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恪看着郭嘉游乐大半年,实在无聊他还拉着他一起快乐游,宋恪这种工作狂是忍不了郭嘉这懒散德性的。硬是抓着他处理豫州大小事务,别说,郭嘉看着不靠谱,办事效率还挺高。
“嘉可以带你去见荀文若,但他王佐之才高傲着呢,你这庙太小,可请不动人。”
宋恪觉得他庙可不小,“我去请他自然是为了明王,也不忍他为了一时之气而前途尽丧,他侄儿都成翼州刺史了,他怎么能在府中闭门不出?”
“行吧,此处离颖川近,且带你一回。”
宋恪来到荀府的时候,荀彧正在练字,但他心不静,写出来的字并不让自个满意。
当下人来传宋刺史已至,荀彧放下笔,天寒,让下人将其带至书房来。
宋恪入了书房,不愧是荀香令,房里自有薰香的香味,加上炭火燃着,混在一起,他总觉得荀彧想烧炭自尽。
“令君很是有闲情逸致,这半年以来,沉迷于山水诗画。”
这话就很假了,毕竟荀彧不是郭嘉,两人的追求与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郭嘉一身反骨,想的是搞事顺便建功立业,荀彧是个居中持的能臣,想的是让曹操当霍光,大汉再次伟大。
刘琼一来,直接敲碎了摇摇欲坠的大汉,郭嘉深觉论搞事自愧弗如,而对于荀彧,这自然是乱臣贼子。
可偏偏她又姓刘,亡了国宗庙还是这宗庙。
什么不孝子孙,咋就这么叛逆呢!
“宋刺史今岁十八了吧?”
“虚岁正是。”
荀彧只觉得荒唐,“未及弱冠而成封疆大吏者,自古以来也就是宋刺史了吧。”
宋恪点点头,“这说明明王用人不拘小节。”
荀彧想了想自己十八在做什么,而今四十亦无所事成,“小儿运气罢了。”
宋恪也活了四十年了,只是套了个十八的壳子而已,他能不知道荀彧的想法吗?但他不理解这种固执。
荀彧是汉臣,还为曹魏立下大功劳,说一句开国相宰不为过,为什么在百姓心中里远不如诸葛亮呢?
因为他们两个的追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荀彧是知道大汉是什么样的,灵帝之时他就在洛阳宫内,他所想维系的大汉,就是黄巾起义前那个权臣当道,外戚横行,贪官污吏蛇鼠一窝的朝庭,虽然它破,但它养士四百年,百姓也勉强活着。
而诸葛亮出生的时候,大汉就战火绵延,他学成的时候,大汉已经凉得不能再凉了,他想兴复的汉室,并不是现实中的,而是理想中,汉初那个刘邦打下来,被吕雉与文帝治理得衣食滋殖,天下晏然的大汉。
所以刘琼为天下带来这样的世道,诸葛亮是不在乎她称汉还是称明,因为他要的,是这个理想世界本身。
而荀彧要的,是那个“汉”旗,什么都可以商量,汉旗不能倒,哪怕这旗下,已是腐朽不堪。因为这旗,庇护养士四百年,荀家便是这士中一员。
“这可不是运气,一切所发生的都是必然发生的,人们称这为天命。”宋恪看着荀彧,这个有些固执的人。
“令君,选择远远大于努力,昔日你不是意识到了,才从袁绍营中投奔曹操的吗?”
荀彧正襟危坐的给他倒了杯茶,再自己倒上一杯,“所以今日刺史来是为了与我炫耀选择的成果吗?”
“那自然不是,当然是代明王邀令君出仕,大丈夫未立功立而困守府宅,可不是令君的志向。”
“代明王?”
宋恪点头说着瞎话。“是啊,如今北方已定,明王必定是要图南的,令君何必固执于一个汉旗呢?这宗庙社稷不还是刘家的吗?汉家还是汉家,令君何必自扰呢?如今天下晏然,众世家都一一投奔,若是天下一统,又哪里有令君的位子呢?您侄儿荀公达已是翼州刺史。令君一身才华,却不为国家效力,岂不悲乎?”
……
最终的最终,宋恪还是劝服了荀彧,他让荀彧准备去蓟城的时候说一声,把郭嘉带上,然后书信急报与刘琼说了。
高级打工人,又添两位,刘琼还是挺开心的,可惜今年除夕,宋恪在豫州过不来,她真得习惯这两人不在身边。
宋恪也在给银行员工培训,九章算术已经不够用了,算盘与九九乘法表统计表等等一系列基础数学,都得用上,他与各地高管培训,各地又得回去教人,他强制要求,如果学不会,银行也只能劝退了。
而且他又选出一些对数字敏感的人来,培训会计,年后白银一兑,银行这关键链子不能断,不然就成乱麻,事可多着呢。
荀彧也应该是年后过来,刘琼算了算,起码还得三个月以后呢。
她看着如今甄姬不止干着侍中的活,还兼算户部的账,谢衣不在,户部分担到诸葛亮头上,简雍一个侍郞一个头两个大,算下来钱都是负的,赤字赤得触目惊心,国债是真的成了还不上的债了。导致户部根本不敢让新人进来,免得多生事端。
刘琼觉得简雍瞎操心,这才哪到哪,他是没见美债的窟窿,而简雍把年底官吏将士工资都算出来时,刘琼不仅很快的批了,她觉得今年大家都挺忙,于是每人奖金都加两千钱。
两千钱不多,但每人都加,这又是一笔大的开销,简雍欲言又止,忍不住找上诸葛亮。将这事说了一通,诸葛亮觉得就这样发下去吧,都批了,发就发得高兴些,热闹一下。
而秋收过后,宋恪的银行开始发力,他没给储户利息,但储户依旧很多很多,无他,主要是独家。
这时代没有钱庄,人们家里放多钱,又容易遭贼,更别说巨富之家,宋恪银行遍地开花,商队也不需要拿很多钱,从许昌存了去蓟城取都很方便。
宋恪觉得,得让他们习惯银行,这地方一安全,心定下来,又方便,自然敢存了。有刘琼背书,称国家银行,大明银行居然比大汉银行更受欢迎,百姓都很信她,于是大笔小笔的存款皆集于银行。
刘琼的钱袋子很足,所以遍地投资建国企,由于全是支出,简雍才觉得害怕,这赤字实在太吓人了。
“殿下,户部开销一日大过一日,这些钱,日后的税赋可平不了。”
刘琼的税要得少,但是支出非常大,诸葛亮不放心还是来劝一劝。
“这些钱并不是靠税赋去平的,丞相莫要忧虑,孤有把握,无妨。”
诸葛亮对于大她这种寅吃卯粮的行为还是不太认同,本想劝一劝,又被打断。
刘琼想起她特意为诸葛亮培训出来的营养师,笑语盈盈看着他。
“丞相不需操心户部的事,孤心里有数,明年就缓和了,我为丞相找了两个精通各地佳肴的厨师,身体健康才是长久之道,丞相实在过于操劳,什么事都得劳逸结合才行。”
她可不想像阿斗一样,年纪轻轻的就没了相父,虽然她与丞相同龄,但是她觉得,要是失了丞相,她怕是再也找不到同款了。
诸葛亮被这跳跃式话题搞得有点懵,但这是好意,也不是大事,他便谢恩。
“谢明王体恤。”
“还有,这几年大家都辛苦了,从孤私库出,丞相与孝直,太史慈,子龙,子敬,每人领千两白银,锦十匹,绢百匹,做年底奖金,虽说国库紧张,但奖金不能与其他官吏一同并论。”
诸葛亮自己倒是无妨,但众人皆有的,他不能替别人拒了。这些是最初就跟着刘琼创业的原始股,自然得显出区别来。
“好,不过明王亲自遣宫侍送更好。”
刘琼点头,“丞相说的有礼,我让人给他们送府上去,顺便多加些美酒佳肴。”
于是诸葛亮为忧劝而来,带着两个人回去,丞相府的属臣们面面相觑,了解之后,只夸丞相颇得圣心。
而且两大厨的厨艺是真好,丞相体重未见长,属臣们体重骤升。三国是个很讲究颜值的社会,看丞相为什么年纪轻轻变丞相,于是他们快乐吃饭,痛苦减肥。
刘备在蓟城甚是无聊,二弟三弟在外,简雍他们忙得脚不沾地,孔明更是事务繁忙,结果经常被曹操拉着去喝酒吃火锅,辣让曹操打开了新天地。
最后刘琼看他这么闲,温柔乡不可久待,曹贼那也是,给他分派了工部的事务。
曹操得知他暂代工部左侍郞一职,挑了挑眉,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玄德公如今怎么被女儿指挥得团团转了?都开始忙这些杂事了?”
刘备噎了下,“没法子,实在是女儿本事大,孟德兄是体会不了了。”
曹操哈哈一笑,“来来来,喝酒,这蓟城啊,他们都避着我走,仿佛挨上了得变反贼一般。”
刘备与他并肩走着,倒是收获了不少视线,“孟德兄大好光阴岂能浪费于市井?都言孟德兄乃治世之能臣,今天下有变,风云中怎可少了孟德兄。”
“再说吧,此时我若去了,明王岂能放心于我?不如纵情欢歌。”
“孟德兄还是适合饮马黄河,立不世之功,工部近来除了扫雪疏通河道外,并无他事。但年后便要去重修洛阳,这两年没战事,等谢衣带着工部人回来,我这就可动身了。”
而谢衣由于辽东实在无聊,带着张辽等人滑雪,王青看得心惊肉跳,生怕出什么事,谢衣可是王夫,这要是有个好歹她可没命赔。
结果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这个年代的东北虎是真的吃人,还好张辽徐晃上演了打虎的全武行,谢衣也得虎口逃生。
经过这一次他也就歇了积雪天出门的想法,那老虎是真的大,他上辈子拍照都没拍过这么大的。
安生的等过完年,坐船入扶余,这个时候的扶余并不是后面的朝鲜或日本人,据记载,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位置相当于今吉林省。
这个时候东北一部分与朝鲜半岛是被扶余与高句丽瓜分的,他们想要银矿,就要借道扶余,怎么借,就只能物理说服了。
于是谢衣把滑雪遇虎这种惊险刺激的事,添油加醋说与了刘琼,刘琼接到信后连呵都不都呵他,不作不死的典型。
但新年快来了,这一次的新年她要宴请群臣,宫内没有负责的人,只能鲁肃与甄姫负责操办,而火药坊虽然大炮没研发出来,但是根据谢衣的构想,把烟花造出来了。
刘琼很是沉默,烟花啊,挺好,这不正好得大宴群臣。
这一次宴会,不光是群臣,她还邀了曹操,曹操看着帖子于是决定去,毕竟后半生蹉跎的过也太憋屈了。
她与刘备坐在主位上,诸葛亮携群臣向她敬酒,她也乐得喝上一杯,宫宴的佳肴美酒,其乐融融,她看着位上了的曹操。
“曹公莫要客气,孤敬你一杯。”
“谢明王。”
正是一饮而尽,待宴席到了后面,欲散之时,刘琼带着群臣来到空地庭院,她取过火把,点燃了引线。
烟花向天空一响,火花四散开来,璀璨夺目,烟花向来代表盛世之象,在从未出现的汉末,群臣见了,看着这,刘琼横空出世才几年,世界仿佛换了天地。他们有些怔愣,随后皆向刘琼祝贺新年。
这孩童们离得不远看见了,皆鼓掌叫好。他们新年有新衣裳,还有糖葫芦,这是他们最开心的一天。倒是百姓见了,以为神迹,皆拜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