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赵悬醒得很早,窗户因为燃着壁炉的缘故一直半开着,没有挂窗帘,所以清早的阳光投射进来,正好打在了挑空的大床板上,脸被光线一照,人就不由自主地睁开了眼睛。
半夜就熄灭了的壁炉已经被路安清空了里头的灰,重新点燃了,上头正焖着一壶水和一盆稀饭。
赵悬走出门,看见路安正蹲在外头刷牙。他的头发被阳光照耀得毛茸茸的,她忍不住上前摸了一把。
路安没有躲,反而对她嘿嘿笑。
两个人洗漱过后,壁炉上的饭差不多就焖好了。浓稠的粥配上家里带来的腌菜和咸蛋。
咸鸡蛋腌制的日子很短,焖熟后非常细嫩,只不过黄心不如鸭蛋那样多油,口感更干粉一些。腌菜是赵悬事先炒好,放在乐扣盒子里带来的。腌菜和肉丁一起炒的,热一下就显得油汪汪的,满屋子都是猪油的香味。
两个人吃完了早饭,洗过了碗后将小屋子收拾了一番,赵悬将各种盆子锅子洗过后用干净的布擦干了再放回架子上,南方气候潮湿,但凡有点水都可能生霉,然后将两个睡袋都拍打去了灰尘,也放回原处。大米和盐多带来了一些,装进罐子里,小心地密封好。
路安将热水灌进水壶里,熄了壁炉里的火,再将壁炉周边打扫了一番。
他打算再去捡些柴火,林子里的木头刚捡来是不好烧的,湿气大,会生很浓重的烟,因此得先捡些晾着,下次再来就可以直接烧了。在去找柴火的空档里,还可以带赵悬在四处转转。
因为有了这个中转站,他和老刀可以将捕兽夹放到山林里的更深处,老刀还教了路安其他几种只需要铁丝就可以设置的陷阱,可以用来捕捉兔子一类的小野物。一般只要陷阱困住的不是猎物的头,猎物就可以活几天,所以只要隔一段时间来山上看一看就好,当然实际上陷阱捕到猎物的概率可以说十分之低,所以想要靠捕猎来保证稳定的肉食摄入大概率是不行的。
路安带着赵悬走到了他们汲水处,以及更远一点的陷阱处。四周都没有路,他们的小屋就像是头发里突然出现的一个小小秃斑,路安认路很厉害,在四周一样的景色里来去自如,有时候他抬头看看天上,就可以确定接下去要怎么走。
他告诉赵悬,在这种老林子里走的时候最好拿上一根棍,一边戳着一边往前走,一可以防止前头有陷阱自己一脚踩下去,二是怕前头有泥潭,那种泥潭表面上看上去和其他地方没两样,长有野草,其实就上头一层薄薄的硬土壳,人踩上去就和陷进沼泽里差不多。
转了一大圈后两人都捡够了柴火,这才返回住处。
路安将柴整齐地码在壁炉旁,赵悬则开始收拾两人的包袱。一切都准备完毕后,两人各自背上包袱,锁了小屋子门,启程回家了。
赵悬背包里的食物不是已经吃完了就是留在了小屋子里,路安也将斧头绳子一类的东西留在了那里,因此他们的背包很轻,一路上他们行走得很快。
回去的路上,赵悬的心和来时一样雀跃,无论是去往未知的林中小屋还是回到那个熟悉的家,都令她开心。
到家时已经是下午了,院子门大开着,老刀正在晾衣服,460正搭在门口打盹,听见他们的脚步声后,老刀和460相视一眼,接着院门口就露出了两张笑眯眯的脸来,460甩着舌头,像一个小炮弹似的冲了出去,一把扎进他两的怀里。
他们才离去一天的时间,家里并没有什么变化,老刀是个做事利索的人,即便他们不在家,他也不曾乱动什么。
如果是末世前,赵悬绝对不习惯一个没有血缘的男人无端端地介入她和路安的生活中的,她是一个很有边界感的人,不爱管别人的事情,也不喜欢别人来管自己。
她和路安一起生活了太久,彼此的存在就像是空气一样,完全融入了生命里,后来老刀的来到让她意识到人类果然是群居动物,她很快就适应了老刀的存在,她甚至已经物色好了一栋房子——就在他们房子对面不足二十米的地方,两层小楼,也非常坚固。如果老刀有想留下来的意思,他们可以帮着一起收拾那栋楼,让他长住下来。
但是路安说,老刀并不会久留在这里。
这件事情因此藏在了赵悬心里,被搁置下来。
回来之后依旧如常,冬日来临后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逍遥了,没有繁重的农活,整日的打算就是今天吃什么,以及明天吃什么。
老刀像个老父亲一样教着路安各种生存知识,他从不吝啬这些知识的传播,他教会一个人多一点,那么就有一些人生存下来的几率大一些。他们依旧三天两头地往深山里跑,赵悬已经不大担心他们了。
赵悬打算将今年收获来的一部分土豆和地瓜做成粉干来吃。
这两样东西虽然直接焖熟了吃就很香,但赵悬吃多了总会胃疼,她不打算将这两样食物当做主食。
春天后土豆这些东西就要长芽了,因为赵悬决定在前年将这两千多斤的土豆和地瓜做成粉干,这样可以存好几年。
制粉的过程和做藕粉差不多,赵悬没有做过,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先挑了一百斤地瓜制成了地瓜粉。
历经了她十来天的功夫,晒干后得了十二斤的粉。
赵悬看着玻璃罐子里的粉,叹了一口气。
出粉量真低。
这些地瓜粉还需要很繁琐的步骤再制成粉丝,然后再进行晒干……她不禁又叹了一口气。
春天捕的那头猪基本要吃完了,肥肉全部熬成了油,棒骨炖汤喝了,口感好的排骨和腿肉被她做成了咸肉,也在这一年里吃完了,冰箱里还剩着些里脊肉,因为要用到很多油去烹饪,所以一直冰着没吃。
她打算用这个地瓜粉做些醋肉吃。
地瓜粉裹着肉片做出来的东西很好吃,无论是炝肉还是醋肉。赵悬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这些东西了,心里馋得不行。
切成片的猪肉用酱油、醋、蒜末和一点点香油腌制一会儿。赵悬存的各种白醋陈醋有很多,醋这种东西不会过期,只要没开封的她都收了来。
酱油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她一直用得很省。她想着过段时间用什么东西再和姚家人换一些来。他们还有一些存货——姚家人流浪时带着很多酱油,有时候会用酱油和遇到的一些幸存者交换物资。
腌制好的肉裹上地瓜粉就可以下锅炸了,油是仅剩下来的一小罐子猪油,因为今年收获了很多可以榨油的花生,这才让赵悬咬咬牙,拿出最后一罐油来奢侈一把。
她另起了一个小炉子,架上一个小锅,小心翼翼地挖下已经凝固了的猪油,眼见着雪白的油在锅子里化开,她夹起一块肉,慢慢放进翻滚着的油锅里。
地瓜粉的包浆会在油温里变成酥脆的壳,而里头的肉片依旧会是又香又嫩。
煎好了第一片赵悬就迫不及待地夹起来,吹了吹,整片塞进嘴里。
“咯吃”一声,那是牙齿咬碎脆皮的声响。香脆的皮裹挟着里头的猪肉,特地放入了醋,醋香让肉去腥变香。
果然地瓜粉裹肉的搭配,怎么煮都不会出错。
赵悬很有耐心地慢慢炸着肉,很快就炸好了一大盆,刚做好的醋肉白嘴就可以吃,放上一晚后,醋肉就变得不那么脆了,这时用来下粉丝或者煮汤也不错。
就是油用的有些多——赵悬有些心疼了。
炸剩的油又被赵悬倒进了小油罐子里,只炸过一次的油依旧油亮,她打算继续用来炒菜吃,锅底剩下的油渣也被小心地扒拉出来,赵悬决定拌进460的饭里,以此做到不浪费一滴油。
去年他们从荒田里收获了一些花生,自己榨了一些油,但因为经验不足,得油量很低。今年花生的收成好,她和路安商量了一下,不想再用土法榨油了,得找一个家用版的榨油机,这样想来还得去镇上看看。
赵悬想多榨些油,好过个丰年。
傍晚老刀和路安回来时,赵悬做了一大盆醋肉汤,里头放了西红柿和一把小青菜,西红柿的今年最后一波了,还是从村子里野生的西红柿藤上摘下来的。
三个人对着一盆油滋滋的肉汤就着米饭简单吃了一顿。
这时候老刀和赵悬谈起了准备去老林里那那栋小屋子住几天的事情。
他说:“到时候我再带个睡袋去,你两用过的我可就不睡了。冬天那些动物找食可能会朝村子这里走,我刚好去守几天,路安你去吗?”
路安下意识地看向赵悬。
赵悬撇了路安一眼:“你去吧,我自己能应付。”
“好”路安点头,“我给远哥他们说一声,叫他们照看些你。”
“不用麻烦了,不就几天嘛。”赵悬拒绝了,“我给你们准备些吃的,天气现在冷了,不多吃点不行。”
老刀说:“这醋肉还有吗?这东西好吃。”
赵悬咧开嘴笑了:“还有些,我给你们都装了,你们到山上可以煮汤吃。”
老刀和路安进山所带的东西乏善可陈,多是带了可以保存很久的酱菜肉干一类的。赵悬想了想,还是塞了一篓桔子和一罐糖。毯子也多带了两条,用防尘袋装着,叫他两背上山去。
路安将460留给了赵悬。
天气更冷了,460出门的频率就少了,多数时候都喜欢窝在大沙发里打盹,自己叼着毯子为自己盖被,将小窝整得还挺暖和。
送走了老刀和路安,赵悬就又开始专心做自己的事情了,这两个月来她也习惯了路安隔三差五地不在家,好在冬天也不需要做多少活儿。
她准备将几百斤的地瓜先制成粉,至于粉干,就等他们回来再一起做。
制粉需要很多水,她也懒得来回打水,就在井边磨浆,460多数时候会陪着她一起,太阳光暖暖的,不知不觉就可以干一整天。
期间章小禾有来找过她,给她带了点自己做的番茄酱。番茄酱是生番茄直接装进瓶子里、拧好瓶盖后再隔水蒸熟的,只有不拧开瓶盖就可以放上好几年,这个做法类似于罐头的做法。以此类推,还可以**肉罐头和猪肉罐头。
赵悬道了谢,回了一些咸鸡蛋。
章小禾还那样笑眯眯的,帮着赵悬磨了一个下午的浆,临近晚饭才回去,回去时想叫赵悬一起到自家吃晚饭,赵悬拒绝了。
“不去了,我老感觉路安随时要回来,我想等他回来。”她是这样回复的。
没有通讯后,所有等待的时间都变成了未知。她曾经问路安有什么法子可以让两地通讯,但路安并不了解这一块的知识。
这几天赵悬都不敢走远,她希望路安回家可以第一眼见到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