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宏光在雪地上碾出两道歪歪扭扭的胎印,盖昉盯着手机屏保上"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的书法字,拇指在接听键上方悬了三秒。
"喂妈,我搁车库门口呢......"
"老儿子你胆儿肥了是吧?"手机里传来剁饺子馅的声音,"你张婶儿刚在菜市场见着你车往北边蹽,咋的又要回你那耗子洞?"
盖昉抬脚踢开院子里石板路上滚落的泥球,看着车库门楣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坚强生长出来的山脚拇丫子的:"这不寻思帮您二老拾掇拾掇老房子嘛。瓦片上都长草了,车库房顶我看着要漏雨,我......"
"少跟我扯犊子!"菜刀剁在案板上的动静突然停了,"你当你妈是广场舞跳傻的老太太?昨儿夜里你爸瞅见你往蛇皮袋里塞速写本,连那套雕花刻刀都裹走了——你辞职了是不是?"
夏日的蚊子多到碰脸,嗡嗡地往人领口钻,盖昉缩着脖子望天。房檐下的燕子窝里,几只小燕子正开始学飞,叽叽喳喳闹得慌。要搁往常,这会儿该在会议室跟甲方掰扯承重墙能不能改成落地窗。
"妈,我跟您说实话。"盖昉摸出钥匙串上那个檀木鲁班锁,"就上个月,我拿海南黄花梨雕了个悬空寺的斗拱......"
"啥玩意儿?"电话那头传来瓷碗磕碰的脆响,"你拿车珠子的料雕房子?败家玩意你咋不把金条熔了糊墙!"
盖昉听着母亲中气十足的训斥,嘴角却止不住上扬。这种熟悉的唠叨比CBD的咖啡香更能熨帖神经,连带着意识深处的沙盒空间都泛起暖光。三天前种下的蓝莓丛在虚无中舒展枝条,叶片上还凝着未散的星光。
"妈您听我说完啊!那模型在直播间拍出这个数。"盖昉对着摄像头比划完才想起是在打电话,"够我在村里窝三年。真的,骗您我是傻孢子!"
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了,忽然一阵吵闹铃声响起。是盖妈妈挂断电话,打了视频过来,盖昉连忙接通,将身后的车库门露出来。
盖妈妈见了熟悉的景儿,知道盖昉没有去乱七八糟的地方,语气这才软下来:“把你刚才说的那数,再给我比划比划。”
盖昉乐呵呵给母亲比了个三十。
盖妈妈看了,没说什么,显然是对这个数字还算满意,又开口问:“你去那旮旯干什么?大夏天的没空调,蚊子呜呜泱泱的,出个门蚊子都撞胳膊。”
“我这不是灯红酒绿的大城市住太久,想换个山水田园的地方自我熏陶一下嘛。咱家这靠山照水的,可不是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盖昉开始胡咧咧,不过他家老宅附近环境确实很不错,屋后就是林子,一条十来米宽的小河从林子里盘旋流出,河水不深,没什么危险,深处也就刚过大腿,小时候家长们都不怎么限制皮猴子们下河抓鱼。
“行,想熏陶多久熏陶多久。厨房里米面油盐都有,今儿镇上赶集,你不是惯爱吃集上的烤鸡架和锅包肉?不想自己做饭就去镇上买现成的。手儿勤快点,回来之前桌子柜子擦擦,院子里扫扫!”
盖妈妈显然不觉得盖昉回老宅是想长时间住。林场二村那地方,连老人都留不住,更别提爱繁华的年轻人了。年轻人嘛,就是住个新鲜,那没有商场,更没有外卖的地方,太阳能里的洗澡水要用水桶一桶桶往平房上拎,连厕所都是旱厕,住个一周保准管够。
“好好,放心吧您咧!”
"行,让你野半年。"许久,母亲的声音混着掀锅盖的响动传来,"过年前要是攒不够媳妇本,就给我滚回来相亲!"
盖昉握着发烫的手机笑出声。屋檐下的外出觅食的大燕子回来了,一堆快有大燕子体型大的小燕子嗷嗷地张开嘴,一时更吵闹了。大燕子优雅的尾巴掠过褪色的春联,那上面"福"字的金粉已经斑驳,却仍固执地守着人去楼空的老宅。
推开堂屋的雕花木门,霉味混着老榆木的气息扑面而来。八仙桌上盖着防尘布,我掀开一角,露出底下暗红色的烫痕——那是爷爷的烟袋锅子留下的印记。墙角的樟木箱里整整齐齐码着童年画册,最底下压着本《林区建筑图谱》,书页间还夹着片枫叶标本,当初就是这本书将他骗进了建筑行业这个大坑。
盖昉走进主屋,从兜里掏出一把古旧的钥匙,打开五斗橱上唯一一个上锁的抽屉,里面赫然是一个古代木工惯用的墨斗,墨斗的两侧雕刻着一个袖珍的水云纹,跟盖昉右手手腕上的一模一样。
这个水云纹是盖昉的胎记,盖爸爸说这是随了奶奶,算是隔代遗传,因为盖爸爸身上并没有类似的胎记纹路。
意识深处的沙盒空间突然震颤起来。淡蓝色的光幕在视网膜上展开,原本灰暗的"环境共鸣度"数值从17%跳到了23%。盖昉惊讶地看着老宅场景在虚空中投射出全息模型,房梁上的蛛网、地砖的裂缝都纤毫毕现。
"原来是这样......"盖昉摸着冰凉的炕沿喃喃自语。当手指触碰到糊墙的旧报纸时,空间里的免费方块突然亮起可选状态——那些印着90年代新闻的纸浆,在数据流中化作可采集的"记忆碎片"。
一阵咕噜噜的声音自盖昉的肚子传来,他一大早就跑出门,到现在日上三竿,早就饿了。
刚才视频里母亲的话给盖昉提了个醒,厨房里有米面,沙盒世界里有蔬菜,可他没有肉啊!身为肉食动物的盖昉认为自己不能缺了肉。开着五菱宏光,盖昉晃晃悠悠又去了10里外的镇中集市一通,买了二十斤前肘肉,两只村儿里散养的三黄鸡,整扇黑猪排骨,让店家一分两半剁开。
回家的时候顺道拐了个弯,给在镇中居住的舅舅家送了一只三黄鸡半扇黑猪排骨过去。走的时候,舅舅硬塞给盖昉超市大号方便袋那么大的一兜子干蘑菇。说是自己上山采的,不花什么钱。
回到家,盖昉把买回来的东西归置好,之后便扎上围裙进了厨房。今儿个是他决定定居老宅,也是定居沙盒世界的第一天,自然是要安锅的。
安锅宴首选,当然是面条。因为盖昉的家乡有句俗话叫做滚蛋的饺子,拦腿的面。远游的人回家,第一顿饭要吃面条,这样他就会被面条拦住,好在家里多住几天;离家的时候吃饺子,因为饺子是圆的,滚蛋的时候会比较圆溜,圆溜了就滚的快,滚的顺利,路上会一路顺风。
盖昉想在此住得长远,第一顿便吃碗面条,讨个吉利。
回忆着之前母亲制作手擀面的步骤,盖昉用葫芦切半做成的瓢舀了一整瓢的高筋面粉放进不锈钢盆里。半晌,才勉强想起来要加盐和碱面搅拌,至于多少面加多少水,那是完全没数儿了。总之谨慎一点儿,少量多次加水总是没错的。
盖昉前前后后也不知道往面粉里加了多少次水,才勉强将面粉变成面团。
盖昉厨艺不精,做不到母亲那种面光盆光手光的境界,能将三光做到一光——面光,盖昉就十分满意了。将面团完整放在不锈钢盆里,用锅盖盖住醒面,盖昉长出一口气。
做面食,比如馒头、包子、面条之类的,一直是盖昉的弱项 。其实也不怪盖昉不会揉面,毕竟面食的制作过程比之米饭复杂不少,大街上又到处都是南京小笼包、陕西面馆、兰州拉面……能在全国开满连锁店,那自然是有自己的特色。况且现如今生活节奏那么快,谁也不会闲着没事儿花一上午的时间去做一顿饭。
但是盖昉的母亲不一样,她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且巧手的半职业女性。每次盖昉回家,她都会提前3天就开始准备材料,并在盖昉回家的当天准备一桌子丰盛的美食,擀面条是她最常给盖昉做的食物之一。若非如此,盖昉也不会心血来潮安锅自己动手擀面条吃。
会做饭,是东北爷们儿标配技能!尤其是小鸡儿炖蘑菇和酸菜饺子,你说不会做,都没有姑娘肯相看。
在等待醒面的过程中,盖昉将刚买的三黄鸡和舅舅给的蘑菇干清洗干净加黄酒辣椒一起上锅黄焖了。盖昉本人比较喜欢吃肉,自然就比较擅长烹调肉类。盖爸爸对盖昉做的肉菜尤其推崇,每次都硬夸盖昉做的黄焖鸡比外面卖的还好吃。
约莫有20分钟后,面醒好。盖昉拿出家里那个足有半人高的擀面杖,正宗的手擀面是应该卷在擀面杖上擀的,但那手法太复杂,盖昉不会。他只好用擀大饼的方法把面团分成了3块,分别制作。用这种方法擀出来的面皮,自然不会有多圆多均匀,最后切出来的面条长度也不长。
好歹没擀成面片,盖昉颇有些自我安慰地想。
面条下锅,过凉水捞起。盖昉捞了整整一海碗,面条色泽微黄,虽然粗细不甚均匀,但入口劲道有嚼头,非机器压出来的面条可比;黄焖鸡的用材更是不含一丁点的工业味儿,那村里散养吃苞米菜叶长大的一年小公鸡,和舅舅自个儿从林子里树根上采摘的黑根榛蘑,土灶柴火炖上一小时。一出锅,那香味儿!闻着就不一般。
面条跟黄焖鸡,真是绝配!一海碗下肚,盖昉吃了个肚儿圆。
吃饱了饭,自然是要干活的。盖昉听从母亲的吩咐,把老宅里里外外清理了一遍,又把五菱宏光上的家当搬下车来。
这行李包里,可不止有他的铺盖卷,还有大盒小盒的好几套木工、木雕家伙事儿,不说有多贵,却都是些平常用顺了手的工具,做微缩造景用的。
不过盖昉今天不打算动用它们,哪有搬家第一天就开始工作的?搬家第一天就上工,那是要忙一年的。他爱享清闲,并不想卷工作。
是的,辞职之后,以往当做休闲调剂的微缩建筑造景直播,成为了他的新工作。所以说,不能把爱好变成工作,爱真的会消失。
黑色的轻纱缓缓拢住橙色光球,黄昏已至,是蚊子最活跃的时刻。
盖昉累了一天,本想炕头上一躺,好好玩会儿手机。无奈刚烧了火的火炕热得人冒汗,耳边蚊子嗡嗡,一挥手都不必瞄准,就能拍死一掌心的蚊子。
不得不说,盖妈妈真的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如果没有沙盒世界,盖昉在这山林边的老宅里,说不定连一天都住不下去。
盖昉又一次照着自己露在外边的胳膊上呼了一巴掌,成功糊了一掌心的血之后,他果断呼叫沙盒世界系统操作界面:
“叮——请选择进入的沙盒世界
可选1:千岛湖
可选2:流星街
可选3:点击创造新世界”
盖昉抬手,在第一个按钮上点了一下,眼前景象瞬间变得广阔。
这沙盒小世界中的时间,被盖昉调节得与外界同步,此刻正是皓月当空。他冯虚御风,立于当空,俯瞰脚下渺渺烟波,翠岛漂浮。
在沙盒小世界中,盖昉就是创世之神,可以行随意动,随意出现在这世界中的任何一个位置。
这是盖昉建造的第一个沙盒小世界,由于囊中过于羞涩,盖昉手里目前可用的只有岩石方块、水方块、沙土方块、泥土方块、草坪方块5种基础方块可用。由于方块品种的局限,盖昉做不了太复杂的建筑,只能先搭建地形。山头上光秃秃的一片草原,可怜他连一系统币10粒的树种都买不起,就只能让山头先秃着。
但单单是地形规划,对于心有山海的人来说,也是有不少文章可做的。小世界整体地理形态,盖昉仿照江省千岛湖进行规划。上千座大大小小的岛屿随机错落分布在一整片镜湖之上,中心一座最大的岛屿,盖昉打算安放自己的小宅。
不过这主岛目前空着,盖昉在其旁边的一座小岛上,暂时用岩石方块盖了一座东北风农家院,灰扑扑土咔咔的,不怎么好看,主打一个实用。
屋前一整片地都被盖昉种上了蔬菜,茄子西红柿萝卜小葱香菜萝卜豆角……十好几种蔬菜各种了一畦。此刻一片郁郁葱葱,果实挨挨挤挤热热闹闹。当时准备拿出去卖,就种的有些多,盖昉一个人肯定吃不完。
好在沙盒世界配备时间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指定区域的时间流速。只需把菜畦四周的时间暂停,果实就保持成熟那一刻,不会腐坏,比冰箱保鲜更好用。
因着沙盒世界的这个功能,盖昉在西厢里单独辟了一间屋子储存食物。里面屯了一箱雪糕、几箱鱼虾鲜货、一锅铁锅炝面馒头,此时都维持着刚从市场上买来的样子。
东厢房则用作工作室之用,里边存着盖昉花重金购置的那块油梨木。至于正屋,就更简单了,只一张床,一张书桌和一个懒人沙发而已。
这屋里的摆设家具,都是盖昉原来出租屋里的东西,被盖昉直接搬到了沙盒小世界里。如此想来,这沙盒世界,还可以当随身空间使唤,一物多用,当真实用得很。
之前他收拾了些东西快递回家,纯粹是害怕爸妈心疼,老儿子在北京工作三年,一点家底都没攒下吗?辞职了都没有一点儿值得往家搬的行李,那过的得有多磕碜。
小院里随意放了个水方块,盖昉简单冲了个澡。人往床上柔软的被褥中一窝,舒服得喟叹一声。
新的人生,就此开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