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我为稻粱谋 > 第89章 吕相论道义

第89章 吕相论道义

一夜朔风催逼,空中洒下雪霰。

滂滂渭水向东流去,巍巍宫阙耸然矗立。

章台宫的陛阶已铺了一层白,不时被灰塌塌的脚印玷污,那是匆忙入宫的重臣留下的。

大殿中张起了屏风,生起了暖炉,炉中还添了兰膏香草,暖意融融,与室外的凛寒俨然两方世界。与会的重臣神情肃穆,倒和外面的风雪衬极。大殿鸦雀无声,气氛沉闷压抑至极。侍者膝行于席间服侍,大气不敢出,待酒浆盛满,炉火旺盛,立刻屏息退下,动作整齐划一,毫不拖泥带水,提前演练过似的。

主位上,厚厚的帏帐后,捧着羽觞的嬴政啜了口饴蜜水,不小心发出了“滋”的响声,立时红了半边脸。装作若无其事朝下瞥去一眼,只见冰尊们纹丝不动,仿佛双耳失聪。很好,没人敢挑战大王的权威。暗爽过后,又倍感无聊。这帮老翁翁,正经过了头,死板沉闷,未免太过无趣。他百无聊赖枯坐着,心思飞到了校场,不知蒙恬蒙毅新阵法练得如何了……

“人齐了,谁先说?”

率先打破沉闷的,是群臣领袖,相邦吕不韦。

此言一出,立有人应声。声如洪钟,不是等闲,正是军中山岳,老将蒙骜。

“相邦,老臣斗胆。赵王新丧,赵国上下忙于治丧,我们以吊唁之名迷惑之,趁其不备发动突袭,哪怕攻不下邯郸,也能占有一城一池。有道是,天予必取,相邦何故逆天道而行之?”

今日秦廷朝会,议的便是要不要趁赵王丧期进攻赵国。

赵丹死讯传至西垂,秦国自然是兴奋的,尤其是军方。赵国是东方劲敌,是秦国统一路上最难攻克的关塞。所幸,天籁大秦,从赵武灵王到赵惠文王再到赵丹,赵国国君一代不如一代,在秦军连年不断的猛攻下,赵国疆土日益缩小,国力一衰再衰。赵丹算不上明君,本事不大,骨头却硬得很,历经长平、邯郸两场恶战,仍咬牙与秦国顽抗到底。如今他死了,秦国又少了一个有力的对手,焉能不快?

有吃过赵人亏的将领提议,借吊丧之名,派一支奇兵长途奔袭赵国,打赵人一个措手不及。

蒙骜、王翦几位宿将都曰可,然而,请书递到相邦府,却被退了回来。诸将不解,连番登门讨要说法。吕不韦不胜其扰,索性将此议题搬到朝会上商讨,一次性解决。

殿中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殿外值守的郎官许泽时刻竖起耳朵注意殿中动静,万一打起来,他得冲进去保护大王。

军方铆足了劲要驳倒吕不韦,蒙骜打了头阵,接着王翦、蒙武、王龁等重要将领纷纷出言相和,乱杂杂,听得嬴政脑仁都疼了。他恶趣味地看向吕不韦,等着看笑话。从内心来讲,嬴政是很想打这一仗的。在邯郸的时候,赵丹囚了他,把他丢进阴暗肮脏的大牢,狱卒在他的食物里吐口水,老鼠咬他的脚趾头……屈辱早深深刻入心底,时刻提醒他莫忘报仇。赵丹死了,可他还有儿子、孙子……嬴政感到血脉在燃烧,熊熊燃烧的火龙中,他看清了心底的夙愿:灭亡赵氏!

群臣你争我吵,喋喋不休,军方劝不动吕不韦,吕不韦也说服不了军方。嬴政喉咙发痒,他很想吼一声不要吵了,出兵!但是忍住了。老师和李斯都教育他,哪怕再不爽吕不韦,也不兴公然唱反调,尤其是在群臣面前,否则会给人君相失和的口实,给小人可乘之机。

诸将开战的意愿如此强烈,吕不韦会如何弹压?他为何这般强硬?嬴政探询的目光频频张向吕不韦。老师说,吕不韦是一流的商贾,眼光毒辣,绝不做赔本买卖。难道说,他算准了攻赵不能成功?偷鸡不成蚀把米?

“诸君且听吕某一言。”吕不韦沙哑的嗓音猛地拔高,殿中一静。

“诸位将军都是大秦的栋梁,所思所虑,皆为大秦。大秦称霸西垂、震慑山东,所赖者,三军将士也,吕某谢过诸位将军。”

好话谁不爱听,武夫糙汉也不例外。抬手不打笑脸人,相邦客气至斯,诸将领情,不再聒噪。

“可眼下,不是攻赵的好时机。稍有不慎,会弄巧成拙,自食其果。”

众将面面厮觑。

嬴政不屑,危言耸听,故弄玄虚,商人惯用伎俩。看他能吐出什么花来。

吕不韦环顾众人,沉声道:“礼曰: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相歌。周天子没了,可是周礼仍在,这是黔首都懂的礼义廉耻。赵王死了,咱们若恼他,不派重臣吊唁则可;可是去了,却打着吊唁的名义行兵戈之事,不讲道义,趁人之危,不是叫天下人耻笑吗?”

有人不服:“那又如何?一统天下,靠的是兵强马壮,靠的是将士不怕死,而不是虚伪的遮羞布!”

“大秦若要继承周祚,完成大一统霸业,就必须把遮羞布顶在头上。”吕不韦睨眼说话的人,“王龁将军莫非忘了邯郸之战?那时秦国兵不强马不壮?亦或是将士不勇猛?为何围困数年,却始终无法踏入邯郸一步?”

王龁臊得慌,邯郸之战是他毕生的耻辱,悻悻闭了口。

吕不韦点到为止,没穷追猛打。“长平之战,白起将军为吓破赵人胆,做了些过激行为。可他忘了,物极必反。战也是死,降也是死,换做我是赵人,也会宁死不降,所以邯郸之战秦国败了。即目赵王薨逝,此时我军不讲道义攻赵,为天下笑尚不足虑,但是,赵人必当鱼死网破、血战到底,诸位想重蹈覆辙吗?”

嬴政抿抿唇。当日围城之中,老师也说过相类的话。

蒙武拱手:“相邦,邯郸之战时有平原君在。可现在,平原君早死了,赵氏男儿多是败类,一帮无能之辈,又有何惧?”

吕不韦摇头:“蒙将军只窥得一斑,未见全貌。赵氏尚有贤能,新任赵相便是。”

“相邦指的是?”

“赵简。”

嬴政眼珠子一瞪。近日来,第二次听到这个名字了。数日前,李斯入宫,兴致勃勃讲述赵简设计诛杀弥子牟,亲手割下了他的狗头,派骑卒千里迢迢送到咸阳,交给了老师,云云。最后李斯还眉飞色舞地感慨:庐陵君真是痴情种啊,我要是女人,碰到这样痴情的男人,一定感动地稀里哗啦。

嬴政对赵简偏见仍在,听见别人说他好就不乐意。他嗤之以鼻:装的,若真痴情,当初就不会欺骗老师。一旁侍立的许泽发问,既然大仇已报,夫人会离开秦国吗?嬴政斩钉截铁:她现在是秦人了,她不会走的,即使她要走,我也不放。

说得硬气,其实嬴政心里慌得很,如果老师和李斯一样禁不起诱惑呢?此时,耳闻吕不韦对赵简的赞不绝口,嬴政白眼直往承尘上翻,郭起骂得好,那个无耻的小白脸,惯会勾引良家妇女……

“赵简有手腕有谋略,惠文王生前动过立赵简的念头,赵胜也对他赞不绝口。我在赵国时与他交过手,不好对付。若不是孟弋夫人襄助,我和先王就困死在邯郸城了……”

吕不韦坦然磊落在群臣面前提起逃离邯郸的旧事,面不红心不跳,一副君子坦荡荡的模样。嬴政心底不住地冷笑。

“……内有赵简、冯章,外有廉颇、李牧,绝非攻赵的好时机。”

殿中陷入沉默。许久之后,蒙骜喟叹:“相邦所言在理。”

蒙骜被说服,其余将领也只得作罢。

蒙老将军虽暴躁了些,却明事理。吕不韦深为感佩,向老将军行了一礼。

“某还有一言。六国国君无道,残酷暴敛,虐待民人,却反诬我为暴秦,简直岂有此理!六国黔首不明就里,信以为真,对秦军成见极深。以我之愚见,日后用兵,要坦坦荡荡地昭告天下,秦国兴义兵,是为了诛暴君,救民于水火,不是害民……如此,我们的阻力会大大减轻……”①

嬴政若有所思,吕不韦的策略很好,可是没用。商君立下军功爵制,就是为了奖励秦军勇猛杀敌,讲道义又不能带来爵位,谁会去遵守?可是,转念一想,正所谓说一套做一套,吕不韦是这意思吧?

……

朝会散时,风住雪停,天边挤出一抹日影。

嬴政出于礼貌,送吕不韦步出大殿,谦虚地说今日朝会,从仲父身上学到很多。

吕不韦更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是大王天资聪慧。

“仲父,听说你组织宾客,在编一部庞大的书籍,我能看看么?”

吕不韦上任伊始,便效仿平原君、信陵君、孟尝君、春申君四公子,延揽人才,招徕宾客三千。这三千宾客师从百家九流,见解不一,时风流行著书立说,于是吕不韦让他们将各自的学问见解付诸笔端,再综合整理,欲编成一部前无古人的大书。

吕不韦本就想着书成之后献给嬴政,不意他竟主动问起,正中下怀。

吕不韦惊喜又得意:“不胜荣幸。此书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十分庞大,只著成了二览。大王如有兴致,我明日先将二览送来。”

……

吕不韦走后,嬴政欲去校场寻蒙氏兄弟,忽感腹中饥渴,命传膳。

宰夫是赵地来的,进呈了几样赵地饮食。嬴政吃得爽快,念及母亲时常怀念赵地风物,便叫宰夫再做些来,他要带去甘泉宫尽孝心。

***

甘泉宫,太后寝宫。

檐下廊上空无一人,宫女寺人都被打发走了。

门户紧闭,室内黯淡如夜,香炉中升腾起甜腻的馨香,一豆微火有气无力亮着,重重叠叠的纱幔中,春光旖旎,被翻红浪。

赵姬纤长的颈子恣意向上伸展,脊背弯出优美的弧线,纵情驰骋。

琴瑟鼓到最高音,弦崩音断,玉山倾倒……

“不韦,我要死在你身上……”

过了许久,帐幔中传出吕不韦的喟叹。

“大白天,咱们不该太放肆。”

赵姬冷笑,讥讽他:“兴头上怎不说放肆,这会子知道怕了?呵,男人真虚伪。”

吕不韦赔笑:“小心驶得万年船。大王不是襁褓中的婴儿了……”

“我是他母亲,我还怕他不成?你莫要扫我兴。”赵姬沉浸在幸福中,什么都听不进去。“不韦,你知道么,只有在你身上,我才像个女人,我要日日和你在一起,今日,我不放你走……”

此时,嬴政的车驾到了甘泉宫外。

①《吕氏春秋》秋季三纪:兴“义兵” “攻无道而伐不义” “以诛暴君而振苦民”“以救民之死”“以除民之仇”等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9章 吕相论道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三国:我真的不是庞统!

鼎炼天地

神话版三国

造反:从掳走长孙无垢开始

三国:开局劝刘备夺取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