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三国·常山赵云传 > 第21章 甄母嘴脸

第21章 甄母嘴脸

经过这件事,赵云的声望又上涨了一大截。中山、常山同时为他庆功,冀州刺史部也通令嘉奖。赵云的工作也从真定县调到了常山国。虽然还是游徼,但管辖的人马、执行的任务和郡国中的军候无异,指挥义兵在整个郡的范围内巡逻、清剿山贼。

常山国相常常当面夸赞,说很看好赵云未来发展,并说只要有职位空缺,他将优先给赵云调升。其实,在国相看来,让不到二十、平民出身的赵云做县游徼,而且赋予军候一样的工作职责,已经是很高看赵云了。

在世家大族把持官场、卖官鬻爵猖獗的东汉末年,靠实干升官谈何容易。真的出现了职位空缺,国相也只会优先安排给那些大族子弟,何时能够轮到赵云这样贫民出身的小吏。

直到赴邺城参加比武选将的时候,赵云的职位还是那个游徼。四年过去了,努力抓贼、屡立战功的赵云也没有得到哪怕是一级半级的晋升。但当时年轻的赵云,还意识不到这些,他只想认真把事情办好,升官与否甚至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国相的口头称赞和许诺,就足以让赵云充满斗志和干劲了。

不仅如此,年轻的赵云对国家的未来也充满着理想化的期待,朝廷虽然**,社会虽然黑暗,但光明还是主流,只要大家努力,百姓还是能够逐渐安居乐业。所以赵云对张燕等黑山军虽也抱有同情,但绝不认同。

就在常山国相用言语称赞和升职许诺笼络赵云为其所用的时候,被赵云救出升天的中山国相,也没少了对赵云的拉拢和示好。中山国相在获救时,看到甄家两姐妹对赵云一脸倾慕之情,便有意为赵云牵线,结下甄家这门亲。他还亲自到甄家说和,没有想到却碰了软钉子。

甄母说四女儿已经许配了人家,五女儿还小。而且现在兵荒马乱,武人虽然可以保护家小,但也容易招来杀身之祸。像赵云这样的基层小吏,既辛苦又危险,哪个大家族的女儿也要好好考虑,合不合适?

中山国相走后,甄母和四女儿、五女儿说:“我们甄家乃世家大族,你们三个姐姐嫁的都是官宦、豪族子弟。你们就是要嫁给武人,起码也要是郡国都尉的公子,怎么能嫁给一个县里的游徼。”

听了甄母的话,四女儿默默点头,甄宓却顶嘴说:“以赵云的武艺、胆识,未来职位可不是一个郡都尉能相比的,起码也是个将军。”

甄母说:“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他要到处打仗剿贼,说不定还没有升官就被山贼给杀了。我女儿岂不还要守寡。虽然这次他救了我们一家,多赏些钱财就是了。”别说是对赵云了,就是她那嫡亲的侄儿夏侯兰,甄母也不愿将女儿下嫁。对于夏侯兰对待她们母女的好,甄母也只是托人将其调入邺城军中作为报答。

中山国相在甄家碰了钉子,却没有打消给赵云说媒的念头。他又找了中山国另一个大户人家,那家老爷当时和他一起被黑山军掳走,得赵云相救才平安归家。所以这家老爷对赵云印象不错,同意把女儿嫁给赵云。

在中山国相的穿针引线下,赵云家和那个大户人家,互换了生辰八字,还商定了下聘礼的日子,结果就在下聘礼没多久,那女孩子突然生了怪病,过了不到半个月就一命呜呼了。

赵云没有看到新娘子一面,却传出那女子是被赵云克死的。很多人还把赵云小时候染疫传染父母和姐姐的事情翻了出来,说赵云是天煞孤星,害死亲人。赵云大哥现身说法,为弟弟证清白也是无用。

夏侯兰等人都劝慰赵云说那些人是心怀嫉妒,才编出这样的话来污蔑他的,让他不必在意。赵云对夏侯兰等人的劝慰,只是风轻云淡地回应说,他从来就不在意这些。

虽然赵云表现得并不在意,这件事却在常山、中山等地传得颇广,竟成了和赵云英勇无敌一样的另一个标签。自此以后再无官员给赵云保媒了,赵泰和夏侯兰等人虽然没少了为赵云张罗,但也是佳偶难觅了。

赵云却豁达地说,大丈夫何患无妻,年轻人当以事业为先。赵云的婚事也就此耽搁了下来。如今赵云已经二十有三,依然是孤身一人,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大龄青年了。

赵云收起纷乱的思绪,抬眼一看,已经距离赵家庄不远了。赵云和几个随从说说笑笑,介绍着真定特产、常山风俗。

赵云一行人刚来到赵家庄村口,就被村民认了出来。有人飞快地跑去给赵泰送信儿。赵云快到家门口的时候,赵泰领着大侄女,嫂子抱着小侄女一起迎了出来。

赵云与家人相见,大家都是满心欢喜,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走进家门。

赵云在邺城的情况,之前已经写信告诉了家里。不仅赵泰,赵家庄全村的人都为赵云在州府做了“大官”而高兴不已。

听说赵云回来,赵家庄很多人都过来看望,赵泰将大家一起让进家中,听赵云讲述在邺城的经历。赵云自然说得风轻云淡,那些惊险的事情,统统隐去,只说在邺城的好处。

村中众人喝了碗茶水,表达了亲近之意,就纷纷散去,让赵云一家详叙别情。赵云让随从把袁熙送给赵家的礼物一一搬进院里。赵泰听说袁熙对赵云这么重视,心里也非常高兴,并嘱咐赵云在州府做事一定要谨慎。

虽然袁熙说赵云可以和家人多聚些日子,再去接甄宓,但赵泰却没有让赵云在家里多待。

次日一早,赵云先是一个人离家去常山国治所元氏县,拜访了常山国相孙瑾。按着哥哥的嘱咐,赵云送了一份礼物给孙瑾,并说了很多感激的话。孙瑾握着赵云的手,表现出十分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并嘱咐赵云不要忘了家乡,说如果在外面工作不如意,还可以回到家乡来,家乡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赵云再次告别哥嫂,带着随从离开了赵家庄,前往毋极县甄家庄。甄家前两天就收到了袁熙的书信。甄母也是相当热情地接待了赵云,并商量好次日一早就启程返邺。

当晚,赵云等人在甄家留宿。甄家忙活着准备各种送给袁家的礼物。赵云闲来无事,早早就回到了房间准备休息,却一直心神不宁。

躺在床上,赵云的脑中闪过甄母热情中带着些许不屑的神情,又闪过甄宓清丽脱俗的神态。赵云也想起了四年前中山国相为他说媒,被甄母婉拒的事情。当时刚遭逢大难,甄母的世家大族自豪感都那么强,看不上他这个小小游徼。如今甄家攀上了袁家这门高亲,怎能看得起自己,这个给袁熙跑腿的军司马呢。

赵云对甄母的表现并不奇怪,豪族大户的嚣张嘴脸他也看了不少,从心里来说赵云对他们也有些不屑。

这样的相互鄙夷,让赵云一直保持着心境的平和,但这次甄母的态度,却还是触动了赵云这个年轻人的某根敏感神经。

也许触动赵云敏感神经的不只是甄母的态度,还有让他眼前一亮的甄宓。四年前的甄宓还是个小姑娘,只是一个娇嫩的花骨朵,如今却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嫁作了人妇,而且竟然美丽得如此不可方物。

赵云从床榻上起来,看到时候还早,外面甄府不少人还在为明天启程的事情忙活着,便走出房门,闲步散心。

赵云所在的客房,靠近甄府后园,这里有池塘、有假山,环境清幽。赵云来到池塘边,坐在一块假山石上,看着水中的满月随波荡漾的样子,静静地出神。

正在这时,赵云却听见假山后面走来两个女人,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待她们走得近了,赵云却听见聊天的话里还有自己。

一个年老的声音说道:“四年前,孙相为他来咱家给你四姐说媒,你还帮腔说什么他日后一定能成为将军。现在还不只是个侍卫,被显奕派来护送你回邺城。如果当初你四姐真嫁给了他,现在将是什么景象。你和显奕坐在车里说着情话,你这个四姐夫在外面给你们站岗放哨。你说多让人笑话。”

“母亲,你也不要这么说,以他现在的年纪,从一介平民当到军司马也算是年轻有为了,重要的是……”一个女子声音轻柔地说道。

“这算什么年轻有为,你家显奕那样才是真的年轻有为。”年老的声音打断对方话语说道,“好了不说他了,你回到邺城可要………”

两个人缓步走来,又轻步走远,丝毫没有发现池塘边还有一个人。赵云却听出散步聊天的二人正是甄母和甄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镜中色

春夜渡佛

贵妃娘娘千千岁

春盼莺来

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