她多,荤素搭配合理,显然比她更熟悉食堂的套路。他的吃相不算斯文,但很自然,每个动作都透着惯性里的随意。
杨琳慢慢地吃饭,偶尔抬眼,看到对面的人低头认真咀嚼,像是享受这一餐的简单满足。
“宿舍还习惯吗?”沈奕率先开口。
“挺好的。”她点头。
“室友呢?”
“还行。”
沈奕看了她一眼,笑着摇摇头:“你讲话总是这么简洁?”
杨琳顿了顿,咀嚼的动作微微一停。
她确实不太擅长寒暄,和陌生人相处时,总是本能地收敛情绪,像是一种自我保护。
她没接话,继续低头吃饭。
沈奕倒是不介意,慢悠悠地吃着,像是习惯了对话的节奏由他来掌控。
过了一会儿,他随口问道:“选课看了吗?”
“还没。”
“经管学院的选修课有些门道,要不要我给你点建议?”
杨琳抬头看他,目光里带了一点思索。她本不喜欢麻烦人,但沈奕的语气太自然了,像是单纯地想帮她,并没有半点刻意讨好的意味。
她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啊。”
吃完饭,沈奕带着她去了学院的自习室,打开课表给她讲选课的技巧。
“这门课老师点名狠,能不选就别选。”
“这个老师讲得好,但作业多,适合能抗压的。”
“经济法这门课虽然是基础课,但考试题型有套路,提前准备不难拿高分。”
沈奕的语气平静,讲解清晰,没有半点故意炫耀的意思,像是在做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杨琳安静地听着,偶尔低头做笔记。
窗外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桌面上,暖黄一片。
她握着笔,忽然觉得,这个学长或许真的与众不同。
他不刻意热络,也不急于拉近关系,但他的方式,却让人不自觉地放下防备。
他不是侵略性的,而是渗透性的。
像秋天里一场不急不缓的雨,悄然落下,不惊扰,却已浸润心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