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色彩的原理
(1)色彩的产生色彩是一种视觉体验,我们之所以能够感知色彩,主要是取决于光。配色的依据。
(2)三原色
·三原色:色相环的基础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称为三原色,因为这三种颜色是无法创建的颜色。
·三间色(二次色)是三原色中任何两种原色以同等比例混合调和而形成的颜色。
·三次色(复合色)是由原色和间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3)加法三原色和减法三原色
加法三原色: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由RGB三色组成的彩色图像,每个像素以24b来表示;每个色板由数值0~255的数值的像素构成,便是256色,因此RGB模式的图像总共可以表现出1600多万中颜色,即可达到真彩色。
印刷三原色:CMYK模式,由于颜料的特性与光线不同,颜料是吸收光线所以颜料的三原色吸收光的三原色的颜色,便是红、绿、蓝的补色:青(Cyan)、品红(Magenta)与黄(Yellow),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加入黑色。
(4)掌握色彩对比
①类比色:色相距离在色相换上像个度数在( 15度 )以内的颜色,称为类比色。
②邻近色:色相距离在色相环上相隔度数在(60度)左右的颜色,称为对比色。
③互补色:色相距离在色相环上相隔的度数在(120度)左右的颜色,称为互补色。
④暖色:暖色由红色调组成。主要表现温暖、热情、温馨的感觉。
⑤冷色:冷色由蓝色调组成。主要应用于背景设计。
(5)色彩的关系
①同类色:是指具有同一色相的颜色,同类色色相单一,画面很容易能达到和谐统一的色调。
②邻近色:是指两种颜色在色相换上的位置相近,用邻近色搭配,画面色相差别不大,色调和谐统一又富有变化。
③冷暖色:在色相换上靠近红色部分的色彩是暖色,给人以温暖、舒适和充满活力的感觉。
2.了解色彩心理与视觉特征
(1)色彩语言
1.色彩联想
(1)红色红色的纯度在色相中是最高的,也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色彩。
大红:吉祥、喜庆、热情、活泼、革命、警示
浅红:甜美、温和、愉悦、芬芳……
深红 :深沉、犹豫、固执、寂寞……
(2)橙色橙色介于黄色和红色之间,不像黄色那样鲜艳明亮,也不像红色那样刺目,保持了红色产生的兴奋感。
橙色 :快乐、甜蜜、光明……
浅橙 : 慈祥、温馨、轻巧、柔和……
深橙:沉着、深情、温暖……
(3)黄色黄色是色彩中明度最高的颜色,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黄色:明亮、活泼、自信……
浅黄:娇嫩、可爱、柔和……
深黄:陈旧、萎靡、衰败、颓废……
(4)绿色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源于自然地颜色,绿色是介于蓝色和黄色之间的颜色。
绿色 : 自然、新鲜、平静、安逸、和平、青春、希望、理想……
浅绿:清新、宁静、舒畅、柔和、轻盈····
深绿:沉默、湿润、安逸
(5)蓝色蓝色是色猜中最沉静的颜色,是冷色调典型的代表色,蓝色沉稳的特征,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在设计中,强调科技、效率的设计大多选用蓝色作为标准色。
浅蓝:深沉、理智、永恒、遥远……
深蓝:清凉、高雅、简洁、浪漫··....
稳定、沉重、悲观、压抑··....
(6)紫色紫色介于蓝色和红色之间,具有强烈的女性化性格
紫色:优雅、高贵、魅力、自傲······
浅紫:梦幻、含蓄、细腻、柔情、羞涩
红紫:滑轨、娇艳、物美、开放、富贵
蓝紫:神秘、嫉妒、阴险、孤独……
(7)白色与黑色白色与黑色是具有强烈对比的两种颜色,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
白色:纯洁、神圣、朴素、浪漫……
黑色:沉重、严肃、黑暗、罪恶、神秘……
(8)灰色灰色是黑色和白色的混合色,属于中性色调不同人群皆能接受,所以灰色是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
灰色:谦虚、平凡、沉默、中庸、和谐··.·...
浅灰色:高雅、柔和、简洁·.....
深灰:寂寞、犹豫、消极·····
2.色彩感应
(1)动感对比度高的配色设计,通常都有黄色。黄色代表活力和永恒的动感,常被用来表达户外活动、环球旅行、异国情调及冒险精神。
(2)奔放橙色的色彩组合让人有青春、辉煌、朝气、活泼、华丽、顽皮的感觉,展示精力充沛的个性与生活。
(3)高雅高雅的色彩组合通常会使用到明度偏高的浅色
(4)古典古典的色彩组合表示真理、责任与信赖。
(5)浪漫浪漫色彩设计,由粉红、淡紫和桃红(略带黄色的粉红色)色系组成,具有柔和、典雅的感觉。
(6)怀旧怀旧的色彩设计通常采用中明度的土黄色和低明度的褐色或黄绿色组合,最能诠释怀旧思古之情。
(7)可靠海蓝色是最为大众所接受的颜色之一,海蓝色与白色、金色组合表达出坚定、可靠、值得信赖、有力量的感觉。
3.设计配色(简答题)
(1)色彩的功能角色
①主色具有凸显主题的作用,突出醒目,使观看者的视线固定下来,保持画面的整体统一。
拥助巴足烘批飞分的。土巴虫然定视见的中心,但是决定画面整体印象的却是辅助色,无论主色多么华丽,如果辅助色十分素雅,那么整体会变得素雅;背景色如果明亮,那么整体也会给人明亮的印象。
③突出色起到着重强调的作用。在画面保持整体效果的基础上,一小块强烈的颜色在画面中起到突出重点、活跃画面的作用。
(2)配色的基本方法
①选择配色:色调是明度与饱和度的交叉点。
②分析色调:
A:鲜艳色调,只有纯色的配色是最鲜艳的色调。给人以强有力的、生机勃勃的,年轻的感觉。
B:亮色调,将鲜艳的色调稍稍加一点白,就成了亮色调。与A相比稍微柔和一些,表现出一定的趣味,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
C:浅色调,将B再加白就成了淡色调,让人联想起婴儿给人以温柔的感觉,远离商业气息。
D:中间色调,将B的颜色加一点黑就成了中间色调,是沉稳的成年人的印象。
E:浅浊色调,将C的淡色稍微加一点灰,就产生子过手明亮但不过于鲜艳的稳定的都市印象
F:暗色调,将B的明度稍微降低,就成了暗色调。并不是ABC那种单纯明快的气氛,而是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安静的、素雅的气氛。
G:深色调,将A的纯色加上黑色,就成了深色调。传达出的是力量,强烈的印象。
③运用色调配色:基于色调的配色方案的着重点在于色调的变化,通过同一色相或类似色相设置不同的色调得到不同的颜色效果。基于色调的配色方案,优点在于通过使用同一色相或类似色相,尽可能地减少色相的使用范围。通过使用多种不同的亮色调可以产生对比鲜明的视觉效果;而使用多种不同的暗色调,可以产生冷静、温和的视觉效果。
(3)色相配色的基本方法
①无色组合:无色组合指不用彩色,只用黑、白、灰。
②单色组合:单色组合由统一色调及相应的多种亮色和暗色组成。
③原色组合:原色组合由红、黄、蓝三种原色进行组合,色彩醒目。
④类似色组合:类似色组合是由色相换上彼此相邻的颜色组成。
⑤补色与对比色组合:色相环上相隔在120°~150°之间的两种颜色
2.色彩的应用
(1)色彩的易读性色彩的易读性指色彩传递信息的清晰度,良好的色彩易读性通常采用前景色和背景色形成强烈对比的颜色。
(2)对比与调和色彩的视觉表现力对设计内容具有支撑和烘托作用,色彩比例是产生对比于调和的关键因素。
3.影响色彩感知的因素
A.光线和阅读条件。
B. 色彩的选择。
C.背景的色彩。
D.字体和图形的大小及形态。
由于同类色组合的对比效果不强烈,可以采用面积相近的色彩进行搭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