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察觉到房里动静小了后,陆芷倒掉了那碗凉透了的安神汤。
入秋后夜里开始起风,披个披帛还会觉得有点冷。她拢了拢衣襟,神色不明的离开了映月阁。
这个时辰,哥哥应该已经睡了,陆芷站在长廊的首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好。她仿佛回到了爹娘相继去世的那几年,那是她才刚出阁的时候,一下子痛失双亲,这份打击对于她而言是巨大的。
当时的她也像现在这么无助,她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好。好在还有哥哥挡在她前面,拉着她一起为爹娘置办后事。再难过再悲伤的时候,好歹有哥哥在支撑着她,有爱戴她的丈夫在鼓励着她,还有个机灵鬼的妹妹要她照顾,这才让她从悲伤中分出心神来。
可是现在出事的是妹妹,她不比爹娘,她的人生还新的像一刀雪白的宣纸,还没有来得及在上面提笔作画,这张纸就要受摧残了吗?
想起陆荞小时候粉粉嫩嫩那么一个,被她抱在怀里会甜甜的叫她阿姐,陆芷一时悲从中来,眼泪流到面颊上却又很快被她擦掉,她扶住墙,按着胸口让自己冷静下来想想该怎么办。
妹妹得的这个病太奇怪了,又是会无预兆的晕倒,又是会间歇性发狂,怪道她这两年不肯回来呢,原来是怕被家里看出她得了病。
幸好这病似乎也不是不能治,前有那个叫元哲的,后有这个齐昀,有他们安抚,神爱这不是好起来了嘛。
对,不就是需要男人嘛,天底下男人多的是,又不是非要妹妹替曹赢守节,再嫁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么一想陆芷觉得心头那口气顺了许多,对,就这么办,她看那个齐昀也还行,至少妹妹喜欢,看他那样子也是知道妹妹身上这个病的,知道了还义无反顾冲过来,可见心里也有她妹妹。
这样就好办了,陆芷直起腰,今夜已太迟了些,等明日一早她就和哥哥商量去。
拿定了主意,陆芷又恢复成了从容的徐夫人,她一边盘算着明儿找临江城最好的大夫过来给陆荞看诊,希望这个病千万别有其他的损害。另一边则快步向院外走去。
女子的脚步回荡在长廊上,原本跟着她的丫鬟婆子都被她打发去守着映月阁去,这里面的秘密可不能透露出去一丝,所以她把自己带来的心腹都留下,帮着蝶音、繁音几个一起守门。
陆芷孤身一人走过一道雕花木门,刚要转弯,突然面前出现一柄马鞭。
“大小姐不是说会站在我这边的吗?”马鞭的主人逐渐走出黑暗,一双独狼似的眼睛紧紧盯着陆芷。
陆芷没好气的推开马鞭,抱怨道:“大半夜不回去睡觉吓唬谁呢?”
房楝收回手,抱胸挡在路中央,挡住了陆芷的去路,说道:“大小姐要是心里没鬼,还怕我吓唬您吗?”
陆芷抬头看了看月已临空,想来已近子时,没好气道:“有什么话明天再说,我困得很,不耐烦和你掰扯。”
“明天还来得及吗?”房楝大怒:“那个姓齐的呢,他是不是去了映月阁?你亲自把人送进去的?二小姐可是你的亲妹妹,你怎么能这样对她?”
陆芷叹了口气,安抚道:“阿房你冷静些,这里面的事情我一时半会儿跟你讲不清,总之你记住我不会害神爱的,这件事也是神爱自己愿意的,我不过是成全齐昀罢了。”
这句话俨然踩中了房楝的痛脚,他怒起将鞭子挥出去,抽在一旁假山上,发出一阵巨响,青绿的石头上留下长长一道白痕。
“她自己愿意的?”房楝痛苦道:“她就这么喜欢读书人,前一个短命鬼是这样,今次这个又是这样,她眼里就看不到别人了吗?大小姐,你愿意成全齐昀,怎么不也成全成全我呢,您是知道的,我为了能入你们的眼,这些年有多拼命,我把我命都赔给你们陆家了,怎么没人来成全成全我呢?”
房楝是孤儿,六岁时因为吃了陆家二小姐布施的半块饼,从此就半奴半工的留在了陆家。
从六岁到十六岁,他一刻也不敢停歇,为着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求着陆家大少爷带他一起练武,一声不吭跑去参军入伍,从一个牵马小兵一步步往上爬,终于成了陆苍手下的一个副卫。
他满心以为这下自己终于有资格去争取了,几次三番找机会出现在陆苍面前,赌咒发誓会一辈子对她好,甚至为了娶到陆荞,他还扬言不介意入赘陆家。
反正他是孤儿嘛,入赘也好,这样陆二姑娘婚后就不必离开自己的家,可以常伴在家人左右,至于他嘛,哪里有陆二姑娘哪里就是他的家,他只要能每日见到她就够了。
房楝虽然不是临江城里条件最好的适龄男子,可比他条件好的,不可能愿意低头入赘陆家,比他条件差的倒是有人愿意入赘,但那些乞儿浪人,陆家也看不上。
凭他这份诚心,陆苍还曾真被他打动了,愿意在妹妹的婚事上也考虑考虑他。
但陆苍也说了,他家嫁女,主要看女儿家自己的心意,要是陆荞自己不愿意,那他这做哥哥的也会尊重妹子的意愿。
房楝一想是这个理,于是找了个机会见着了陆二小姐,想当面问问对方觉得他怎么样。
他待在陆家十年,和陆荞也是相识的,小的时候她出去玩,还是他走在最前面替她开路呢。
房楝想着二小姐应该也是对他有好感的吧,就算不是喜欢,至少也不会讨厌,他再表现表现,让她知道经后一辈子他都会无条件对她好,说不定姑娘家会对他动心呢?
现在回想起来,房楝会说十六岁的他还是太想当然了,他不知道陆家早有心思转武为文,长子承袭军武中的势力,底下两个女儿是准备嫁书香世家的。
只不过是陆大小姐独独看中了一个姓徐的武夫,闹得非卿不嫁,逼的家里改了主意,认了她那桩婚事罢了。
等轮到陆二小姐了,人家家里还是倾向于给她找个读书人。
这些在当时都是房楝不知道的事,可就算他知道了,恐怕也会义无反顾的飞蛾扑火过去,只求陆二姑娘点头,也效仿她姐姐下嫁他一个武夫。
他努力过了,但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心心念念的姑娘到头来还是婉拒了他,转头真的如家里期盼的那样给自己选了个喜欢诗画的男人。
会不会读书就那么重要吗?那天晚上房楝抱着两坛子酒喝了酩酊大醉,他想去告诉陆二姑娘,他小的时候也曾在学堂里偷学书文,那里的夫子也曾夸他有天赋,或许他坚持下去也能成个出口成章的文人。
而他选择转而学武,也不是为了其他,只为了军伍中官职升的比读书考科举来的快,他太想早点成功,早点来见她了,所以才毅然决定走了行伍这条路。
要是,要是陆二姑娘真得那么喜欢会读书的,他也可以把书本捡起来的,只要再等等他,他一定可以的。
可惜那个时候的陆二姑娘没等他,不出半年就和曹家交换了庚贴,再一年,人一及笄就嫁去了千山镇。
那一年里,房楝把自己过成了行尸走肉,他没了往前进的奔头,日子突然变得无望起来。
房楝不是没想过再寻其他良人,也不是没有冰人上门为他说媒,但他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宁愿蹉跎着也不肯离开困住自己的这个怪圈。
他觉得就这样也挺好的,姑娘嫁去了千山镇,那他就替她守着临江城的这个家,他想着她总会要归宁的,到时候他远远见上一面,心里就踏实了。
这样想啊想,似乎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隔三差五得知姑娘在千山镇的消息,都够他乐呵一整天。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突然传来噩耗,姑娘嫁的那个人毫无预兆的就没了。
房楝都还来不及欣喜情敌死了,就开始担心姑娘突逢大难,心神俱伤,身体遭不遭的住。他当下就想飞到千山镇去看一看她的眼睛有没有哭红。
所以当陆都尉说要去接妹妹回家守孝时,房楝第一个站起来响应,他满心以为这回姑娘终于要回来了。
可惜天意弄人,那趟去千山镇,他们遇到了强敌,同行十六人,死伤过半,连陆都尉都损了一臂,眼看活不成了。
房楝当时拼了命去救陆都尉,一是为了回报陆家对他的恩情,另一个则是为了他心中的那个人。要是姑娘知道亲哥哥是死在接她回家的路上,她该多伤心?她才刚没了丈夫,要是娘家哥哥也没了,叫她今后的日子怎么过下去?
他舍不得她难过,怀着这种心思,他劈出一条血路,扛着陆都尉上马,以一人之力杀出重围。
那样惨烈的战果,房楝只是个**凡胎,想也不可能全身而退,在他把陆都尉交给来接应的人后,他自己也直直从马上摔了下去。后来大夫告诉他,那个时候的他身中五刀,刀刀见骨,伤得一点也不比陆都尉轻,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怎么活下来的?房楝自己知道,他是想着姑娘一定会回来看她哥,说不定能顺便看看救了她哥的恩人,到时候他就能见到藏在心里的她了。
他就是靠着这个信念才挺了过来,结果两年时间,姑娘一次都没回来过。她就那么喜欢曹赢吗?为了个死人连娘家都不顾了吗?
房楝等啊等,终是等不到她来,他咬碎了牙决定去千山镇看看她,她不来,就他去找她嘛,要让她知道他这个武人的好。
房楝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回了,他为她没了半条命,要是这样她还不是一点也瞧不上他,那就算了,他也不是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的。
彼时他已经继承了陆都尉退下来的上骑都尉之衔,也算年轻有为,愿意嫁他的女子不知道有多少,他也不是非她不可的。
在见到姑娘的前一刻,房楝都是这么想着的,然后他转身,见到了提着裙摆向他走来的姑娘。
去他老子娘的,他这辈子就认这一个死理了。
所以,心爱的姑娘,可不可以也看看他,成全成全他呢?
浅交代下房楝的背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房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