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说的靖王,自然是指的苏慕,当今皇帝的同胞兄弟。
如果说当年那些同皇帝一起纵马饮江、驰骋天下的异姓手足大多在封侯拜相之后又迅速地被陛下送入囹圄,身首异处、九族夷灭,那么,皇帝待这位胞弟可谓亲厚。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位胞弟也很懂事,没有妻妾,没有子嗣。
他没有妻室早已成为京城的美谈:他的未婚妻在那段天下征战的戎马岁月里不幸病故,他悲痛不已,立誓终身不娶,皇帝感其赤忱,旌表其为“义夫”,一时传为佳话。
至于苏沂,则是他南抚百越之时,收养的下属遗孤,皇帝破例立为世子,将来承袭爵位。
苏清说他可怜,自然不是如朝中同僚和市井男女一般心疼他孤苦鳏居、没有妻儿——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坊间蓬门,都不缺孤苦无依的寡妇,也没见谁心疼。
她说的靖王可怜,自然是指的别的地方。
……
而此刻的韩景妍对这些都一无所知。
她觉得自己才比较可怜,还得现编靖王的脉案。
她本想看看便宜师傅淳于文英留下的脉案抄袭……啊不对,学习一下,可奇怪的是,太医院居然没有淳于文英给靖王请平安脉时留下的脉案。
这很不寻常。
这两日她已迅速地摸清了诊治的流程:脉案需在请脉后拟定,由字迹端正的小吏以簪花台阁体誊写于不易腐坏的明黄纸上,呈给皇帝或妃嫔过目后再配药,脉案和配药的方剂更是要统一留档。
给靖王诊脉的过程虽说简单许多,但也不至于没留下只言片语。
按下心中疑惑,她决定向便宜师兄刘纬寻求帮助:
“师兄,你那里有近日的脉案吗?”
刘纬看出她是为靖王的平安脉头疼,一边给她拿一边苦笑道:“师妹,靖王殿下面色、声气、脉象如何?”
韩景妍思索道:面色看不见,声音是烟嗓,脉齐,桡动脉搏动90次/分,挺正常的——嗯,怎么感觉有点快?
可能靖王跑步回王府的吧。
韩景妍绝不把精神内耗在这上面,很有外科风范。
“没什么异常,靖王殿下身体康健。”
怕她开错药的刘纬长舒一口气:“那就没什么可说的,可以不开方子,写些饮食上注意的事,最多开些补药,或者开胃健脾的就是了。”
人参杀人无罪,附子救人无功,在太医院混,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老师走之前说靖王的医案还会给张九审一遍,不用太担心了。”说罢,他把手中的脉案递给韩景妍,指了指生药柜前的一名御医,“喏,他就是。”
“谢谢师兄!”
接过脉案,她仿佛又回到了在医院里复制粘贴科室同事的病历模板再自己改两句的日子,control c与control v式的不劳而获果然让人身心愉悦呀!
脉案上小吏的字娟秀整齐:
“七月廿六日,刘纬请得:梅贵妃妊娠四月余,脉息滑,胷中寒饮未化,肝木欠调,饮食少进,腰腿痠软,今用……”
韩景妍默默写下:“七月廿七日,韩景妍请得:靖王脉息滑,饮食知味,筋骨强健,今用……”
哼,她可不是那种会把日期、症状和怀孕也照抄上去的人呢!
保险起见,她找到张九,将写好的脉案递给他。
张九细细看过,后面倒是没什么问题,就是前面……
想笑,又不能笑,他们太医院御医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不会随便笑,除非忍不住。
张九掩袖道:“韩医女,我重新给你写一份吧,这一份我留着,就不放进太医院的记档了。”
再不懂察言观色的人也能听出不对来:“写的有问题吗?我再看看。”说罢,韩景妍拿回来,先将脉案草稿上自己的名字撕下来扯得粉碎——可不能有把柄留在别人那里——再细细查看。
看个鬼啊,她上次考中医学还是大三,她哪看得出来有什么问题。
张九强忍笑意,取笔蘸硃朱砂墨将那出明显的错误圈出。
韩景妍:……!
于是刘纬听到“啊”的一声转过来看时,便见韩景妍崩溃地跑开,回到自己案前继续默默崩溃。
刘纬:?
你有这样会尖叫的土拨鼠进入太医院。
……
窗横湘竹,帘卷虾须,冉冉香风伴着丝竹声声,吹起床边的绿纱。
松月轩在京城东,虽不是城中最负盛名者,却因环境清幽,许多名流雅士皆爱在此饮宴。
此刻,靖王世子苏沂便坐在松月轩二楼雅间临窗处。
“哎哟,不巧,我来迟了。”张九笑掀了珍珠帘子进来。
苏沂笑睇了他一眼:“就我们三个人,你拿什么乔呢?”
松月轩有侍膳的小厮丫鬟,但苏沂虑及待会儿要谈的事,事先便叫他们都出去了,只留自己和阿茗等张九。
待阿茗开始布菜,张九先与苏沂谈起前几日他和秦晓霜会面时的情形。
苏沂听罢,凝神道:“看来他想拉拢我,为太子效力。”
“他对太子一向尽心,”张九笑道,听不出是微嘲还是叹惋,“他能不尽心吗?从小就是太子伴读,进了翰林院又转进詹事府,侍读太子左右,太子出事时他父亲还上疏为太子申辩。他就是满世界说自己不是太子党,别人也不信呀。”
苏沂不置可否:“他若想与太子撇清干系,有的是机会,用不着如此奔走。”
“不管怎么说,他要是想帮太子,可真得加把劲儿咯。”张九声音渐小,“梅贵妃盛宠优渥,又有了身孕,更不要说她的二皇子也年岁渐长,陛下若真动了易储的心思,他秦晓霜能落着好?”
苏沂的声音如张九一般压低,目光却渐渐凝重:“陛下易储与否,从来就与这无关。”
“但总归是给了陛下另一个选择。”
……
此刻,韩景妍就跪在“另一个选择”——二皇子榻边。
当她还没来得及从给靖王写错脉案的悲痛中走出来——这次的悲痛程度堪比她大三第一次考临床技能操作,那次她在监考的一众外科大佬面前考消毒铺巾,在消毒和铺手术小单后,成功忘记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就开始铺手术中单、铺手术大单,酣畅淋漓地上演了“有菌操作”——她就被召到了梅贵妃所住的关雎宫。
韩景妍和刘纬向珠帘后的梅贵妃行完礼,又跨过屋内焚苍术的炭盆,向榻上抽抽搭搭哭着的二皇子行礼。
刘纬先上前诊脉,没想到手刚一搭上二皇子的手腕,他便抽噎得更厉害,一旁的乳母忙过来哄着。刘纬再试,二皇子依旧一碰便哭得厉害。
不待梅贵妃眉心生起怒意,刘纬忙叩首道:“微臣无能,惊扰了小殿下,不知可否传伺候殿下的宫女嬷嬷们一问?”
几个宫女在一旁跪了,说起午后牵着二皇子在菊香苑玩耍,岂料二皇子想追蝴蝶玩儿,忽一下甩脱了伺候宫人的手追出去摔了一跤。
“荒唐!”梅贵妃嗔道,“只有你们伺候不周的不是,岂有殿下的不是,还敢推脱!”
宫女下得噤声,韩景妍也踌躇不已:听起来,这小孩子不会骨折了吧?虽说二皇子看起来不过七八岁,骨折也大多是青枝骨折,但如果真有桡、尺、舟、指等骨头的不稳定性骨折、甚至断端伤到血管神经就麻烦了;更何况她还不知道这里的医生如何固定复位、不知道刘纬带的工具盒里有没有她趁手的工具,要是暴露了自己根本不了解这里的医疗手段,该怎么办,总不能说举荐自己进太医院的人是瞎了眼吧?
还没来得及想好对策,就已经该她诊脉了,她也只有硬着头皮跪到二皇子榻边的锦褥上。
和刘纬一样,她的手刚搭上去,哪怕已经是极轻,二皇子也疼得直唤。
她忙缩了手,认真查看刚刚碰到的手腕以及他的手指,却并没有看见任何畸形,只是手掌内侧有些擦伤。
她向梅贵妃请求让照顾二皇子的嬷嬷把二皇子袖子轻挽上去些。
还好二皇子袖子宽大,因此挽上去时他也没觉得十分疼痛。
袖子下的手臂白而纤瘦,甚至可以说有些太瘦了,不像皇亲贵胄,但也看不出任何骨折后的畸形、红肿,关节处也正常。
不像骨折。
等等,不会是?
韩景妍又向梅贵妃请求可否让乳母抱着二皇子,她为二皇子试行诊治。
梅贵妃思忖片刻,让太监搬了屏风过来,又放下榻边的帷幔,叫刘纬坐在屏风后看着韩景妍诊治,自己则也在榻后盯着韩景妍。她既担心孩子出事,又不忘宫中最重男女大防、皇帝更是忌讳妃嫔与外男接触,若被他知道难免祸事临头,自然既要男太医与自己隔开,又让他看着韩景妍。
好麻烦,好想回家。
韩景妍还来不及重新陷入伤怀,旁边的宫女就递过来一方锦帕,说男女有别,让她隔着帕子给二皇子复位。
好吧,原来还有更麻烦的。
有这功夫你大胤朝能不能把科技树点在发明乳胶手套上?好歹还能一举两得。
韩景妍凝神静气,让乳母抱好二皇子,一手隔着帕子握着他手腕,一手拇指捏了锦帕的一个角垫着,放在他手肘桡骨头处,慢慢将他小臂往后侧旋。
想象中的复位感并未出现。
二皇子吃痛,又开始抽噎起来,梅贵妃的眉心也生出几分躁意。
漩涡中心的韩景妍精神状态比他们好不到哪儿去,不过,她迅速冷静下来,继续将他小臂后旋,自己则以左手拇指按在他桡骨头处,让他屈肘。
轻微的入臼感如约而至。
搞定。
二皇子的抽泣声戛然而止。
“欸,不痛了。”他喃喃道。
当然不痛啦,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了自然就不痛了。
一开始她还没往这上面想,毕竟二皇子看起来也有七八岁了,照理来说不容易出现这种小儿才有的病症,但待他袖子挽上去,露出营养不太好手臂时,韩景妍便隐隐想到方才宫女提到她们是牵着他走的,最重要的是,她确定他没有任何的骨折畸形,手腕也能活动,故而一试,没想到还真成了。
说来也怪,这二皇子的营养为什么这么差?
不会有肺结核之类的吧?更阴谋论一点地想,慢性毒药也不是不可能。
按下心头疑虑,她对宫女说起二皇子已长成,纵是爱护之意,也不要总是牵着,任他自己走、跑、跳之类的,看紧些就是了。
在皇宫里行医和现代大相径庭,她可以对门诊上患儿的父母嘱咐不要牵伤了孩子,却不可能当着梅贵妃的面说出来,不然皇子金尊玉贵,这几个宫女恐怕难逃责罚,她又不想以后二皇子再出这样的事,只能这样旁敲侧击地说。
好在宫女听出了言外之意,连连称是,刘纬也在一旁嘱咐了几句。
临行前,她还差点忘记将帕子还给乳母,不由有些尴尬。
等等,帕子。
韩景妍看着那方锦帕出神。
当初靖王府里,那个不知底细的假靖王递给她的帕子,不会本来也是为了让她隔着诊脉的吧?
……
松月轩丝竹声声,在燥热秋日里尤为怡人。
“对了,”张九突然想到了什么,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将袖中叠着的脉案草稿递给苏沂,“你看看?”
这是张脉案,奇怪的是,上面医生的名字被撕掉了,写着:靖王脉息滑,饮食知味,筋骨强健……其中“脉息滑”三个字被红墨圈出。
“这是什么?”苏沂疑惑。他又看不懂医案。
“恭喜你,”张九笑道,“你怀孕了。”
【谢谢评论的读者们[狗头叼玫瑰]给前10个评论的读者发点绿江币谢谢大家[害羞];今天还特别惊喜,[熊猫头]居然有小可爱浇灌了营养液,[亲亲]超感动,21-23日会有加更的[撒花]。蹲蹲大家收藏呀[加油](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看不到是谁,还不知道非评论区的营养液究竟怎么看[托腮]不过放心,会有加更的,希望小可爱能看见),加更的字数会分成三部分放在三个大章里,就不单独发一章增加章节数了】
(下章我们的小张将喜提被打【坏笑】。这里是用滑脉的梗啦,滑脉其实不一定是喜脉、孕脉,很多疾病甚至正常人也可以偶见滑脉的,不过确实是喜脉的一大特点,所以这里玩梗。
有点纠结是写“朱砂墨”还是“硃砂墨”,每天写文时间的10%都在纠结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本文所有医疗内容均可能有一定虚构成分,不作为任何医疗建议,生病请看医生,请勿自行模仿。)
案:
①簪花台阁体:簪花,即簪花格,谓书法工整隽秀。典出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引南梁袁昂《古今书评》:“卫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卫恒,西晋书法家。其侄女卫铄(字茂漪)也为著名书法家,据传为王羲之的老师,世称卫夫人。
单独把这个列出来是因为似乎网上有传闻说卫夫人的字是“簪花小楷”,先不说前面提到的“簪花”典故其实是指卫恒这件事(唐人韦续曾用袁昂类似的比喻形容过卫铄的书法,但也没有出现过“簪花”原词),单论“簪花小楷”,就是一个现代的伪概念,没有单独的“簪花小楷”这种字体,古代著名的书法评论中压根就见不到这个词,现在所说的簪花,大多指的明清时的台阁体、馆阁体,脱胎于赵孟頫等人的娟秀小楷,成型于明代永乐年间(同时代有同名的诗词流派“台阁体”),这种书法和魏晋时期钟繇、卫铄、王羲之那个时代的小楷大家们的风格相去甚远。卫夫人的书法是相当强调“筋骨”、意气古朴的,和现代幻想的娟秀天壤之别。
这种伪典故的流行可能源于潜意识里将“花”等柔媚意向和女性绑定,比如看到秀媚的诗风就觉得是女子写的,看到大气的诗风就觉得是男子写的,然而恰恰相反,古代闺怨诗词、脂粉艳辞多为男子写作,女诗人也写过很多大气磅礴的作品,传播这种将书法里的“花”和女性书法家绑定的伪典故无疑是在加重文化领域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所以我把这条注释单独列出。
②人参杀人无罪,附子救人无功:俗谚,意思是用补药,即使用得不对致使不好的后果,人们也会觉得是补药所以与它无关;用附子之类有毒的药物,即使救命,大家也会因这种治疗方法有毒而否定。喻认不清功过是非。有多种版本,如“黄连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等。
注:附子有大毒,请勿胡乱服用。本文不是赛博医院,不作为任何医学建议,生病请正规渠道就医。
③刘纬的“七月廿六日”脉案内容改的清代佟文斌端康皇贵太妃脉案。
④土拨鼠的叫声其实并不是网络上流传的那种尖叫声,那种声音是后期配的,与自然界土拨鼠的叫声不相符,这里只是玩梗。另,野生土拨鼠可能携带鼠疫等多种疾病的病原体,请不要贸然接触、揉摸。
⑤消毒铺巾中,可以在铺小单之前穿手术衣戴手套,也可以在铺中单之前(两种的铺小单方向顺序不同),现多采用前者,怕有人问所以单独注释。
⑥苍术(zhú):中药名。太医诊治时在殿中焚苍术这一段参考《酌中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珍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