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卧霜饮春枝 > 第2章 前情二:棠棣旧约

第2章 前情二:棠棣旧约

天宝十三年,终黎国丧,所有官员及百姓百日之内不得作乐,四十九日内不得屠宰,一个月内禁止婚嫁,服丧期内各寺、观须鸣钟三万。

至此,新君孝期共二十七日,前三日为“感孝期”,须每日跪拜守在灵堂之前;余下二十四日为“礼孝期”,只需早晚叩首祭拜;孝期内须恪守斋戒,每日沐浴后抄写经文、祈福上香,以告慰先皇,隆盛国运。

感孝期内,来往三日间,钟离遥皆身穿孝服,跪守在灵堂之前,大多数时间在读书抄经,殿外守卫巡逻往来不断。此刻,钟离遥正阅注经史并手书批注,德安守在一旁几度欲言又止。

钟离遥便搁下笔,道,“谢祯。”

德安低了低头,果然见谢祯拱手候在殿门口,“臣在。”

“朕让你留在宫中,随时待命,是要你关注城墙之内有何风吹草动,不是要你守在朕身旁。”

“……”谢祯哑声,半晌才应道,“是,谢祯遵命。”

“将军担忧实乃常情。更何况时辰不早了,您跪守许久米水未尽,奴才也跟着担心呢。”德安躬身劝道,“还请您体谅奴才们一回吧。”

“哦?什么时辰了。”

“戌时。”谢祯忙道。

钟离遥扶着德安,扭过头来看了他一眼,挑眉道,“将军不去巡视?”

谢祯垂首不语,正犹豫间,只听德安道,“这几夜风大,想来将军是想护送您回宫呢”。

钟离遥起身,失笑道,“也罢,将军这几日巡视辛苦,今晚就跟朕一起用膳吧。”

“遵旨。”谢祯答的迅速,“轿撵已经备好。”

“将军有心了。”钟离遥轻笑一声,抬步出了大殿。

眼见他拂袍上了轿撵,谢祯赶忙抬腿跟上。

这一路,视线离不开似的缠住人。

瞧见钟离遥神色略显疲倦,他犹豫许久,方才轻声说道,“臣在西域曾带回一种流香,有凝神祛乏之效,想来您近日劳神,少时便派人送至少司府。”

钟离遥点点头,却问,“国丧事宜,这几日丞相可有分付与你?”

“还不曾有。”谢祯略微一顿,“臣已先拨付一批卫兵与丞相差遣,另有先皇入葬随行和皇陵迎守等一干侍卫亲军,皆为臣所亲选。”

“也罢。”钟离遥略叹息一声,“张氏一派已是元气大伤,纵有心再挑起风浪,亦不足为惧。”

此刻,轿撵刚好停在东宫殿外。

谢祯仍将视线黏在人身上,撩袍跪下,迎他下轿,口中却道,“张氏居心昭然若揭,谢祯自当万分谨慎,护您周全。”

钟离遥端坐上方,笑的意味深长,“将军为何如此紧张?”

原是调侃他拘谨,却未料到谢祯抬起头来,认真说道,“您之安危,于臣、于天下,都是最最紧要之事。若有分毫减损,谢祯万死,亦不能辞。”

这张硬朗沉寂的脸上,满是坚定认真的神情,寻不到半分当年的天真之气。尤其一双眼睛,在夜色和光影中似有波澜,眼睫下那道半指长的伤疤,又让这位威严年轻的新皇帝,想起了往事。

钟离遥看着他,不自觉沉默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吵闹着往他怀里扑的祯儿,却成了动不动就跪在他脚边的谢将军,对他越发的恭敬谨慎,越发的知礼识规,也越发的离远了。

轿撵在东宫殿外停了半晌,钟离遥方才回过神来。

这会子见谢祯单膝跪在原地,只抬着胳膊恭敬等待,便扶着他的手臂,起身下了轿撵,“不过是随口一提,也值得将军这样表忠心?”

谢祯跟在他身边,二人前后相随进了正殿,转过帘幕三重,方才到中庭。庭中烛火通明,疏影碧落、流水潺潺,正中放置一高一低两张桌台,琉璃茶盏,糕点果核已然齐备。

“不必铺排,朕与将军吃顿家常饭。”钟离遥摆摆手,随即命人撤下侧边的桌台,左右静候的侍从也退下去了。

谢祯站在原地,垂首道,“臣不敢。”

“不过一日功夫,臣弟便换成了臣,殿门不敢入,赐席不敢坐,”钟离遥看了他一眼,叹道,“看来,朕以后也只能道一声‘谢将军’,喊一句‘爱卿’了?”

“臣……臣弟。”

“祯儿在北疆随军常驻二年有余,回朝不过半月。又恰逢国丧,是夜城门绞杀叛军千余,林林总总、变数横生,连日劳苦。朕都未曾慰问,自然……”钟离遥顿了一下,便道,“与朕生分,也是自然。”

***

一月前。

“东宫密谕。”亲信风尘仆仆,穿越黄沙方至将领营帐之中,向着谢祯垂首告安,“将军务必亲启。”

手谕亲书:祯儿,京中有变,务必权柄在手,以辅国政。

谢祯一身甲衣,姿态挺拔瘦削,面色凝重,立即修书写道:请兄放心,佳音必至。

写罢此句,他略一思衬,又拿烛火点了,方回复道,“京中局势复杂,稍有不慎,便陷兄长于漩涡之中,你且传话回京。”

亲信欲要开口,谢祯便从怀中掏出一枚白玉指环:有此信物,兄长一看便知。

***

此刻,钟离遥从袖中掏出一枚指环,放在手中赏玩,却正是那日谢祯命人带回的信物。

此指环小巧精致,尺寸却是少年人的物什,谢祯盯着看了一会儿,终于艰难的开口了,“臣弟知错,能否……将此物还给臣弟?”

钟离遥道,“祯儿既与朕生分至此,又何必……”

谢祯语塞,不等此话说完,便撩袍坐下。

钟离遥把指环搁在他手心,“此物系有一诺,朕还记得:根生一脉,棠棣连枝,此物为证,以表衷心,此后言必随,行必至。”

“是十二岁那年,谢祯于后花园东风亭许下的诺言。这几年驻军疆外,弟对朝中之事知悉不多。月前收您密谕,方才有所耳闻。”谢祯停顿了一会儿,便说,“您守根基于朝堂,定风波于暗流,心交力瘁,臣弟何敢心生怨怼。”

此刻,他将戒指收入怀内,置放妥贴,方又道,“钟离启依仗中宫张氏受宠,向来骄纵,如今又与其娘舅沆瀣勾连,竟趁先皇病危之际拥兵城下,意图篡改遗诏,实在野心昭然!万幸遗诏尚存。谢祯受命于此际,不敢谈什么劳苦,更不敢以此邀功,求您怜惜慰问。”

钟离遥含笑睨他,“祯儿之心,朕当然明了。不过,有一事你却不知。”

“何事?”

“遗诏确系先皇亲书,命朕继位。但前夜兵乱之中已为钟离启所毁,留存这份实为仿造,由熟知陛下手迹的太学编修所写。”

谢祯左右回顾,确见四下无人,才敢问道,“如此一来,臣弟有一事不明。”

“说来听听。”

“真迹已为判臣所毁,中宫张氏等人定然知晓,为何张愈上前查验,却被张氏阻止?”

“东宫一派势众庞杂,尚有忠臣清流、名谏士子拥护于朕,且有你兵权在握。遗诏真假事关社稷,岂是他张愈老儿单口所能左右的?更何况,天下人皆知张氏易主之心,纵有争议,不免有拖延污蔑的嫌疑,稍有不慎,便失人心,岂非得不偿失?”钟离遥笑道,“此为其一。”

“前夜,钟离启身负重伤,叛逃流落出宫外,灵堂之上,张愈却身系两条孝带,形神憔悴,难道意在制造钟离启身亡之假象,以降低我等戒心?”谢祯立刻明了其中厉害,“张氏阻止张愈查验,却是以退为进,既摘清自己,又表示支持、卖了情分与陛下。二人若早已勾连,让张愈闭门反思,不必插手国丧及皇陵入葬事宜,便更是给了他们机会。如此一来,若新君身犯险害,却与他张氏一派何干?”

“此为其二,”钟离遥点点头,颇为赞赏的看他,“难得祯儿心思通透,一点即明。”

谢祯思及这位新君想来思谋甚远,忧虑前瞻,不由愧道,“是谢祯愚钝,不能为您分忧解难。”

钟离遥笑道,“文臣武将,各司其职,祯儿谋略武艺已然胜其千万,又何出此言。”

言罢,他神情一转,亲自给人布菜,“倒是这样貌……为兄都快认不得了。本是英俊少年儿郎,如今面上少说也得三两西北黄沙。”

“兄……皇、陛下,”谢祯磕巴了两声,一时不知道叫什么好,硬是往嘴里多塞了两口菜,“不过几年功夫儿,您挖苦人的本领……也越发脱俗。”

钟离遥含笑看他,却不辩驳。

饭罢,新君赏赐了些茯苓膏、药草霜,并玉如意一柄,谢祯谢恩告退。

再晚些时候,少司府送来西域流香‘索明子’。

“主子爷,”德安亲自调香开盒,请示皇帝,“时辰不早了,让奴才伺候您歇息吧,将军自西域带来的流香已送至宫内,今晚是否……”

钟离遥此刻正批阅三日来堆积的奏折,闻声便搁下朱笔,问道,“此香可送去检司?”

德安略有惊诧,“未曾,主子爷是疑……”

“怀疑祯儿吗?嗬,你也敢猜。”钟离遥捏了捏眉心,轻笑道,“若朕没记错的话,目前尚任职少司府的王襄正是张愈的亲外甥,其母与张愈、张皇后乃是一母同胞。”

“宫中凡百物件,皆送入少府,再定时足量分付各宫中,其中侍从婆子烦杂,事关主子爷的一众事务具应谨慎,”德安忙收盖香盒,谢罪道,“此为奴才之过,还请您责罚。”

“罢。”钟离遥摆摆手,站起身来,“用料交接一应照旧,私下过内检司查验,不可张扬。”

“是,奴才明白。”德安乐呵呵的去扶人,过了内庭却忍不住发问道,“老奴多嘴一句,为何这几天,瞧着将军怪怪的?”

“怪?”钟离遥挑眉,轻嗤一声儿,“恐怕他的心思,你这老奴也明白。”

德安忍笑低了头,“老奴可不明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前情二:棠棣旧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相敬如冰

狩心游戏

阴鸷女皇的渣妻郎

陷落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