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时清风华 > 第9章 第 9 章 初上朝 封裕王

第9章 第 9 章 初上朝 封裕王

前来为他送行的,只有新封为侯府世子的弟弟徐知年,以及年仅十二岁、稚气未脱的妹妹徐芝乐。

“大哥,你能不能别走?”

徐芝乐紧紧拉着兄长的衣袖轻轻摇晃着,每眨一下眼睛,便落下一串晶莹的泪珠,很是不舍。

徐知宴抬手摸了摸她的发顶,笑着安抚:“都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怎么还像小时候一样爱哭鼻子呢?乐儿乖,大哥答应你,很快就会回来的。”

然而,被兄长温柔摸了脑袋的小姑娘,一点儿也没有被安慰到,反倒抽抽搭搭哭得更凶了。

徐芝乐泪眼汪汪,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大哥骗人!娘说你这一走,不知何时能回来。”

徐知宴见状,连忙上前为她拭去眼泪,郑重许下承诺:“三年,最多三年!乐儿的及笄礼,大哥定是要赶回来参加的。”

一旁的徐知年也不禁红了眼眶,他快步上前,声音满是不舍与担忧:“大哥,到了北境,一定要记得多给家里写信报平安。北境苦寒,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多多保重!”

这三人,乃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妹,自幼感情深厚,从未有过分离。

徐知年心里明白,兄长主动让出世子之位,更多的是为了他着想,他是既内疚又自责。

“知年,我走之后,家里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照顾父亲母亲,还有乐儿,切不可再像从前那般贪玩任性。”徐知宴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徐知年不由地挺了挺胸膛,认真保证道:“是,大哥放心!知年一定谨记在心!”

徐知宴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翻身上马。

回头望向弟弟妹妹,脸上挂着一抹温润的笑容:“我走了,你们都好好的。”

话音未落,他便扬鞭策马,疾驰而去,两名侍从紧随其后,三人一行,朝着北方渐行渐远。

在不远处的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里,虞墨静静端坐着,目光落在依依惜别的三人身上,神色平静而深沉。

见静安侯府的新世子与三姑娘准备动身回城,方才缓缓抬起手,轻轻一挥。

刹那间,两道身影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如同暗夜幽灵,融入了街道的人流之中。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自城外驶来。

虞墨的手下眼尖,无意间瞥见那马车上之人亮出的令牌,竟是出自宫中。

手下不敢有丝毫懈怠,赶忙将这一消息禀报给了虞墨。

“大人,方才进城的那辆马车,车上之人似乎来自宫中,您看,我们是否要派人跟上去查探一番?”

虞墨微微颔首,神色淡然:“去吧,务必小心谨慎,切莫打草惊蛇,暴露了行踪。”

说罢,虞墨便靠坐在马车上,缓缓闭上了眼睛,闭目养神起来。

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心中却如翻江倒海般,思绪万千。

此次的差事不难,但若是想要办得漂亮,让主子满意,却并非易事。

虞墨心中暗自期盼,希望那辆神秘的马车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没过多久,便有人匆匆回来禀告:“大人,小的看见那辆马车驶向了左相林府的后门,从车上下来三人,其中有一人,瞧着像是二殿下的贴身侍从。”

虞墨听闻,心中顿时一喜,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啊!

左相林大人,乃是皇后的父亲,更是二殿下的外祖父。

二殿下此次南下巡视,按行程来算,还需两三日才能抵达上京都。可如今,他竟然提前进京,还偷偷摸摸地去了左相府。

这个消息,恐怕比贵妃与宣武将军的那段陈年旧事,更能让圣上在意,这下有得交差了。

办完差事回到宫中,虞墨便听闻了皇上白日留宿承乾宫一事,这消息早已在后宫传开。

宫中私下皆传,月贵妃如此得圣宠,若日后有了身孕,说不定就是大雍立朝以来第一位皇贵妃了。

这般传言来势汹汹,虞墨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有些蹊跷,似乎有人在背后故意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待向皇上汇报完静安侯府之事后,虞墨沉思片刻,谨慎开口道:“皇上,奴才近日听闻宫中流传着「贵妃有子必会晋位」的言论,不知皇上是否要奴才暗中查探一番?”

皇上正翻看着手中的奏折,闻言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神色平静,似乎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不必了,让后宫众人知晓朕宠爱月贵妃也是好的,免得有些人动错了心思。”

虞墨微微颔首,稍作停顿后,再次开口:“皇上,还有一事,奴才在宫外偶然间似乎瞧见了二殿下的身影,便派人跟了上去,发现人进了左相府。”

听到二殿下悄然回京,还密见左相的消息,皇上这才将手中的奏折轻轻放回桌上,缓缓抬眸,目光落在虞墨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你这差事办得倒是周全,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虞墨连忙拱手,恭敬地请示道:“皇上,二殿下一事,可需派人继续暗中盯着?”

皇上轻轻摆了摆手:“不必了。过两日,朕的这个儿子便要正式回京了,朕也该好好思量一下,如何奖赏他才是。”

虞墨见状,便不再多言,他微微垂下眼帘,余光瞥见皇上面上虽带着笑意,只是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早朝时分,天光初绽,薄雾未散,三皇子与四皇子已奉命候于金銮殿外。

三皇子耐不住性子,脚步轻移,凑到四皇子身侧,压低声音道:“哎,你可晓得父皇此番召咱们上殿,所为何事?”

四皇子心中暗自苦笑,他哪里能未卜先知,知晓父皇的心思,面上却不动声色,随口应道:“想来,许是二皇兄从江南归来,父皇有所安排吧。”

三皇子眼睛一亮,似是想到了什么,又追问道:“你说,会不会是父皇要给咱们委派差事了?说不定是看重你我二人,想历练历练咱们。”

四皇子不着痕迹地瞥了眼周围肃立的护卫侍从,心中暗自腹诽,三皇兄这性子,怎的如此不知轻重,这般场合也口无遮拦。

面上却仍保持着得体的微笑,轻声劝道:“三皇兄,臣弟委实不知啊,咱们且安心候着便是,待会儿上了大殿,自会明了。”

三皇子见四皇子这般无趣,话不投机,撇了撇嘴,也不再言语,两人便这般静静地候着,等待殿内传召。

金銮殿内,气氛庄严肃穆。

天子端坐在雕龙鎏金的龙椅上,神色平静,目光不动声色地落在下方跪拜的二皇子刘裕身上。

这是他的嫡子,亦是当下皇子中的长子,说不疼爱是假的,可生在皇族,权力与亲情之间的关系向来微妙。

“裕儿,这趟差事你办得不错,代朕巡视江南,肃清官场弊端,颇有几分雷霆手段。你想要何种赏赐,尽管开口。”

皇上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洪钟般在大殿内回荡,清晰地传入群臣的耳中,一时间,殿内众人思绪纷飞,各有盘算。

二皇子连忙拱手,言辞恳切地辞赏:“回父皇,儿臣身为皇子,为父皇分忧、为朝廷效力,本就是分内之事,岂敢居功求赏。”

就在这时,右相萧临安突然站了出来,出言反驳道:“二皇子此言差矣。治国之道,首在赏罚分明。有功者赏,有过者罚,此乃明君治国之要义。若有功不赏,何以激励臣子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

萧临安这番话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官员们面面相觑,神色各异,连左相林若俞也不禁有几分诧异。

皇上微微颔首,赞许道:“萧爱卿所言极是。既然裕儿不便开口求赏,那朕便直接赏了。”

说罢,皇上向侍奉在一旁的虞墨示意了一下,虞墨心领神会,向前一步,高声宣道:“宣三皇子、四皇子进殿。”

这是三皇子和四皇子第一次踏入金銮殿,心中难免忐忑不安。

抬眼望去,只见父皇高高地坐在龙椅上,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正注视着他们。

二皇兄则站在大殿中央,身姿挺拔,两旁则站立着文武百官,气氛庄严肃穆。

两人小心翼翼行至二皇兄身边,规规矩矩地行跪拜大礼,齐声说道:“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福金安!”

皇上温和地说道:“荣儿,睿儿,都起来吧。”

待两位皇子起身,皇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庄重:“二皇子南下巡视有功,特册封为裕王。三皇子与四皇子如今已年满十五,自今日起,赐上朝听政。众爱卿可有异议?”

文武百官齐声回应,声音整齐而洪亮:“皇上圣明。”

三位皇子再次齐齐跪下,向皇上谢恩:“谢父皇。”

坤宁宫内,檀香袅袅,众妃嫔正在皇后这里问安,早朝上的消息已然传来。

皇后娘娘端坐在鎏金凤椅上,听到侍女附耳禀报,眼角眉梢瞬间染上了一抹难以掩饰的喜意。

原也知晓,今日是裕儿回京后首次上朝,江南这趟差事办得不错,父亲此前便透了口风,有意借此良机为裕儿讨个赏。

可万万没想到,皇上竟直接下旨封裕儿为亲王,这突如其来的恩宠,让皇后心中满是惊喜与欣慰。

淑妃和德妃也陆续收到了消息,得知三皇子和四皇子自此以后便能上朝听政,正式踏入大雍的权力核心,自是喜不自禁。

严时清领着其余妃嫔,向皇后、淑妃和德妃一一恭贺,之后便静静坐在椅子上,不动声色观察着殿内诸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醒春集

北岛长夜

至死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