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托孤谋士不想被推倒 > 第6章 006

第6章 006

季家是六国贵族、百年世家,虽不如长安那些热气腾腾的勋贵、外戚们如日中天,但好在家底够厚,也从没站错过队,便也细水长流地流到了今日,得了个书香世家的美名。

季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齐地,而齐地又是昭国的龙兴之地。

昭国的开国皇帝高皇帝便是齐地人,当年他打天下,带领的便是齐国子弟兵,一开始的军粮军饷也都是乡里乡亲资助的。

季恒的高太爷,也就是他爷爷的爷爷,也曾多次为高皇帝提供过钱粮支持。

那数目十分可观,又是雪中送炭,高皇帝登基后,便封了他高太爷为“富阳公”。

可单一个荣誉称号也无法报当年的钱粮之恩,恰好齐国位于关东地区,不似关中权贵云集,有许多无主之地,高皇帝便又大笔一挥,赏了他高太爷十万亩农田。

他高太爷那功劳,只能说是不大不小。

当年高皇帝刚称帝,正是大封天下之时,身边还有一帮陪他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将要安排,便只是下了一道诏令,叫当时的齐王划一块地给他高太爷。

可齐国再是“地广人稀”,要划出十万亩的无主之地,也没那么简单。

恰好当时,齐王正准备修筑河堤,而此前早有人提议,说可将河道缩窄,将两岸广阔的空地划为耕地来耕种。

黄河九曲十八弯,极易泛滥,且这年代工程技术也不够发达,先秦时期,人们便在两岸留出了一大片空地,任黄河在这宽阔的河道里自由摆动。

可这河道两岸沃野千里,又方便引水灌溉,实在太适宜耕。

随着人口增长,这块地便显得格外浪费了。

当时的齐王便采纳了这一提议,将河道缩窄后,又按天子诏令划了十万亩地给季家。

而这十万亩地,也就是今日所谈及的那一块了。

为什么朱大人会认为那块地很适合泄洪?

因为那块地,原本就是给黄河母亲自由伸展腿脚用的。

且这些地,又都在地势低洼处,那自然是再适合用于泄洪不过了。

这些年来,他们家庄子都是陈伯在替他打理,地是家丁在种。

陈伯还会在庄子里酿酿酒、织织布,所产生的收益,要么用于了季府开支,要么存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要么也会在春荒或灾年之时,开仓赈济一下十里八乡的百姓什么的。

季恒是他高太爷的嫡长玄孙,又是季太傅独苗,季太傅走后,便继承了季太傅所有遗产。

总之那块地,他一个人能说的算。

他道:“那里的农夫全都由庄子统一管理,转移起来方便。哪怕水量没控制住,殃及了隔壁,那隔壁也是齐王的田,殃及一下没事。”说着,他伸手撸了撸一旁姜洵毛茸茸的脑袋,“总之,若是临淄告急,那便立刻向此地泄洪吧。”

听到这儿,內史莫名感到内疚,应了声:“……喏。”

议完事,季恒又连夜回了一趟季府,阿宝则交给了乳母照看。

如今,乳母带着阿宝搬到了长生殿偏室,这样他空了也能帮忙带一带。

他原本还担心自己一撒手,阿宝便又要哭,好在阿宝喝完奶,便直接醉奶睡了过去,他也就放心离开了。

快到季府时,天已彻底暗了下来。

季家身为当地望族,家宅所在之地,自然也是临淄地势风水最好的地方。

可他掀开了竹帘,却见地面积水普遍已没过了脚踝,两侧排水渠更是堵塞得一动也不动。

此时的临淄城,就像一个上面在不断蓄水,下面却排不出水的大鱼缸,水位在不断上涨。

车轮缓缓轧过了水滩,季恒放下竹帘,忧心忡忡道:“一直这样泡着,真怕要生瘟疫……”

左雨潇站在轼前驾驭驷马,并未应答。

与此同时,季府门前一名小厮跑出来栓门。

雨才停没一会儿,雨点便又“噼噼啪啪”地掉了起来。

这小厮没带伞,被雨珠打得浑身生疼,呼噜着胳膊一路小跑,在栓门之前,又习惯性地看了一眼街道左右。

这一瞧,便瞧见前方驾来一辆驷马高车,两侧挂着竹编灯笼,灯笼上写着“齐”字,这便是齐王宫的马车了。

小厮心潮澎湃,等了一会儿,果真见马车在季府门前停了下来,左雨潇跳下车,在车下放了个脚蹬。

紧跟着,便见马车竹帘掀开,一只纤纤玉足踏了出来,脚上穿一只崭新的木屐。

这木屐下带齿,原是为了在雨天防止脚被沾湿,不过这一双,却是干净得连鞋底都一尘不染,洁白足衣上更是连一滴雨水也没沾。

而紧跟着,便是一道兰枝玉树的身影。

小厮这才跳了起来道:“公子!是公子!公子回来了!是公子回来了!”

季恒缓笑着下了车,而刚一踩上脚蹬,便见左雨潇已在脚蹬前方蹲下了,说道:“地上脏,我背主人。”

左雨潇是左廷玉的弟弟,两人寡言少语,身材不算很壮,不过只是高大匀称的类型,却从小一身使不完的牛劲。

小时候怕他沾湿了鞋子,一到下雨天,便总是把他背过来背过去的。

季恒小时候身体不好,便也任由他们摆弄,此刻却有些不大好意思,说道:“没关系,我自己走。”

左雨潇却一把背起了他便匆匆沿着檐廊往里走。

不带任何感情,仿佛只是搬运一个矜贵易碎沾不得水的物品。

季恒:“……”

进了前堂,季恒双脚才踏上平稳的地面,说道:“……多谢。”

好在这一日来得巧,陈伯刚好在家,没去别处。

两人便借着一盏油灯谈到了深夜。

陈伯听完来龙去脉,叹了一口气,说道:“齐王对公子珍之爱之,临终之前,又留下如此重托……如今齐王不在,齐国有难,我们季家自当站出来。且老爷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读书人的本分。老爷若在世,也一定会同意的。公子既已决定,我定当全力配合。”

这些年来,陈伯悉心打理庄园,一面种植农田,一面又在庄园内酿酒、织布,贴补家用,帮季恒攒下了充实的家底。

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陈伯的心血,说出这些话,恐怕也不太容易。

季恒说道:“多谢陈伯。”

陈伯又问:“预计要在什么时候?”

“最晚五日之内。”季恒道,“这五天里,一个是庄园内的家丁都要全部转移,绝不能在附近逗留,一个是能转移的财务,也请陈伯帮忙转移,这些事都要拜托陈伯了。”

陈伯道:“绝对没问题!”顿了顿,又道,“今年气候属实异常,这才五月,怎么就要发大水了呢?”

季恒道:“今年齐国的雨期提前了,又刚好碰上上游的春汛的来得晚。”

“哎!”

“对了,陈伯,”季恒想起一事,又道,“这几日能不能再帮我准备一下祭祀?简单一点就好,不必太过隆重。”

他得去祭一祭,拜一拜。

否则这十万亩良田水漫金山,他真怕把列祖列宗给气活了。

陈伯应道:“好。”

回到了长生殿时,殿宇内正静悄悄。

小婧一面沾湿手巾,一面道:“小殿下睡得不错,中间醒过一次,嬷娘喂了一下奶就又睡过去了。嬷娘们说这一搬过来,小殿下果真哭得少了,公子不在也比之前哭得少。”

“是嘛。”季恒笑了笑,接过手巾擦了脸。

小婧又道:“我刚刚去偏室看小殿下,见嬷娘们在缝百家被呢,说百家被可以借百家福气镇邪。前阵子小殿下一直哭,她们便让家里人帮着准备了。我那天听她们嘀嘀咕咕地说要驱邪,还以为她们是要做什么呢,原来就是缝百家被!”

听了这话,季恒也哭笑不得,看来是他误解嬷娘们了。

他顿了顿,又问道:“阿洵呢?”

小婧说:“太子殿下回去守丧了。”

姜洵是嫡长子,是为先王守丧的主力,其他人可以灵活一些,每日晨昏祭拜即可,姜洵却要“居庐守丧”七七四十九日。

这“庐”便是守丧房,要故意建造得简陋,姜洵还要在里面睡草席、枕土块,以示哀痛[1]。

姜洵也才十三岁,又自幼锦衣玉食,哪里吃过这样的苦,恐怕一时难以适应。这几日又连降暴雨,也不知他在里面如何?

今日下午,他问姜洵,姜洵只说还可以,没事,但他还是不放心,决定过去看一眼。

[1] 关于居庐守丧的资料来自网络

因为V前要考虑字数问题,所以更新比较少,V后日更,字数多多[好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006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婚后第二年

骄阳似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