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图形设计的分类及特点P52
(1)传统图形:由历史传承保留下来的图形;
(2)具象图形:表现形式是用写实的手法表现自然物体,具有明显的识别性
(3)抽象图形:设计师对生活中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运用提炼和概括的手段,创造出新的形象
(4)创意类图形:最具变化的艺术类图形,其特点是表现手法多样性,具有象征性和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极具个性和艺术性。
(5)标志类图形:由经过设计的特殊图形或文字构成,无论具象还是抽象标志都要趋于符号化,其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化。要求识别性高、简洁明了,以便于记忆和使用
(6)纪念类图形:以象征或拟人的手法为宣传历史性或社会性活动的形象设计,达到长久性保存和纪念的目的。
2、掌握图形设计的原则
①统一性原则
图形是对诉求内容的提炼和概括,在图形设计中仅有诉求内容是不够的,要表达的诉求内容与图形表现形式的统一对传播信息起到重要的作用。
②简约性原则
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便于识别、记忆的图形设计,要求简约不繁杂。
③创意性原则
新奇的创意不仅体现在图形的表现形式上,更应该体现在主题方面,创意新奇的图形可以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同时推进信息传播的速度。
④审美性原则
图形设计的美感,体现图形的独特魅力。
3、了解图形设计的创意过程
图形的创意过程:图形设计是由“意”和“形”组成的,图形设计的目的是由“形”达“意”。也就是说,图形设计是对某些特定信息和概念的视觉化表现,即将看不到的却可以感受、理解的事物以图形设计的方式使之可见,并让受众在观看后感受、理解、还原为特定的概念和信息。
首先对“意”的理解和感受并将其通过“思”的过程创造出可见的“形”,通过对这个“形”的视觉感受,引发受众的联想,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意”的传递和还原。
转换和表现的过程
↓
意
↓
特定的信息、概念、内容、含义、思想
↓
思
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构思视觉形象和表现方式
↓
形
↓
塑造视觉形象
↓
传递立意,提炼、升华、再创造
↑
意
↑
通过视觉形象唤起受众的情感和思维活动
↑
思
↑
还原和再现的过程
4、了解图形设计的构思过程
(1)首先具有创造性
(2)通过此种创造力把需要围绕的信息表达出来
(3)通过不同的图形将信息表达出来
(4)进一步检查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五、掌握图形的设计方法
1.异形图形法: 物象一般只是主题的表象,影像反映主题的实质。正负图形通过图像的相互依存来暗示两者之间潜在的关系,以此来增强画面的巧合和视觉新奇感。
2.共生图形法: 设计中打破一条轮廓线只能界定一个物象的现实,用一条轮廓线同时界定两个紧密相接,相互衬托的形象,使形与形之间的轮廓线可以相互转换借用,互生互长,用较少的线条表现更多更丰富的含义。
3.双关图形法: 双关图形意味着图形具有表面和暗含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可收到含蓄、风趣的表达效果。
4.聚集图形法: 将单一或相近的元素造型反复整合构成另一视觉新形象,创造新颖的聚集图形来表达观念。构成图形的单位形态元素多用来反映整合形象的性质特点,以强化图形本身的意义。
5.同构图形法: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的图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