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就是物理考试
试卷落在桌面的那一刻,世界安静了,那是一种抽离般的静寂,仿佛有人按下了现实的静音键
先前走廊上纷杂的脚步声、邻座杨洁因为紧张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甚至窗外遥远操场上隐约传来的篮球拍打地面的闷响与少年们模糊的呐喊……所有这些声音,都像退潮般迅速远去,最终消失在一片纯粹的白噪音里
江知渺的指尖抚过试卷微凉而光滑的纸面,一种奇异的、几乎令人战栗的平静感,从那小小的接触点滋生、蔓延开来,如同滴入清水的墨迹,优雅而不可抗拒地晕染,迅速笼罩了她的全身
她拿起笔,在那条横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笔尖稳定,没有丝毫犹疑,每一个笔画都清晰、有力,像是刻印
江知渺
这三个字在此刻,仿佛剥离了所有过往的沉重与未来的迷茫,仅仅代表着一个即将投入战斗的、纯粹的思维主体
没有昨日父亲身影带来的惊悸与纠缠,没有明日如何面对婷婷期待的烦忧,没有对母亲沉默背影的牵挂,也没有对自己近乎苛律作息的一丝怀疑
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冷静而迅速地扫过整张试卷,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那些公式、定理、模型,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符号,而是早已在她脑中构筑完成的精密宫殿
此刻,她只需信步走入,从容不迫地取出殿堂里早已储备好的每一件珍宝
第一道,斜面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力的分解图在她脑中瞬间成型,如同自动弹出的全息影像,铅笔在答题卡上准确地涂黑选项,动作流畅得如同呼吸
接着是第二道,第三道……
她进入了那种状态,那种她熟悉的状态,仿佛潜入万米深海,四周是巨大的压力,但这压力反而铸就了一片绝对安宁、不受打扰的领域
笔尖在草稿纸上流畅地演算,发出稳定而连续的沙沙声,这声音不像噪音,反而像春蚕用心啃食桑叶,带着一种专注的、创造性的满足
每一个数字的落下,每一个符号的连接,都遵循着宇宙间最严谨、最不容置疑的逻辑,笔直地通向那个唯一正确的终点
在这里,没有模糊不清的情感地带,没有无法言说的隐秘痛楚,没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纠葛
F=ma,能量守恒,电磁感应……这些是构成这个世界最底层、最坚硬的骨架,它们坚硬,可靠,值得付出全部的信任
当做到那道关于“完全弹性碰撞”的大题时,她的笔尖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迟滞,昨天傍晚那场真实生活中无声的、充满残余震荡的“碰撞”,此刻没有在她心里泛起任何涟漪
两个小球,质量明确,初速度给定,条件清晰得如同蒸馏水,她熟练地列出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的方程组,演算过程在草稿纸上顺畅地铺陈开来,像一首由数学符号谱写的、严丝合缝的古典奏鸣曲,每一个步骤都节奏分明,环环相扣。推导,代入,求解……
最终答案清晰地浮出纸面,如同破晓时分,那颗炽热的天体毫无悬念地跃出海平面,光芒万丈,无可争议
她甚至能分出一缕极其细微的心神,去欣赏这道题在设计上的巧妙,出题人将核心的物理思想与数学技巧,完美地包裹在一个简洁而优美的模型中,考验着学生对基本规律的深刻理解与灵活应用能力
她看穿了这层包装,并且,干净利落地完成了拆解
时间的流逝感被彻底剥夺,她完全沉浸在解题那令人心醉的节奏里,感受着自己的思维如同世上最精密的仪器般高效、冷静地运转
一道接一道的题目被她攻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她的笔迹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稳定的锋利,思路则如同一条被激光校准过的直线,穿透所有可能存在的迷雾与陷阱,精准无误地直抵答案的核心
偶尔,教室里有椅子挪动的刺耳声响,有同学忍不住的轻声咳嗽,但这些声音仿佛来自另一个遥远的维度,无法穿透她周身那层由极致专注构筑而成的、无形的壁垒。她的整个世界,被纯粹地压缩,只剩下眼前的题目,脑中的公式,和笔下正在流淌出的、一个又一个确定的解
最后一道综合题出现在眼前,电磁感应与力学的复杂结合,情境叙述稍显冗长,附带的图表线条交错,若在往常,她或许会深吸一口气,调动额外的精力来应对,但此刻,她的内心如同无风的湖面,波澜不惊
读题,提取关键信息,在脑海中迅速构建出清晰的物理图景,金属棒,导轨,匀强磁场,恒定的外力,存在的摩擦……各个要素如同接受了指令的士兵,迅速归位,彼此之间建立起准确的动态关联,形成一个完整且可供分析的物理模型
她开始书写,解题步骤层次分明,逻辑链条环环相扣
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分析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列出运动方程……
她的思维像一把被顶级工匠打磨得极其锋利的手术刀,精准、稳定地解剖着这道看似庞杂的题目,剥离冗余,直取核心
没有想起父亲疲惫的脸,没有担忧婷婷此刻在家是否安好,没有思考周末需要补写的作业清单,更没有迷茫于那条似乎望不到头的、潮湿的青春之路
她的心,如同被彻底清空又仔细擦拭过的琉璃杯,只盛放着与物理相关的、剔透纯粹的思维
这种全然心无杂念的感觉,对她而言,如此陌生,却又如此令人着迷。它带来一种近乎神性的、对局面的绝对掌控感,这感觉如此强大,足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抵消现实生活里那些她无法掌控的混乱与变量所带来的深层无力
当最后一个数字,带着一种笃定的意味,稳稳地落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时,她轻轻放下了笔
笔杆与桌面接触,发出微不可闻的一声轻响。她抬起眼,墙上的圆形时钟告诉她,距离考试结束,还有整整二十分钟
她没有松懈,而是开始了新一轮的检视
从第一题开始,逐字重新审题,关键步骤重新在心算中验证
过程严谨,心态是罕见的平和与超然。没有发现任何错误,所有的答案,都如同经过超级计算机精密校准一般,稳稳地、不容置疑地立在它们最应该在的位置上
一种淡淡的、几乎不易察觉的满足感,像一缕突破厚重云层、带着暖意的微风,轻柔地掠过她那片常年被梅雨笼罩的心湖,激起了一圈微小的、却真实存在的涟漪
她做到了
不是依靠压榨睡眠时间换来的、带着疲惫与侥幸的勉强完成,也不是在心神不宁中的挣扎前行与苦苦支撑,而是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并凭借自身的积累与此刻的专注,完美地驾驭了这场智力与心力的考验
铃声响起,清脆,果断,不容置疑,如同最终的审判
“考试时间到”监考老师的声音平稳地响彻教室
她平静地放下笔,看着洁白的试卷从后方传来,与自己那份墨迹已干的叠放在一起,汇入向前传递的纸流中
她的动作不疾不徐,与周围或急切、或沮丧、或如释重负的氛围形成了微妙的对比
走出考场,混合着各种情绪的声浪瞬间将她重新包裹
杨洁立刻从人群中钻到她身边,脸上带着考后特有的亢奋与不确定:“最后那道大题,最终速度是多少?”
江知渺几乎没有回忆的过程,清晰地报出了那个经过反复验证的数字
“太好了!我也是这个答案!”杨洁瞬间雀跃起来,可随即又像是被戳破的气球,垮下肩膀,“不过我其他题可能错了啊…完蛋了啊啊!”
阳光透过走廊尽头的窗户,大片地洒落进来,在布满脚印的水磨石地面上跃动,有些晃眼
江知渺微微眯起眼,感受着光线带来的、真实的暖意,却没有参与杨洁后续关于其他题目的热烈讨论
她只是静静地走着,仿佛还残留着一半心神
身体是疲惫的,像刚刚结束一场长途跋涉,但精神,却有一种经过高强度淬炼后的清明与奇异松弛
她知道,那些现实的烦恼,父亲的阴影,生活的重压,就在不远处,如同蛰伏的兽,耐心地等着她
它们并未消失,只是被暂时、强行地隔绝在了那九十分钟的世界之外
但此刻,就在这考试刚刚结束的、短暂的间隙里,在她内心深处清晰地知道自己“考好了”的这份确定感中,她允许自己,贪婪地、深深地呼吸了一口——不带丝毫阴郁水汽的、干燥而明亮的空气
这感觉,很好
就像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意外地捕捉到一缕穿过厚重云隙的、干燥而明亮得近乎奢侈的阳光
虽然她知道,这阳光或许短暂,乌云终将重新合拢
但它确实真实地存在过,温暖过她冰冷许久的指尖,也照亮过她沉寂片刻的心室。这就够了,这片刻的晴朗,足以支撑她,继续走下去
毕竟,这十多年,她都是这样走过的
[无奈][药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老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