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场又一场的冬雨悄然而至,天气逐渐阴冷起来,吴州的百姓们穿上了棉袄,用上了蜂窝煤,与往年的硬抗形成了明显区别。
年节将至,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杀鸭抓鱼,整个吴州笼罩在灯笼之下,一片柔和喜悦的氛围。
吴王宫的花园内,一根绳子连接了两颗树,上面挂满了腊鸡、腊鸭、腊鱼以及腊肠,远远的路过,一股子香气直往鼻子中传,诱的人根本走不动路。
燕昭不止一次在花园停留,眼巴巴的看着裹了肠衣的腊肠,眼馋的很。又被哥哥提醒,要晒上许久才算成功,如今不能吃。
终于年节到来,燕阳大展身手,做了一桌子菜,住在吴王宫内的众人早就见了燕昭眼馋的模样不禁对腊鸡腊肠等食物起了些好奇心。
待一桌好菜整齐摆列,燕阳解开腰间的围裙,坐在燕昭旁边与在座的各位喝了第一杯酒,众人开始吃起菜来。
燕昭立即去夹自己面前的腊肠,她可是知道自家哥哥的水平,腌的腊肠那叫一个好吃,都不用多加调料,蒸熟了切盘浇上一点香油,别提多香了。
使用了各种香料腌制而成的腊肠放入口中,瘦肉与油汁在唇齿间化开,比现代做出来的还要好吃,叫燕昭完全控制不住动手的筷子。
苗禾也爱吃的很,见燕昭这副完全被征服的模样,伸手去夹,然后同样沦陷。
“好吃。”她对着燕阳比了个大拇指,赞叹之情溢出言表,燕阳抬眸,笑道:“好吃就多吃点。”
千里之外的云州,燕清晏与殷西月过上了独属于他们的二人世界,一时间还有些恍惚。
从来到这里之后,要不就是分居两城,要不就是和儿女待在一起,单单只有他们二人的日子几乎没有,何止一个惨字了得。
燕清晏极其珍惜现在的日子,作为一个有情调的男人,他特意准备了烛光晚餐,时兴的珠宝首饰,还准备带自家夫人去庄子上体验一把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的快活日子。
一时的分离并未给二人带来任何的疏离,只要他们待在一起,二人之间紧密相连的气氛任何人都插不进去。
苏扶楹站在楼上,透过窗远远的望向街上,并肩行走的燕清晏和殷西月瞬间就闯入了她的眼前。仿佛寥寥浮世之中,所有人都是点缀,而他们是最清晰的一对。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苏扶楹的脑中浮现出这首诗,嘴角自然的勾起一抹温和的笑容。回过头来,哥哥的脸色有些苍白,望着坐在一起的爹爹和娘亲,清浅的眼眸中化开淡淡的笑意。
苏扶楹从窗前走回自己的位置,苏淮序问:“看到什么了?”
“嗯,美好的事情。”
不仅是窗外,眼前的一切也是如此。
过了十五,年节的氛围逐渐散去,燕清晏与苏淮序一同返回青州,而吴州的众人终于梳理出来了统一的标准,派人将信分别送往了云州和青州。
燕昭和燕阳自然知道这个年节父母是一同度过的,但把握不了是不是信送到的时候爹爹还在云州,便云州和青州都送了一份。
也正是如此,燕清晏才没错过这项大事件,以至于少走一大步。
燕清晏离开云州的第二天,燕昭派人送的信到了殷西月的手上。
正赶上年假刚放完,城内的各位官员们心思还没完全收回来,这封信的到来,顿时使所有人打了个激灵。
殷西月看着信中已经成了型的策划案,点了点头,“确实没什么可补充的了。”
殷西月拍板,这件事确实到了该做的时候,于是便叫苏扶楹抄写了三份,分别送往烟州、兰州和姜州。
随后开始大范围的统一标准,将这个概念牢牢的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
她将燕昭等人撰写的标准颁布法令,回收城内所有不符合标准的度量之物,并送上依照新标准制定而成的度量工具。
依照着百姓对州城的信任度,有这么个不损害百姓利益的法子,尽管造成了一些麻烦,但百姓积极响应,实施起来并不困难。
而统一标准一事受到影响最大的则是科技部以及学校。
学校要学习的内容有所改变,而科技部则是许多之前制造出来的器具都要依照标准统一销毁再重新制作,平白多了不少工作量。
除此之外,一些数学和工学兼顾的学生也因此成为了科技部要招聘的人才,因为以后制造的每一样东西都要制定出最合适的标准。
就在云州轰轰烈烈的统一度量衡的时候,燕清晏与苏淮序回到了青州。
到达青州的第二天,同样的一封信寄到了青州,也给燕清晏和苏淮序出了个难题。
相比于扫盲进度拉满,已经建立学校的姜州、兰州、烟州和云州,青州只是刚刚过上不愁吃喝的日子,文字普及等事情还在筹划之中,完全没有推行。
就连科技部也才刚刚建立不久,正在按部就班的招人干活,制作器具。
这个时候若想统一标准,先不说百姓的信任度是否达到,叫他们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都有些困难。
苏淮序掩面咳嗽了几声,开口道:“大人,青州若是想现在做到统一标准,恐怕要花费极大的力气。”
“我们必然需要深度理解这些标准的人才来进行走门入户宣传。”
燕清晏眉头一皱,沉默着没有说话,秉承着培养当地人才的想法,他们并未带太多人过来,基层工作人员更是直接没有,处于极其缺乏的阶段。
“淮序,城中的氏族如何了?”
同样身为氏族,没人比苏淮序更懂世家贵族所在乎的是什么,无非是家族声誉社会地位及财富资源等。
可世家贵族尽管极有眼色,对于徐远将军也好,草莽出身的燕清晏也罢,都摆着一股高高在上姿态,有着一种愿意协助是你们荣幸的感觉。
除了致力于教化百姓的孟氏,叫这些世家贵族走门入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苏淮序实事求是道:“大人,城内留下来的谢氏和秦氏已经达成了表面合作,杨氏和孙氏还在观望状态。若想由他们去教化百姓他们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燕清晏哼笑一声,对城内还看不清局势的氏族不免觉得可笑,他静静的站在那里,明明是笑着的,身上却散发着肃杀的气息。
“我不喜欢动用武力,若是不愿以民为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那苏氏的产业便在扩大一些吧。”
苏淮序:“是,大人。”
相比于云州的顺利,青州的困难,吴州的实施主要在缺少宣传的人才。
当初打下吴州的时候,分裂吴州的诸侯才是各个地区的领头人,氏族扎根在吴州的本身就少,留得下来的也都选择了与吴王等人同流合污,到最后基本上被清算了个干净。
这就使得他们没有氏族的阻碍也没有氏族的助力,只能依靠自己来颁布法令。
除此之外,同样是新打下来的州城,吴州的百姓们也没有经历过扫盲班的洗礼,传播起来的难度绝不比青州低。
燕昭与褚良贺晏酒等人面面相觑,思考着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用的法子。
贺晏酒:“不如从各村召集些识字的百姓统一培训,再由他们进行宣传。”
燕昭思考片刻,道:“这是个好法子,只是千人千面,若是理解上出现偏差,或者有疑问那该如何解决。”
褚良:“这种情况无法避免,除非让百姓亲自听到这些法令。”
“亲自听到?”
燕昭重复了一遍,拖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似乎有让人亲自听到的器具。
大喇叭?
燕昭摇了摇头,制作这个需要通电,依照现在的水平去制作,工期必然很长,会耽误时间。
那还有什么适合百姓理解的形式呢?
顺口溜?小品?
燕昭将手从下巴上拿下来,“或许我们可以用比较通俗的方式。”
众人的视线集中在燕昭身上,准备听听她怎么说。
燕昭道:“贺先生提的法子没什么问题,可以实施,但这这是其一。”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让通过顺口溜和节目表演的形式让百姓学习到我们所颁布的法令。”
褚良问道:“白雪公主的形式?”
燕昭想到当初一起看军营表演时的场景,轻笑一声后摇了摇头,“不是那种形式,类似于戏剧。”
似乎是想到现在还没有戏剧,燕昭又道:“也算差不多吧。”
“顺口溜可以谱曲形成童谣,这样会容易传播。”她想了想看向褚良,“老师,这件事交给你可以吗?”
褚良点头,燕昭又看向贺晏酒,“贺先生,培训的法子是你提出来的,就交给你来安排如何?”
贺晏酒自然没什么不同意的,道:“好,我来安排。”
两件事情安排下去,燕昭接着道:“至于节目表演……”她看向贺明燕,“明燕,我们一起写剧本,招募演员如何?”
贺明燕有些惊讶,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情,点头道:“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