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四个千古一帝凑不出一个太子 > 第16章 汉武

第16章 汉武

【但非常遗憾的是,大汉这种像是开了鹰眼一样的找继承人能力,中止在了汉宣帝身上。

所以亦有人评价他 “论其功则为中兴之君,论其罪则为基祸之主。”】

***

汉武帝第一个皱起了眉:莫不是选了个傻子?竟连累一个中兴之主得了个基祸之主的名号!?这眼光真是……

心中鄙视了一番自己没用的重孙子浅浅出一口郁气的刘彻却不是特别意外,他想:看走眼而已,谁还能一辈子不看走眼不成!就他这次看走眼付出的代价大了些罢了。后人这评价也当真是有些苛刻!

他有些不满。

不过不要紧……刘彻已经开始给他盘算起了补救方案:既然卫霍二家成才率如此之高,那便多赐下些美人,尤其是那霍氏兄弟的父亲……说不得又能给他来两张ssr!

那些孩子年岁更小,也许就能再出一贤臣,如他托孤霍光一般让这重孙托孤……

──这是刘彻在还未听到天幕下一段话时的心念,这时候的他,哪里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迎来一场道心破碎。

***

【其实这句话这么说也不对,汉宣帝鹰眼还是遗传到了的,毕竟他一早就说了嘛“乱我家者,太子也!”

他没遗传到的,是大汉帝王刻薄寡恩的优良传统:

汉文帝为了皇位一日杀四子;汉景帝为了给汉武铺路毫不犹豫逼死自己的前太子;汉武帝更是弄出了巫蛊之祸……

但汉宣帝虽然看出了太子的资质欠缺,却囿于与糟糠之妻许平君的故剑情深,他终究还是舍不得废了他们孩子的太子之位让他凄凉而死。

这是汉元帝的幸运,却是大汉王朝的不幸。

至此,元成哀平一路衰弱下去直至西汉灭亡再未起复。】

***

听这一段时,吕雉嘴角毫不掩饰地扬起了弧度:在那里盈儿一脉既然被赶下皇位,不论是吕家还是她的血脉显然一个都不会有好下场,她自然乐的看他们自相残杀。

听到最后,她挑了挑眉,对一旁的刘邦道:“难得,歹竹出好笋呐这是。”

还得是枕边人,痛处一戳一个准。

她就是嘲笑一百遍刻薄寡恩,威力也比不上这么一句歹竹出好笋。

看着刘邦难得不怎么好看的面色,吕雉悠然转头,他不就是老说盈儿不类他,才总是想废他太子之位么,这下可好,难得的中兴之主也不类他了!

可到了最后,吕雉还是忍不住心中叹了口气:可只有歹竹,才适合坐上那冷冰冰的皇位呐。

吕雉脑海里浮现出往日那个寡言谨慎的皇四子,谁能想到他日后的雷霆手段?!

*

刘彻勃然变色。

他想过一万种看走眼的原因,却从未想过根子是在为女色所迷!

竟分不清天下与女色孰轻孰重乎?!区区一女子,区区一女子!

后人评价哪里苛刻了,分明是太给他脸了!要他说,叫什么汉宣帝,汉昏帝才合适!

许平君?刘彻眸中闪过一丝浓厚杀意。

*

“爱后而立其子……”朱瞻基抚着儿子的手逐渐慢了下来,也许是因为方才才想过,既视感就显得格外强烈。

一模一样的经历让他的理智都难以控制住代入的行为。因为饱读史书,他知道的甚至远比天幕介绍来的完备深刻。

如此晦气的事不禁让他的脑海充斥着不渝情绪。所幸多年喜怒不形于色的锻炼让他情绪控制的能力也登峰造极。理智很快占据了上风,并将这股情绪迅速驱逐。

但是潮水虽然退去,沙滩上仍留下一地湿痕。

*

同样感受到映射的还有李世民。

但与朱瞻基截然不同的是,他只是微微一笑:爱后而立其子又怎样,他的江山自然要交到他与观音婢的血脉手上!

更何况承乾——这个他耗费大量心血培养的太子,又怎会如汉元帝一般无能!

***

【汉宣帝其人,是放眼整条历史长河也挑不出五个来的、无可争议的中兴之主。

这得益于他在民间的那段成长经历。这也是几乎所有中兴之主的共同点——既是中兴,那便已是王朝中段,这时候的皇子高悬天际太久,已经看不见脚底下的泥了。

对于吃不起饭饿死的百姓,甚至能问出“何不食肉糜”的荒唐话语。】

***

卫子夫轻叹一声,再度说起了自己昔年对君王的谏言:“苦饥寒,逐金丸。”[1]

刘彻昔年的记忆似乎也随这句熟悉话语翻腾起来,也让得他终于愿意把目光第二次放到这个,他曾当真倾注过些许情感,甚至一手将之捧上皇后尊位,但在晚年毫不犹豫选择向他挥剑的女人身上。

说完那句话后,她仍旧跪伏在地,沉默无声,与他记忆中一样温顺、驯服。

但他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她迷惑众人的表象罢了。

——“毫不犹豫地动用她皇后的权柄,向至高无上的帝王挥剑!”

何等暴烈、何等的一往无前!

刘彻几乎想要怒笑出声![2]

便是这满朝男儿,又有哪个有此等胆魄!

枉天幕说桑弘羊上官桀是他少有的boss直聘翻车,这位皇后,方才是他此生最大最大的翻车啊!

复杂到极致的情感与考量让他最终选择了漠视。

可她既然说了话,他就不能再漠视到底——她如今是皇后之尊、太子之母、卫家之首,甚至因为那中兴之主,他已决定将尊位交付她血脉之手!

他不会忘记那句“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的判词。

刘彻闭了闭目,冷声道:“给皇后赐座。”

卫子夫面色平静,谢恩后缓步入了属于她的那个位置。

卫青察觉出了两人之间的不对劲,但一个是他誓死效忠的陛下,一个更是他的亲姐姐……卫青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能吐出一个字来。

*

李隆基闻言,眉头一皱。

杨国忠即便看着天幕也仍留了一半心神在他身上,心念一转,当即为君分忧:“皇子乃龙脉,继承大统后更是贵不可言,岂可被凡泥污眼!

天幕以晋惠帝一人为例,岂不以偏概全!果真是女子心性,终究上不得台面!”

“欸,”李隆基这时抬手制止,“国舅何必为此发怒,不过一小小女子,你我计较,倒失了气度。”

却未驳斥那句“女子心性,终究上不得台面。”

杨国忠心领神会,当即告罪:“陛下海量,臣万万不能及也!”

*

汉景帝难得不顾形象地掏了掏耳朵:“何不食肉糜?”

“什么不世出的蠢货!”

*

除了被物种多样性震撼到的前辈们,天幕提及的那句“中兴之主的共同点”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何不食肉糜……莫非是民生?”李世民猜测道,若是此为真……他的心脏砰砰直跳,一把抓住身旁妻子的手,“观音婢,我将承乾青雀一并放进民间历练可好?!”

届时就算承乾一人顾之不及,他还能有个同样通晓此道的亲兄弟帮衬!那刘询能造西汉国力之巅,他的承乾青雀亦能造大唐国力之巅!

畅想着未来美好盛景的太宗陛下并未注意到,他说完这段话之后,他的皇后、大臣、乃至于切身相关的兄弟二人,面上都是一副怎样的表情……

***

【哪怕除去晋惠帝本身是个傻子的原因,就是当真智商正常,且有心复兴的皇帝,如果没有一定的民生经验,也容易被官宦们联起手来蒙蔽。】

***

刘启这下是真傻了眼,他哪里想到自己随口的骂人话当真说中了事实:“傻、傻子?!傻子也能当皇帝?!”

*

刘据难得有些不平衡:瞧瞧人家这皇帝,上位的多轻松!

*

“惠帝?!”吕雉勃然大怒,“后辈小人,欺人太甚!”

她纵使对刘盈有千种不满,但那也是她的儿子!怎能忍受他被与一傻子相提并论!

*

“官、宦联手蒙蔽圣听?!”朱元璋的面色黑沉,下令道,“传朕旨意,锦衣卫为我朝成例,后辈子孙万世不能改之!”

***

【道光就是典型例子。

他一直志向成为一名中兴之主,因此生活尽力俭朴——他甚至愿意穿打过补丁的衣服。

可他俭朴,他的臣下却不愿如此。

打一个补丁,内务府报价五两;一枚鸡蛋,报价三十两……如此不胜枚举。

然而那时的物价鸡蛋大概在三文铜钱一枚,一两白银足能兑换千枚铜钱!】

***

“这所谓内务府说什么皇帝就信什么?!”朱元璋发出灵魂拷问,“五两一补丁、三十两一鸡蛋……臣下贪腐成这样当皇帝的一点没察觉,这等废物还想中兴?做梦呢吧!”

朱标也眉头一皱:“王朝蠹虫,该杀!”

天幕虽然未曾提及,但其中包含的层层盘剥、官官相护,在他眼里简直如白纸上的墨点一样清晰!

“不错!”朱元璋大声附和,“剥皮揎草!”

*

同样发出灵魂拷问的还有刘彻:“这内务府是什么东西,这皇帝怎么如此信任?!”

别说臣属了,就是亲爹亲儿子他也绝不可能对方说什么信什么啊!!

#生性多疑的陛下完全不能理解#

*

该说不愧是后世么?

诸葛亮飞快地在心里算了一遍天幕给出的几个数据,差距之大、之狠,就是他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脚下之泥,方才是根基呐!”

***

【还是那句话,无能就是一个皇帝最大的错处!

所以有过民间经历的帝王就能很好地规避这个问题,同时对于小官吏之间的门道,也能清楚知道。

这一切都为汉宣帝的后期执政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样也是因为这段民间经历,让他与妻子许平君之间有了极深厚的感情。患难之情,总是难忘的。

只能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日常辱堡(1/1)

[1]出自刘歆 西京杂记

[2]刘据死了刘彻给他建思子宫、又是罪己诏的(暂且不评其中的政治考量)

对卫子夫,不仅连皇后规格的下葬仪式没有,仅仅一副薄棺葬在桐柏亭,之后也没给她迁到茂陵。孝武皇后名头也被霍光追给了李夫人……所以我私以为刘彻到最后还是恨卫子夫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汉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陷落春日

狩心游戏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雪夜新婚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