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人间通行说明(六) > 第16章 笔记

第16章 笔记

《花开次第》

——希阿荣博堪布

如何贴近自身经验,以自身为中心去修行。

人生充满烦恼,但如果能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的最终目的,那么这样一个充满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

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的显现。如果痛苦、尴尬在所难免,我们最好让自己有所准备。

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执。

所谓我执,是指认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无须观待条件而绝对和常一地存在。

事实上,万事万物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坚实存在,而是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条件一刻不停地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也就是无我和无常。

无我指事物不具有绝对的自性,但并不是虚无主义。

暇满人身——这个可以用来修行正法、寻求解脱的人身有多么殊胜。

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

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对痛苦的了解越深入(但是,大多数人深处其中,往往被情绪裹挟,不能跳脱出来冷静观察。)、越全面,我们就越被激励着去实践离苦得乐的方法。

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

事物皆观待因缘而生灭。

欲知前世因,今生果便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便是。

世间万物时刻处于变化中,而我们本能地想追求安全感、确定性,这就意味着生活往往会不顺我们的心。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因缘和合的事物都会耗尽,都是无常的,没有例外。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我们往往只能看到无限的因果相续中有限的某个片段。当事物的来龙去脉在空间或时间的跨度上超过了目前的认识范围,人们很自然就会怀疑是否凡事真的有因有果。

清净恶业主要有两种方式:主动地积植德行、忏悔、清净业障,或者被动地等因缘成熟、果报显现,显现后因果自然了结。

这个世界看上去千头万绪、混乱无章,充满不可思议的巧合和令人费解的冲动,但其实每个人都被业力牵引,各自造作因缘,各自感受苦乐的果报,不会有错漏。

业是动态的。在梵文中,业的原意是“行为”,行为产生后果,后果引发新的行为,如此因因果果前后相续,构成一股势能,不断有新的因缘加入其中。虽然其整体趋势很难改变,但新的因缘却能增强或削弱它的力量。

共存

相信自己与万物是分离的,这样一个错觉强化了人心的冷漠,让人不觉得自己应该对他人、社会和整个世界承担什么责任。

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消除贫穷和无知,就可以解决;但很多情况下我们陷入苦难,更深刻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精神世界的忽略。

真正持久宁静的快乐不是向外驰求得到的。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

修行不是一场魔术表演,从头到尾让你兴奋、惊奇、目不暇接。它也不是逃避日常琐事的盾牌,因为它可能比你企图逃避的日常生活更加琐碎平常。

修行的目的不是完善目前的生活或者美化自己。

修行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只是不再自欺而已。

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放松下来,让心与外界连接,不刻意追求任何状态或结果,只是安住,这实在是最为重要的修行。

无始以来养成的习惯让我们很不喜欢单纯地与自己相处。保持清醒与觉察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因为它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评判、不希冀、不回避。这简直让你感觉走投无路。可是,觉察还不止于此,你还要清清楚楚地看着自己是怎样试图寻找退路、出路却无果而终的。

持续的觉察训练,会让我们逐渐习惯这种不迎不拒的做法。

期望和恐惧其实是同一个东西的两面,有期望就会有恐惧,而回避则会加强恐惧。不迎不拒使我们放松下来,这时,我们才更有可能瞥见一切思想行为、一切欢喜哀愁背后的那个东西。

从长远来说,我们若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须做到自律。

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

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的无益的想象中。

自律的动机是考虑他人的感受,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给他人带来伤害,让他人痛苦。

忍辱中的勇气不是来自意志力,而是来自内心的柔软与开放。

因为忍辱,我们在困难中才不会轻易被负面情绪击垮,而是保持判断力,采取适当的、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忍辱指遇到情况不急于做出反应,不急于逃避不安、寻找安慰,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

出离心

出离心是对六道当中所有的享受与安乐没有希求、贪恋之心,只有希求解脱之心。

菩提心

菩提心是指在皈依或者在将来行持善法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解脱和安乐,而且是发愿为了所有众生成就佛果而皈依三宝、修持佛法。

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不往内观照,无法真正消除迷惑,而不心怀温柔,修行便只剩下受苦。慈、悲、喜、舍都是从内心的温柔中生起的。

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

其中,喜乐针对自己是感恩,针对他人是随喜。

为别人的成功、健康、善举、快乐等而高兴就是随喜。只有开始随喜这项训练时,人们才会看到自己的嫉妒心有多么强,多么容易被激发。

不杀生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动物与人类相比只是不会讲人类的语言而已,它们对于苦乐的感受与人类没有什么差别。

《百业经》云:有情之诸业,百劫不坏灭,缘合应际时,其果定成熟。

吃素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无法做到吃素,也只能吃一些三净肉。三净肉指没有听到、看到、怀疑是为自己所杀的肉。

做功课

经文和心咒都是佛菩萨为利益众生而宣说的金刚语,对我们相续的改变有着不可思议的加持。

物质生活是很容易让人厌倦的,**没有满足时不甘心,一旦满足马上生厌。如果没有精神层面的追求,生活很容易就陷入这种不甘心和厌倦的循环中,心里越来越浮躁、空虚。

忏悔

清净业障的方法首先是要生起忏悔心。

佛随顺众生的业力因缘,以不同形象救度众生于轮回苦海。

善护口业

对世上种种人物、现象,我们以清净心对待就好,千万不要急于下结论。

作为凡夫,我们没有能力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就者。

无常

佛陀在指出无常的事实之后,又慈悲地开示了事物背后的另一个真相——因果法则,使我们不至于迷失在无常之中。

因果

相信因果不等于相信宿命,否则,我们不会那么精进修行,忏悔罪障,也不会想到要以目前凡夫身份去追求无上正等觉。

因为知道自己不管做什么,哪怕是最微小、最隐秘的行为也有后果,将影响到自己和他人,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地生起责任感,不再只顾眼前、为所欲为。

自作自受

我们遭受的困难、痛苦只是过去行为的一个结果,没有理由责怪他人,也没有必要自责。你若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它,那么正在经历的痛苦不仅完结了一段旧的因果,而且还会成为一个新的善因,开启一连串正面的反应。

死亡只是目前这个生命的结束,而这段生命所承载的因果仍将继续下去,新的生命在继承旧因果的同时又将造作新的因果。

自我塑造

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应由自己去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观点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闭内心、固守成见同样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

皈依三宝,说明你决心无惧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不再寻求慰藉、寄托、照顾,除了切实地经验当下,不再企图另寻出路。

藏文中“佛教徒”一词的意思是“内道者”,即向内观照、从本心而非本心之外找真理的人。

布施

佛陀教我们布施,通过给予来消除那种贫乏的感觉。

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

从抓取转向舍弃,仿佛是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不管愿不愿意,我们一生都在失去。

布施的关键不是这样做到底能为他人解决多大的问题,而是我们能借此学习放下自己的执着。外在的行为久而久之会影响心态,习惯布施的人比较容易让事情离去。

自以为是不仅割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

我们只有不排斥别人才能接受自己。

什么都可以是执着。这就使出离成为一件不得不心无旁骛、精进不懈去做的事,因为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是陷阱。

持戒

戒律常被人误解为束缚。

戒律指适当的行为,持戒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智慧

般若空性超越文字,从感受上来说,它比较接近于内心的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

上师

上师与弟子之间关键的是心灵相契。无伪的信心可以穿越时间空间,而成就者的加持原本就无所不在。

无尽藏

只要不舍内心的善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是个无尽藏。

做任何事之前都应善加考虑,如果从善意出发尽心尽力去做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这份善心依然会积累福报。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对于大乘修行人,无论善缘恶缘,到眼跟前都是同证菩提的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经年烈酒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别那么野

婚后动人

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