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甘露殿外的梧桐树上,鸟雀欢快地叫着,但当一个身着华服的胖子缓慢走来时,鸟鸣声立即小了许多。
门口站立的两个内侍看到这个胖子,一个赶紧迎了上去行礼,另一个拔腿进殿通报。
听到内侍的禀告,李世民抬起头来,朗声笑道:“青雀来了?快让他进来。”
青雀是魏王李泰的乳名,然人不如其名。
雀儿本是体积娇小的鸟儿,而李泰却是个二百多斤的大胖子。
李世民的声音刚落下,李泰就跨过了门槛,进了甘露殿。
远远地就开口道:“儿臣来看父皇啦。”
声音中带着对李世民的孺慕之思。
因为身躯肥胖,李泰走动时一颤一颤地,还微微喘息着。
看到他这样子,李世民高兴的脸上又带了点担忧,怕大胖儿子走路累到了,赶紧赐坐。
李泰原本准备弯腰行礼,却被李世民阻止,直接被按着肩膀坐下。
两人都坐下后,李世民先关心一番李泰的日常生活,而后又问了学问的情况。
去年,他许了李泰建文学馆,招引学士一起做学问,想必现在应该有了一定成果。
李泰对自己的父亲很了解,回话时常引经据典,惹得他连连称赞。
站在他们斜后方的武媚娘,也在仔细地听着这两父子的对话,她在心里默默地评价着李泰:有些才华,懂得揣摩李世民的心思,说话滴水不漏,有野心。
聊了一会后,李泰从怀中掏出一个书,开口道:“父皇,这是儿臣带人编纂的《括地志》,请您过目。”
这就是他建的文学馆花了很长时间研究的成果。
见此,李世民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他的眼光没错,青雀是个有才华的孩子。
高兴地接过这本书,他认真地翻看了一遍,对李泰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合上这本书后,他面露骄傲。
跟一个普通的父亲,在儿子取得很不错的成就时的心情一样。
那就是我的儿子真厉害!
得到了父皇的认同,李泰也很高兴,后面说到激动处,他还拽着父皇的袖子撒娇,做小女儿姿态。
武媚娘抬头迅速瞥了一眼,就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不禁在心里吐槽道:这……按照妹妹的话来说,就是这画面真辣眼睛。还有,你们在这父慈子孝,可还记得在东宫闭门不出的太子李承乾?
不过通过观察,武媚娘可以肯定李世民确实宠爱李泰,在长孙皇后所生的几个孩子中,李世民最喜欢李泰。
说李泰宠冠诸王,也不为过。
李泰的受宠,一方面是他自身有很多优点,比如聪敏绝伦、富有才华、嘴甜懂得讨好李世民等。
还有一方面,就是李世民看他的滤镜太重。
在李世民眼里,李泰知礼、乖顺、善解人意,哪哪都好。
但这不是李泰的全部面目。
他对李世民,对那些能帮助他的臣子有多热情,对地位低下的宫女、内侍,还有无用的臣子就有多冷情。
武媚娘在甘露殿见过李泰多次,她发现李泰看向内侍和宫女的眼神没有一丝温度,就好像在看一个摆设或者工具。
因此,宫女和内侍都不太敢往李泰身边凑,提起他更多的是畏惧。
诸多皇子中,在宫中最受宫女内侍喜欢的是晋王李治,因为他脾气温和,让人喜欢亲近。
***
这几日,李世民病倒了,武媚娘不需要当值。
但内侍监看她侍墨宫女做的不错,又让她充当照顾皇帝起居的宫女,也就是侍疾。
在内侍监看来,他是在好心地帮助武媚娘,给她创造翻身的机会。
武媚娘没有拒绝,她现在还是李世民的嫔妃,侍疾也是分内之事。
李世民之所以病倒,是因为前几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造反。
确切地说,太子李承乾准备造反。
但他在执行这个计划的过程中,眼光不好,选错了执行任务的人,他选的那个人跑到李世民面前告发了他。
李世民收到这个消息特别震惊,后来查证属实,为了大唐江山,他雷厉风行地处理了相关人等。
这事牵连甚广,太子本人被贬为庶人,并关进右领军,幽禁监护。
太子党的大臣有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都被处死。
侯君集是他的心腹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节是长广公主与第一任丈夫赵慈景生的儿子,是他的外甥。
杜荷是他的心腹重臣杜如晦的儿子。
参与的还有他的异母弟弟汉王李元昌,也被判了死刑。
亲人和重臣的谋逆,对于他的打击很大。他在杀他们的时候,心痛无比。以至于事情落幕后,他旧疾复发,卧床不起。
武媚娘很快担起了起居宫女的角色,她手脚麻利地端着铜盆,进了皇帝的寝房。
放下盆后,她取了一方干净的帕子,浸在水里,捞出拧干,最后轻柔地给李世民擦拭手和脸。
一边干着伺候人的活,一边想着妹妹武凝雪告诉她的历史。
妹妹曾跟她说过,太子是一项高危职业。
历史上,顺利登上皇位的太子很少,大部分都在登基前死于非命。
比如汉武帝的太子刘据,隋朝的太子杨勇,唐初的太子李建成,还有现在的太子李承乾。
为什么呢?
因为太子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他要承受非常人的诱惑和压力。
太子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政治势力团体。
对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来说,依附他的人,有求于他的人,很多,这些人会捧着他,顺着他,给他带来各种诱惑。
而不属于他这个势力团体的人中,对他不怀好意的人,会时刻监视着他,会想方设法地拉他下台,给他施加各种压力。
因此,太子的生活通常就处在这样的两个极端中。
等太子长大后,他会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
先是皇帝,看着一日日越来越强大的太子,年老体衰的皇帝会猜疑他:太子是不是盼着我早点死,他好上位。
再者就是兄弟,兄弟都长大了,会产生野心,想取而代之。他们会想:大家都是皇子,一样的出身,凭什么你就可以当太子,我就要俯首称臣?
兄弟们不服,就会想把太子拉下马。
也有一些死板的大臣,会不错眼的盯着太子,看他有没有犯什么错。他们的想法是:谁让你是太子呢,太子就得处处做的比别的皇子要好。
在这样高压的生活状态下,大部分人都会崩溃,然后变得疯狂。
李承乾就是这样崩溃的。
随着他下面的兄弟们逐渐长大,他身上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结果李世民还毫不避讳地宠爱魏王李泰,这让他的神经绷到了极点,心里猜疑道:莫不是父皇想废掉我,立李泰为太子?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他出了意外,瘸了腿,纵观历史,还没有瘸腿的太子当皇帝的,所以他就彻底地崩溃了。
于是他干了很多放飞自我的事情。
他喜欢突厥人的风俗习惯,就开始学突厥语,穿突厥服,并遴选了一批面貌酷似突厥人的人当侍卫,以五人为一组把他们编成一个迷你型部落,头发都梳成小辫子,在东宫的草地上牧羊,扎帐篷,吃烤羊肉。
这些还不过瘾,他还效仿突厥人的风俗给自己办丧事。
他躺在地上装死,命令左右侍从骑马围着他的“尸体”,一边转圈一边号丧,并按照突厥风俗割破自己的脸,以表示对他这个“去世可汗”的沉痛悼念之情。
玩的高兴了,他竟然口出荒唐之言:“我想委身于突厥降将阿史那思摩,想当他手下的一个小小将军。”
这话直接让李世民昏死过去。
他戎马半生,打下的大唐基业,难道是让你拱手让给突厥吗?
还有阿史那思摩听到这话,也瑟瑟发抖,作为李世民的手下败将,他怕李世民会因为这话直接弄死他。
因此,在他心里,这李承乾就是个害人精。
除此之外,李承乾还养男宠。
这男宠原本是太常寺的一个乐童,因为长得雌雄莫辨,又擅长歌舞,就被李承乾看上了。
李承乾把他带回东宫,起名为称心,此后两人日夜同床,朝夕相伴。
不过跟前面的事情比,这养男宠之事似乎不值一提,但这事发生在太子身上仍是丑闻。
李世民被刺激的不轻,一怒之下,就把称心杀了。
自此,父子俩也算彻底决裂,可谓两败俱伤。
再后来,就是李承乾准备造反,造反失败。
看着这样躺在床上的李世民,武媚娘发现他鬓间的白发比初见时多了很多,额上的皱纹也深了不少,尽显老态。
她也不知说什么好,毕竟逼疯李承乾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若他不那么宠爱魏王李泰,魏王也不会野心膨胀到步步紧逼太子,事情也许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最后,她能只能叹口气,英雄迟暮是件悲伤的事情。
***
武士彟的书房里。
“阿爷,你打听清楚了吗?”
那天酒楼偶遇回去之后,武凝雪请武士彟派人查一下郭孝慎的私生活。
她虽然对郭孝慎没有爱情,但也不想将来嫁过去之后,对方有什么贴身丫鬟白月光之类的感情经历。
武士彟站在男人的角度,觉得这事无关紧要,但他还是帮武凝雪查了查。
“查到了,这个郎君身边很干净,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风流韵事。”
“哦,那就好,”武凝雪点点头。
“那就这样定下?”武士彟询问道。
“好。”
又过了几天,武士彟派人找了郭孝慎的母亲,两家私底下商讨了这事。
郭家对此很惊喜,非常迅速地找个媒人上门提亲。
就这样,武凝雪在十六岁这年,有了一个未婚夫,成了待嫁之身。
不过她跟武士彟说好了,要等十八岁的时候才嫁过去。
十六岁的年纪,在古代,是可以立马成亲,但武凝雪觉得还是太小了。
这个年纪搁现代,才上高一呢,怎么能那么快嫁人,她接受无能。
最后,武士彟以她身体虚弱,需要多养几年为借口,跟郭家说定了两年后成亲。
***
这一天,李泰和李治都来探望生病的李世民,探完病后,两兄弟一道离开。
走到甘露殿不远处的一个拐角,李泰看着四下没人,眯着眼对李治说:“九弟,你过去和汉王交好,现在汉王跟着大哥造反被赐死了,你害怕吗?”
因为汉王李元昌与李承乾交好,经常在东宫逗留,所以李治去东宫找哥哥的时候,遇到过几次,两人就有了些来往。
现在李承乾已被废去太子之位,那嫡子就剩李治和李泰了。
因此野心勃勃的李泰,率先发起了攻击的号角。
李治听完李泰的话,不知如何回答。他本就苍白的脸,逐渐转青,全身轻微地颤抖着,一幅快要昏倒的样子。
李泰见此,冷冷地看他一眼,一句关心也没有,就甩袖离开了。
而李治留在原地,缓了好一阵子,才恢复正常。
等他们都走后,长孙无忌才从墙角处缓缓地走出来,显然听到了一个外甥对另一个外甥的恫吓。
本章里关于李泰和李承乾的资料,摘自《大唐兴亡三百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李泰×定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