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们 > 第180章 瞒天过海如意又孕 除之务尽皇后再杀

第180章 瞒天过海如意又孕 除之务尽皇后再杀

有的时候,有的事情,知道还不如不知道呢,这就是现在杨氏的念头,她只以为自己女儿最近心不在焉是因为有什么心事,可是谁能知道居然是这么大的心事?

如果说杨氏知道武顺怀孕是震惊,那在知道武顺肚子里的孩子是李治播下的种之后,这就不是震惊了,而是脑子一片空白,这种情况下杨氏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母女对坐难消愁。

可是这件事哪是瞒得住的事?然后就有了现在的武贤妃蓬莱殿闭门之事,杨氏和武顺没有办法只能来二女如意这里坦白这件事,自从武士彟去世之后,杨氏母女四人相依为命,相互扶持,杨氏和武顺也不能在这件事上把如意蒙在鼓里,与其以后瞒不住被如意知道了胡思乱想,倒不如现在就坦白,这也是杨氏和武顺商议之下的决定。

本来如意最近还就是如王婠和萧未央所料,最近有些志得意满,她当初听从杨氏的话暂时搁置了她和王婠害死安思定公主的仇,为的不就是自己的儿子李弘的太子之位吗?现在目的达到了,如意当然开心,所以如意就没有注意到武母杨氏和姐姐武顺脸上挂着的愁眉苦脸,只是奇怪杨氏为什么把殿内的侍婢都赶了出去,直到杨氏叹口气说道:“如意啊,有一件事娘需要告诉你。”

然后杨氏就在如意奇怪的目光中掀开了武顺的衣服,如意也就看到了武顺怀孕的肚子。

如意看到姐姐的肚子后先是眉头一皱,然后猛地抬头看向自己的姐姐,颤抖着声音道:“这是,皇上的?!”

武顺闻言一愣,她没想到妹妹会一下子就猜到这个答案,可见自己这个妹妹的确比自己聪明,从小就是这样,所以妹妹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平白无故,武顺低着头道:“是,是皇上的。”

如意即使已经猜到了这个答案,但听到姐姐承认的时候还是有一些难以置信,她不敢相信一直贤惠的姐姐怎么可能会和皇上做出这样的事,这不是她认识的姐姐,所以是李治的问题?如意不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

杨氏没有说话,她认为大女和二女之间的问题只能两个人说清楚,自己不适合参与,因为这件事没什么谁对谁错,她这个做娘的劝不了,也做不了主。

如意稍微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如意想要知道自己姐姐是什么时候和李治有关联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武顺道:“就是那一次,妹妹你和娘出宫到观音寺祈福的那次。”

出宫到观音寺祈福?如意也想起了这件事,是几个月前自己为女儿安思定公主祈福的事,当时自己决定暂时放下女儿的仇恨,所以就去祈福,姐姐武顺当时因为身体不适,加上需要照顾儿子李弘就留在了宫内,所以姐姐和李治之间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如意还想起了一件事,自己当时在花园里找到姐姐武顺的时候,自己明明在姐姐的脖子上看到了类似男女欢愉后的印记,姐姐却告诉自己是李弘的劲儿挺大的,是李弘掐的,所以姐姐当时就是在遮掩她和李治之间的事?

这是巧合还是姐姐的预谋?如意不知道,所以她就问了出来,还有姐姐现在过来是来跟自己摊牌吗?因为姐姐肚子里已经有了李治的孩子?姐姐就有了直面自己的底气?

武顺眼看自己要被妹妹误会,如果这样的话姐妹必定分崩离析,武氏姐妹这个家就要散了,赶紧道:“如意,不是这样的,这件事完全是一个意外。”

武顺能来到妹妹这里就是要坦白的,她不能让妹妹误会自己,于是武顺就开始诉说当日发生的事:自己为了照看李弘就歇息在了这里,不曾想皇上在和高句丽使臣国宴醉酒之后来到了这里,然后二人之间就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自己知道这件事的不妥,所以在事后就赶紧躲到了花园里,希望对妹妹,对所有人都瞒着这件事,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可是天意弄人自己居然能怀孕?这件事也就瞒不住,自己只能到妹妹这里来坦白,但这不是武顺的本意。

听着武顺的诉说如意也想到了自己当日的确看到了李治酒醉之后睡在自己这里,只怪姐姐武顺当日掩盖的太好,所以自己没有了怀疑。

如意疑惑道:“按姐姐的意思是当日皇上因为醉酒错把姐姐当成了我,所以就做了下此等之事?”

武顺内疚道:“是的,皇上把我当成了妹妹。”

如意道:“所以皇上应该不知道此事。”

武顺道:“是,事后皇上就睡了过去,都没有清醒过,所以妹妹万不可胡思乱想,有错也是姐姐的,与任何人都无关。”

杨氏看女儿事情已经说明白只能叹口气道:“如意,你要相信明则说的话,她是不会在这件事上面骗你的,不过娘有句话想说,这个孩子来的也的确巧了一些,正好是我们去为安思定祈福的时候他来了,没准是老天开眼也未可知呢,我们母女能走到今天不容易,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你看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怎么处理?如意也是有苦难言,毕竟武顺是她的姐姐,她还能视若无睹吗?可是这件事她的委屈还能怎么算?就算这件事是一个意外如意就能当这件事没有发生吗?况且武顺肚子里还有李治的一个孩子,这是如意能忽视过去的吗?不管是李治,还是武顺,还是武顺肚子里的孩子,都是如意放不下的东西。

最终如意道:“既然这件事姐姐瞒得了一时,那就继续瞒一世吧,从现在开始他就是我的孩子,娘,安顿外面的侍女去太医院请周御医前来,就说,就说我好像怀孕了,需要周御医诊治。”

等在外面的侍婢们才知道武贤妃娘娘刚刚怎么那么神秘,原来是武贤妃又怀孕了,这还真是让人羡慕啊。

一直等在蓬莱殿外面想要拜访武贤妃的其他妃嫔看到侍女去请周御医,也就打听到了这个消息,原来如此,难怪贤妃娘娘闭门不见客呢,原来是又怀孕了,众妃嫔少不了一番羡慕嫉妒。

还在萧未央的未央宫密谋的王婠和萧未央也听到了下人加急报进来的消息,又是一阵咬牙切齿,武贤妃生安思定公主的事才过去过长时间现在她就又怀孕了?萧未央还加了一句安思定公主的尸骨还没有凉武如意就又怀上了。

周御医到了武贤妃的蓬莱殿的时候也见到了“怀孕”的武贤妃,只是奇怪的是他只见到了武贤妃的手,没有见到武贤妃的人,武贤妃此时应该是躺在了床上,床上的帷幔也放了下来,周御医还奇怪就听到帷幔里面传来贤妃娘娘的声音说是自己可能怀孕了,身子有一些不舒服,也就躺在了床上,不好跟周御医相见,只能让周御医号脉诊断了。

武贤妃说的话周御医都懂,他能不能看见贤妃也不重要,望闻问切,这不是还有闻问切呢,赶紧道:“贤妃娘娘,不碍事的。”所以赶紧坐在床边为贤妃娘娘号脉。

没有意外,贤妃娘娘的确“怀孕”了,只是娘娘胸中似乎有一些郁结之气需要注意,周御医做出诊断后也就离开,这次诊断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周御医开一些简单的保胎汤药就可以了。

周御医并不知道自己把脉的手是武顺的,而不是武贤妃的,至于武顺胸中的郁结之气,武顺因为自己怀孕的事愁绪万千,拿还能没有郁结之气?

这样武顺怀孕的事就被如意遮掩了过去,成了武贤妃再次怀孕。

周御医离开的时候正好在蓬莱殿外撞到李治过来,李治也是听到武贤妃怀孕的消息赶紧从紫宸殿过来,周御医也是赶紧见过皇上,顺便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贤妃娘娘怀孕的事,娘娘怀孕无大碍,除了胸中有一些郁结之气,只用喝两副汤药就好了。

李治听了周御医所言也是赶紧让这周御医去准备汤药,自己去看望武贤妃。

等李治进去的时候躺在床上的人已经从武顺变成了如意,杨氏和武顺侍候在旁边,如意看着李治进来的时候直奔自己而来,都没有注意武顺两眼,就知道姐姐可能说的是对的,那真是一场意外。

李治还在询问如意身体怎么样,为什么心中有郁结之气,如意道:“因为奴婢思念女儿了。”如意想起了夭折的安思定公主自然心中会有郁结之气。

李治明白武贤妃的心思,只能更加疼惜她。

武顺怀孕的这一场风波也就这样被如意瞒天过海过去,只是她忽略了这件事可能引发的因果,真正让她落下骂名的巨大因果,这是后话。

如意“怀孕”之后,本来按照李治的想法李治还想带着如意一起去参与秋祭大典,这就是宠妃的优待,表示她就是皇后一人之下,甚至可以和皇后平起平坐,可是如意怀孕后李治的这个想法也只能落空,秋祭大典也就遵循往年旧例举行。

秋祭时节就是金风玉露的秋分,此时天空湛蓝云淡风轻,大典的举办是从一天的正午时分开始。

作为主祭的皇帝的车马会从皇宫正门驶出,然后沿大道直到长安城西郊月坛所在位置,秋祭即是祭月,祭祀之处就是在城西郊的月坛。

皇上的马车上坐着的是李治和皇后,此时皇后的怀里还多了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就是李弘。

皇上的车马后面跟着的就是参加大祭的文武百官,一众人马一路上浩浩荡荡。

再后面灯笼无数,彩旗飘展,这是负责装扮祭祀氛围的祭礼仪仗队。

仪仗队的后面则是大队的参加祭祀大典的人群,他们是长安城的老百姓,百姓也是参加秋祭的一部分,也就跟在长长的祭祀仪仗队后面一起涌出长安城西门,到月坛的周围观礼皇帝大祭。

秋祭是一次极其隆重的祭祀仪式,也就有从古流传下来的特定流程,先是祭天地,然后祭祖,然后献祭三牲,再然后就是司礼官颂念歌颂万物的祷文,重点是李治作为皇帝亲自颂念的主祭词,李治是天子,祈天的事自然就需要皇帝亲自来做,然后所有参加祭祀的人群在李治礼毕后再虔诚行礼,作揖朝拜,这一切流程都跟往年没有区别,但还是有人看出了今年不同于往年的细微之处,往年只是陪祭的皇后娘娘今年的怀里一直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一个能被皇上和皇后娘娘带着参加秋祭大典的孩子想来身份也不一般,有经过耳边的风声传递大家才知道这是李弘皇子,被皇上钟爱,所以可以参加秋祭大典。

这样李弘的名声在秋祭中无形的就被传递了出去,也算是达到了李治的目的,只可惜武贤妃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参与大祭,不然也会与有荣焉,李治惋惜。

李治也没有注意到表情难堪的皇后,皇后虽然颜色肃穆,但这样的羞辱依旧让王婠怒火焚心,让王婠更坚定了自己除掉李弘的心,正好现在武如意又怀孕了,如果能巧借李弘出事的机会影响到武如意肚子里的孩子,万一武如意流产了呢?这算不算王婠一举两得?这样武如意就一个孩子都没有了,已经夭折的安思定公主,即将夭折的李弘和武如意肚子里的孩子,王婠或许能一网打尽,这么想来那就真的是痛快,所以王婠除掉李弘之事已经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如果说秋祭大典是庄重的,严肃的,那秋季大典后的中秋赏月就是轻松的,愉快的,是李治可以与民同乐的佳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一书,而真正成为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而《洛中记闻》中也曾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发现味道很好吃,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也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中秋月饼的记载。

每年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的前两三天,富庶的长安人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此事,首先就是源源不断的桂花枝条被送进长安做装饰之用,八月十五丹桂飘香,其中很多桂花都会被送进宫里。

还有就是古代的中秋也会有“燃灯”的习俗,在江南还会有制作的灯船,燃灯的规模仅次于元宵灯节。

然后就是愉悦的人们穿着华美的衣服,三五结群行走在皎洁的月光下,或游街市,或游河泛舟,或登楼赏月,谈笑风生。

而作为皇帝后宫的女人们自然不会有这样的自由,她们能做的就是自己聚在一起大家一起乐呵乐呵,这就是后宫中秋之宴,而这就是王婠和萧未央商量出的对李弘下手的机会。

在秋祭之后王婠就已经向李治提出她想筹办今年的后宫中秋之宴,李治对此也没有异议,因为这件事每年也都是皇后的分内之事,也就随王婠去准备,还有一个原因是王婠这一次配合了李治抱着李弘出席秋祭的想法,李治对王婠的不满也就少了些,至少皇后还是皇后。

王婠将今年的中秋之宴安排在了自己的凤仪宫内,因为她需要准备完全的针对李弘的准备,王婠并不能完全明白自己上一次对安思定公主的巫蛊之术是怎么灵验的,所以她想要完全复刻安思定公主出事当日的环境,首先就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为此王婠在自己的凤仪宫准备了很多的花,不止有中秋的桂花,还有月季,菊花,百合等等许多开在当下的花,都被王婠搜罗到自己的宫内,她依稀记得安思定公主当时的百日宴就是这样,王婠力求万无一失。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巫蛊之术,王婠要放在离李弘最近的地方。

到了中秋之宴的当日,所有收到皇后邀请的后宫妃嫔都来到凤仪宫共度中秋,作为一墙之隔的如意自然也收到了这份邀请,只是她知道皇后这一次的宴会多半就是对自己的鸿门宴,因此武母杨氏本想女儿假托自己因为怀孕身体不适不想参加这一次的宴会,可是如意换一个想法,自己不去的话又怎么能知道皇后对自己有什么样的阴谋诡计?到时候自己被蒙在鼓里那岂不是会一无所知?到时候只怕连怎么防备王婠都不知道,因此如意最终还是决定参加皇后的宴会。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躲不过,那就不躲,这是这个女人的性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春日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