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姐,三小姐!快别看了,张姨叫您去庖厨!”(何家一丫鬟)
“好,晓得了!”女子放下书,夹了片叶子在书里,拿起放在桌上的药一口饮下,快步出了卧房,门虚掩着。
女子是何府三小姐何莹莹,但不完全是。
何莹莹目前是叶梧桐。叶梧桐到了何家后,顶替了离家出走的何家三小姐的身份。
在极大部分人眼里,叶梧桐是何家三小姐何莹莹的样貌。但她本人实际的外貌与五年前无异。
庖厨。
“张姨,我昨天不说了要到街上买的吗?您还叫我干啥?我还要看刚买的话本呢。”女子到了厨房,向一个微胖的中年妇女发问。
“你那话本哪有那边瓦子说书的讲的好听呀……快,帮张姨揉面,今儿周婆也去瓦子那边卖饼了。瓦子那边人多,饼不多时就能卖完。小姐怕是买不到了。张姨也做饼,小姐等我做了后,也拿着饼去瓦子听人说书吧,周婆说小姐一定爱听。”张姨道。
“周婆都去了,那定是好听的。姨,二姐又去学琴了?”女子问。
“二小姐去学琴了,小姐也要学的。琴棋书画……小姐姑娘总是要会的……”
“好好好,现在不急,我还不想学呢。话本还没看够呢……”女子手上已揉好了画递给了张姨。
张姨接了面,包白砂糖压成饼,烤了起来。(动作熟练)
女子在缸里舀了水洗手。
“莹莹,”何家主(全名:何羡云)走向庖厨。
何莹莹闻声,转头行礼。行礼时,女子双手交叠放在胸前,微微屈膝,口中说“万福”,表达对长辈的祝福和尊敬。
“莹莹又要去瓦市了?张姨,饼好了给莹莹送去,她这就去了,”何家主拍了拍何莹莹的肩,示意她可以离开。
她像往常一样抿嘴笑着,跑出了何府。
何家主看着何莹莹离去的背影轻叹了口气。
锦繁城一大型瓦市(也叫瓦舍)。
在大型瓦市中,可分多个舞台进行不同类型的表演,如杂剧、说书、杂技等。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观看。
进了瓦市,何莹莹散漫逛着,停在了一舞台前。
舞台上有两位女子正在相扑。
女子相扑,古称“女子角抵”或“女相扑”,乃宋代市井中一独特之景。其场面热烈,颇具韵味。
这一方擂台高筑,四周围满观者,或立或坐,皆翘首以盼。忽闻鼓声三响,擂台上帷幕轻掀,两名女子缓步登台,身姿矫健,步履沉稳。
其一着绛红短衫,束腰紧袖,衣袂翩然;另一穿靛青襦裤,肩披轻纱,英气逼人。二人皆以布带束发,额间点缀花钿,虽为角力之戏,却不失女子之柔美。
鼓声再起,二人相对而立,双手抱拳,微微一礼。礼毕,身形骤动,如燕掠水,似鹰搏空。绛红者先发制人,足下生风,直取靛青者肩臂;靛青者侧身避让,反手一扣,欲借力使力。二人你来我往,招式虽不似男子角抵般刚猛,却另有一番灵动之美。
观者屏息凝神,时而惊呼,时而喝彩。擂台上,女子身影交错,衣袂翻飞,宛若双蝶戏舞,又如鸾凤争辉。角力之间,既有力量之较量,亦有技巧之博弈,更兼女子特有之柔韧与机敏。
战至酣处,绛红者忽使一招“回风拂柳”,借势将靛青者逼至擂台边缘;靛青者临危不乱,足尖轻点,身形一转,反以“燕子穿云”之势脱困而出。二人相视一笑,胜负已不重要,唯留一场精彩绝伦之戏,供观者回味无穷。
鼓声渐歇,女子收势而立,额间微汗,面颊泛红,更添几分娇艳。台下掌声雷动,喝彩声不绝于耳。女子相扑,虽为角力之戏,却亦是一场力与美之盛宴,令人叹为观止……
何莹停下并非相扑精彩,而是因在台下观众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何府三小姐,何莹笙。
“莹莹,”一道慈祥而温和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周婆?”何莹莹回头应声,转身走向老婆婆。
“你也来啦……今日不看你那什么《霸道少爷爱上富家小姐》了?”周婆打趣着,挪步走向何莹莹身侧。
“这不来听人说书了嘛……周婆今日的饼都卖完啦?”
“瓦子人多,早就卖完啦……”
二人边寒暄边离开了相扑的舞台,携手向另一舞台走去。
另一舞台,说书人老费正在讲书。
“嗖,那黑衣人两箭就射中了梧桐姑娘的要害,姑娘掉下了悬崖,又一女子传奇…没落了。”费老板讲着,面露惋惜之色。
“那叶梧桐不是在锦杏楼杀了天下第二石金耀吗?不少人都亲眼见了,她怎么会那么容易就死了,那黑衣人是谁,难不成是天下第一吗?”一听客致疑道。
“不可能,那时的天下第一季尘绝刚闭关修练不到三年,不可能出山,如今十年之期将至,那季掌门也要出山了,各位莫乱说。在下季掌门的门徒,季掌门十年闭关即将功法大成,必会胜过那黑衣人。费老板,你是否知道吗道那黑衣人是谁,我峰流门愿花重金,买一个名字。”又一听客说道。
“对啊,费老板,那黑衣人是谁呀?”听客们起哄道。
“既然是季学门的门徒,那费某也就直言不了,那黑衣人,便是近些年兴起的静程盟,程梧叶,程盟主……”
“程梧叶杀了叶梧桐……”何莹笙不知何时挤进说书的台下,她低声念叨。
她身着素雅的绸缎长裙,衣料虽不华丽,却隐隐透着细腻的光泽,显然是上等的丝绸。裙摆轻轻垂落,腰间系着一条精致的丝带,勾勒出纤细的腰身。发髻高挽,插着一支古朴的玉簪,虽无繁复的装饰,却显得端庄典雅。眉如远山,眼若秋水,面容清秀,带着几分淡淡的忧愁,仿佛心事重重。
她的举止从容,举手投足间透露出大家闺秀的风范,显然是出身名门。然而,那双眸子里偶尔闪过的无奈与隐忍,却让人感到她虽身处富贵之家,却未必能随心所欲。家族的荣光与责任,像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她的自由。她或许早已习惯了那样的生活,但内心深处,仍有一丝对自由的渴望。
正是这份渴望,让她来到了这里。
何莹笙身侧还有两人,一丫鬟——余巧实,一护卫。
“所以是程梧叶杀了叶梧桐?叶梧桐杀过天下第二,那程梧叶岂不成了天下第一?”一听客道。
“胡说八道!我们季掌门才是天下第一!”方才那听客嚷道。
老费未管这几句喧闹,只是一味感叹:
“唉……叶梧桐本又可是继李青竹后又一位女中第一,的确可惜啊……
这程梧叶在静程望的江湖公告上,七年前就有季绝尘掌门下了战书,只是季掌门、石金耀一战,双双重伤,季掌门闭关十年养伤,石金耀得了天下第二,整天花天酒地……
七年前,梧桐姑娘被程望主所杀,江湖上确实有程梧叶才是天下第一的传文了。”(老费)
“那这么多年了,没有人去找程梧叶比武吗?没有人胜过吗?”
“自然有人,去比武……不过没有人胜过,比武过的人却都与那程梧叶成了致交一般每月都会去静程望拜访,还总会带些自家功法或是宝物,”一听客说道。
“这位兄弟说的是”(老费)
听客们议论纷纷。
观众末尾处,站着何莹莹和周婆。
“二姐也在这呢,她不是去学琴了吗?”(何莹莹)
“二小姐爱听江湖事,她才是真想闯江湖,琴课几日未去了,就在这大瓦市里看台戏喽……昨日,二小姐还买了我这老婆婆的饼,还夸老婆婆的饼,比你们家张姨的好吃呢……”(周婆)
“我和莹笙提过您的饼,没想到她还记着,她也是买了来茶馆吃饼听讲吗?”何莹莹有些惊讶,平时一直在练字的何莹笙竞也会听江湖事。
“那还多谢三小姐记着老婆子的饼啊,明日做给你吃。”(周婆)
张姨正好在身后,她递上饼。
“三小姐,您的饼。唉!周姐,我今儿专门做了您教的饼,尝尝咋样啊,还有一张饼,快,来尝尝!”张姨又递上一张饼给了周婆。
“好好好,谢谢张姨,您做啥都好吃。”(何莹莹)
“张妹儿这饼有进步啊,改日再教你一种”(周婆)
“行,小姐常念叨周婆做啥都好吃,我也要多学学。锅里还有中午的菜,我先回去做菜了,小姐记得回来吃啊…”张姨转身离开。
何莹莹,周婆二人啃着饼,在瓦市待了一上午,何莹笙(何家二小姐)也是。
“小姐,该走了,琴课该上完了”(余巧实,何莹笙的丫鬟说)
何莹笙面色慌张,起身向茶馆外快步走去。青丝随风扬,罗裙轻曳,步履如燕掠水,翩然远去。她背影纤柔,似柳枝摇曳,又似流云舒卷,渐行渐远,唯留一缕清风,一抹余韵,令人心驰神往。
丫鬟和护卫跟在她身后,三人快速向何府跑去。
“周婆婆,我走了,改日去你那吃饼!”说罢,何莹莹快速穿过人群,从一后台出了瓦市。再拐了几弯后,翻墙进了一个院子。
正是何家大院,那墙后就是何莹莹的卧房。往床塌上一坐,拿出先前放在床上的书,叶子还在,叶柄仍朝下。取出叶子,往床上一躺,看起了书。
“三小姐,三小姐!快别看了!去饭厅吃饭了。”(何家一丫鬟)
起身走向正厅。何家主、何夫人,已坐在桌前。
行了个礼,何莹莹坐下。何莹笙后脚进门。
“爹、娘,莹笙回来了。”(二小姐)
“来来来,快坐下吃饭”(何夫人)
“莹笙今日琴学的如何?”(何家主)
“今……今日先生弹了《高山流水》,很…很是动听,先生说日后要学的”何莹笙吞吞吐吐,脸颊通红。
“既是如此,便好好去学,我们家莹笙可是要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闺秀的”(何夫人)
何莹笙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没有说话,来着菜。
“莹莹,你也要为学琴做准备了。饭后,让莹笙先教教你,莹笙,你可愿意?”(何家主)
“我……我……”莹笙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听了这话莹笙和莹莹都有些惊呀)。
“姐姐练琴向来都要安静的环境,我也不好打扰。家主不必担心,我本不愿学琴,更不好让姐姐在我身上浪费时间,前几日我又去借了几本书,就待今日读完将书归还,午后我想去看看闲书,还望家主成全。”(何莹莹)
“也罢,你爱做什么便做什么去吧,当真是免强不得你啊…”(何家主)
“我不是你姐!你本就不是何家人。爹还一直对你百般疼爱,对我这个亲女儿倒是百般挑剔。我真正喜欢什么?爹也从不过问,到底我是亲生的,还是她是亲生的(说这句时,看向何家主)。(视线看回何莹莹)我本就不愿教你弹琴,你不需要去编这些谎话骗爹爹!”何莹笙说完,负气离开。
她碗里饭还未动。她的丫鬟也跟着跑了出去。
“莹笙!你…”何家主活到嘴边又收了回去,半站起的身子也坐回了椅子。
“家主、夫人,我会找个机会,把话和二小姐说开的,打扰了何家这么多年,我很感激你们的收留,三日后我会搬出何家院子,不再打扰二小姐。”何莹莹起身,微微鞠躬后也离开了。
(镜头跟何莹莹进她卧房)
何莹莹拿起先前放在床上的《霸道少爷爱上富家小姐》,轻轻撕下封皮,只见这本书的真名叫《剑断青竹》(李青竹的成名功法),何莹莹拿出床垫下藏着的没有封皮的书,将撕下的《霸道少爷爱上富家小姐》封皮粘了回去,抬手将书放在了床边的柜子上。
“小姐,你要走?”淡风(平时跟何莹莹的丫鬟)冲进了卧房。
“啥,你听谁说的?我才刚回来就传开了?还有,你进来咋又没搞门呐?吓我一跳。不算走吧,就是换个地方看闲书。”何莹莹一边在柜子里找着书,一边回答着,身子半弓着,手撑着腿。
“啊?您要去哪儿?院子里的姑娘们都不想您走……”淡风皱着眉头说。
“她们是不想我抱着书走吧?放心,书我放这,这里的这些我都看完了,留着给你和院儿里的姐妹们看。日后若是还想看,去城南的书铺,家主把那的书铺给我了…哦对了,你若是闲着,可以去书铺帮我卖书,你若是愿意,书铺里的书你随便看,管够。”何莹莹用着商量的语气,和这个何家的下人说着,拿了个钱袋,慢步往门外走着。
淡风跟在何莹莹身后。
“小姐若是愿意让我帮您,我定是竭尽所能。”淡风一边说着,一边点头。
“那好,跟我去城南书铺。光你一个人不够,再去问问你姐溶月,她若是也愿意去,我明早就去找何叔要人。”跨出房门,何莹莹回头看着淡风。
淡风停在房内,似是没缓过神来。
“杵那儿干嘛呢?快去问问你姐跟不跟我去卖书。”何莹莹说着,慢慢往何家大门外走去。
“好,小姐,我这就去问……这种好事姐妹们都要知到才行(放低了声但何莹莹还是听到了)”淡风跑开。
瓦舍是宋代城市中常见的娱乐场所,主要用于表演杂剧、说书、杂技等娱乐活动。其构造和布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整体布局
开放式结构:瓦舍通常是开放式的建筑,没有严格的门墙分隔,方便观众自由进出。
中央舞台:瓦舍的中心区域是一个高起的舞台,用于表演各种节目。舞台通常由木板搭建,四周没有遮挡,方便观众从各个角度观看。
观众区:舞台周围是观众区,观众可以站立或坐在长凳上观看表演。观众区通常没有固定的座位,观众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移动。
2.功能分区
表演区:中央舞台是瓦舍的核心区域,用于各种表演活动。
后台区:舞台后方通常设有后台区,供演员准备和休息。
观众区:舞台周围的区域是观众区,观众可以在这里观看表演。
休息区:有些瓦舍还设有休息区,供观众在表演间隙休息和交流。
3.社会功能
娱乐中心:瓦舍是宋代城市中重要的娱乐中心,吸引了各阶层的人群。
文化交流:瓦舍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各种艺术形式在这里得到展示和传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居于何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