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深夜食堂X中国 > 第70章 【X原创】越南春卷

第70章 【X原创】越南春卷

预制菜一直是最近讨论得火热的话题,大型的餐饮连锁企业,中央厨房的配送模式也已经相当成熟。我这种纯靠手工的小店,对这种时代的改造就显得被动了一些。分工协作这种事其实自商品经济诞生就变得发达。就算三十年前包饺子也大多会购买现成的饺子皮吧?现在也几乎不会有人为了吃顿拉面在自己家里从和面开始拉成面条了。

但因为时代的更迭,随着市场的变化这种供应链也会产生变化。比如很多手工制作的摊档抵不过工厂化的竞争而衰败也是常事,最明显的就比如摊春饼皮这种技艺。记得二十年前,一到过年的时候,只要是菜市场附近的道路就会形成一长条热闹的自发市场,就算城管来也赶不散。那条街上出现最多的时令年菜摊,不用说是摊春饼皮的大姐们。一个个小煤炉搬到街边,然后从红色的塑料桶里舀出一团面粉,在小的平底炉上打转就成了一张春饼皮子。把现成的皮子买回家后,按照家人的口味卷入馅料,是我们中国人过年必须吃上的炸春饼。

不过现在的菜场改造得现代化后,这种节令小摊也很少存在了。能和别人拼摊位卖春饼皮的倒也不是没有,但老合作的大婶去世后我也买过几次。不稳定的质量很难让我满意。

就这样——我也不得不用上了包装的工厂货。包装的冷冻饼皮虽然口感比不上大婶现摊的,但至少要比那几位经验不足的大姐来得质量稳定。只是今天配送商送来的这一袋是什么?怎么成了米做的透明越南春卷皮?

中国菜在整个东亚文化圈里都有相当影响力的传播,但就算是到了天南地北都这样了,更不用说走出国门会变成什么模样了。越南春卷虽然来自华人,但经过发展已经和国内的春卷完全不同,也像日式拉面,韩式炸酱面那样成为一道经典的外国菜了。这种风味倒确实符合现代年轻爱尝鲜的口味,但我也是只有春节前后才会为顾客准备春卷的啊。不是中式春卷的话就没意义了吧?

刚这么想着,店门打开走进来一位三十多岁但化妆得体的大姐。她怀里抱着的则是一个化着烟熏妆头发染得金黄的二十岁少年。大姐名叫阮梅凤,怀里的是街上针对女性客户的KTV男模,不过不是她常牵着进来的那位。

“哦!那不是……”

看到她伸出的手指头,我正好回答:“我也没有做过,但要试试吗?”

“可以吗?当然好了。”

再大的女人也会有还是女孩子的那一瞬间,她兴奋的这一跳就算是这样的时候吗?要做越南春卷也不是这么复杂的事。毕竟师出同门只是用料不同。萝卜,胡萝卜,生菜,过水的虾,炒制的里脊肉丁,将这些裹入泡软的春卷皮里,包裹的手法和我们这里的一模一样。不过鲜有炸的,而是包好后就着酱吃。不管是炒料还是蘸料,鱼露是最具南洋特色的调味。也因为这些不同,鲜艳的红绿色彩,透过透明的饼皮,比炸春卷更有春天的感觉。

只是和春节也极热的南洋比起来,在我们这寒冷的冬天里吃这种凉菜还是有些不合时令吧?梅凤开心地给他科普这道菜,但那男孩子走后,盘中还是剩下了不少。

“我只给他花了这点时间的钱哦!毕竟觉得在他身上花太多钱不大划得来。”在与我对视后,梅凤如此说到。

“小张回老家了吧?”

“可不是,听说趁着过年回老家会顺道结婚,所以过完年也不会回来了。”她喝了口酒答到。

“老张今年过年不回老家吗?”

“那个掉钱眼里的人怎么会把过年这种最好赚钱的时间花在回老家上?何况这两年老家的老人该走的都走了。”

“这么一想,你们从广西出来也有六年了吧?”

“可不是,这么一想,我到中国就已经二十年了。”

大家已经猜到了吧?梅凤是越北人,但身份又不算是越南人。千禧年前后,越南和中国的差距正是最大的年代。大概是台湾人先开始的传统吧?中国人会去那边“买”媳妇。讲究传宗接代的文化传统,让不少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婚姻家庭。有纯粹买个老婆来的,但大多也是半推半就的灰色形式。通过媒人介绍,然后在越北的农村里找个合适的对象,相亲成功的话,给的彩礼钱足够打动当地人的父母。有些自愿有些是父母之命,大多在还没了解男方的情况下就被带到中国来生活。

就算在国内的农村草草相亲为了嫁妆结婚现在也屡见不鲜。比起国内的“卖女儿”,这种方式最大的困难是国籍问题。在云贵桂一带的农村里,解决这问题常见的方式就是买户口。偏远山区一些早夭又没来得及注销的户口被拿来买卖,这些外籍媳妇就可以以另一个人的身份开始全新的生活。这又是另一种因为灰色所以不被大多数国人所知的现象,只是不能被讨论也不代表就不存在于现实。

通过这种方式,梅凤自结婚后换了名字开始了另一种身份的生活。其实大多数通过这种方式结婚的男性大多数都抱着传宗接代的落后观念,大多文化程度都不高,结婚的钱大多也都是花费了举家之力,甚至还有外债。相亲时见到的美好一面,不代表生活中就是这样的人,酗酒家暴,对那些男人来说也很常见。有的女孩子受不了逃回家里,更多的则是知道自己早已没有娘家支持,逃跑到别处的不少。欠了债也要娶来的妻子跑了,这也算是对这种恶行的报应了。

梅凤的运气稍稍好些,她的丈夫张先生不像他们村子里那些男人那样整日酗酒,脾气也没那么粗暴,但没有那么多爱情的婚姻也说不上有多幸福。更大的障碍便是生活的条件。老张虽然老实,但却是问村里人借来钱娶的她。和难得的电视里所憧憬的中国不同,老张家所在的农村和她老家也差不到哪儿去。老张也不像在越南时看到得那么大方。他勤奋肯干,但地里活出不了几个钱。更让她失望的是,听闻了一些像她这样的越南新娘的遭遇后,老张无时无刻不死死地盯着她。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来这里后,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老张跟着老乡出来,怕她跑也一定带着她在城市打拼。虽然穷但只要肯学努力就能掌握一门手艺,跟老乡学了一阵修车手艺后没多久他也开了自己的修车行。凤梅敢说敢做,还学习了经营管理,夫妻两人就这样把生意做大了。生活条件变好了,两人的矛盾也渐渐变少,她也有了越来越大的自由,生了孩子还能送他们上私立学校,眼看着他们不会再走与自己同样的人生道路。

唯一的不足便是爱情。在娘家的一见钟情真的只维持到了来中国开始那几天而已。这会儿想再培养感情,大自己一轮的老张已经成了老头,皱纹白发,发福的身体掉了的黄牙,年轻一些的梅凤也不是没尝试过,但看着这张脸怎么都培养不出感情。

眼看着孩子也束缚不住这段感情的时候,偶然间她在供应商的邀请下来到了这条街上。偶遇了那个和老张同姓的孩子。年轻,温柔,会说话,梅凤很喜欢这个孩子,生活稍有不如意便会来照顾他的生意。

不过毕竟是经历了这些岁月的成熟女性,对自己的感情当然也张弛有度。再喜欢也没有沉迷,只花该花的钱消遣一番就好。虽然不是那种激情,但对丈夫老张的情分,还有对孩子的责任,她并没有推翻这些的打算。从年轻人身上得到安慰后,她也会很快回到她在家庭中继续扮演自己的角色。

她喝了口红茶,似乎是注意到了我难为的眼神,赶紧笑着说:“别误会,倒是我挺惊讶的。老板你没去过越南,却能把这味道做得如此地道。我已经……有二十年没吃到这样的味道了吧?”

南洋菜和广东菜潮汕菜同出一脉,再说我也做生意几年了,多少也有接触过一些不同的食客,学习到一些。

“所以是想家了吗?”

“家?”她又喝了口茶说,“说真的,我已经有好多年没和娘家联系了呐。我很小的时候读书时就很羡慕书里的生活,想去城市看看。但因为是女孩子把去城里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后来有人来村里做媒,我就以为嫁到中国后能过上城市的生活满是憧憬。可嫁过来后才发现被骗了,受了委屈打给家里,家里也只会让我忍耐,然后问我讨钱。老张家以前很穷,要了几次钱都没要到后,开始偶尔不接我电话,到最后变成了一个电话都打不通。兜兜转转我们终于到了城里,这下换我不愿意联系他们了。生了第一个孩子后,生活有一阵子很辛苦。我一瞬间觉得自己明白了做父母的感觉,忽然又想带孩子回去看看。但家里已经换了电话,寄信也没有回音,我也不知道我还有没有家了。老张的父母死后,广西也不再是我们的家。对我来说,就只剩下了这城里一个家,但这个家到底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家呢?我也有点说不清楚。”

一个突然而来的电话打断了她带来的氛围,讲完电话后她问:“老板,有打包盒吗?我想把剩下这些带回去给孩子尝尝。”

打包盒当然有了,这晶莹剔透的色彩,如果好好摆盘的话,放在透明的塑料盒里就更有一番美感了。

送走了她后我在店门口坐下来点了一支烟。正月初二这种晚上街上一个人影都看不到,我今天是不是也该早点关门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春日陷落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