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清欢独自站在宿舍中央,刚才那场由她亲手掀起的、带着冰寒杀意的风暴余波似乎还在空气中震荡,但她的内心却已迅速恢复了深潭般的平静。周倩摔门而去的巨响仿佛只是背景噪音。她的目光重新落回书桌上那件叠放整齐的黑色夹克上,指尖下意识地抚过内侧下摆的边缘,那个小小的“Y”字刺绣的位置。
“语婷……”这个名字无声地在心底滑过,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滞涩感。
图书馆墙角那张苍白暗淡、带着倔强和委屈的脸,与眼前这件耗费心力清洗、藏着隐秘标记的夹克重叠在一起。一种陌生的、沉甸甸的情绪压在胸口,让她感到有些烦躁。
她不明白那个女孩为什么突然竖起尖刺,更不明白自己为何如此在意。
她需要静一静。黎清欢利落地将夹克收进衣柜深处,换上作训服,拿起训练手册,无视另外两个室友小心翼翼、欲言又止的目光,径直离开了宿舍。冰冷的训练场和繁重的课业,才是她熟悉的、能掌控情绪的世界。
时间如同指间沙,悄然滑落。上海公安大学的校园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绷的弦音。大四毕业季的尾声,也是决定许多人未来去向的关键一战——毕业大考,迫在眉睫。
图书馆灯火通明直至深夜,自习室里座无虚席,空气里只剩下书页翻动、笔尖摩擦和偶尔压抑的咳嗽声。走廊里随处可见抱着厚厚的资料边走边看,或是靠着墙壁闭目默诵的学生,眼底带着疲惫的青黑。宿舍楼的灯光往往亮到凌晨,咖啡和风油精成了最抢手的物资。紧张、焦虑、全力以赴,是这段时间的主旋律。
黎清欢作为公认的“全科学霸”,自然更是这场备考风暴的中心。她的作息比平时更加严苛。训练场上依旧能看到她挥汗如雨的身影,但更多的时间,她将自己钉在了自习室或图书馆的角落。
面前堆叠着《刑事侦查学》、《犯罪心理学》、《治安管理学》、《法律法规汇编》……每一本都被翻得卷了边,贴满了密密麻麻的索引标签。她的笔记本字迹依旧工整清晰,逻辑框架图复杂而精妙,但细看之下,也能发现几处因长时间书写而略显潦草的笔迹。
她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高效地吸收、整合、输出知识。然而,即使是“学霸”,面对如此浩繁的知识体系和极高的考核要求,也绝非易事。有些交叉学科的前沿理论晦涩难懂,有些复杂的案情分析需要反复推演。
黎清欢常常会蹙紧眉头,盯着某一段文字或一个案例陷入长久的沉思,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或者在草稿纸上飞快地画着只有她自己能懂的思维导图……
---
就在这紧张备考的间隙,邓语婷和黎清欢之间那根微妙的线,并没有因为各自的忙碌而彻底断裂,反而在几次看似偶然的相遇中,悄然续上了。
一次是在两校共享的公共图书馆。深夜十一点,馆内已十分安静。邓语婷为了赶一份重要的实验报告,也留到了很晚。她抱着几本厚重的医学参考书,准备离开时,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靠窗角落那个熟悉的身影吸引。
黎清欢独自一人坐在那里,台灯的光晕将她笼罩在一片暖黄与阴影交织的孤岛里。她微微低着头,一手撑着额角,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另一只手无意识地转着笔,面前摊开的是一本厚厚的《疑难刑事案件侦破思路精析》,旁边还堆着几本摊开的资料和写满批注的草稿纸。
邓语婷的脚步顿住了,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看着那个在灯光下显得如此孤寂又无比强大的侧影,敬佩与心疼交织的情绪悄然弥漫开来,冲淡了之前因“专一”问题而产生的酸涩。
“她真的好努力……也好辛苦……”
邓语婷默默想着,目光流连在那专注的侧脸上。
她犹豫了一下,没有上前打扰,只是轻轻走到附近的饮水机,接了一杯温水。然后,她放轻脚步,走到黎清欢的桌边,极其小心翼翼地将那杯水放在了桌角黎清欢触手可及、但又不会碰到书本的地方。
黎清欢被这轻微的动静惊动,猛地抬起头,眼中还带着未褪尽的思考和被打扰的冷厉。但当看清是邓语婷,以及桌角那杯冒着微弱热气的温水时,她眼中的冷意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清晰的惊讶,随即是柔和下来的暖意。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邓语婷却先一步对她露出了一个极浅、带着点鼓励意味的微笑,指了指那杯水,又用口型无声地说:
“加油。”
然后,不等黎清欢反应,她便抱着自己的书,像只轻盈的小鹿,快步离开了图书馆。留下黎清欢看着那杯温水,怔忡了片刻,紧绷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仿佛被注入了一丝无形的力量,重新将目光投回了艰深的书本上。
——
另一次是在学校附近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凌晨一点多,邓语婷刚结束一个漫长的实验,饥肠辘辘地来买关东煮。一进门,就看到穿着作训服外套、同样一脸疲惫的黎清欢站在冷柜前,似乎在纠结选什么口味的饭团。
“清欢?” 邓语婷轻声叫了一句。
黎清欢闻声回头,看到邓语婷,眼中同样掠过一丝意外,随即是淡淡的温和:“这么晚过来?”
“嗯,刚做完实验。饿了去买了个饭团。这个味最近售卖很火,很好吃,你要不要试一下?”
黎清欢从善如流,拿起了金枪鱼蛋黄酱饭团,又顺手从旁边的货架上拿了一盒牛奶。结账时,她自然而然地帮邓语婷那份关东煮也一起付了。
“学姐,不用……” 邓语婷有点不好意思。
“饿了就吃点夜宵,补充能量。”
黎清欢将关东煮递给她,自己撕开饭团的包装纸。两人就站在便利店门口昏黄的灯光下,沉默地吃着各自的夜宵。
深夜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偶尔驶过的车辆。疲惫的身体被温热的食物安抚,一种奇异的、安静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流淌。
黎清欢几口吃完饭团,喝掉牛奶,看着身边小口吃着关东煮、显得有些困倦的邓语婷,忽然开口:“上早八很辛苦吧。”
“嗯,实验和理论都要抓,有点累。你们大四警校的更辛苦吧?你们是不是快要考试了,怪不得看你们天天熬到那么晚。”
黎清欢“嗯”了一声,目光落在远处路灯的光晕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是有点。不过,习惯了。” 她顿了顿,侧头看向邓语婷,眼神认真,
“你也注意休息。”
黎清欢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似乎刚开完会或讨论完课题回来。她扶了一下差点摔倒的邓语婷,语气带着点无奈的笑意:“走路看路。”
“想事情走神了哈哈”邓语婷有些窘迫地笑了
黎清欢的目光落在她抱着的一摞书上最上面那本《病理生理学图谱》,随口问道:“这门很难?”
“嗯!” 邓语婷用力点头,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
“细胞机制和病理变化联系太复杂了,图看得我眼花缭乱。”
黎清欢闻言,竟然停下了脚步。她思索了几秒,然后以一种异常清晰、条理分明的逻辑,给邓语婷分析了一下她记忆中某个相似的、需要将复杂结构图与动态过程联系起来的警校案例分析思路,
“……关键不是死记硬背每一个细节,而是找到核心的驱动因素和连锁反应链条,就像解一个环环相扣的结。”
邓语婷听得眼睛发亮,黎清欢的分析方法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对病理图谱理解的瓶颈!她惊喜地看着黎清欢:
“清欢!你太厉害了!这个思路好棒!我回去试试!”
黎清欢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和毫不掩饰的崇拜,耳根似乎微微红了一下,有些不自在地移开目光,轻咳一声:
“能帮到你就好。快回去吧。”
说完,她加快脚步,仿佛逃离什么似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林荫道的另一头。
邓语婷站在原地,抱着书,心里像打翻了蜜罐。黎清欢不仅关心她,还愿意分享她宝贵的思考方式。这份认知,像一道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她之前所有的阴霾和自卑。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的边缘,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原来,靠近自己喜欢的人,是这样的感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