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天幕认证: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59章 事情落幕

第59章 事情落幕

在一众上位者查询无果的情况下,这样环环相扣的现实,除了接受是巧合,接受弘暄受上苍所偏爱之外,还能怎么想?甚至怕查询中存在遗漏,不少皇子们还自发的交换了信息,但查来查去,结果显示,这就是巧合。

孔家自大惯了,欺男霸女也好,草菅人命也好,收受各方孝敬也好,这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在他们眼中算不得什么。反正,只要他们不想改朝换代,皇帝总会优待他们孔家。

因此,被劫匪们利用也是很正常的。

收受贿赂前孔家也不知道对方除了贩卖私盐外,他们还敢谋反啊?

反正,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错误,阴差阳错间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说真的,弘历这小子也挺倒霉的,只是想扬一下自己的名声,结果阴差阳错,竟然碰上了这么个案子,也是不幸。但幸灾乐祸的同时,想起敦郡王父子一脉相承的好运气,难免不是滋味。对这个结果,除了胤誐本人,从直郡王胤禔到新上任的大将军王胤祯,一众皇子身边不约而同的都损失了一批茶具。

没办法,命运这种事情,也太让人意难平了?

唯有胤誐毫不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哈,这么倒霉的事情弘历也能遇上,弘历那小子难办了。”

“阿玛,你的表情收收——”

胤誐忍不住问弘暄:“好儿子,这里没别人,你跟阿玛说说,这件事真的跟你没关系吗?”

弘暄:“......”

胤誐不是第一个问的,事实上最先问的是二伯胤礽,其次是他的财神二伯胤禟。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几事不密则害成。胤礽的教育还是蛮成功的,面对二伯的旁敲侧击,弘暄不露分毫。基金会作为弘暄的秘密后盾,不为人知才更可靠。因此,尽管二伯对他一向很好,知道二伯有多聪明的弘暄最先防备的也是他。

真的,看看二伯的手段,二伯要是沉得住气,不发疯,不摆烂,哪有其他叔伯的事情?

他是这样反驳二伯的:“二伯,我有哪些势力,您不是都知道吗?”

弘暄最初的宫廷势力人脉,全然来自胤礽。

就算后期他自己也发展了许多,但很难和胤礽交付的势力做出完全的分割。可弘暄也知道,二伯对他的好,是有目的。就像胤礽会防备皇帝,而弘暄自然也会防备胤礽。

那基金会为什么没有暴露在胤礽面前呢?

因为基金会草创时的人全然来自十福晋,尽管十福晋额乐森其其格是未来闻名天下的女将军,但作为男子他和其他人一样,本能的轻视女子。后来随着救助人员增多,汉人和底层旗人才是弘暄可控的中坚力量。而弘暄的消息网和核心势力也来自于此,全然和这宫廷和前朝无关。

胤礽 :“......”

难道真的是他想多了?

胤礽嗤笑,虽然不知道弘暄在其中到底做了什么,但胤礽就是认为这件事和弘暄有关。对这弘暄那双波澜不惊的眼眸,胤礽没说相信,还是不信。

四目相对,老狐狸对上小狐狸,弘暄笑得无辜,胤礽笑得狡黠。

而胤禟的话,则单纯因为好奇。

胤禟:“大侄子,快来说说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你只要说出来,这十万两银子,就是你的了。”

好家伙,直接就是利诱。

弘暄:“......”

心动吗?

当然心动。

要暴露吗?

那肯定是不能的。

这倒不是弘暄信不过他九伯,实在是以他对他九伯的了解,胤禟若是知道他已经创下了这么大的基业,一定想尽办法撺掇他继承大清。

可这恰恰是弘暄不愿意的——

留在大清,也太难了些。权衡利弊,有些事情,只能是个秘密。九伯对他很好,只是九伯和他的想法、他的选择却未必一致。

因此,弘暄忍痛拒绝:“九伯,这么大一笔银子,真要是我做的,我能拒绝吗?”

胤禟想起弘暄视财如命的性子,终于打消了对弘暄的怀疑。好像也是,真要是弘暄做得,这么大笔银子,他能拒绝吗?

现在想起九伯拿出点那一大叠银票,弘暄都心痛万分。

对于胤誐的这一问,弘暄没好气的道:“真要是我做的,我能放弃九伯这一大笔银子吗?”

胤誐:“......”

好像,也是哈?

胤誐摊手,“那弘历那小子可真够倒霉的。”

说实话,弘历此时挺共情昆阳之战的王莽的,面对老天爷的亲儿子,除了认命还能怎么办?

老天爷你玩我吧!小爷我只是想扬个名,可不是想要找事干。

查到这里,弘历为民请命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他下一步如何去做才最重要。

可这一刻,弘历怕了——

这也很正常,那可是仕林的象征孔家啊!

况且,弘历那小子又不傻,虽然几房说法不一,但总归是有漏洞的,孔家若真想成为山东的王冕之皇为什么他们自家人不知道,反而外人却知道?

在此之前,和他的父辈们一样,弘历的第一反应就是他被人算计了,而怀疑对象首当其冲的就是弘暄。尽管在这起案件中弘历乃至他的皇玛法、阿玛以及叔伯都不曾查到一丝一毫弘暄参与的痕迹,但他就是怀疑这是来自弘暄的反击。

不过,弘历也没冤枉弘暄,事情到了这一步,跟弘暄息息相关不是?

至于说巧合?

那也太巧了,总不能因为弘暄是天命之子老天故意为自己制造矛盾凸显弘暄的能力吧?让弘历相信弘暄是那个天命之子,比自己夺嫡失败还难以让人接受。

就这么认命吗?

弘历眼神锃亮,危与机,从来是相对的,这未尝不是他弘历的机会。

谁说这件事对他就毫无好处了呢?

老百姓们懂得不多,除了首恶,上面的博弈,他们懂些什么。再加上统一的宣传口径,就算有些许明白人,也不损他民间的名声。至于前朝官场,被鄙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算什么,虚伪就虚伪了。屈服于汉人标杆的孔家,就算是嫉恶如仇的汉人官僚也能理解。况且,在利益足够的情况下,到底是他屈服与孔家,还是孔家屈服他还得另说。

若这件事处理好了,拉拢孔家以及青州官员还是没问题的。在局势明显对孔家不利的情况下,拿捏孔家也不难做到。至于青州官僚,孔家都放过了,为什么不进一步拉拢人心呢?

将孔家和青州一众官员高高拿起,轻轻放下,这就是弘历的取舍。化险为夷,对他最过有利。

对此事的做法,在弘历作下决定之前,雍郡王父子其实还产生过一番争论。以胤禛较真的性子,借此机会,将孔家不说连根拔起吧,痛打落水狗,狠狠惩戒一番孔家,让他们有所敬畏才好。到了这一步,只能进,不能退。哪怕与天下人为敌,也要走下去。

闹吧,闹个轰轰烈烈。

总该让人知道雍郡王府,知道弘历担得起事来。

但弘历不是胤禛,因此面对阿玛的反对,他是这样说的:“阿玛,儿子需要力量。”

“雍郡王府......”

胤禛的话语未落,弘历已然驳斥出声:“不够,还远远不够,”他的眼神满是执拗,“阿玛,儿子想要那个位置,那本来也应当是孩儿的不是吗?”

胤禛想说事情已经变了。

但对着这个小小年纪变生活在汗阿玛身边的儿子,他叹息一声,终归不曾说什么。长在皇帝膝下的弘历和雍郡王府是一体的,但某种意义上他代表的只是他自己,代表了未来的乾隆帝。

胤禛当然可以强硬的要求弘历听他的,只是,弘历的想法也无可指摘,积聚足够的势力,皇权的天平就可以多一分向他倾斜。再说了,这样做无愧于心,无愧于民,但正确的事情,就一定会有好结果吗?

想当年,靳辅、陈潢治河的主张难道不是对的吗?

那为什么在康熙二十七年靳辅会被革职,陈潢也被捕入京削去官衔?

因为陈潢与靳辅所提出的“屯田招垦”策略,触动了部分权贵的利益,因而遭到了以于成龙、郭琇等为代表的江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和弹劾。

做得正确,未必有好处。

胤禛自己可以这样做,但他也不止一次听到汗阿玛以及兄弟的批评,说他太过较真,不近人情了。因为这个性格,他吃了不少亏,弘历圆滑些也没什么不好。

弘历也长大了,不是那个他送进宫的还不及他一半高的一知半解的小娃娃了,要不了几年,弘历就要和他齐平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抱负,自己的追求。胤禛自然不是毫无野心,只是他知道,有他的一众兄弟在,除非局势糜烂到了极点,否则他自己绝对无望登基。而弘历有这份心,也做出了选择,他帮不上太多的忙,也不能拖其后腿。

最终,他长叹一声,拍了拍弘历的肩膀:“爷虽看不惯弘暄那小子没个正形的样子,但那小子并不好对付。”顿了顿,他又道:“既然,你已经做出来选择,就不要后悔。”

望着儿子弘历的背景,想起那些关于孔家累累暴行的诉状,胤禛的心沉甸甸的。

事发突然,可弘历小试牛刀,已然露出锋芒。

只是,弘历的做法,弘暄还是失望了。

息事宁人,孔家是被蒙蔽的?

确实是被蒙蔽的,但现有的证据却不是这样显示的,那些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的事情也都是事实。在曲阜这片地界,孔家大于国法,衍圣公大于地方知府,这般行为就这样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吗?

对于弘历的认怂,其实也很正常。

那毕竟是‘天下第一家’的孔家,是仕林的领袖,弘历能将那群为祸一方的劫匪绳之以法,将不作为的青州官僚贬谪的贬谪,已经够可以了。

政治是门妥协的艺术,于国,弘历这事做得很不地道,但于己,他这一手做得实在漂亮。孔家这事本事就轻不得重不得,瑕不掩瑜,这件事弘历做得算是可圈可点的。

事情落下帷幕之后最忿忿不平的反而是弘暄——

因为怀疑这件事和弘暄有关,在知道弘历做法的第一时间,胤礽就来到了毓庆宫试探弘暄。

胤礽:“这么难接受?”胤礽敲击桌面,试探他:“你在忿忿不平些什么?是你自己的谋划没有成功吗?”

只是他不曾想到的是,他听到的是这样一个答案,只听弘暄问他:“二伯,孔家的行为是在挖大清的根儿,朝廷上下这个态度难道不是在纵容犯罪?”他执着的问胤礽要一个答案:“上行下效,大清的吏治还要不要了?今日可以为了孔家特殊,明日就可以为了其他权贵特殊,官官相护之下,大清还想要有明天吗?”

对于弘历的做法,弘暄确实不满,但更不满的是满朝文武的态度。有时候,弘暄真恨不得大清立马完蛋。

胤礽下意识的蹙眉,弘暄的迷茫和诘问可真够扎心的。

做了这么多年太子,虽说胤礽这太子做得并不合格,但总归他说是希望大清好的。只是儒家思想治国,孔家作为孔子后裔,亲亲相隐下,确实重不得。

只是还不待胤礽问弘暄为何有此一问,只听小太监进殿禀告:“给阿哥爷请安,给嘉亲王请安,启禀阿哥爷天幕又出现了——”

讨厌上班,不想上班[可怜][可怜][可怜]

有时候下班结束后,真的一个字都不想动,不过想想文章的点击评论收藏,我又爬起来了......

当然,我不是勤劳的人,也不够热爱,要不也不会选择隔日更了。

我以为我可以这章就写到天幕,但是很显然不能,为了加快进度,说实话,我还砍掉了一部分内容其他人比如汉人官僚对此事的关注评论,感觉似乎不是那么重要[让我康康]。孔家这事还不算完,下一章写昭武帝时期的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嘛,自然会提及孔家,儒家......

然后弘历会发现,他本来做得很对的事情,被天幕及后世人的评判下显得大错特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9章 事情落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北岛长夜

醒春集

至死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