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诚律所里,苏晴提出的“收益权协议”方案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陈律师对此颇为重视,亲自带着她与团队核心成员进行深入推演。然而,新的问题随之浮现。
“苏晴的思路很有创意,但执行起来难度不小。”负责海外尽调的刘律师指着屏幕上的地图,“该地区的部落长老关系盘根错节,我们很难确定谁才拥有真正的‘话语权’。而且,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当地对这类长期协议的认可度存疑,存在被后续执政者推翻的风险。”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沉思。这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地缘政治和人类学问题。
苏晴凝眉思索,手指无意识地在法律条文上滑动。【清辞,】她在心中呼唤,【若遇一地,权责不明,山头林立,当如何切入?】
沈清辞似乎正在翻阅账册,回应稍迟了片刻,声音却带着惯有的沉静:【此类情形,倒似我朝一些羁縻之地或边镇军寨。强龙不压地头蛇,与其盲目寻找最大的那棵‘树’,不若先理清其内部脉络。或可寻那看似不起眼、却连通各方的‘关节’之人。亦或,效仿‘千金买马骨’,示之以利,引其自显。】
【关节之人……千金买马骨……】苏晴喃喃重复,脑中飞速运转。她抬起头,看向刘律师:“刘律,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不从最高层级的长老入手,而是寻找当地具体负责管理这块土地事务的‘中间人’?比如,负责协调耕种、收取传统贡赋的‘地头’或者有威望的乡老?与他们先建立联系,了解内部真正的权力结构和利益诉求。”
她顿了顿,继续道:“同时,我们可以在协议中设置一个‘阶梯式’的利益分享机制。初期给予具有吸引力的基础收益,并承诺,如果因这份协议使得该地块价值提升,或者为我们后续投资带来便利,他们将获得额外的分成。这就像……抛出诱饵,让真正有影响力、关心利益的人主动浮出水面。”
陈律师眼中精光一闪:“分化接触,利益驱动?苏晴,你这些想法……很接地气。”他立刻对刘律师吩咐,“调整尽调方向,重点摸排当地具体管事层的人际网络和利益诉求。协议草案按这个思路重新修改。”
“明白。”刘律师看向苏晴的目光也多了一丝佩服。这个实习生,脑子转得确实快。
苏晴微微松了口气。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后续的谈判和执行。但有了方向,总比在原地打转强。
【苏姑娘此策,名为‘由下而上’,‘投石问路’,甚妙。】沈清辞的声音带着赞许。
【也是你提醒了我。】苏晴诚心回应,【很多时候,问题的答案不在条文里,而在人心和利益的纠缠中。】
沈府这边,沈清辞提议设立的“学塾”悄然开办了。起初只是几个识字的年轻小厮和丫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但当他们发现这位平日里温婉寡言的大小姐,教授起算账记事来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甚至还能结合府中实际事务举例时,积极性便高了起来。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礁悄然浮现。
这日,沈清辞正在查看厨房采买的账本,这是她向王氏“学习管家”后,主动揽过来的第一项具体事务。她很快发现了几处明显的疑点:同一家供应商,同样的食材,价格比上月高了半成;一些时令果蔬的损耗率也高得有些不合理。
她没有声张,只是将疑点默默记下。晚上,她在脑海中与苏晴交流。
【……账目有鬼,但直接质问,必被搪塞,说我年轻不懂行市。】沈清辞语气带着一丝冷意。
【当然不能直接质问。】苏晴的声音透着冷静,【这是典型的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的舞弊。你需要的是‘对标管理’和‘痕迹核查’。】
【对标管理?】
【就是寻找一个可靠的参照物。】苏晴解释,【比如,你可以让你信得过的人,悄悄去市面上其他几家商铺,打听同样食材的价格,做一个比价表。或者,查阅过去半年,甚至一年前,没有更换供应商时的同类食材价格和损耗记录。用历史数据和外部数据,来证明当下的异常。】
沈清辞眼眸一亮:【此言有理。府中往年的账册,库房应有存档。】她立刻有了思路。
【还有‘痕迹核查’,】苏晴继续支招,【高损耗?那就去现场看。看看那些‘损耗’的食材到底是如何处理的,是真的腐烂变质无法食用,还是……流向了别处?比如,某些管事下人的私厨?记住,过程往往比结果更能暴露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辞不动声色。她以“熟悉庶务”为名,调阅了往年账册,又让新近表现出色、被她留意到的一个名叫墨竹的小厮,借采买文具的机会,去市面询价。同时,她增加了去厨房“观摩学习”的频率,留意食材入库、清洗、处理的每一个环节。
很快,证据逐渐清晰。比价显示,当前供应商价格确实高于市面均价;往年的损耗记录远低于现在;而她在厨房“观摩”时,几次“恰好”看到品相完好的“损耗”果蔬被厨娘偷偷塞进自己的篮子带走。
她没有立刻发作,而是选择在一个父亲沈文彬心情似乎不错的傍晚,带着整理好的比价表、历年损耗对比图(她按照苏晴的建议,用简单的图表形式呈现,一目了然),以及墨竹“无意”中听到的关于厨房仆役私分食材的闲话,去了书房。
她没有指控任何人,只是将数据和分析平静地呈给父亲:“女儿初学看账,发现几处不解之处,恐是自己才疏学浅,误解了行情。特整理出来,请父亲指点。”
沈文彬看着那清晰对比的价目和损耗曲线,脸色沉了下来。他久居官场,哪里看不出这里面的猫腻?尤其是听到仆役可能私分食材,这更是触犯了他的忌讳——贪墨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容忍,但如此明目张胆,便是挑战家主权威了。
“你做得很好。”沈文彬看了女儿一眼,目光复杂,“此事,为父知道了。”
第二天,负责采买的赵嬷嬷和厨房的管事被重重申饬,罚了月钱,采买权被分出了一部分给库房协同管理。府中上下震动,看向沈清辞的目光愈发不同。这位大小姐,不仅聪慧,手段更是绵里藏针,一击即中!
王氏气得在房里摔碎了一套茶具。她没想到沈清辞如此难缠,查账的手段如此老辣精准,让她安插的人吃了个哑巴亏。
【苏姑娘,你教的‘对标’与‘痕迹’,果然犀利。】沈清辞抚摸着账册,心中感慨。这一次,她不仅挽回了损失,更在父亲面前展现了能力,初步树立了威信。
【是你运用得好。】苏晴由衷赞叹,【数据是不会说谎的。用事实和逻辑说话,比任何情绪化的指控都更有力量。这在我们的法律领域,叫做‘以证据为基础’。】
就在沈清辞初步稳住脚跟,苏晴的项目稍有进展之时,新的波澜再起。
张宏那边终于有了动作。他没有直接针对苏晴,而是向陈律师的项目组施压,以“李氏集团项目后续需要大量熟悉情况的律师支持”为由,要求抽调陈律师组内的资深律师,其中就包括对苏晴颇为赏识、在跨境项目中给予她不少指导的带教律师王律师。
这一手“釜底抽薪” 既狠且准。陈律师项目正值关键时期,突然被抽走核心骨干,进度必然大受影响。而苏晴作为实习生,失去直接带教律师的指导和庇护,在组内的处境将变得尴尬,甚至可能被边缘化。
“老陈,实在是没办法,李氏那边是所里的大客户,点名要熟手。你放心,等项目忙完,人立刻还你。”张宏在电话里说得冠冕堂皇。
陈律师挂断电话,脸色不太好看。他看了一眼有些不安的苏晴,沉声道:“苏晴,王律师暂时调去张律师组。后面的工作,你直接向我汇报。压力会很大,你要有心理准备。”
“我明白,陈律师。”苏晴压下心中的波澜,坚定点头。她知道,这是张宏的报复,也是新的考验。
【苏姑娘,此乃‘剪除羽翼’之策。】沈清辞的声音带着关切,【你如今便似那独守前沿的将领,需得更加谨慎。】
【我知道。】苏晴深吸一口气,【他没有直接动我,而是动我身边的人,一方面是想拖慢项目进度,另一方面也是想让我孤立无援。不过,他大概忘了,压力有时也能让人快速成长。】
她打开电脑,开始更加疯狂地投入到项目研究中。既然直接带教律师不在,她就必须更快地独当一面,用更扎实的研究和更出色的成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稳住自己在项目组的位置。
而沈府之中,王氏也开始了新的试探。她以“学塾初见成效,需扩大影响”为由,提议让沈清辞协助筹备不久后府中举办的赏荷宴,负责一部分宾客接待和席面安排工作。这看似给了沈清辞露脸的机会,实则是个烫手山芋。赏荷宴宾客众多,关系复杂,稍有差池,便会成为笑柄,之前积累的好印象可能荡然无存。
【母亲这是要将我架在火上烤。】沈清辞抚摸着宴客名单,心中清明。
【这是典型的‘责任转移’和‘风险转嫁’。】苏晴分析道,【办好了,是她提议有功;办砸了,是你能力不足。你需要的是一个‘标准化流程’和‘应急预案’。】
【标准化流程?应急预案?】
【对,】苏晴详细解释,【把接待和席面安排的每一个环节,从迎宾、引座、上菜、斟酒到突发事件(比如打翻茶盏、宾客不适)的处理,都写成明确的步骤和规范,让所有参与的仆役熟记并演练。这样即使你不能面面俱到,也能保证大体不出错。同时,提前预想可能出现的意外,准备好应对方案,比如备用的餐具、醒酒汤、甚至应对刁难宾客的说辞。】
沈清辞仔细听着,心中渐渐有了章程。她开始伏案疾书,制定详细的“赏荷宴规程”,同时默默观察名单上的宾客,揣摩他们的性情喜好与彼此关系,预演着可能发生的各种场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