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轻轻摩挲着一个状似短哨的竹节,仅小拇指般大小,触感光滑温润,恰似少时记忆中那般。
当年,她眉眼弯弯,笑意盈盈地递给他一个翠色竹节:“这便是青苑弟子的身份象征,而你,会是青苑的第一位弟子。”
他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竹节,眸中带着几分疑惑与不解,抬头问她:“青苑是什么?”
她微微仰头,娇俏一笑,语气中满是骄傲:“那是你日后生活与学习的地方,它会成为大雍独一无二的书院。”
倘若没有后来的世事无常,他是否会如她所说,在那座名为青苑的书院里,过截然不同的人生?
或许,他会在书院的琅琅书声中成长,在夫子的教诲下明理,在同窗的陪伴下欢笑……
待学有所成,便也有机会留在她身边谋事。那样的一生,或许才称得上岁月静好吧。
可惜,命运弄人。与她走散后,她赠予的那个竹节也不慎遗失了。
那一刻,他便默默认了命,觉得自己这一生,都注定与美好擦肩而过。
可如今,竹节竟又重新回到了他的手中。尽管并非当年那个,但他的善缘依旧是她,未曾改变。
思及此,虞墨微微垂下眼眸,将心中那汹涌而出的欢喜与期待悄然敛下。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紧紧握住手中的竹节,隐隐透着几分紧张,仿佛握住的是所有的希望与未来。
官家驿站的上房外,小二哥提着一桶热气腾腾的热水,抬手轻轻叩响了房门,高声道:“客官,小的给您备好热水啦。”
随着「吱呀」一声轻响,房门从里面缓缓打开。
云怀迈步而出,稳稳接过水桶,随即温声吩咐道:“有劳小二哥,烦请再置办些饭菜送上来。”
“好嘞!客官您且安心等候,饭菜须臾便至。”小二哥满脸堆笑,忙不迭地应下,那股子热情劲儿,仿佛要溢出来一般。
这一行人,表面上瞧着不过是一支寻常商队,可那领头的老者,身姿儒雅,气质卓然,哪里像是商贾,分明更似读书人。
随行的数十护卫,个个身姿挺拔,步伐稳健有力,就连他们所骑马匹佩戴的马嚼子,皆是用玉石制成,俗称「玉勒」。
小二哥在这驿站迎来送往,阅人无数,自诩见多识广,心中暗自揣度,瞧这阵仗,想来是上京都哪位官老爷的亲属归京。
这般人物,岂敢有丝毫怠慢?他赶忙转身,脚步匆匆地去准备饭菜了。
房间内,云怀将一块温热的帕子递到周公面前,随即轻声禀道:“老爷,家里那边传来消息,小小姐已求得圣上允准,回周府省亲。如今只待您回府,便能与小小姐相聚,共享天伦之乐了。”
周公缓缓伸出手,接过帕子,轻轻擦了擦手,沉默片刻后,方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阿清这孩子,向来聪慧过人,行事极有主见,做什么都自有一番打算。小时候,她就比别的孩子机灵,别人还在牙牙学语,她就能跟着我认字读书了。”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小小的、聪明伶俐的身影。但很快,那光芒又被一丝忧虑所取代。
“只是……云怀啊,你看看这一路护送我们回京的护卫,还有那源源不断传递消息的人,皆出自她那个青苑。她这般大张旗鼓,究竟意欲何为呀?”
“小小姐定是心疼您一路奔波劳累,这才特意派人一路护送相迎,无非是想让您这一路舒舒服服、平平安安的。”
云怀微微顿了顿,接着说道,“老爷,小小姐将云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那青苑也办得有声有色、有口皆碑。小小姐如此有才能,老爷您理应感到欣慰才是啊。”
周公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悠悠地望向窗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是担心啊,怕她恃才傲物,不懂得适时低头,不晓得藏起锋芒。这朝堂之上、后宫之中,哪一处不是暗藏玄机、危机四伏?我怕她会吃亏啊……”
云怀静默而立,听着周公的担忧,心中却并不十分认同。
在他看来,小小姐天资聪颖,心计与手段皆非凡了得,唯独在老爷面前,只余一颗赤诚仁孝之心。
这一路的布置,并非是锋芒毕露、刻意张扬,而是想尽所能地孝顺老爷,可惜老爷终究还是误解了小小姐的良苦用心。
大雍皇宫,养心殿内,檀香袅袅,在殿内萦绕不散。
虞墨身着一袭深色锦袍,步伐匆匆,却沉稳有力,径直步入殿内。
他双手捧着下属刚呈递上来的密报,微微躬身,恭敬禀道:“皇上,周公的车驾已在归京途中。据探子来报,估摸着再有十日左右,便可抵达京城。”
皇上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当即说道:“好,即刻派人去告知贵妃,让她也知晓这个好消息。”
说罢,皇上稍作思索,接着吩咐道:“虞墨,贵妃回府省亲一事,就由你全权操办,务必要办得风风光光。你亲自护送,须得寸步不离保护贵妃,若有半点差池,朕定不轻饶,唯你是问!”
虞墨赶忙「扑通」一声跪地领命:“是,皇上,奴才遵旨。奴才定当竭尽全力,定不负皇上所托。”
自养心殿出来,虞墨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在心中盘算着省亲各项事宜的安排。
待回到掌印阁值房,他立刻唤来心腹小内侍,吩咐道:“你速去承乾宫,将周公约莫十日抵京一事,告知贵妃娘娘。”
小内侍连忙叩首领命,如同一只敏捷的小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虞墨端坐于书案前,缓缓铺开纸张,提笔思量。
须得拟草一份贵妃省亲的礼单,还得细细斟酌护卫人选,精心规划路线,生怕遗漏任何细节。
这是他第一次光明正大地为她办差,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他暗暗发誓,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不,是绝不能有任何瑕疵,定要将此事办得尽善尽美。
与此同时,承乾宫内殿,严时清正慵懒地倚靠在软榻上,专注地补染着指尖蔻色。
瞧着前来报喜、颇为眼熟的小内侍,心下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长相讨喜的小家伙,竟是虞墨身边的人。
难怪……难怪自打入宫以来,但凡皇上有旨意传达,不是虞墨亲自前来,便是这个小内侍跑来报信。
严时清眉眼弯弯,笑意如春花般绚烂明媚:“本宫知道了,有劳小内侍特意跑这一趟。”
她轻轻侧首,对着身旁的兰翡吩咐道:“兰翡,赏。”
兰翡颔首应是,莲步款款,身姿轻盈地移步上前,递上一只素色净纹荷包。
小内侍见状,忙不迭地双手接过,伏地谢恩:“奴才叩谢娘娘赏赐,愿娘娘万福金安。”
严时清唇角含笑,轻轻挥了挥手,小内侍赶忙站起身来,随即缓缓退出了承乾宫。
待殿内仅余兰翡在旁侍奉,严时清这才微微启唇,轻声吩咐道:“兰翡,你且将消息传出宫去,另外,顺道告知云姨,之前吩咐的事情,如今时机已到,可以着手去办了。”
兰翡微微颔首,神色从容,应答间尽显沉稳:“是,娘娘,奴婢这就去办。”
严时清抬眸看向兰翡,眸中含笑,柔声道:“兰翡,此次出宫,便由你相伴随行。届时,本宫会安排你与云姨见上一面,你们母女也好叙叙话。”
兰翡听闻,脸上先是浮现出一抹错愕之色,随即被满心欢喜所取代,她连忙屈膝行礼,感激道:“奴婢多谢娘娘恩典。”
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很快便到了周公抵京的日子。
自辞官之后,周公便常年客居他乡,鲜少踏足上京都。
然而,周府并未因主人的长久缺席而荒废,依旧保持着往昔的庄重与雅致。
当马车缓缓停在周府门前时,周府管家周素早已率领一众下人,在府外恭候多时。
云怀搀扶着周公走下马车,刹那间,奴仆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吾等恭迎老爷回府!”声音整齐洪亮,举止井然有序。
周公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温和地说道:“都起来吧。”
为首的周素,眼眶泛红,泪光闪烁,他迅速从地上爬起,疾步迎上前去。
“老爷,您可算回来了!这一路可还顺利?身子骨还硬朗吗?这一路奔波,您定是累坏了吧?”
周公被这一连串的热情问候,弄得有些手足无措,他略带尴尬地瞧了云怀一眼。
云怀心领神会,立刻上前解围,笑着打趣道:“行了,周素,你这老小子,都年逾不惑了,怎么还跟个小孩子似的爱哭鼻子。先让老爷进府好好歇歇,别堵在门口唠叨个没完了。”
云怀与周素自幼相识,情谊深厚,言谈自然是旁人难以企及的亲昵与随意。
周素性情温和,即便当众被云怀这般调侃,也丝毫不恼,只连声附和道:“是是是,老爷一路辛苦,确实该先进府好好歇息才是。”
说罢,周素赶忙上前,双手小心翼翼稳稳当当地搀扶着周公,引其往府内走去。
下人们皆垂首而立,分列于两侧,身姿挺拔,沉稳守礼,尽显恭敬之态。
眼见周府上下秩序井然,云怀心下暗赞,这些年周素治府有方,属实长进了,随即紧随其后,一同踏入府内。
刚一进府,便有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
周素一边搀扶着周公,一边介绍着府中近况。
已开启段评,收藏文章即可。期待亲们的评论哦~(笔芯)
欢迎来专栏:中短篇完结文《深渊无边》《掌上珊瑚怜不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第 36 章 赠竹节 续前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