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龙阵?”
这是一种以山河之灵为镇台的阵法。
所谓山河之灵,便是自然界阳气或阴气的总称,玄门认为山河与生物一样,也有阳气与阴气之分,山为阳则水为阴,众阁教也有同样的认识,所谓“临山则阳盛,衰不惑焉”。
在玄门看来,山河之灵是天地间最厉害的力量,非人与畜牲、恶鬼的力量所能抗衡。
但这“斫龙阵”并非一个固定阵法,真正的“斫龙阵”有“九幽”,又叫“九台”(分别是“鉴临台”、“定落台”、“星吮台”、“坤殂台”、“真仙台”、“合仗台”、“空榻台”、“空虡台”和“燧门台”,这九座台仅是九座法台,并无关键作用,关键的作用点在于九种器物,名曰“镇台”。
但这“镇台”究竟为何物概无定论,大体上以各类玉石、煞器为主,按山脉走向正确安铸“九台”的位置。
而这“镇台”皆需大量生气,万物生气,人族最甚。
“所以他们只抓人,却并未伤他们,只是为了生气。”钟毓灵明白了。
卫宁知接着说,“只要镇台集齐足够的生气,妖王离戈便可冲破封印!”
怀清沉声道,“玄门秘法,外人如何得知?且还是为了复活妖王。妖王现世,必会天下大乱。”
钟毓灵也知道了此时的严重性,心沉了下来,问道,“那该如何?”
舆图上九处地点,五处已经划去。
“四方山与凤夷山你们已经清毁,可未能找到镇台,其他三处被重阳宫与白云观联合除去,镇台也已经找到销毁。”
“此阵法好的一点是它不会伤及无辜,只会使人疲累虚弱,想此阵成,需耗费数余年。”
怀清叹息,看着他们,“等阿毓修养好,你们就出发去其他几台。其余阁教弟子也会一同前往。”
“切记,镇台形态不定,但会与九台产生反应,找到镇台,务必销毁!”
“是!”
他们又在书房议至正午才散去。
虽以入秋,可从书房出来时还是被阳光晃了一下眼睛。
钟毓灵伸手遮挡,阳光从指缝流出。
卫宁知走至身旁,“阿毓,你先回去用饭休息,师叔说你的伤势渐好,顶多一月便可痊愈。到时候我们再走。”
钟毓灵像是思考着什么,随意点头应是。
卫宁知急着回房与其他阁教弟子联络,说完便走了。
钟毓灵放下手,柳辰安溢满笑容的脸出现在眼前,“你看什么呢?”
背对着阳光的柳辰安,为钟毓灵挡下刺眼的阳光,晃着手里的食盒,“去你房间找你没找到,想着应该是还未结束,便来找你。”
钟毓灵指着他手里的食盒,“这是我的?”
“不然呢?不给你给谁?你的伤还未痊愈,吃点好的怎的?”说完,神秘兮兮的凑到钟毓灵跟前,“里面有你爱吃的,原本想着他们几个在,就多拿了些,现在都是你的。”
钟毓灵原本有些沉重的心情轻松起来,伸手要拿过食盒,“我爱吃的?我看看。”
却被柳辰安躲过,“这么沉,我提,咋们回去慢慢吃。”
钟毓灵眉眼终于舒展开,背着手走到太阳底下,“走吧!”
柳辰安提着食盒连忙追了上去。
京城
席虞康夜以继日赶路,终于五天之后回到王府。
季管事早已在门口等待,看到席虞康下马连忙迎了上去,“王爷,您终于回来了!”
席虞康阔步往里走,“母妃和虞衡最近如何?”
季管事紧跟着席虞康回道,“辰王在宫中陪着陛下,太妃那日看望完陛下后就卧床不起。”
席虞康猛的停下来,“太医如何说?”
季管家迟疑说道,“太医,也未曾看出原因。”
席虞康再未多问,直奔葳蕤阁。
葳蕤阁是席虞康立府时专门为裕太妃打造的院子。
因太皇太妃喜欢芍药,院子里各类芍药花团锦簇。装饰奢华,假山碧池,下人轻手轻脚的打理着院子。
看到席虞康,纷纷停下手中活计,“参见王爷!”等席虞康走过,继续手里的活计,全程目不斜视。
“母妃!”席虞康绕过屏风,来到裕太妃床前。
她的侍女流芳正她按摩着胳膊,“流芳姑姑,母妃如何?”
流芳叹息,“自那日后再也没有醒来,太医来了一批又一批,民间神医也找了,都找不出是何原因。”
席虞康看着躺在床上面色苍白的裕太妃,紧握着她的手,“可有找悬镜司的人来?”
“曾副使来看过,也没看出什么。”
席虞康蹙眉,决定先去宫里看看,既然源头在那里,那便去一探究竟。
席虞康洗漱一番,直往皇宫而去。
到皇帝寝殿时,太医正往外走。
胡太医刚出来便看到席虞康,躬身行礼,“参见王爷。”
席虞康抬手,“免礼,陛下如何?”
胡太医深深叹息,“老臣惶恐,陛下前些时日还好,昨日突然昏倒,到现在也未醒,我们也没看出是何问题。哎!”
席虞康倍感头疼,他刚回来这一个两个都昏迷不醒,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进入皇帝寝殿内,李内侍在床旁守着虞昭。
席虞康坐到虞昭床畔,摸了摸他的额头。
沉声问李内侍,“太医都没办法,可有请曾副令来看?”
“看过,曾副使说,应为妖患,可实在是不知是何妖。曾副使让给他一点时间。”李内侍小心翼翼回道。
“让他尽快!”
“是!”
可三日过去,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国政繁多,再加上皇帝出事,虽稳住风声,可朝堂内外皆人心惶惶。皆说太上皇那时偏要立病逝太子的嫡子为帝,引得康王等人的不满,现在终于下手。
席虞康哪有时间管这些传言,成天忙的脚不沾地,大长公主负责稳定人心,其余政务与明里暗里的势力斗争都要他负责,沈丞相在旁协助。
多事之秋,他现在只关心如何让皇帝醒来。每天请人去问曾副使。
曾副使传消息说,他没有能力,但他请了高人过来,不出五日便可到达。
秋日寒凉的夜晚,绵绵细雨蒙蒙,京城外一家客栈,钟毓灵站在窗前看着外面依稀泛黄的树叶。
那日说是修养好再出发,可凌云突然收到一封信,当即叹息后,便要去京城。
那封信是他的一位故交之子的求助信,原本碍于他的身份,他不想再回到京城那地方,可他当年欠那故交一份情,这次便一次性还清。
怀清担心凌云的身体,自己有事要忙,便让卫宁知和钟毓灵陪他去。
众人得知是要去京城,都十分开心。
京城是黎国最繁华之地,而且那里有席虞康。
当晚就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
一路上为了照顾凌云的身体,所以走的很慢。
到京城郊外时,已经是第六天晚上,城门是进不去了,只能在附近找了间客栈。
钟毓灵原本心事重重,听着绵绵雨水渐渐放空。
“你在想什么?这么入迷?”一道响指将她惊醒。
钟毓灵回头,柳辰安正俯身好奇的看着她。
“没有啊,你来干什么?”钟毓灵想的事暂时不能让他们知道,只能快速转移话题。
柳辰安被转移了注意力,神神秘秘的给她递了一个温热的东西。
钟毓灵低头一看,是板栗!
“你哪来的板栗?”怀里纸袋中的板栗,个个饱满,香甜气味沁人心脾。
柳辰安得意,高高束起的马尾晃来晃去,“我看厨房里有,想着你说过爱吃,就买来了些,炒了给你尝尝。”
钟毓灵剥开栗子放入口中,香甜软糯,口齿留香。
“多谢!”
柳辰安摆摆手,“不客气昂,今夜下雨寒凉,你多吃点。”说完顿了顿,“别吃太多,小心积食。”
钟毓灵将剥好的几颗板栗给他,“知道啦,大厨。”
柳辰安接过,走时叮嘱道,“别吃太多啊!”
“知道了!”钟毓灵无奈,她又不是贪嘴不知轻重之人。
柳辰安回房,颜辞看他出去好长时间才回来,问他去哪了。
他没说,只是欣喜的张开手指,露出几颗栗子,神气的说,“看到没?钟毓灵给我剥的栗子。”
颜辞看着他那没出息的样子,顿感失笑。
可随即有严肃下来,将他拉到桌前坐好,“你可是喜欢钟姑娘?”
柳辰安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冷静下来后,对颜辞坚定的说,“是!我喜欢她!”
颜辞接着问,“你喜欢她什么?我看她可不喜欢你。而且你知道你们的差距吗?”
柳辰安也不知道,只记得初见时雷声中电光下,把他们护在结界里,一招制敌的坚毅模样。
后来日复一日的相处,她总是吸引着他。
她那么优秀聪慧,无数次救他们于水火,瘦小的身躯总是挡在他们前面。
他开始心疼,自责,责怪自己的弱小无能,想让她开心,想让她一直明媚。
柳辰安说,“我知道,可我就是喜欢她,她不喜欢我没关系,我喜欢她就行了,只要她回头,我永远在她身后。”
颜辞无奈,“你想清楚就好,莫要给钟姑娘造成负担。”
说完,拍了拍他的肩膀,便去另一边休息了。
柳辰安独自在桌前坐了半饷,抚摸着剑柄滑动。
他就是因为知道他们之间的差距,才会缠着凌云道长拜师。
他和她的差距犹如天堑,他若是毫无行动,两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到时候,他会彻底追不上她的步伐。
骨节分明的手指握紧剑柄,直到泛白又陡然松开。钟毓灵自他走后,一颗颗吃着,脑中思绪万千。
接下来的事情危险重重,他们与她是否应该继续同行。
她知道柳辰安和殷令仪在努力成长,可有些事情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成果的。
重阳宫与白云观皆有弟子牺牲,玄门人都有伤亡,他们怎么可能一路安然无恙。
但又想到这一路的经历,他们在凤夷山上的苦修,这几天都没有松懈。
这样会不会又有些不公平,还是等京城事毕,再与他们细说,让他们自己选择。
次日清晨,雨渐停,几人在城门始开时,便入了城,直奔悬镜司总部。
悬镜司门口早已有人接应,一清秀小童恭敬行礼,“拜见凌云道长!”
凌云道长微笑颔首,跟着小童进入悬镜司。
昨夜的细雨洗的玉石台阶光滑,悬镜司放眼望去空旷沉闷,连廊处挂着蒙着黑纱的灯笼。建筑犹如郭正使般,刚正的一丝不苟。
到厅前时,那小童站定,抱拳道,“副使,凌云道长到!”
作者注语:现在的皇帝是席虞康的侄子,而他的大哥也就是之前的太子因病去世。
老皇帝注重嫡系,太子故去后,直接让太子的嫡长子(现在的小皇帝继位。继位时十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