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过夷回到南恒,重新投入工作。
这天,她加完班,坐在家的沙发上,捧着杯温水,随手点开微信。
对话框里,除了置顶的工作群,还有一个安静地躺在列表中的联系人。
——【宇逞云大】
自从加了微信后,宇逞偶尔会发些消息,通常是行业相关的讨论,内容并不让人反感。但……话未免有点多。
于是她把他拉成了免打扰,但并没有折叠。
此刻,微信最上方显示着他的最新消息:
【宇逞云大:今天看到一篇论文,说碳市场的短期波动会影响投资人决策,你怎么看?】
姜过夷盯着这句话看了几秒,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然后打字回道:
【影响是有,但更大的变量是政策导向。】
消息刚发出去,对方立刻回了。
【宇逞云大:嗯,我导师也这么说。不过有些企业喜欢短期套利,你们公司怎么看?】
姜过夷微微一愣。她稍微思考了一下,手指敲了几下——
【取决于业务方向,长期项目和短期收益本来就不是一回事。】
她以为这对话该结束了,结果几秒后,对话框又亮起。
【宇逞云大:你们团队平时会讨论这些吗?】
这人是做研究,还是在查户口?姜过夷顿了顿,心情有些复杂,干脆回了一句——
【……你是做研究的,还是查户口的?】
【宇逞云大:我只是想了解你的思考方式。】
姜过夷轻轻一笑,合上手机,不再理会。
几天后,姜过夷刚开完会,领导忽然在她桌前停下。
“下周,云陵大学的团队要来公司拜访,记得提前安排好会议室。”
她抬头:“哪个团队啊?”
“上次论坛上对接的那组,主要是碳市场经济方向的……”领导翻了翻邮件,忽然停顿了一下,“好像带学生来,姓宇……”
姜过夷手里的笔顿了一下,语气平淡地问:“宇逞?”
领导抬头看她:“你认识?”
姜过夷没有否认:“之前交流过。”
“那正好,”领导点头,“等他们来了,你负责带他们熟悉环境。”
“好的,玟光姐。”
这任务算不上难,也不麻烦,但想到宇逞,她略感头疼。不过也就几小时的事情,不值得在意。
自从上次论坛之后,宇逞没有像最开始那样频繁找话题,而是保持了适度的交流节奏。大多数时候,她们的对话仍然围绕着工作展开,内容逐渐拓展,从技术和政策讨论,变得更偏向行业发展和市场趋势。
——当然,偶尔也有些不太正经的插话。
比如某天晚上,姜过夷刚洗完澡,点开手机,看到一条新消息:
【宇逞云大:你觉得经济学是一门玄学吗?】
姜过夷挑了挑眉,回道:【怎么,你学不下去了?】
【宇逞云大:不是,就是最近在整理一些市场数据,发现经济规律在短期内真的挺玄的】
【宇逞云大:所以问问你的看法。】
姜过夷发了个笑表情:【你是学经济的,还能被自己的专业吓到?】
过了一会儿,手机震动了一下——
【宇逞云大:那要不要找个机会线下继续聊?】
【宇逞云大:我导师下周带团队去你们公司。】
【宇逞云大:所以……我们线下见?】
姜过夷没回他,直接关了微信,准备睡觉。
拜访当天,姜过夷按照领导的安排,提前整理好了会议室的资料,又和行政确认了会议用品的准备情况。公司还准备了一些环保纪念品,象征性地送给来访嘉宾,包括植物种子门票、用咖啡渣制成的笔记本等。
“真巧。”他语气轻松,仿佛不觉得这是个意外。
姜过夷微微挑眉,平淡回应:“是挺巧。”
领导刚好走过来,和对方教授寒暄几句,简单介绍了双方团队。
“这位是同事,姜过夷。”
“各位老师好。”姜过夷淡笑,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宇逞站在教授旁边,微微侧目看了她一眼,目光意味不明,但很快收回视线,回归“认真听讲的学生模式”。
会议开始,姜过夷坐在会议桌上,负责整理讨论要点。她的领导负责主要发言,而对方的教授则带着团队汇报研究内容,双方讨论如何将经济模型与实际项目落地结合。
整体流程井然有序,直到中途,有人半开玩笑地问:“但目前的市场波动不确定性太高,你们研究模型的数据能经得住现实考验吗?”
会场一片轻笑。
教授笑着点头:“确实是个问题,我们还在优化。”
就在这时,宇逞忽然开口:“但从长期来看,市场的适应能力会逐步提升,短期波动确实存在,但如果能形成稳定的政策框架,模型的预测价值还是有意义的。”
姜过夷侧头看了他一眼。他的语气不疾不徐,分析得倒是挺条理清晰的。
教授听完,点头笑道:“看来你最近研究得很透彻。”
会场又是一阵笑声。
姜过夷没再继续看,低头在笔记本上划了几笔。
会议继续进行,直到接近尾声,领导才简单总结了几句,宣布交流结束。
“辛苦大家了。”教授笑着看向公司这边的团队。
姜过夷的领导点头:“已经订好餐厅,各位请。”
姜过夷起身整理桌面,跟着人群走出会议室。
公司订的是附近的一家商务餐厅,两边团队的人自然分成两桌,领导和教授们一桌,剩下的年轻成员们一桌。
姜过夷坐下后,才发现宇逞正好坐在自己对面。
她抬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顺手给自己倒了杯水。
饭桌上的气氛比会议时轻松了不少,大家三三两两地聊着天,讨论着刚刚的会议内容,也有人聊起各自的学校和工作日常。
领导和教授们聊得热络,偶尔有人看向姜过夷这桌,问他们对行业动态的看法。姜过夷低头吃饭,没怎么参与,她不太喜欢在饭桌上谈工作,尤其是非正式场合,她更倾向于让胃先安静地消化食物。
旁边的同事忽然提起:“你们从云陵过来,感觉怎么样?”
“气候不错,就是比北方潮太多了。”宇逞说道。
“你是北方人?”姜过夷接话到。
宇逞:“沛陵的。”
姜过夷“嗯”了一声,没再继续话题。
宇逞看了她一眼,语气带了点好奇:“你话挺少的。”
姜过夷目光淡定,轻声回道:“没什么好聊的。”
旁边的同事笑:“诶,姜姜其实话挺多的,之前讨论技术方案的时候可有耐心了。”
姜过夷抬眼看了她一眼,嘴角轻扬:“那是讨论工作,和现在的情况不一样。”
【宇逞云大:今天吃饭聊得挺有意思的。】
她看着这条消息,心情没有波动,直接忽略了没有回复。
几秒后,新的消息又弹出来。
【宇逞云大:下次有机会再聊?】
她回了一个字:
【不。】
晚上,姜过夷正加班处理文件,手机忽然震动,快递员打来的电话。她站起身,拿起工牌,准备下楼取她点的外卖。
她订的是简单的一份饭,没什么胃口,就随便吃点。
电梯下到一楼,她走向外卖柜,刚伸手拿起自己的外卖,便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哟。”
她转头,看见宇逞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神色松松散散。
姜过夷眨了眨眼,没什么表情地回视他。
宇逞倒是比她自在,一手插兜,另一只手晃了晃文件袋:“真巧。”
姜过夷看了他一眼,语气淡淡:“又巧了?”
宇逞一愣:“……?”
姜过夷:“你导师安排你来送材料,你就会来。我每天在这栋楼里上班,肯定也会在。”
她顿了一下,语调平静:“所以,并不巧。”
宇逞:“……”
他摸了摸鼻尖,笑了笑:“行吧,那——既然巧遇到了,不打个招呼?”
姜过夷:“你已经打过了。”
说完,她不急不缓地迈步离开,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一丝犹豫。
然而,走了两步,她忽然听见身后的人叫了她一声:“欸。”
她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写着:“有事?”
宇逞看着她,像是想说点什么,但最终只是笑了一下:“没事,你快去吃饭吧。”
姜过夷不置可否,没再理他,直接迈步进了电梯。
门缓缓合上,宇逞站在原地,目送着她的背影,微微呼了一口气。
虽然免打扰,但是还会打开回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到访公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