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生不逢时 >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你看,时藜吃饭拿筷子有多长,拿的筷子越长,嫁的越远……”宋景浩朝着发呆的时藜取笑。

时藜愣了一下,脸上微微抽搐,稳了稳心神,嘴角上扬道:“二叔,看你说的,这要是不用筷子用手抓,合着还能嫁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呗~”

碰巧今天是潘秀荣过生日,时藜本不想来,自己的事情都没处理干净,没心情吃饭,但也不好驳了老人的面子,只好在饭桌上强颜欢笑。

最近来宋家的亲戚总是拿她嫁人开玩笑,惹得她不痛快。

她只要想到以后要远嫁他乡,离开那片养育了她二十几年的土壤,内心的荒凉忍不住又增添了一份。

安土重迁的她深知这种的滋味并不好受,想想家乡的味道只有深夜的冥想中才能回味,家乡话只能同亲人少之又少的电话或者视频中体现,她是越发不愿意离开这个生活了这么久的故土。

尤其是上了大学,那种无根无所依的漂泊感,更是让她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离别之痛。

昨天去集市买鲅鱼,听到几个老人在高谈阔论时家的双胞胎,时藜便知道,她们是小时候的隔壁大妈,现在年纪大了,认不出她了。

相反,她却记得她们。

时藜从她们闲聊的嘴里听到,王丛菊到处说时书留下的房子是时香卖的,尹青临死都不知情,说时香是个没脑子的,这种事情也要横插一脚。

真是好笑,自己做的事情,不敢承认,现在把后果推给一个进土的人,敢做不敢当!

时藜磨磨唧唧地买了菜,准备骑车回去,转角处又听到那句熟悉的话语,“这谁家的孩子?”

这句话太熟悉了,熟悉到只要听到这样的话,就会让时藜感觉自己回村了一样。

小时候,她跟时姝每次赶集,走在路上碰到同村人,他们都会驻足脚步,有一茬没一茬的问上两句。

“双胞胎家的。”

街上的人听到这样的回答,总是先惊上几秒,再昂着头盯上一阵,若有所思地喃喃着:双胞胎?双胞胎?哪个双胞胎?

接下来便是眼珠子不停地向上翻,嘴巴慢慢张成O型,拍着手面部错愕着惊叹:“哦~圈家的,长这么大了?这多少年没见了?哎呦,你可能不记得我,我记得恁,恁小时候经常跟着恁妈出来赶集,你瞅瞅,这才几年,一转眼功夫,长这么大个了,喜人的。恁妈有恁两个闺女,得享不少福。”

“是啊,享不少福。”

每当这个时候,时藜便不语。不语的意思有两个:不同她们的观点、不想搭理她们,很多时候,更偏向与后者。

时姝却每次都尴尬地笑了笑,插上几句话,“那也是这大半辈子受得罪换来的!”

“我妈妈祁茉很辛苦的!”后面这句话,每每时姝是实在说不出口,都是在心里补上一句,不是难为情,而是这些农村光脚看热闹的妇女,站着说话不腰疼,她们怎会知一位单身母亲被众叛亲离的痛呢?

出神之际,时藜打小害怕的那人出现了——那个尖嘴猴腮的老太婆抻着懒腰,拎着一个橘色的路易威登手提包,“L”和“V”两个简洁明了的字母,在太阳光底下闪瞎了路人的眼。

扭动着躯壳的胖女人,梳着从额前捋到后脑勺似白非白的头发,嘴唇涂着与年龄不符的姨妈色,鄙夷的目光四处乱瞟,像极了穷街陋巷特意显摆的贵妇人。

即使她身家过亿,在时藜眼里她也不过是一个推着音响,放着大悲咒招摇过市身心残疾的废物。

时隔这么久,这还是她们第一次打照面,她已经成为了亭亭玉立的女娃子,而往日脸盘子似老虎的王丛菊,在时间精心的折磨下,成功变成了一名彻彻底底满脸皱纹的老太婆。

两人擦肩而过,凶狠的目光碰撞着高傲的扫射,然而并未擦出火花,上了年纪的王丛菊跟女大十八变的时藜比拼,分分钟被碾压在脚下。

王丛菊未曾认出,只是顶着一双犀利的眼睛,打探着眼前的时藜。

但她并不是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得了健忘症,似曾相识的感觉会让她重新打开脑门,记起那不屑之人的孩子。

同样,不见面不代表时藜子忘了欺负她们到家门的疯婆娘,这种痛跟恨是日久弥新的,千锤百打之后依旧能够坦露内心最真实的憎恶。

“人生轮回,还真如马尔克斯说的,人不是该死的时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时候死的……”时藜嘴里念叨着最近书中看到最恨最毒的话语。

时藜深知此人不值得浪费精力,骑着车子便继续前行了。

返回到集市的路口又停住了,她被那竹子做的大门吸引住了,驻足在栅栏前,盯着那缠满锈迹斑斑的铁丝,不知道往日的那位破衣烂衫却自在逍遥的长辈如今在何方。

她跟时姝吃过唯一一次坏水果,是在这个路口,陪一个与众不同的孤寡老人。

正值周末,幼儿园放假,她们就在水果摊旁帮着拉揽生意,声音吼得比狗都响彻清亮。

既能招揽生意又能卖掉水果,通常一个苹果,一个香蕉或者一个桃子随随便便就送人了,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祁茉为了避免生意亏本,安排她们坐在三轮车里边吃边玩。

等收摊回家,收拾铺子的时候,才发现她跟时姝跟一位拾破烂的老奶奶坐在身后屋棚的栅栏前吃西瓜。

生了锈的菜刀随意地放在地上,还有一半红的发暗的西瓜躺在旁边,三个人吃得津津有味。

没有指责,有的是祁茉的打趣,说她跟时姝,没有吃相,还取了个外号,一个叫“风卷残云”,一个叫“饿龙咆哮”。

那一幕灰色的影片深深印在时藜的脑海里,老人孤独又倔强,扎的两个小辫一晃一晃的,眼睛里透着跟常人不一样的光彩,她没有儿女,一个人独揽大局,生活在这陈旧的茅草屋,扛起了日后生活的全部。

而茅草屋的隔壁是与这位老人处在同一时期的时涛国,年纪轻轻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

那个混蛋,时藜一见到她,就跟丢了魂一样,连走路都磕磕绊绊。

村里的人七嘴八舌,扬言“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实不然。

时涛国的父亲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可不曾想,竟有这样儿子。偷、抢、骗、色无恶不作,就差抬刀杀人了。

若不是发生了震天撼地的□□事件,时藜还以为这个身强力壮的愣头青会一辈子以偷东西卖钱来换取舌尖的愉悦。

这种蠢蠢欲动的萌芽症状早在他死之前就显现了,而且非常严重,超越了他贩卖同村人的自行车,还拿着不义之财四处宣扬的痴相。

他多次趴在人家后窗户上偷看女人洗澡,趁着半夜母亲熟睡,偷偷溜进的房间,盗走内衣垫在自己身下。

时涛国的鬼鬼祟祟的行为后来被他的父亲知道了,他不仅不知错悔改,还一巴掌扇到他父亲的脸上,用他那三百斤的肉盾不停地攻击他的老父亲。

最后,时涛国用蛮力取胜了,羸弱无力的时建国被关在了门外,涛国把他的母亲生拉硬拽到炕上,硬生生地挤在一起睡了一夜。

听到儿子在跟妻子说什么“妈,咱两个生个孩子……”,羞耻难耐又恨铁成钢的时建国,召集了同村的兄弟,在涛国晚上酣睡的时候,几人用铁锨木棒子砸开了卧室被顶住的门。

几个大男人汗流浃背将他从炕上拖下来,用棒子打晕,一起抬着钢筋一般沉重的肉墩扔到了厨房。

他们花了大半个小时才把这个没脸没皮的货五花大绑起来。之后,忍痛割爱的时建国找来五捆荆棘,扒光了儿子的衣服拼命抽,嗷呜的如丧家犬的时涛国来回在地上晃悠,乱爬学着蛹动,肥胖的身躯像一滩臭水沟里的烂泥。

时建国也没想到,最后竟然失手将儿子活活打死了。更没想到,就这样一个造孽的傻儿子还有母亲袒护他,报警电话连夜就打通了,警察半夜两点赶过来,拘留了他。

这件事情轰动了整个村子,还上了齐鲁生活帮。媒体抬着摄像的设备过来拍视频,几天后就出了影像跟稿子。

“古有直躬舍身救父亲,今有当爹的大义灭亲,儿子从小痴呆好色,无恶不作,父亲恨铁不成钢,携手兄弟将之乱棍处置,以泄心中愤恨。不料却失手害死了自己的儿子,那么,在这件事情上,法律应该怎么判处时建国过失杀人的行为呢?时建国的做法到底是为民除害还是六亲不认?”

主持人刚爆料出来一个小时,投票的人就占了上万,大家各执己见。有人说他擢发难数理应处死,也有人说父亲冷血无情,不给儿子重生的机会。不管怎样,监牢狱他还是要蹲的,可惜的是这个小家庭再也无法复原了。

略有耳闻的时藜那时年纪还小,却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建国叔叔处理得当,涛国的去世本就是上天注定。

她相信,有的人天生就是顽固不化,给予正确的教育不仅不会改邪归正,反而会变本加厉,倘若能够痛改前非,就不会一遍遍犯错,重蹈覆辙了。

这种人,不如早早投个好胎,来世重新做人。

“哎,又想这么多,赶紧买了东西回去,妈妈还在村碑等着我呢!”时藜拉开编织袋,挑了几个苹果跟桃子,称了几斤就回去了。

拥有强大的优秀基因的她,是挑水果的好手。像从花果山里蹦出来的猴子一样火眼金睛,带有纹络长相难堪的苹果又酸又甜,红的发透表面光滑的苹果皮厚难啃,白白嫩嫩拥有花瓶气质的苹果水啦吧唧……

精挑细选的她一眼就能看穿。

当然,这得多亏于小时候的百啃不厌。吃得多了,就能辨别东西的好坏,就如同那老翁用勺子通过方孔的铜钱倒油,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一毫。

熟,自然练就一身真本事。

时藜从袋子里随手拿了一个苹果,握在手里抛够了,才嘎吱咬一口,清脆甘甜,她扯着嘴角得意地笑了,大喊一声,“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