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十三郎进屋,吕登敏便挥退打扇的丫鬟,小厮见状,识趣地掩上门扉。厚重的木门隔绝外界一切声响,待门再一次被推开,姚十三和吕登敏一同走出。小厮察言观色,姚十三郎神色与来时别无二致,主人面色倒是和缓了许多,眼角眉梢尽是笑纹。
吕登敏喜形于色:“十三郎慢走,某改日登门拜访——来人,好生送姚爷!”
当日夜里,一大箱厚礼送进姚府之中。
吕登敏结了心事,当夜让人从窖里开了两坛陈酿,又吩咐小厮,将其中一坛给十三郎送去。
人一失了心智便于常人不同,磕磕碰碰也在所难免。
品着陈酿,美婢在侧,吕登敏不胜酒力,只觉浑身绵软,飘飘欲仙。
太学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一入七月,汴京降了几场大雨,消去数月以来的暑热,将大小街道洗练一新,也带走了数日来笼罩在太学上方的阴霾。
前些日子,被捕的贾学录在牢内畏罪自杀。太学中官宦子弟不少,消息灵通,不消几日就传遍了太学。
“据说是一头碰死的,血溅了满墙,好生骇人!诶老闻......吓傻啦?”卫赐绘声绘色讲起听来的传闻,伸出一只手在闻竹眼前晃了晃。
闻竹回过神来,神色如常:“竟死在牢里,倒出人意料。”她似又忽然想到什么,笑着拍了拍卫赐,“对了老卫,明天休沐,嘉惟说打马球的事,你同他们玩去吧,我有点事。”
见她兴致缺缺,卫赐有些担忧。
闻竹低声安抚:“鬼市那边有点子琐事,你只管和他们玩去,不用担心。”
卫赐也不再劝,心中却还有些忧虑。同鬼市那帮人几次打交道下来,大致知晓了那是群什么人。只是情况摆在这,由不得他做选择。
卫赐虽担忧,终究还是重重点了头。
这是他们二人的秘密,为母亲,为自己,也为了知交,他须得守住了。
次日辰初,闻竹已经站在横街上。
今日阴沉,晨风寒凉。街面上货郎游商一如往常,闻竹拐进一条小巷,脚下的石板路渐渐成了土路,叫卖声才渐渐稀落。
此处位于汴京南城,蔡河之南,离国子监太学不远,并非中心繁盛之地,人口不丰。巷子里大多是寻常人家。贾学录俸禄不多,在此处赁了一处小院充作居所。
闻竹一身布衣,作寻常百姓装扮,沉着头赶路,并不引人注意。
她本意秘密探访贾家,如非必要,还是不要惊动贾夫人母子,特意从屋后的巷子来,直接绕道小院后墙。院子用土墙围着,风吹日晒,受不住风雨侵蚀,她寻了个矮处,见四下无人,当即利落一翻,稳稳落在院内,几乎没发出声响。
院子并不宽阔,蹲下身腾挪几步,便到了房屋后窗旁。后窗微微支开,闻竹顺着往屋内看去。
屋中未点灯,前屋门开了一道缝。从她的角度看,贾夫人手里拿了个花绷子,许是刺绣劳累,趴在桌案旁睡着了。正屋无稚子身影,许是在正屋旁的小耳房中。思及此处,闻竹轻悄地支大窗户,跳进屋中。
闻竹轻手轻脚地靠近桌案。
贾夫人睡着,脸朝着另一侧。
昨夜下雨,一阵凉风裹挟着潮气吹开屋前木门,光亮直射进来,虽不如晴日,勉强使她看清屋内事物。
一看还不如不看。
凉风吹在面上,一股血腥之气一股脑地灌进鼻腔,她不由得咳了几下。转过头才发现,墙边几个箱笼一一敞着,凌乱不堪,估摸但凡值钱的事物都被搜刮了去。
据她所知,纪宣请的郎中已来过贾家,又留下不少药材金银。如今看着,钱财自是被洗劫一空,几副药包也被一一挑开,药材散了一地。
贾夫人依旧静静地伏在桌旁。
忽然意识到什么,她颤抖着提步向贾夫人靠近。赫然瞧见夫人背上数个大血洞,目光扫过地面,一滩血已凝固。
满地殷红着实骇人,她忙退几步,险些踩到。
虽说她幼时曾随母亲逃荒,一路上生死之事见过不少,可那时毕竟还小,记得不算真切。像今日这般亲眼目睹如此惨烈的凶杀现场却是第一次,不免心惊肉跳,浑身战栗。
闻竹强压下恐惧,说服自己冷静。
现场好似强盗劫财。
她摇摇头,即刻否认了这一结论。
贾家不是富贵人家,这片巷子也非汴京富庶区域,方才在外面看,巷子内其他人家一片祥和。怎生强盗吃力不讨好,偏劫了贾家?
血液凝固,靠近还能发现,贾夫人手上已经生了尸斑,估计杀手是昨夜里来的。
闻竹忽地抬头环视四周,背脊发凉,片刻之后,才敢确定凶手已经离去。
若是今晨行凶,凶手尚未离开,恐怕她一进屋就没了命。
心脏狂跳不止,外屋一片狼藉,不免让人担忧起内室稚子的情状。
闻竹不给自己犹豫的时间,直接走入内室。
果不其然,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
稚子静静躺在床上,被子上大片血迹格外显眼,洇开一朵诡异而妖艳的花,宣示生命的终结。
杀手狠绝之至,连幼子也不放过。
整座房屋被死亡之气笼罩,闻竹乍着胆子上前,稚子脸色青白,两只眼睛睁着,依旧留恋世间。
恐惧自心底生发。惧怕死亡是人的天性,由不得她逃避。
她别过头不去看他,颤抖着抬手合上稚子的眼睛。接触到皮肤的一刻,彻骨的冷从指尖蔓延到全身。
她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从未觉得自己的感官如此敏锐。
哗啦——
不知是否是她草木皆兵,她手上用力的同时,幼童身下的床铺似传来按压纸张的声音。
那日贾学录疯语忽然浮上心头。
“‘送客自伤身易老’,闻修之,别忘记你说过什么,就算做了鬼我也不会放过你!”
她知这是唐人的诗,名为《赠道者》,诗云:“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全诗云: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当时百思不得解,这一整首诗和她有什么关系?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目光在屋内漫无目的地流转,在脑中将全诗顺了一遍又一遍。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心念所至,闻竹的目光同时停在小孩儿头下的枕头上,忽然明白了什么。
图书安枕里……
难道真是如此?
顾不得许多,她强忍着恐惧,移开小孩儿冰冷的身子,伸手掀开被褥。当翻开枕下第二层被褥时,一个有些厚度的信封赫然显露在眼前。
秘辛就在眼前,她却忽然迷茫起来。
想要拿信的手停在半空。
要不要拿走?
贾氏一家命丧黄泉,足以证明这是趟浑水。她好不容易重活一次,祸事应避则避。
是福是祸,这封信将给她带来什么,她浑然不知,也不敢去赌。
外面忽传来男子喊声:
“贾嫂子——起来没呢?贾嫂子——”
有人来了,不能再留,没有犹豫的时间。
稚子幼小而苍白的面容刺痛了她的双眼。
闻竹悬在半空的手紧握成拳,一把抓过信封,掖在怀里,几下理好被褥,一刻不耽搁,照原路从后窗跳出去。在外人进院前,稳稳立在贾家后墙之外。
出了贾家,闻竹穿过几条小巷,又绕回贾家正门。
此时门口聚满了人,不远处停了一架粪车。
街坊路人道,收粪人照例干活,到贾家喊了半天却无人来应。大门没关,收粪人进去才发现,贾家妇孺都断了气,钱财被洗劫一空。已报了官,开封府一会就要来人。
闻竹始终沉默,离开人群,拐进另一条巷子,找到无人之处,四下观察,确保万无一失,才打开信封,拿出里面一沓信纸,一张张看起来。
每一张右下角都赫然按着红色指印,俱是贾学录亲笔。
她只仔细看了第一张,拿着信纸的手渐渐不住颤抖起来。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匆匆看过,闻竹抬头,快速理好手中的信纸,放回信封中。
贾询被她们抓住的那夜,在太学斋厨内,她已听过贾学录口述。可直到面对如此详尽的叙述,她才知道,此事背后是难以言说的丑恶与恐怖。
信封被她收在襟内,好似一块烧红的铁片按在胸口。
贾学录死了,说是自杀,紧接着便是贾夫人和幼子......
天下哪有这样的巧合?
分明是灭口。
贾学录在牢里关着,怎么就突然死了?谁又有能力在天子脚下的汴京,不动声色地连杀二人?
贾询在狱中死的蹊跷,以最坏的情况考虑……只怕开封府也是指望不上的。
信的内容在脑中萦绕不绝,她又想起贾学录一家人的脸,只觉阴风阵阵,疾步快行来到横街街面,又拐进御街。
天空依旧阴沉,御街石板路的坑洼处积累了昨夜的雨水。闻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路上不知撞到了多少个行人。
御街西侧,一驾简朴马车停在间不起眼的店面前。
店面有些陈旧,上面一张竖牌匾格外新,上书“诊和堂”颜体大字。
李郎中老当益壮,无需人来搀扶,率先跳下马车,站在牌匾下,捋了捋微微发白的胡须,眼中全是笑意。
他并非不知世故之人。公子对他有恩,又在寸土寸金之地赁下店面供他行医。此等恩德,他怎能不感念?李郎中乃性情中人,丝毫不掩言语中的喜悦,转身朝马车方向一揖:“大恩不言谢,老叟定不负公子厚待!”
车帘掀起,一名穿着素色广袖圆领袍的公子从中而出。
冷,苍白,锐利。若照着这人画一幅写意,必是幅寒林雪影图。
公子下车,一把托住李郎中手臂,笑道:“我早说过,先生不必客气。”
公子身边两名随从,一高一矮,都端的是干脆利落,气质不凡。他二人栓好马,从马车上提下一堆物事,跟在公子和李郎中身后。一行几人正要进门,忽地走来一名布衣少年,那少年沉着头,行色匆匆,一个不备,竟直直撞在公子身上。
少年文质彬彬,看着像个读书人,他也自知理亏,言语带着惊诧,连连道了多声对不住,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沉着头穿过一行人,往北面离去。
“阔别九年,如今汴京的年轻士子越发浮躁了。”李郎中望向冒失少年的背影,摇头笑道。
少年未走出多远,北面街上便来了几名开封府捕快,亦是行色匆匆,拐入横街之中,行人纷纷退避躲闪。
见自家公子目光追随,那个高的随从邢福心领神会,往人群中去了。不过片刻便回,向公子耳语几句。
公子微微颔首,望向方才那名少年消失的方向,若有所思,转头吩咐身后护卫:
“颐兰,跟上他。”
“属下领命。”护卫嗓音英气,细听却能听出是个女声。原来是名作男子打扮的女护卫,举止利落,眼角眉梢尽是飒爽,转身融进熙攘的人群中。
李郎中有些不解,公子绝非不通情理之人,不过撞了一下,怎生盯上那名少年了?
元泽看出郎中的疑惑,薄唇勾出淡淡的笑:“先生没瞧见,”景元泽看着远处的人群,渐渐收了笑意,似有丝丝冰霜爬上面庞,“他袖口上有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