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符筝得知消息,旨意已经到了长信殿。
她听完圣意不由瘫软了身子,果然该来的总会来。
“殿下,接旨吧。”小太监催道。
“儿臣…”符筝说不出接旨两个字,仿佛如鲠在喉,似乎想到什么,下一刻她竟飞也似的撞开人便跑了出去。
“欸殿下…殿下!”宫人忙跟在后面追。
符筝一路奔向建章宫,她捂着嘴巴不想让自己哭出声。
“殿下,您不能进,陛下正与娘娘商量事呢。”宫人拦住她道。
“父皇!”符筝扑通一声跪下,朝着里面喊道,“父皇您不要女儿了吗?!”
符虑听到动静,方想要说话,却听洺谙谙道,“陛下,你我如今却不可意气用事。”
符虑闻言只好道,“朕意不改,先让筝儿进来吧。”
宫人得圣命这才不拦着让她进来。
“父皇,儿臣…”符筝委屈道,“儿臣非的去嘛?!”
“筝儿,不要胡闹。”洺谙谙在旁边道。
符筝没有看她,只是抹着泪,“儿臣没有胡闹,只是想问一问父皇,我朝如今竟是无一人可与旻州抗衡吗”
“竟需要儿臣去联姻才可。”她掷声道。
“这……”符虑愣住,他也曾想过,只是被皇后否决了。
“符筝!你是一国公主,如何这般哭啼!”洺谙谙不满道,“你同那世子联姻更能保全和睦,且彰显我符廷气量。”
“况且,筝儿你聪慧,我们放心你去。”
符虑闻言点点头,“是啊,筝儿,你母后说得对。”
符筝心下悲怆,她眼中带着讥讽,连父皇也不管她了。
半晌,符筝抬眼,“母后说的是。”她轻道。
她抬眸看向上首,眼中带着哀伤,她早该知道的,可是她还是忍不住想再问一句,
“母后,您从小到大辱我愚笨,可如今却言我聪慧,我只想问一句,您是何想法,我也是您的骨肉啊,您为什么就不能疼一疼我呢。”
这番话是她的良心之言,可是洺谙谙却神色骤变。
她道,“你和辛儿皆是我的孩子,我又怎会不疼,只是你此去既有一桩大婚成了人事,再亦可保符廷与辛儿万全,两全其美之策而已。”
“…母后原来是要我托举弟弟,”符筝泪眸看她,“栩州山高路远,栩王世子脾性骄恣,这些母亲不曾为女儿想过半分,却只道两全其美…母后,您…”
符筝再哑口无言,向殿外走去。
见她从地上起来,符虑不由有些心疼道,“筝儿,此事…”
“陛下,筝儿不懂事,你也该明白,有些事…”洺谙谙的声音被符筝抛于脑后。
所有声音都安静了下来,只有符筝落寞的走在宫道上。
符筝的不愿,夹含着对洺谙谙的愤慨,谁都可以求父帝将自己嫁去,可唯独洺谙谙不行,她是自己的母后啊,她到底有没有一点将自己作亲生的来待。
不过,现下来看,想是没有的。
也罢,女子终究是要嫁人的,符筝自嘲道。
她安静的试了婚服,听说做的挺快,不过半月竟真的赶制出来了。
符筝的眼中早已失了色彩,她被安排着记住各类礼仪规训。
还要抄背皇后送来的女则女戒,她的好母亲每次都是这样子。
“殿下,陛下召您过去。”宫人禀道。
“知道了。”符筝在铜镜前回眸,淡淡的看了一眼殿外。
她身旁是给她试妆簪发的绿萝。
又是一日,较父亲回来已经过了半月。
符筝看了看镜中人,抿唇去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她只好用手指去怼自己的嘴巴,企图让笑脸出来。
试了半天,还是失败了。
符筝问,“几时了。”
褚晗茵答,“回殿下,亥时四刻。”
符筝便起身,赶往建章宫。
一路上符筝看着通明的灯火,眸中闪着稀碎的光。
待到建章宫前殿,符虑正在龙案前执笔。
听到动静,他抬眼,“筝儿。”
符筝俯身,“见过陛下。”
符虑心中略过一丝慌凉,“筝儿,父皇知道你伤心,可是皇室扶养你这么多年…”
“什么……”符筝抬眸,父亲的意思她听出来了。
“是儿臣言之不当,筝儿给父皇请罪。”符筝伏地,将头抵在地上。
“父皇,女儿此去,也不知何时见,父皇若有不妥,定要给女儿写信,教女儿知道。”符筝哽咽道。
她已经接受了这个结果。
“好孩子,朕会的。”符虑抬袖道,他别开眼,怕自己后悔。
“好了,去吧。”符虑抬手道。
“是,父皇。”符筝起身谢恩。
婚礼程序共有 6 个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道程序到如今时已有简省合并现象。
仪仗布置按照符筝身份配备,符虑举行九盏宴会。
嫁妆堆满了整个后殿,琳琅满目,有点缀满珍珠的凤冠、华美的礼服、金银首饰、贴金轿子、锦绣幔帐、豪华地毯屏风等。
符筝的仪仗十分奢华,共有头戴金钗的童子八名,分别手持方圆扇子八把,后面还有二十名提灯的仆人。
日光照耀在玉阶上,符筝着玄色嫁衣跨出了长信殿。
她头戴一顶镶嵌着明珠宝玉的凤冠,其上凤凰展翅,珠翠摇曳,流光溢彩。
坐上轿撵后,向未央宫去拜双亲……
拜完祖庙后便该出城了。
……皇后洺氏乘着九龙轿子亲自随行,皇太子符辛则骑马送公主出嫁。
但是送到城外即可。
美人纤姿终于隐于软轿中,浩浩荡荡的队伍向栩州进发。
栩州。
晨光熹微,天边泛起鱼肚白,栩王府便已热闹非凡。
但是赫连雾却在书阁中走来走去,他一想到父亲临终的威逼便头疼。
可是如今已然无法。
符帝已经将女儿送到路上了,他还能怎么办。
赫连雾只好说服自己穿好喜服,收拾精神去迎了。
管家在一旁细心整理着赫连雾的衣冠,一边嘱咐迎亲的诸多事宜,可他虽一一应着,思绪却早已飘向了别处去。
随着吉时渐近,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
一路上,鼓乐喧天,鞭炮齐鸣,迎亲队伍如一条红色的长龙,蜿蜒在街道上,向着北方而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