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喻做翻译的事就这样定下来。
裴应很有当老板的觉悟,晨练之后,会招呼姜喻去他家吃早餐,美名其曰“员工餐”。
早餐很简单,煎蛋面包片什么的,和姜喻一个人吃饭时没差。
但他家厨具齐全,吐司烘烤过,又香又脆,夹着火候刚刚好的煎蛋,火腿片,再抹点果酱,就是姜喻没吃过的好吃。
人和人的差异怎么这么大,姜喻的天赋点不在厨艺,如果吃苦耐劳也算一种天赋的话。
但有的人,凭什么科研搞得好,做饭又好吃,天赋点满点。
好在姜喻早就习惯了人和人不平等,不能比,而且这么好吃的饭在她盘子里,没什么好抱怨不平衡的。
她只管吃。
当然第一天、第二天,她也会客套一下,“不用了,我家里有面包”,或者,“一会炖点粥就好”。
第三天,她就能坦然地走进裴应家,坐在餐桌前,吃裴应刚做好的早餐。
因为裴应会温和坚定地说,“我不习惯一个人吃早餐,你来吃一点,陪我做个伴,翻译上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沟通。”
又说,“放心,食材不值钱,给你开的工资不高,员工餐算补充。”
其实也不低了,一个月两百,休四天周末。
姜喻想想打工店的老板也会包餐食,默默接受了裴应的说辞。
主要太好吃。
她一个没有口腹之欲的人,每天闻到裴家厨房飘出来的香味,都忍不住上桌,这人什么厨艺水平!
有天她吃饱了,真心实意夸赞老板的厨艺,裴应温和回应,“其实只有你这么给面子,以前下厨做给同事吃,他们评价只是还可以,也不会像你,吃得这么干净。”
姜喻不理解,这些人都是吃什么山珍海味长大的么?这么好吃,竟然评价一般?
难道她吃过的好东西太少?
裴应又说了,“外面的东西肯定没有我做的好吃,我单纯靠厨艺靠食材,他们很多添加剂,哄骗你的味蕾,不健康。”
姜喻深表赞同,“在我这里,你做的最好吃。”
在她的卖力夸赞下,没几天,裴应又给员工餐升级了,从包早餐,升级到也包晚餐。
要不是中午需要在实验室忙工作,说不定午餐也包了。
姜喻对新任老板十分满意。
某天她正在裴应家蹭饭,江洋来看望可乐,发现一人一狗不在自己家,都在邻居家,那双眼也是瞪得很大。
“裴老师,原来你也住这里,和我导师是邻居。”满脸兴奋之情像迷弟见到偶像。
姜喻客套了一下,“吃晚饭了吗?要不要一起吃点?裴老师做饭超级好吃。”
“裴老师亲自下厨?”江洋转着脖子,想找双筷子,“我竟然有这个荣幸能吃到裴老师做的菜。”
裴应笑得温和,“只做了两个人的份量。”
聪明人听得懂话外音,江洋讪讪,“我吃过晚饭了,只尝一口。”
裴应依旧笑得温和,“下次提前约,我多做一点给你尝尝。”
下次得猴年马月?提前约?谁那么大脸约裴老师亲自下厨?
江洋痛惜地看一眼桌上三菜一汤,份量不小呢,分一口都不够吗?嘴上乖觉,“哪敢耽搁裴老师宝贵时间。”
又对姜喻说,“你知道吧?裴老师就是我之前和你说的大拿。”
就是那个三番五次邀请,又重金打造实验室的大拿。
姜喻哪里知道,好奇,“原来裴老师这么厉害。”
裴应唇角扬起,“一般,力所能及的本职工作。”
江洋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裴老师您太谦虚了,姜喻我跟你讲讲,裴老师的光辉事迹。”
巴拉巴拉一通讲,裴应非常体贴地给他倒杯水,润喉。
姜喻心灵受到不小的冲击,“裴老师原来这么厉害。”真看不出来,平易近人,做饭还这么好吃。
裴应起身收拾餐桌,随口问了句,“你导师最近身体还好吗?”
“好得很,她老人家专门打电话,让我有空去您实验室帮帮忙。之前我真不知道,新引进的大拿是您。您是我导师的校友,四舍五入是我的师叔,说出去多有面子。”江洋崇拜之情如涛涛江水。
“无须客气。替我向你导师问好。”裴应收好餐桌去厨房。
水流哗啦啦响起,江洋冲上去,一脸痛惜,“裴老师您做精密实验的双手怎么能洗碗呢。放下,我来!”
饭后帮忙洗碗,四舍五入约等于一起吃过饭了吧?和裴大拿一起吃过饭。
江洋洗得很卖力。
裴应很随和地让开空间,擦擦手,出来问姜喻,“去楼下遛遛可乐?”
可乐甩尾巴,姜喻说好。
江洋在厨房里喊,“等等我,我一会就好。”
裴应笑得温和,“走的时候直接带上门。”
两人一狗下楼。
江洋在厨房里琢磨好久,姜喻和裴老师这么熟,难道俩人以前认识?
相比而言,姜喻可没有江洋这么激动,哪怕裴应是大拿,也和她没多大关系,只知道他做饭好吃,还愿意给她开一月两百的工资就可以了。
日子平稳过渡到周末。
俞萍提前打电话说周末班级组织爬山,不过来姜喻这里,姜喻有心理准备,没多少失落情绪,只叮嘱她要注意安全,跟紧同学。
俞萍不来,姜喻周末就空闲下来。
因为吃了裴应不少饭菜,姜喻就想周日去加个班,把两本书尽快翻译出来,这样她有经验和资历,在外面投简历,也能多些机会。
谁知有个意想不到的人上门了。
“小姜老师,是我,陈霁,认不出来了?”
陈霁风尘仆仆,背着吉他,留着长发,桃花眼灼灼地站在姜喻门前。
虽然褪去端庄持重的教师外衣,全身浸染上“流浪音乐人”的气质,但姜喻还是一眼认出他,“陈霁,你果真来新都了,快请进。”
可乐远远地站着,警惕地瞪着不期而至的陌生人。
“可乐乖,他是我的朋友,叫陈霁。”姜喻摸了摸可乐的脑袋,给两人作介绍。
“可乐你好,”陈霁歪着脑袋给摆摆手,算是打个招呼,然后换上室内拖鞋,吉他往墙边一靠,端正地坐在沙发上。
姜喻给他倒杯水,陈霁接过,握在掌心,笑眼弯弯,“你开始养狗啦?”
“不是,是房东家的,我帮忙照顾。”
“很神气的狗狗,看它的眼睛,盯着我呢。”陈霁看狗都深情的桃花眼直直对上可乐的目光,可乐嘤咛一声,趴在地上。
姜喻坐到另一侧沙发上,“暑假里你说来新都,我以为你开玩笑,什么时候来的?”
“你们走后不久,我也买了火车票过来了。宜早不宜迟。”
“说通你爸妈了?”
“说不通,”陈霁喝一口水,咧着大白牙,“等我做出成绩,他们自然没话说。”
“哦,”姜喻问他,“做出成绩了吗?”
陈霁一脸坦然,“哪有那么快,我来新都,先找个落脚地,然后向几个音乐制作公司投了曲子。现在等回音呢。”
“要等多久?有希望吗?”姜喻做事的习惯,结果导向,自然关心陈霁孤注一掷的结果。
“说不准,尽人事听天命,”陈霁冲她笑了笑,“反正等着也没事,想起来你和你妹妹在新都,我就找过来了。这里的地址还是你妹妹告诉我的,不会不欢迎我吧?”
“不会,”姜喻淡笑着回答,“在大名县的时候,你帮我很多忙,我记在心里。”
“只是因为我帮过你?”陈霁笑容微滞了下,打趣道。
“你愿意无条件帮我,对我来说,很重要。”姜喻郑重其事。
陈霁腾出只手,虚空中挥了一下,“举手之劳,只要你开口,我都会尽力。”
“接下来呢?你有什么打算?”姜喻继续问。
她是真是感谢陈霁,帮她搞定身份证和户口,所以真诚关心他的前途。
虽然对他这种脑子一热就跑出来流浪的行为并不认同。
“继续等消息,”陈霁桃花眼弯弯,指了指墙角的吉他,“我还打算街头卖艺,你要不要给我捧场?”
姜喻扶额,“你打算在哪个街头卖艺?离得远的话,我不方便过去,只能周末。”
陈霁哈哈大笑,“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我第一场街头表演肯定献给你。”
他起身拿起墙角的吉他包,打开,抱在怀中,“最近我又新写了首曲子,弹给你听,提提意见啊。”
姜喻捧着水杯,轻轻点头。
陈霁低头拨弄几下琴弦,调音,然后抬头冲姜喻眨眨眼,“要开始了哦。”
这是一首深情的曲子,描述恋人离别后深沉的思念和重逢的期待。
陈霁微低下头,额前长发扫过他的眉眼,长长的睫毛扑闪,抱着吉他浅吟低唱,像一幅古希腊少年油画。
音乐动听,歌声悦耳。
一曲终了,姜喻沉默好一会,“比你以前的曲子进步很大,我挑不出什么毛病。”
陈霁眼神一亮,“真的吗?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然后张开笑脸,“你放心,我不怕打击,你还像以前一样,有话直说。”
“真的很好,情绪饱满,歌词也有意境。”姜喻笑着评论。
“这么好?那我我再给你唱一遍。”陈霁低头,又开始拨弄琴弦。
这时,传来敲门声,“姜喻,你在家吗?”
是裴应的声音。
陈霁终于来了[吃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第 4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