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在古代搞扶贫 > 第8章 第 8 章

第8章 第 8 章

目前有了几十两银子应急,李元的心稳了一些,这些日子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挣钱,每日也不曾停下来过,这里忙完了,那里又有活儿了,忙的团团转。

接下来几日,李元暂停了挖蚯蚓和找药,跟李母在家给粮食脱粒,这种古法脱粒可真的是太难了,大豆要用连枷把豆荚打开,打完了再用筛子筛出来,晒干,装好。

高粱脱粒要找一个木桶,用高粱敲击木桶内部,直到穗上面的高粱全脱落下来,高粱最麻烦的是脱了粒还要脱壳才能吃,非常麻烦。

而小米要用石碾来回的压。

一道道的工序之复杂,母子两人从早到晚忙活了十几日才把这些粮食给脱完粒,这还不算完,接下来要去掉粮食中的杂物和瘪粒,完成后就可以直接装进木仓进行储存。

李元向母亲询问风车放在哪里,他准备让母亲和他一起把风车搬出来放到院子里面使用,地方大好操作,也不用把粮食再搬来搬去。

李母有些疑惑, “风车是何物?”

“啊?我们家没有风车?”李元很诧异地问道。

难道是叫法不一样?

随即又向李母解释道: “风车就是用来把粮食中的糠秕、杂物和瘪粒扇出去的物件。”

李母思索了一下, “还有这样的物件?这倒是不曾听说过,大家都是用粗细不同的竹筛把这些杂物筛出去。”

李元抬手扶额,有点崩溃,这个地儿连这都没有?看着眼前的两三千斤粮食,这不得筛死人啊。

李元想着要不要去请短工来帮忙,纠结了一会儿,还是算了,虽然家里有几十两银子,但钱得花在刀刃上,一个短工一天得三十文呢,后面还要给父亲买药,还得保证大家的伙食,哪里都是用钱的地方,能节约点就节约点。

虽说请了短工可以把自己解放出来,去山里挖蚯蚓,但也不是每日都有好运气,那日挖的那些大个头纯属运气比较好。

李元那日把蚯蚓装满篮子后,又在四周探了一下,最后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蚯蚓都是那么集中,个头也有大有小。

而且接下来稻谷收割后也会有这道工序,明年、后年、大后年都会有,李元双手在脑袋上抓了抓,决定自己来做个风车,也就几日功夫而已,反正现在自己多的是时间,做出来后也是节约了一笔钱呢。

说干就干,李元想起之前看见屋后头的房檐下放着好些干木料呢,木匠工具也是非常齐全,都是李父以前做学徒时弄来的,只是他不是干木匠的那块料,工具也就废弃在那里了。

李元现代的爷爷却是个好木匠,经常有村里的人让他给做家具,做风车,可能是耳濡目染,李元从小也喜欢这些手工活儿,每次放寒暑假时回到村子里面,只要爷爷干活,他必在旁边打下手。

李母见李元搬了好几块木料出来,问道: “元儿,你这是要做你说的那个风车?”

李元抹了把额头的汗,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口,回道: “是呀,娘,反正每年都用的着,我就试着做一个,看书上说这个东西用起来省力的很。”

如今李母觉得李元就是这个家的主心骨,所以李元说什么她都觉得是对的,李元说好用那就肯定好用,也不会多嘴问这问那的,接过儿子手里的杯子拿到厨房放下,就要跟着一起去抬木料。

李元赶紧阻止她,让她去忙别的,这些重活儿自己来做。

这些木料都是松柏原木,还未脱皮,李元把原木架在两只木马上,用斧头把木料的皮去掉,露出木料的浅色内里,用锯子锯成自己想要的长度。

拿墨斗在木料上面弹出印记,等会儿便由此可知从哪里开始着手把木料用斧头劈成想要的形状,或长条形,或圆形,或方形。

等用斧头劈出这些形状后,再用平刨平整木材表面,使木材变得光滑不扎手,此时还只是粗加工,接下来才是些精细活儿。

传统木工都是用榫卯结构进行镶嵌、组装,所以要用凿子在木料上开出孔来,李元由于很久没有做过,一时手生,凿坏了不少木头。

第一日,寻回手感。

第二日,制作风扇。

第三日,制作车架。

第四日,合车架。

第五日,制作外壳。

第六日,制作筒、斜边、出料口、活动调节门、调节档、调节门。

第七日,制作喂料斗、摇把手,依次组装,最后打磨整个风车身的棱角。

李父李母睁大了双眼,惊讶的看着眼前的物件,形状怎么如此奇怪,李母绕着风车转了一圈又一圈,怎么看都觉得这东西长得有点奇怪。

李元便跟在李母后面给他们讲解原理,讲解完毕后,往风车喂料斗里面灌入粮食,打开调节档,摇动把手,给两人示范如何使用。

两人看着李元轻轻摇动手柄,风车的一个口出来粮食,一个口出来各种渣子杂物和瘪粒,觉得神奇的很。

李母用手刨了一下扇出来的粮食,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杂质,抓了一把递到李父手里。

“哎哟,元儿他爹,你快看,我们儿子还有这本事呢。”

李父笑眯眯说道: “这可真干净,往后就省力了,以前可是要把人腰都筛断。”

李元看着父母开心的不得了,自己也是无比高兴,听着两人拿着不重复的话儿变着花样夸赞他,都给他搞的不好意思了。

这风车制作时间看似短短七日,却花费了李元很多心血,一会儿尺寸不对,一会儿口子凿大了,卡进去是松的,一会儿凿小了又卡不进去,不断地重复、实验,真真是折磨人,好在最后做出来的成品还是比较完美。

风车制作好的第二日,母子两人分工配合,李元灌粮食,李母摇风车,两天时间就把几千斤粮食弄干净了,最后送到粮仓装起来。

如今有钱给李父抓药,李元就建议先不卖粮食,等没有钱的时候再说,现在都在收粮,也卖不出什么好价格。

忙完之后,李元又上山了,去了上次挖黄精的那个地儿,把剩下的黄精给挖掉,李元让李母给逢了很大一个布袋子,跟现代的背包差不多,自己实在是不会挑箩筐,等后面有空了,就去编个背篓,现在就先用布袋子和竹篮。

今天本来还想找些其他的,但是这片黄精是真的非常多,个个都是四五十年的,没一会儿布袋就装满了,歇了会儿又开始找蚯蚓,跑了很多地方,最后只找到半篮子,看着天色有点晚了,李元就赶紧下山,要是出来个黑熊、老虎,自己这小身板就是他们的盘中餐。

蚯蚓还是当天就处理好,第二天炮制黄精的时候,李元叫了李母过来一起学着做,李母要是学会了,到时候李元可以每天直接上山,李母在家里炮制,分工合作,产量就高得多,产量一高,银子就哗哗哗进账。

炮制黄精讲究九蒸九晒,李元把上次买的黄酒拿出来,李母这边已经把黄精洗干净了,洗干净的黄精放到木盆里,再倒上黄酒拌匀,静置片刻,就可以上锅开蒸。

蒸足一个时辰,拿出来倒在簸箕里面,推平铺开,放在太阳底下晾晒,等半干后浸入黄酒再次上锅蒸,如此九蒸九晒,成品口感软糯,气味香甜,能补气养阴,健脾润肺。

就这样,李母每天在家炮制,李元在山上找药,这天又有新发现,这山上除了有黄精,还发现了桑黄,它是长在桑树上的真菌,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等功效。

据现代研究,里面含有抗癌物质,野生的在现代卖的非常贵,最有名的就是西藏墨脱县的大叶桑黄,平常可以拿来泡茶喝,摘这个要很小心,把桑黄面上蹭花了就很不好,而且上面那层黄色的东西也不能蹭掉,采摘后,李元小心翼翼的用树叶把他们裹着放进袋子里。

后面还挖了许多淫羊藿,又是满载而归的一天,这次新找的两样,炮制就很简单,晒干即可。

李元见房间里面已经堆积了很多炮制好的药材,才发现已经有段时间没去城里了,炮制好的药材数量比较多,于是驾着牛车进城,还是准备卖给百医堂,胡大夫见李元每次拿来的这些药材都是又干净,成色又好,可见炮制技术不错,价格都是往高了给,没像之前那样压价格,这次卖了一百二十多两银子。

李元很领情,这次还专门送给他一份用上好的黄酒炮制的黄精。

不是冤家不聚头,李元走在街上正想着去买点什么,就碰到了张正道和他的狗腿子,几人看到李元,就跟狗寻到了屎,闻着味儿就过来了,迅速上来围住他。

李元很是无语,怎么总是碰到这几个傻货。

张正道看着眼前的人,围着李元转圈圈,从头到脚打量着,天哪,眼前这个人是谁啊?以前每天穿着一身白袍,腰带系的一丝不苟,头发也束的整整齐齐,随时都手持一把折扇,弱不禁风,最看不惯他那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现在这个黑炭头是谁啊?一身短打,头发也乱七八糟,胡子拉碴,挑着个箩筐晃晃悠悠的。

一行人就这样围着李元狂笑,张正道笑的都直不起腰,道: “李元,你这夫子不当了改唱戏去了,这是哪一出,扮的是那包青天还是张飞啊?”

李元懒得搭理他们,绕过去就要往前走,但是这几个人没有自知之明,又跑上前去堵着。

张正道摇着扇子又围着李元绕了一圈,道: “跑什么嘛,跟我说说嘛,你这是干嘛去了,好歹也是老熟人,我们都可关心你了。” 这语气可一点都不像关心。

李元深吸一口气,轻声道: “你让不让开?”

“ 哟呵,几天不见,脾气渐长呀,要发火啊,今天就是不给你让,怎么着?” 张正道一副贱兮兮的样儿说道。

李元长叹一声,今天看来是没完了,把挑着的箩筐往地上一丢,右手一把抓起张正道的领子把人扯过来,张正道被扯的正有点发懵呢,接着耳朵一阵钻心的疼,街道上响起了张正道的惨叫声。

李元左手揪着他的耳朵,使劲往外提,恶狠狠的说道: “你拦着你爹我想干嘛,你想知道什么呀,快说,你爹我好回答你。”

“李元,你快给我放开,你个王八犊子,快放开你爷爷。”

李元听到这话更使劲了。

“啊、啊、啊,好疼,我的耳朵、我的耳朵。”

小跟班没有一个敢上来帮忙。

李元最近力气大涨,对付眼前这个小书生简直是小菜一碟。

“下次看见我还拦不拦,你个狗东西,以前欺负我,那是我不跟你计较,现在我打不死你,向爷爷求饶,不然今天把你耳朵撕下来。”

李元阴冷的语气着实吓着了张正道,他觉得李元真的敢把他耳朵撕下来,只能赶紧求饶。

李元觉得没意思,就放开他了,看着张正道站在那里敢怒不敢言,又菜又爱招惹别人。

挑起箩筐,在走之前,上前在他屁股上捏了一把,狠狠的道: “下次再惹我,我在街上把你扒光打屁股,让你这辈子都抬不起头。”

直接把张正道吓的后退了几步,回过神来,感觉自己不要活了,自己一个大男人被人捏屁股,街上这么多人看见他被李元捏了屁股,还有这几个目瞪口呆的小跟班,他以后怎么在书院混。

李元真的是疯了,他这是被鬼附身了吧。

收拾完张正道他们,李元又去买了几只鸡和猪肉,最近几乎隔几天就要吃一只鸡,平常就是吃猪肉,之前买了很多猪油,李母现在做菜也是很舍得放油,儿子每天往山上跑,已经很辛苦了,要是吃食跟不上,那身体就垮掉了。

李元晚上躺在床上想着,这么一直上山挖药也不是个事儿,自己如今跟别人打短工没有什么区别,不稳定,上山又累又危险,而且万一哪天不能挖了怎么办,所以还是要有个长久的营生,家里如今有个百来两银子,够花费一段时间,还是要想想新的出路。

初到这里时,自己也幻想过,是不是老天让自己带着使命在这里实现远大抱负,一展宏图,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中,也幻想过,自己爬上王侯将相的位置,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但实际上自己只是一个**凡胎的市井小民,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每日为生活奔波。

但想想也还算是蛮幸运,至少没有去到什么流放之地或者是加入逃荒大队中,还是先把眼前的生活搞好吧,这个小家,这里的父母都需要自己,要让他们能老有所养,等哪天实现财务自由,到时带着全家去看看这里的山川长河,也不枉来此一遭,夜晚的思绪就是多。

第二天,睡了个懒觉,最近一直在山上奔波,肌肉也很酸痛,准备休息一天,早饭的时候,李母说她昨天去田里看了一下,再过半个月稻谷就可以收割,之前收了庄稼的那些地,也要请人慢慢的翻耕出来,不然到时候赶不上种冬小麦。

李元突然想起前些时日跟着一起去收庄稼,那些中、下等田的产量着实太低,有的地,土壤粘性大,不透气,有的土层薄,石头多,还有的肥力不足、土壤板结,等各种问题,这就导致粮食产量不高。

想要粮食产量高一点,必然得改善土壤环境,补充肥力,还得种适合的农作物,要是真弄起来,这也算一个大工程,过不了几个月就要播种冬小麦,得在这之前就要想办法改善一下这些土地,缺肥的要施肥,要做的事情好多。

这天开始,李元每天都去地里转悠,他跟李父李母说在书里看见了很多方法能让地肥一点,、粮食亩产多增加点,所以要去观察一下,两人半信半疑由着他去了。

李元最后想到了一个现代农业模式的方法,来达成自己即想改善土壤环境,又能搞一个长久的营生。

决定蚯蚓和鸡套养,形成生态农业模式,以食物链原理来打造良性循环,使整个循环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再循环利用,这种模式也是现代农业当中非常推崇的一种。

粮食养鸡,鸡产粪喂蚯蚓,蚯蚓产粪肥地,增加土壤肥力使粮食增产,而且蚯蚓繁殖极快,一根蚯蚓一年就可以繁殖五百条,成长周期非常短,长大后就可以喂鸡,鸡吃了蚯蚓可以促进生长、多产蛋,一直这样无限循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春日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