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很快开始了,辩题为法不容情和法应容情,张跃他们为正方。齐妙在心里默默分析了辩题,不知是因为学校荣誉感还是因为法律专业原因,她内心也是偏向于法不容情的。
正方一辩是她们班的一个叫罗兰的女生,在班级担任组织委员职务,很沉稳的女生,她声音清脆有力,阐述观点明晰。
“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在场的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方坚定地认为,法律作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保持其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应受任何个人情感的影响。以下是我方的主要论点:1. 维护法律的公正性与稳定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一旦法律开始考虑个别案件中的情感因素,就会破坏这一原则,导致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2. 防止主观臆断:情感是人类主观体验的产物,极易受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法律判决基于情感,就可能陷入主观臆断的泥潭,难以保证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 确保法律的威慑力:法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预防犯罪。只有当法律严格执行,不因情感而有所偏颇时,才能对潜在的违法者形成有效的威慑。4. 促进社会信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建立在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上。如果法律因情感而变,这种信任将受到侵蚀,进而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开局不错,下面响起热烈的掌声。
反方阐述了己方的观点,即法应容情,双方就观点进行发问和辩驳,随后进入自由辩论环节。
张家凯依旧沉稳:“对方辩友,你们提到情感因素在某些案件中的重要性,但请允许我指出一个关键问题:情感是主观且多变的。如果我们让情感成为法律判决的依据,那么如何保证判决的一致性和公正性?难道我们要让每个法官都根据自己的情感来判案吗?”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你的观点很有道理,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法律虽然需要稳定性,但也需要灵活性。在面对特殊情况时,如果法律不能适当考虑情感因素,那么它可能会显得冷漠无情,甚至违背社会的基本道德观念。”
辩论赛逐渐激烈起来,张跃身高优势,不同于平时的嘻嘻哈哈,严肃起来颇有气势,他语调平稳,面带微笑,反驳道:“对方辩友,你提到了“特殊情况”,但这正是问题的所在。一旦我们开始为“特殊情况”开先例,那么法律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就会受到破坏。我们如何确定哪些情况是“特殊”的?”
这又回到了主观判断的问题上。反方三辩:“对方辩友,我认为你误解了我们的立场。我们并不是说所有案件都应该考虑情感因素,而是强调在特定情况下,当严格适用法律可能导致明显不公或违背社会基本价值观时,应当给予一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法律的原则,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个案进行更为细致和人性化的考量。”
张跃:“对方辩友,我理解你的观点,但我们必须警惕这种“灵活性”可能带来的风险。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就有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和法律的不确定性增加。而且,我们如何确保这种“灵活性”不会被误用或滥用呢?”
反方二辩:“同学,你提到的风险可能是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排斥情感因素在法律中的应用。相反,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司法监督等方式来确保这种“灵活性”的合理运用。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法律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规则,它还承载着社会的良知和正义。在特定情况下考虑情感因素,正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正义和公平。”
张家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情感因素在法律中的应用必须谨慎和适度。过度依赖情感可能导致主观性和偏见,从而影响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对于社会秩序至关重要。如果法律允许情感介入,那么它将变得不可预测和不稳定。人们将无法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也无法预测自己可能面临的后果。这将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不安。只有当法律保持独立于情感之外时,人们才能明确知道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并维护社会的稳定。”
到了结辩阶段,首先发言的是张跃,他依旧从容,发言平稳有力:“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以及对方辩友,大家好。我作为正方的第三位辩手,今天要进一步阐述我们的观点——法不容情。首先,我要再次重申法律的稳定性和普遍性的重要性。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它必须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才能为公民提供明确的行为准则和预期。如果法律允许情感因素介入,那么每个案件都可能因为当事人的情感状态、法官的个人情感倾向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这将严重破坏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我们要警惕情感因素可能带来的主观臆断和偏见。情感是人类主观体验的产物,极易受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法律判决基于情感,就可能陷入主观臆断的泥潭,难以保证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且,不同的人对同一情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这将进一步加剧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再者,法律的威慑力来自于其严格执行和公正无私。只有当法律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不因情感而有所偏颇时,才能对潜在的违法者形成有效的威慑。如果法律开始考虑情感因素,那么这种威慑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人利用情感因素来逃避法律责任。最后,我们要知道,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建立在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上。如果法律因情感而变,这种信任将受到侵蚀,进而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一个稳定的社会需要稳定的法律制度来保障,而稳定的法律制度则需要排除情感因素的干扰。综上所述,我们坚持认为法不容情。法律应该保持其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受任何个人情感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公正、稳定、有序的社会。谢谢大家!”
这是齐妙第一次看到张跃的这一面,他表现得很沉稳,思路清晰,思辨能力很强,与队友配合也很默契,平时看惯了他散漫的样子,再看赛场上端方睿智的他,有种别样的魅力,真挺吸引人的。
其实他们班张家凯的思辨能力比张跃还要好,奈何张跃长得帅,在女生这里,帅哥更有发言权,每次轮到他发言,总是能引来一片女孩子的叫好声。最终,正方取得了决赛胜利。
齐妙和室友刚回到宿舍,张跃的电话就来了:“我表现的怎么样?”
“很好啊,恭喜你啊。”齐妙笑着回答。
“就这么简单?不再夸一夸我啊?”张跃明显还在兴奋,像个讨要糖果的孩子。
“夸,当然得夸,你逸群之才、玉树临风、品貌非凡、才貌双绝、惊才风逸、风流才子、英俊潇洒、足智多谋、风流倜傥...”齐妙边打趣地说着,边在头脑中搜索着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夸赞他的词汇。
“停!停!还风流倜傥,你没参加辩论赛真是可惜了,合着你这口才都用来挖苦我了。”前几个词也就算了,后面他自己也实在听不下去了,还风流!
两个人隔着电话都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张跃说:“我们几个要出去庆祝一下,喝一顿,都是咱们班同学,你们也来呗?”
“我就不去了,一会还有家教。”齐妙拒绝。
“那好吧,但是我要是喝多了走不了了,给你打电话,你可得来扶我。”张无赖不舍得挂电话,在那胡诌八扯的。
“好。”齐妙也知道他就是玩笑,答应下来。
晚上,齐妙上完家教课,刚从留学生公寓出来,就接到了电话。
“齐妙,我喝多了。”张跃的声音从里面传来,齐妙感觉隔着电话都能闻到浓浓的酒气,她本来以为他当时是开玩笑,没想到还真来。
“嗯,你喝多了,需要我去扶你是吗?”她无奈地柔声问。
“没有,我没想你扶我,就是我喝多了,嗝!我可能...我可能明天就断片了,我现在有问题想问你,问完我才能安心。”张跃有些大着舌头,看样子是真的喝多了。
“嗯,你要问什么?”齐妙问。
“你还喜欢那个人吗?就是他们都说你有个喜欢的人,你还喜欢他吗?”他问得小心翼翼,与辩论赛上的他像是两个人。
他本来想问的是你喜欢我吗,可是话到了嘴边他又不敢了,于是改成了问她是不是还喜欢那个人。
“喜欢啊,张跃,我会一直喜欢他的!”齐妙没有一丝犹豫,说完她忽然觉得自己松了很大一口气。
和张跃接触越多,她越是经常出现一种罪恶感,好像自己一直在吊着张跃,她不喜欢这样,但是张跃对她从来没有恶意,他一直以朋友的身份照顾自己,自己总不能因为这些自己心里的小情绪就排斥他的。
现在这样说清楚了,以后他想继续做朋友,自己当然欢迎,如果他决定放弃她这个朋友,她也只能无奈接受。
电话另一边静了半晌,张跃才发出声音,喝醉的他像个无赖:“你就喜欢他吧,你这个没眼光的!我喝多了,赶紧来扶我!快来!”
旁边还有男生的起哄声以及玻璃的撞击声。
齐妙忽然被他逗笑了,如释重负的笑,她无奈地摇摇头,心甘情愿地向张跃他们喝酒的饭店走去。
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不会给自己造成任何负担,明明可以借着酒劲说自己几句的,可他用这种打诨的方式,让两个人很容易地摆脱了日后见面可能会有的尴尬,很自然地回到了好朋友的位置。
辩论词求助了网络,实在不会写,请大家切勿介意,谢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十九章 你这个没眼光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