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叶受了惊吓,好久才缓过神来,她啜泣着对徐氏道:“娘,这下可、可怎么办,早知道签了那文书、书,和、和姨娘一起就好了!”
因为冷风嗖嗖地吹,秦红叶的声音直打颤,徐氏也又冷又难受,她快速思索着:现在带着秦红叶,她们就只能奔着老家秦红叶的奶奶家去了。
徐氏和赵家母的娘亲早就没了,家都散了,娘家是回不去,婆家也只有一间简陋房子,离这里需要跨过茂县还有好一段路程,这不是逼着她们长途跋涉吗?
再说,当初徐氏走的时候,那书生的老娘给徐氏跪下了求她别走,徐氏还是冷下心肠带着孩子跟赵家母走了,现在回去,也不知道人家还能收留母女二人不……
正胡思乱想着,赵家母颠颠地跑过来,一下子趴在地上,恨不能号啕大哭,徐氏忙问怎么了,赵家母断了气般地说道:“刚才我回去,发现我屋子给人翻了个遍,东西都没有了!”
徐氏听得两眼发直,赵家母又道:“我心急想帮你找东西,寻思反正屋里也没什么钱,就没顾得上细看,结果进到里屋,几个小厮还有婆子都站在那里,把着门不让我进去啊,这下可是糟了!”
“那边到底想干什么啊,是不是想赶我们走,我现在去求老爷你说还来不来得及?”
事已至此,徐氏知道是做什么也不行的了,赵家母一副天塌了的样子,徐氏在洞口对着她摇了摇头,难过地说道:“恐怕是不行了……但是你没被赶走,这个还好……”
赵家母哭着说道:“可我也回不去了啊,现在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你们接下来要怎么呢?”
徐氏摸了摸手腕上的镯子,心里拿定了主意,对赵家母道:“我带着红叶去她奶奶家,你……以后留在赵家,事事要小心谨慎些吧……”
赵家母一惊,徐氏说的这话可不就是离别之言了吗,她心里乱得不知道从何说起,刚想开口,身后传来一道喝声:“原来她在这里!”
徐氏也听见了,但分辨不出来到底是谁在说话,赵家母脸色一变,站起身来,徐氏也赶紧拉着秦红叶躲到一边去了。
赵家后门对着一条村道,但村里住房稀疏,村道另一边离着老远才有几户农户,徐氏带着秦红叶靠墙等了一会儿,没听见院子里再有吵闹声,想必赵家母只是被叫走,应该没什么大事。
就这么又等了好久,那墙洞再没有什么声音,想来赵家母也是不能再方便和她们俩说话了,徐氏握着秦红叶冰凉的手,自己手心也是一片冰凉,她打算去别人家里借住半晚,先找个落脚的地方,等天亮再想办法。
一路走到那片低矮棚户的农户家里,敲了好久才有人开门让她们进屋,徐氏便带着秦红叶暂时落脚在这农户家里。
也不知徐氏到底如何处理眼下境况,倒是赵家这边,赵晟一连几日整治内宅,把赵家母直接弄到了丫头婆子的住处,亲口命赵家母跟着婆子们一起做伺候主子的活计,赵家母因去找柳倾雪求情在县城没好折腾,回来又遭遇这种变故,直接大病一场,赵青跑到县城撒欢去了,赵家老爷也没心去管她,几个和赵家母同住的婆子更没力扶持她,任凭赵家母挺在那里高烧,丫头婆子们都以为赵家母会病死,谁知三五天之后赵家母居然退烧了,人虽然变得个鬼样子般,却也能勉强起来吃喝,又过了几天,倒能跟着婆子们一起摘菜做活儿了,可见赵家母少时吃的那些苦头并没有白吃,身子骨到底没那么精贵,受住了这场打击。
却说回这期间又一次大集来临,柳家赶早就在自己摊子上摆好了往日大集上摆出的石器,还有一些特色石雕品:镂雕、彩雕、浮雕、圆雕等等。柳倾雪将这些石雕样品整齐地码放在柳家石匠摊子的最显眼处。
摊子的后面,则和上次汤面的布置略有不同。
那些小炉灶都换成了大炉灶,四个方桌,上面摆着四个石火锅。
有不少邻居摊位的摊主,都好奇过来询问,毕竟柳家的摊子可谓是花样百出,推陈出新的典范。
不是光卖普通的石匠手艺活儿,还弄了这么些个石雕,不是卖洗衣服的板子,就是卖吃汤面的锅子,这回看见那四张桌子上大大的石头锅子,有人立刻脱口而出:“东家姑娘,你家今天还是要卖锅子的吧?”
柳倾雪擦了擦手,她刚和婶婆的媳妇们一起把石火锅的菜品准备好,这便过来给看客们介绍。
“这是石火锅,卖里面涮出来的食物,锅子自然也是卖的,三百钱一口大石锅。”
“嚯!三百钱一口锅,这么贵!”
“这么大,谁家会用怎么大的石锅子啊?”
围观的众人议论纷纷,柳倾雪笑道:“如果是几十口人一起吃,这么大的锅子就用得上了。”
“那倒是。”
众人品头论足,柳倾雪又介绍说:“锅子里的食物分成小份的往外卖,四钱一份,装在石盅里,石盅十钱一个,一共交十四钱,就能吃一人份的小石火锅,吃完拿石盅来退钱,十钱退回,就只花四钱了。”
“这里有麻辣、鲜香、酸辣、原味四种口味,口重的,咸淡可另调,要不要来一份尝尝?”柳倾雪笑盈盈地问周围的摊主和一些围过来看热闹的行人。
因这回柳家买的东西实在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路人有些好奇的,有些认为价格不贵的,还有些肚子饿的,都报着探究的态度围观,谁也不敢第一个尝试,也不知道石火锅是怎么个吃法,生怕搞错了被人笑。
柳倾雪也不着急推销,而是带着众帮工把汤底先调好,又开了火。
媳妇们人手一盘,鱼丸、肉丸、虾丸、小青菜、豆皮、菌菇、豆腐、荤肉等各色菜品一溜地端送到四个桌子上。
柳倾雪让人把第一个桌子的菜品都下到锅子里,因为这批帮工一大早赶到县城摆摊,早上只顾得上简单吃了一口,忙活到现在,又去小门房卸货,又去食肆取食材,又跟着来这边摆摊,早都有些前腔贴后腔了,柳倾雪便让帮工们就地来一场工作餐。
八个帮工互相推辞了一番,便被柳倾雪安排着围着第一个桌子坐好,媳妇们把菜品按照顺序放到已经煮开汤底的锅子里,先放肉菜和一些难煮的海带,菌菇和红薯粉丝等等,随后再放豆皮和一些菜帮子,最后放菜心等绿叶小青菜。
由于想着这批来县城的帮工都是第一次吃火锅,所以这两天练习煮石火锅已经熟练的婶婆的媳妇们帮着他们下菜到大火锅里。
随着火越来越旺,石火锅的香气也飘散了出来,柳家摊子那些围观的人仿佛脚底被粘住了,只要是路过的,就站住不再走,都探头看向那桌柳家帮工的工作餐,想看看他们是怎么个吃法。
八个帮工当中有人先开口了,相比于其他人的略感局促,这个小帮工就随意多了,他对同伴们笑道:“告诉你们,这个东西非常好吃,我这是第二回吃了,真是幸福啊!”
同桌的帮工都诧异:“你怎么是第二回吃呢?咱们进城的名单明明都是轮换着来的!”
小帮工笑道:“郭哥不是家里有事吗,然后他前天就跟大力哥请了假,大力让我替换他两天,所以我比你们都提前两天来,前天我来的时候,正赶上东家姑娘做大集前最后一次试吃,我就……嘿嘿嘿!”
小帮工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哎呦,说起石火锅来真是妙啊,肉是成片的你们都看到了,这肉在锅子里眨眼变色了就熟,吃到嘴里又软又滑溜,味道比汤面里的肉丸子还香,因为筷子夹起来吃的时候,还要沾汤面里没有的那种叫‘芝麻酱’的东西,就是东家姑娘用石磨磨出来的一种调味的,加上辣子油,我的天哪,别提多好吃了!”
“我前天那顿吃得都走不动了,可过了一顿,又想着要吃了,今天赶上真是我运气好!”
小帮工还在那里夸耀,同伴们被他讲得个个眼神发直,盯着石火锅不眨眼。
小兰嫂子把青菜全部放完后,笑道:“你们还愣什么,火锅已经好了,快开动吧!一会儿菜老了就不好吃了哦。”
帮工们听见这声令下,立刻噼里啪啦拿起手中的筷子,动手去夹那些肉菜,小兰嫂子叮嘱道:“别忘了沾调料,咸了喝姑娘给你们分的果汁,淡了自己在芝麻酱里加点咸味料汁!”
帮工们“哎、好”地连声答应,很快每个人面前的石盅都装了些火锅里的菜品,淋上芝麻酱、酱醋咸淡料汁和辣油子,吃得帮工们顿时谁也顾不上说话了,小兰安排好这桌以后,又帮着柳倾雪准备第二桌石火锅。
周围的看客哪里还能忍得住,咽着口水嚷起来。
“给我来一份!”
“给我也来一份!”
“……”
李工依旧在大集中负责挑起记账的大梁,庄楚生也在本次大集行列,食肆交给庄田婶婆张妈等打理,柳倾雪这边主要负责将大集的食客引到食肆去。
“这边四钱一份只是小份的,要想几个人一起吃我们帮工那种大桌,去西街柳家食肆铺子二楼就好!”
李工跟庄楚生一边收钱记账,一边客气地回答食客们的各种问题。
第一批把石火锅菜肴吃到嘴里的客人都赞不绝口,因石盅很小,拿在手里也很方便,一手托着石盅,一手拿筷子夹着吃,就能品尝到柳倾雪新调制出来的火锅味道。
相对于汤面若有若无的底料香味,柳倾雪这次在石火锅的底料里加重了各种食材配料的比例,让石火锅更加浓郁,这样才能让里面煮出来的食材味道鲜美。
如果说汤面是为了吃面吃到饱,那这石火锅就是为了让人把肉和各种配菜吃到饱。
相对来说,石火锅一桌的价格相对要高一些。大的石火锅锅子三百钱,想买的客人也可以买一个回家自己涮菜吃,要实在柳家食肆吃,那就可以选各种不同价位,有二九九一桌,三九九一桌,还有四九九等几种相对应不同菜品的不同等级的石火锅。
个人想尝鲜的,就买一份小石盅吃吃,也蛮过瘾的。但那桌帮工的餐位飘出来的味道实在太香了,仿佛辣子油浸润到了香料包里,香味绕啊绕,窜入周围每个人的鼻子里。再看帮工餐桌上,帮工们个个吃得脸颊泛红,嘴里嘶嘶地哈着气,但依旧笑容满面,只用筷子一下下地夹着自己喜欢的菜肴放到面前的石盅里,淋上辣子油和酱料,再吃到嘴里。
这谁能受得了啊!
围观的人中有几个像是一起的青年男子,他们问李工道:“我们是外村来的,不太认识路,不知道怎么去你们家的食肆,就在这里凑一桌吃不行吗?”
李工回头看了一眼,见柳倾雪带着媳妇们忙碌,分发卖给食客的桌子占用了两个,算上帮工们用的那一个,还有另外一个空桌,便答应道:“可以啊,几位这边请。”说完,庄楚生便带着青年们落座到第四个桌子上。
“客人们想要什么价位的?”庄楚生问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