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凤最初只是抱着试水的念头,对于礼盒畅销什么的并不奢望。
各个商家也是一样的心理,批发的很是保守。
却不想过了腊月二十,厂里迎来一波意料之外的大客户。先是杨桥乡政府给干部发年礼,上门采购一批。
胡玉凤本没想推荐礼盒,干部自己吃嘛,还是实惠要紧。谁知采购人员就盯上了礼盒装,跟塑料袋相比,这发下去多有面子啊,反正不是掏干部兜里钱。
这些乡镇可能私底下交流了,紧接着其他乡镇的政府、医院等部门陆续采购。
于是原定的礼盒全部脱销,秦文礼加急定制第二批,这次定了一千个。
得知消息的四个孩子眼泪汪汪,表示装不完,磨破手指也装不完。
胡玉凤当然知道装不完,她还真能可着几个童工用?于是大手一挥招了一批临时工。
眼见着一批批订单发出去,一笔笔款项收回来,胡玉凤往后一瘫,满意的舒了口气。
但,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厂子到现在满打满算开了三个月,又逢年底,也是时候召开一场总结暨表彰回忆了。
看着光秃秃的厂子,胡玉凤叫来惠子和杨秀,边讨论边写写画画。
她们这边忙着筹备会议,秦文礼也忙着联络感情。
到了年底就是这样,来往的客商,照顾有加的领导,放款的银行……各个环节都得照顾到。
为此胡玉凤特批了三千块钱的经费。
一晃到了腊月二十六。裕丰食品厂的管理层和职工共计五十余人齐聚一堂,召开总结大会。作坊和铺子的工人也都赶过来参加,这食品厂成立后的第一个年头,也是第一次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数九寒冬,厂子里却是一片欢喜雀跃。大门口挂了盏红红的大灯笼,左右两边贴着喜庆的春联和门画。院子里更是挂上了数盏小灯笼,楼前拉上彩灯,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二楼会议室里燃起熊熊火炉,屋外寒风肆虐更衬得屋里温暖如春。
会议室经过一番布置,墙上挂着横幅,桌上是一盘盘瓜子花生和桔子糖果。秦钰和秦树合作,给员工们奉上一杯杯热茶。
进来的员工们井然有序入座,或低声交谈,或嗑着瓜子。
所有人到场,胡玉凤和秦文礼上台。员工里那会来事儿的立即带头热切鼓掌,胡玉凤笑着对大家挥了挥手。
一切就绪,主持人秦文礼开始按照议程开场。
第一项,是秦文礼总结食品厂本年度业绩。他简明扼要的用一组数字概括了这三个月的喜人业绩,指出这一切和在座所有人的努力分不开,希望来年再接再厉。
第二项,就是厂长胡玉凤讲话。胡玉凤看着台下五十来双炯炯目光,心里顿时涌起一股豪情。清了清嗓子,她强调了三方面意见。
首先感谢,感谢有家人的支持,有亲朋的帮助,有贵人的提携,有员工的努力,才能将食品厂做到这个程度。其次是肯定。肯定了厂子的目标和方向,肯定了杨秀的创新钻研成果,肯定了管理层以及一线员工的艰辛付出。最后是建议,下一年厂子会继续扩产,希望所有人戒骄戒躁,把这种踏实肯干的作风传承下去。
说完这三点,她朝杨秀招了招手,杨秀端着一盘子现金上台。
台下顿时传来一顿欢呼。
胡玉凤等欢呼声渐小,笑着做了个下压的手势,说道:“同志们,今天既是我们的年度总结大会,也是表彰大会。这个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你们加班加点的复出,我话不多说,按照之前定好的,给大家发奖金。”
台下顿时一片掌声雷动。
之前只是听了风声,却没想还真是发现金,这可是除了工资外的一大笔。尤其是秦文礼念出金额,员工们更是喜不自禁,奖金可比一个月工资还多呢。
发完奖金,就是表彰本月业绩前三名。这三人刚领完奖金,又上台领奖,俱是眉开眼笑。
最后一项议程,是胡玉凤代表厂子向全体职工及家属拜年,顺便分发年礼。
员工们没想到领完钱还有年礼,一个个排着队领了礼盒,笑着和胡玉凤等人说声过年好。
所有人领到年礼,胡玉凤宣布放假,来年正月十六开工。
台下又是一顿雷鸣般的掌声。
……
几人笑看着员工们三三两两离开,分头检查了一遍电路插座等安全隐患,留下秦文礼和胡大舅看场子。杨建开着车拉着胡玉凤、杨秀、惠子连同三个孩子上街置办年货。
回到家,胡玉凤遇上了很久没见的老妯娌。
亲热地拉着陈秀莲的双手,看着她两鬓边的白发,胡玉凤不由感慨时间过的真是快,两人见面活似两只斗鸡的日子竟恍如隔世。
陈秀莲也心情复杂。她现在已经彻底歇了和老胡攀比的心思了,比个啥呀,她还在骑自行车,人家已经坐上小轿车了。再是有心
气,两条腿也跑不过四个轱辘啊,何况自行车她都蹬不动。
接受自己不如人家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于是她也笑脸相迎,妯娌俩相携着朝家走,竟是从没有过的和谐。
两家女主人世纪大和解,于是这个年过的也很和谐。
刘荣今年做了好些菜,硬是拉着另外两家去她家吃了一顿,别看她脾气大心眼小,做饭的手艺还真不错。
唯一不和谐的就是刘荣对秦玲,那真是眼中钉肉中刺,横竖没个好脸。
一家子饭罢回家,挤挤挨挨坐在沙发上,喝着热茶,看着春晚,笑的合不拢嘴。
十点一过,各个山坳里传来隐隐约约的爆竹声和烟花声,秦钰和秦树也赶紧拿上打火机点燃烟花。
绚烂的烟火伴着噼里啪啦的声响一同燃起起。
爆竹声中又一岁除。
……
大年初五,笼罩在老秦家上空的冷凝雾气,被东边山头缓缓攀起的暖阳一点点逼退,山鸡拖着五彩斑斓的尾羽早起觅食,喜鹊在枝头叽叽喳喳闹个不停。
秦家湾房屋的烟囱里,冒出一缕缕炊烟。一家公鸡发出嘹亮的鸣叫声后,另外两家的公鸡扯着脖子,发出尖利的鸣叫声。
“喔喔一一喔﹣-”
老秦家的厨房里,杨秀正双手握着一根擀面杖,抡圆棒子搅着锅里的面糊。
老话说“年初五,填穷坑。”用啥填呢,面糊么。面糊填不饱肚子,那就多加点面打成搅团,于是就流传下来初五吃搅团的风俗。
老秦家严格尊重每一个老习俗。
秦文礼腹诽说都是封建迷信,要么吃了这么多年搅团咋年年都穷。杨秀便和他理论:“肯定是你们家穷坑太深了,填了这么多年才填平!”
秦文礼:……
不信,明明是家里这三个女人爱吃搅团的不行。
而他们父子三个,最怕的就是搅团。至于老父亲秦生田,他吃啥都行,啥都爱吃!
往年他不敢抗争,只能默默吃两口,然后啃馒头。今年么,他撺掇小儿子,小儿子抱上奶奶的腿,要吃长面。
胡玉凤勉强同意了,先给这爷仨煮面,她们用面汤做搅团,反正穷坑得填!
心满意足地吃上两碗搅团,胡玉凤舒服地打了个饱嗝。
正月闲得慌,干点啥好呢。
还没想好,小狗汪汪叫,又有客人上门了。
胡玉凤定睛一瞧:哟,稀客啊,老傅领着小闺女。
要是老傅一人那是恶客,可傅红兰还算个好孩子,看在她的面上胡玉凤便笑着起身。
老傅笑得像朵残败的菊花赶紧上前。
秦文礼两口子过来见了礼,倒了茶水,就知趣地退出去。
二姨夫无事不登门,登门必有事,他留着人家也不自在。
果然东拉西扯了一通,老傅就说明来意,想让她拉拔小女儿一把。
这边傅红兰已经泣不成声。要不是过不下去她也不愿来,爹妈惹恼了大姨,她本不好意思张口,可……
父女俩你一言我一语,胡玉凤听得是怒上心头。
傅红兰嫁的那家真心条件不错。家在离上官镇不远的塬上,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公婆是一对能干人,丈夫是个电焊工,她嫁过去生了一双儿女,一家六口四个能挣钱,也是难得安稳的好日子。
可坏就坏在她男人外出务工染上了赌瘾。刚开始还是小打小闹,到后来越玩越大,甚至过年回来都不着家,在外面“摇宝”。
“摇宝”那是啥呀,纵有万贯家财都不够输,更何况他们家还没有。
刚开始傅红兰说他还有几分耐心,后来父母骂上都不听,嫌烦了还打傅红兰。傅红兰自小就没受过这号罪,第一次挨打就哭着回家,结果被她妈一通劝,大意就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好赖全是命,让她忍。
傅红兰只好回家,好在她公婆是好的,把儿子打了一顿,丈夫也道歉说是一时失手。
但打人这个事,有一就有二。丈夫打傅红兰,公婆打丈夫,就这么陷入一个恶性闭环。
傅红兰是真不想过了,可看着一双儿女又不忍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