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二年,是夜,御书房
“陛下,温德宫差人来说,贵妃娘娘快要生了。”姜公公急忙从殿外跑进来,禀告皇帝。
皇帝即使是听到这个喜讯,可他的脸上并未流露出任何情绪。
“朕知道了,皇姐这会儿应该入京了吧。”
“回禀陛下,长公主殿下已经入京了,估计过不了多久就入宫了。”姜公公回答。
“走吧,摆驾温德宫,朕去看看贵妃。”
皇帝在去往温德宫的途中不免想起在几个月前发生的事情。
数月前
贵妃带着自己做的参汤来到御书房,皇帝的贴身太监姜明立于殿外,贵妃上前与其交谈。
“烦请公公通报一声,就说我想见陛下,想着陛下日夜操劳国事,便做了些参汤为陛下补补身体。”
“请贵妃娘娘稍等片刻,奴才这就去禀报陛下。”姜明知道虽然贵妃素来鲜少见皇帝,更不要说主动求见了,但并不影响她正得盛宠,况且如今贵妃怀有皇嗣,据太医说,贵妃腹中的孩子是双生子,他自然是客客气气的。
姜明快步走进殿内,皇帝正在批阅奏折。
“陛下,贵妃娘娘求见,还带了自己亲手做的参汤。”
皇帝觉得不可相信,“真是稀奇啊,她居然会主动来见我,估计是有什么事吧。”皇帝冷哼一声。
姜明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皇帝,貌似在揣测皇帝内心所想。
不等他发问,皇帝便说“你让她进来吧,”
姜明回道,“是,陛下”。
姜明出了殿外,看见贵妃依旧站在那里,连忙跑过去。
“娘娘,陛下召您进去呢,您快去吧,这大太阳的,动了胎气就不好了。”
“那多谢公公了。”
“这是奴才该做的,娘娘快去吧。”
同姜明道谢后,贵妃吩咐侍女留在殿外,自己提着参汤独自进了御书房。
贵妃向皇帝行礼,“臣妾见过陛下,带了些自己做的参汤。”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起身走向贵妃,将她扶起来,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
“你向来都不愿见我,今日怎么就来了,还带了参汤,不会有什么事要求我吧,这可不像是你啊。”
皇帝端起参汤便喝了下去。
“你就不怕我下毒。”贵妃见他直接喝了下去,反问他。
“不,你不会,起码现在不会,好了,你找我是有什么事要求我吗。”皇帝坐在主位上,居高临下得看着她。
贵妃也不惧怕,说:“我要你在孩子出生后将他们送往陇西,交由长公主抚养。”
皇帝听了并不是觉得这个要求过分,而是觉得好笑。
“我凭什么答应你?”
“凭我身后的云国公府和长公主带领的陇西十万大军。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卷入纷争,只盼他们将来能够平安地活着”她直视着皇帝,眼中流露出的情绪都被他看在眼里。
“可是就算我现在同意,你觉得那些朝臣会同意吗?”皇帝带着戏谑的神情看向她。
“什么条件,你直说吧。”到底是自幼相识,贵妃知道皇帝心里在想些什么。
皇帝也不拐弯抹角,道:“那我就直说了,我可以帮你,但是要在孩子周岁之后才可以离开京城,我需要时间来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让那些朝臣相信孩子必须在陇西生活,当然,在你生产前我也会将皇姐召回京,而你也必须留在宫中,十八年后我也会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如何?”
她自然知道皇帝话中的意思,无奈之下,为了孩子,也只能答应了。
因为她知道,无论她真死或者假死,只要她人不在宫中,那长公主与孩子的生命和前途都将没有保障,她不希望她的孩子和她当年一般,身不由己。
温德殿内
“娘娘,用力啊,孩子马上就要出来了。”接生嬷嬷说道。
“啊啊啊啊啊!”寝殿充斥着贵妃撕心裂肺的喊声。
不到一刻钟后,皇帝赶到,众人行礼。
“免礼吧,如今贵妃情况如何?”皇帝问向贵妃的贴身侍女。
“回禀陛下,方才接生嬷嬷说娘娘的情况不容乐观,恐怕会难产。”侍女回答。
“朕进去看看。”皇帝说着,正准备踏入寝殿,长公主便赶来了。
长公主风尘仆仆地从陇西赶来,不过也只是一心想着她多年未见的挚友罢了,自己甚至都来不及回府内换一身衣服就马不停蹄地进了宫,心中满是担忧。
“见过陛下,”长公主简单向皇帝行了一个礼,问道:“她情况如何?”
不等皇帝回答,侍女跑出来,见长公主已经到了,说:“殿下,您快进去看看吧,娘娘难产了。”
听到这句话,长公主一个箭步冲进寝殿,只看见贵妃虚弱地躺在床上,她快步到床边,紧紧握住贵妃的手,眼含泪光道:“我回来了。”
贵妃见长公主已经来到,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用力,孩子马上就出来了。”长公主为她擦了擦额上的汗水。
时间不断消逝,一刻钟后,孩子总算是生出来了,贵妃虚脱地躺在床上。
随着孩子的哭声响起,皇帝快步踏进寝殿,贵妃见状 ,问道:“陛下不去看看孩子吗?”
皇帝走到床边,神色中透露着担忧,“孩子自会有奶娘照看,你们为孩子起什么名字了吗?”
长公主抬头看向皇帝,说:“既是陛下的孩子,应当由陛下起名字,不是吗?”
“那好吧,既从宸字辈,那男孩就叫宸旻,女孩就叫宸昱,公主的封号就叫明睿吧,这几个字都是有着好寓意的。”
贵妃点了点头,说:“陛下所言极是。”
“好了,我们先不要打扰阿云休息了,她刚生产,身体还很虚弱,我们先出去吧”,长公主转头替贵妃掖好被子,柔声道“我们先出去了。”
她拉着皇帝一同出了温德宫,去往御书房。
“皇姐身为陇西的镇远大元帅,就这样离开真的没问题吗?”
长公主随口道:“不是你叫我回来的吗,况且不用你操心,边关有四将镇守,百姓不会受到外族侵扰的。”长公主冷淡的态度让他不禁回想起当年。
皇帝带着质问的语气,说:“皇姐还在记恨当年的事。”
“既然已经过去,又何必再提,况且我知道当年父皇是为了保护我们,否则他也不会准许我离京,并将陇西赐予我作为封地。”长公主并未多说,也只是淡淡回应。
曾经无话不谈的姐弟二人,究竟为何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如今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皇帝淡淡说到:“我答应她了,我会想办法说服那些老顽固的,一年后,皇姐就带两个孩子去陇西吧。”
长公主也只是静静的看着他,淡然道:“希望我离开后你能好好待她,莫要再让她伤心了。”
贵妃是将门虎女,年少时也曾想领兵打仗,却因一纸赐婚,余生都被困在了宫中,长公主也为此感到惋惜。
自那年他们成亲后,长公主便离京去往陇西,甚少归京。迄今为止,也仅仅只有皇帝登基那年和贵妃生产回来过,再往后便是永泰二十年了,大战得胜归京。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五年的时光过得如此之快。
这一年,燕宸旻和燕宸昱首次带兵出征,初露锋芒,大败敌军,名动天下。他们的名号不仅仅是边关百姓知晓,也早已传遍了京城,这时他们也不过十五岁。
大获全胜的消息也传入了宫中。
“待他们归京,朕定要好好赏他们。姜明,摆驾温德宫,朕要把这个消息告诉贵妃”,皇帝听了龙颜大悦。
胜利的号角随风从陇西吹到了京城。许是贵妃早已听到了陇西传来的消息,竟然破天荒地见了皇帝一面。
“你倒是有闲情雅致,陇西传来消息,旻儿和昱儿打了胜仗。”皇帝倚在树旁,淡淡地看着贵妃。
贵妃的语气中没有起伏:“是吗,看来他们真的很厉害,身为母亲,我自是会为他们骄傲。”她将鱼食交给侍女,与皇帝一同散步。
“你不想见见他们吗?”
“往后自会有机会见到。”
“也对,再过三年,他们就十八岁了,皇姐便会带他们回来的,你说他们到时候会留在京城,还是选择会陇西呢?”皇帝看着贵妃,但却从她的眼中感受不到任何情绪变化,好似她一点都不在乎。
风轻轻拂过她的发梢,吹动了她的思绪,没有母亲不希望孩子留在身边,但她更希望她的孩子平安幸福
“边关如今倒也是安定一些,留在陇西未尝不可。”贵妃平淡的语气中听不出任何情绪,似乎她更希望孩子们留在陇西。
陇西的寒风带着一丝的刺骨,街上大大小小的商贩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节庆做准备,也不乏有一些外地的使团前来通商。
“姑母,今日是元宵节,您就允许我们出去玩吧”,燕宸昱晃着燕淳槿的胳膊,撒娇道。
“想去就去吧,也该歇一歇了,不过这段时间街上鱼龙混杂,你们要万分小心。”
不等燕淳槿话说完,他们两个就跑出去了:“知道了,姑母。”
燕淳槿无奈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他们今年不过十六岁,终究还是孩子心性罢了。”
晚霞的余晖渐渐散尽,夜幕悄悄漫过天际。
既是灯会,自然是少不了花灯的装扮,一点一点的灯光聚集在一起,好似将黑暗淹没了一般,街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好生热闹。
“瞧一瞧,看一看”,小贩们在街上叫卖着。
“这是什么,看起来好好吃啊,我们那里都没有这些东西。”一位外族装扮的少女似乎对这些点心感到新奇。
店家回应她:“小姐好眼光,这个东西叫月饼,是我们这里所特有的,您可以试试,非常好吃。”
“那我要这几个吧,给我包起来。”贺湘随意指了几个看起来不错的月饼,并将钱付给店家。
“小姐,我们快走吧,要不然赶不上灯会了,”身旁的侍女催促道。
“嗯,我们快走吧。”贺湘付了钱,拉着侍女快步离开,却不小心撞到了人,月饼撒了一地。
燕宸昱连忙扶起贺湘,开口道:“抱歉,刚才不小心撞到了你。”
贺湘起身,礼貌回应:“多谢公子,方才是我们不小心撞到了公子,应当是我们赔不是。”
许是太过于着急,她们并未认出燕宸昱是位女子。
燕宸昱担心撞伤了她们,问道:“无妨,倒是你们,有没有撞到哪里?”
贺湘摇了摇头,“我们无碍,但是我们要赶不上灯会了,就先走了,多谢公子,后会有期。”
贺湘拉着侍女快步离开,燕宸昱看见散落在地上的月饼,想叫住她们,却发现她们早已走远了。
燕宸旻走过来,看着自家妹妹盯着远处,好奇问道:“你在看什么?”
燕宸昱也没有多说什么,只道:“没什么,我们走吧,我想去灯会看看。”
“走吧,感觉今年的元宵节格外的热闹,人要比以往多一些。”二人并肩行走在街上,时不时交谈。
“哥,你给赵姐姐挑好礼物了吗?”燕宸昱想起刚才自家兄长一路不断被一些首饰吸引,问道。
“当然了,我们自幼相识,我自然是了解她的。”燕宸旻担心自家妹妹一个人逛灯会过于无聊,便询问她:”我一会儿要带她去放花灯,你去吗?”
燕宸昱自然是不想打扰他们,无奈开口:“我不去,你们去吧,我就自己转转,不用担心我。”
燕宸旻心想,以他妹妹的身手自然是不会受到伤害的,二人便在此处分道扬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