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们 > 第193章 难为朋友者则为敌 武母杨氏为女划策

第193章 难为朋友者则为敌 武母杨氏为女划策

李治防备的人居然是自己?这个消息对于长孙无忌来说就像是一个晴天霹雳,他不知道自己全身心的付出换来的居然是李治的防备,所以王皇后不孕,长孙德妃不孕,都是因为她们和自己的关系密切,这到底是君臣有别啊,哪怕李治是自己的外甥,李治做晋王的时候可以和自己亲密无间,长孙无忌可以好好疼爱他,但现在李治是皇帝,皇帝就会有皇帝考虑问题的方式。

可是长孙无忌监国是太宗皇帝驾崩前的遗训,是太宗皇帝对自己的儿子不放心,需要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为李治指引,长孙无忌在这之前的几年也一直是这么做,所以他帮助李治渡过了新皇即位的动荡期,渡过了以荆王李元景和高阳公主为首的宗室想要在朝堂的争权,甚至李泰因此自鸩而亡,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就想起了李泰,因为在长孙皇后生的三个嫡子中,李泰才是长孙无忌的最爱,也是长孙无忌认为的最适合大唐皇位的人选,但太宗皇帝却属意李治,所以长孙无忌就帮扶李治,却不能改变长孙无忌最喜欢李泰的事,在李泰自鸩的时候最伤痛欲绝的不是李治,而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到现在还留着李泰“送”给他的最后一幅画:千“李”江山图,当时李泰是想用这幅画告诉长孙无忌这大唐的江山是李家的,不是长孙家该染指的,长孙无忌一直留着这幅画,这也是长孙无忌想要告诉李泰的话。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治也知道长孙无忌这个舅舅最喜欢的人是自己的哥哥,不是自己,所以才会防备他?还是因为在长孙无忌眼中李泰的才华才可以胜任皇帝的位子,李治德不配位,这在李治看来就是舅舅看得上自己的哥哥,看不上自己,所以才不是那么的喜欢自己的舅舅?

没人知道其中的原因,因为没人敢去问李治或者问长孙无忌,这就是人生,有一些问题只能是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不是所有误会都可以解开。

可是李治这样的做法对于长孙无忌来说无疑就是一种背刺,长孙无忌在前面挡风挡雨,披荆斩棘,李治却偷偷的防备着长孙无忌,就问谁能忍?因此王皇后把德妃不能怀孕的秘密一直藏着掖着,就是在等现在这样一个机会,让李治和长孙无忌失和内斗的机会,这样王皇后就可以报复了所有人,这就是她的图穷匕见。

只是不知道王皇后能不能得偿所愿?长孙无忌会不会如她所愿对李治的背刺恼羞成怒,从此真正的把持朝政,成为大唐的无冕之皇,这是长孙无忌的为难。

且不说长孙无忌这里的事,现在摆在如意眼前的难事也足够她为难,不管是李治的说客许敬宗还是自己的说客母亲杨氏,都已经在长孙无忌那里无功而返,并且还得知了王皇后和长孙无忌“私下”还有联系,虽然不知道王皇后的侍婢密会长孙无忌商量了什么,但自己想要的“废王立武”长孙无忌横加阻挠是眼前的事实,这让如意对长孙无忌又惧又恨,她想要皇后的位子,试问天下那个女人不想要呢?所以她想要做皇后是女人之常情;她想要给自己报仇,给自己的女儿报仇,给自己的儿子报仇,还要给自己被逐出武家的娘报仇,可是这些仇不做皇后她报不了,所以她想要做皇后,现在如意为了自己能做皇后已经走通了很多的路,却卡在了长孙无忌这里,她怎么能不恨长孙无忌,可是长孙无忌把持朝政多年,是真正能够权倾朝野的大唐国相,是连李治都没有办法应对的人,如意面对拥有这样权势的长孙无忌又怎么能不惧呢?

杨氏看着愁眉不展的女儿又是一阵叹气,整个大唐都知道得罪谁都不可以得罪监国大人,王皇后可以得罪皇帝,但却不敢得罪长孙无忌,得罪了李治她顶多会失宠,但只要不得罪长孙无忌王皇后就一直都会是王皇后,而自己的女儿却走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这不是如意所愿,因为杨氏代表如意去向监国大人求饶,求和,委曲求全却不被接受,所以不是如意想要做长孙无忌的敌人,而是如意想要走下去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长孙无忌的敌人,就像是李治,他想要收回皇权就需要面对自己把持朝政的舅舅,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这时候的如意已经无能为力,但杨氏却不是,这个老女人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的娘,又怎么可能是一位泛泛之辈的老妇,她还是有自己不寻常的地方,比如她的出身。

杨氏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女儿叹气道:“诶,女人想要争夺皇后之位就像是男人想要争夺皇位一样,是一条没有退路可言的不归路,娘早就跟你说过不要做这样的奢望,但你却一意孤行,也就有了现在这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意知道杨氏说得对,可是哪个女人面对皇后之位的诱惑能无动于衷?更何况自己的敌人就是皇后和萧淑妃,自己不做皇后该怎么复仇,自己想要复仇那皇后之位自然而然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可是她还是低估了这件事的难度,长孙无忌就是她现在难以逾越的高山。

如意道:“娘,女儿没得选,女儿知道长孙无忌的强大,但女儿只能这么做,哪怕女儿会在长孙无忌面前碰一个头破血流。”

杨氏道:“只要是人就没人想要跟长孙无忌为敌,哪怕是个傻子,女儿当然不是傻子,可是既然我们跟长孙监国做不成朋友,那就只能做敌人了,难道还要束手就擒不成?”

如意愣然的看着娘亲杨氏,她不知道自己的娘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娘这话是何意。”

杨氏道:“长孙无忌虽然权倾朝野,但我们也并不是没有还手的能力,既然做不成朋友,那就全力以赴的做敌人吧。”

如意惊讶的看着杨氏,自己怎么跟长孙无忌做敌人?自己凭什么跟长孙无忌做敌人呢?要知道自己的出身只是小门小户的武氏,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进宫之前杨氏就劝告自己在宫里不要惹是生非,不要打着舅舅杨师道的名声做事,现在自己的舅舅已经去世了,舅娘桂阳长公主也去世了,还有自己的傻哥哥杨豫之也已经死了,要是他们还在世的话还算一份自己的助力,现在自己还能依靠什么?

杨氏道:“以前不跟你说这些是因为你只是为了进宫,只是皇上身边区区一位五品才人,你太弱小,这些人就算你求到他们的门前他们也不会搭理你,因为你不值得他们出手,毕竟交易是需要对等回报的,你无法回报他们,现在不同了,现在你已经有了上位皇后的可能性,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可以入局的诱惑,是可以帮助你的筹码,所以你就可以去求他们了,他们是可以和长孙无忌为敌的人。”

如意好奇道:“娘说的这些人是谁?”

杨氏道:“那些被李氏和长孙无忌打压的不甘沦落的前朝旧臣们,李氏唐承隋制,这些前隋旧臣却成了李氏不遗余力打压的出局的人,他们怎么会甘心呢?他们的蛰伏只是在等待一个可以从新入局的机会罢了,而你的皇后之位,就是他们可以依托的机会。”

如意这才从杨氏的口中知道了前隋和现在的政治纠葛,在这以前杨氏是不曾告诉过她的,所以现在这些人就是自己的出路?

如意道:“娘,他们敢和长孙无忌为敌吗?”

杨氏笑道:“当然敢,因为他们和长孙无忌有着不共戴天的杀子之仇。”

如意惊讶道:“是谁?”

杨氏道:“太宗皇帝的杨淑妃娘娘和燕德妃娘娘。”

杨淑妃,出身前隋炀帝杨广的公主,她的儿子就是太宗皇帝的第三子吴王李恪,因为被牵连进荆王和高阳公主的谋逆事件中被长孙无忌冤入狱中,最终身死,还有就是吴王李恪的同母胞弟蜀王李愔也被连坐,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杨淑妃的两个儿子被长孙无忌一杀一废,这不是仇是什么?

燕德妃,现在的越国太妃娘娘,在太宗皇帝驾崩后被李治册封为太妃,按照辈分她就是武如意的姨表姐,她就是如意的同辈,杨氏反而是燕德妃的长辈,想当年如意进宫被分到起居注馆还是杨氏拜托燕德妃在背后安排的。

这两个人就是杨氏在如意不能和长孙无忌做朋友只能做敌人的情况下想到的人,杨氏希望依靠杨淑妃前隋公主的身份能够招揽一部分前隋旧臣。

燕德妃虽然身份不比杨淑妃,但也能在朝堂上为自己的女儿拉拢一批朝臣,这样就能改变女儿和李治在朝堂孤立无援的窘境。

杨氏说做就做,在和女儿说定此事之后不顾自己年迈的身子,马上就驱车前去拜访隐居在长安的杨淑妃和远在洛阳的燕德妃,按照唐朝规例,在太宗皇帝驾崩后,后宫妃嫔有子的投奔儿子养老,杨淑妃因为两个儿子李恪李愔一死一废,无处可去,李治为了表示对父皇后妃的孝敬,所以准许杨淑妃留在长安城养老,至于燕德妃则跟随自己的越王儿子李贞生活。

杨氏见到杨淑妃的时候就像是两个老妇相见,杨氏是因为年纪要大一些,杨淑妃这个亡国公主在两个儿子被一死一废之后更显苍老,所以见面的只是两个老妇人。

杨氏看着和自己差不多苍老,实际年龄要小很多的杨淑妃哽咽道:“公主殿下。”

杨淑妃看着哽咽的杨氏,认真看了一下道:“是你,牡丹。”

杨牡丹是杨氏的名字,杨氏出生前隋宗室,父亲杨达是前隋纳言,也就是宰相之位,所以杨氏这个宗室女和杨淑妃这个大隋公主也就认识。

杨氏看着杨淑妃还记着自己,更加哽咽道:“公主殿下,是臣女,臣女杨牡丹见过公主殿下。”杨氏说完就给杨淑妃行礼,行的是前隋的礼,不是大唐的礼,前隋是杨氏的天下,前隋亡国是多少杨氏心中的痛和过不去的记忆。

杨淑妃看着行礼的杨氏惨然笑道:“哪还有什么公主,哪还有什么臣女,哈哈,大隋都没了,我们都只是这历史的一粒沙,你看看你,你看看我,只是两个白发苍苍的老妇罢了,你起来吧,我们多少年都没见了,起来说道说道吧。”

杨氏就说起了自己嫁给了武士彟,杨淑妃笑道:“这我知道,武士彟还是大唐的十四位开国功臣之一,当年还是桂阳公主在中间牵线搭桥,其实是杨师道的意思。”杨氏点头道:“是啊公主殿下,当年大隋亡国以至天下大乱,我杨氏惨遭诸多乱兵屠戮,待到大唐初立杨氏已经元气大伤,臣女能嫁给士彟已经算是幸运”。

杨氏说接连生了三个女儿,杨淑妃笑道:“你的运气是真的不好。”杨氏笑着点头道:“是啊,臣女做梦都想生一个儿子,可是这辈子都没什么希望。”

杨氏说到武士彟在听闻李渊驾崩后也病故,杨淑妃叹气道:“是个好人,可惜了。”杨氏也是点头。

接着杨氏说到了自己的三个女儿,大女武顺,已经出嫁,二女如意,三女卿婵。

杨淑妃意外的问道:“武如意?这个名字我听过,就是那个武如意?”

杨氏知道杨淑妃说的武如意是哪个武如意,所以点头道:“公主殿下,臣女二女就是当今圣上的贤妃武如意。”

杨淑妃道:“原来武如意是你的女儿,我对这个名字可是知道了很长时间了,甚至早到了先帝在位时。”

杨氏见杨淑妃问起也就如实说起了自己的女儿,不敢隐瞒,因为现在是她有求于人,杨氏就说起了自己在武士彟去世后就被武家兄弟赶出了武家,女儿如意以为武家兄弟是因为想要权势的原因,于是她选择进宫做女官,最终做了先帝后宫的五品才人,后来因为在当年的蝗灾事件中被太子李承乾看中,陷入了太子的好色之闻中,最后被先帝以出使高句丽的名义送到了辽东,直到当今圣上在辽东知晓了太子李承乾的谋逆消息,如意为了掩护李治回到大唐也就一起逃了回来,再然后就是先帝驾崩如意去了感业寺,后来又被当今圣上召回到后宫,然后一路从宫婢做到了昭仪,到现在的贤妃。

杨淑妃只是听着杨氏的叙说就已经感慨道:“你的女儿如意还真是不容易,还能从高句丽那样的虎狼之地逃回来,她另外的经历也足够离奇,我猜想她一定有一些特殊的本事能力,不然不可能经历这么多事还安然无恙的。”

杨氏哭着道:“如意的确经历了很多事,甚至是几次死里逃生,所以臣女现在也是因为如意的事有事求到了公主殿下门下。”

杨淑妃道:“我一个亡国的公主,能帮如意什么事,你且说出来听听。”

杨氏道:“公主殿下与世隔绝日久,可能不了解眼下的局势,当今圣上已经不满长孙无忌权倾朝野,所以有了废后的心思,公主殿下知道当今王皇后背后之人就是长孙无忌,圣上想要废王立武,也就是想要脱离长孙无忌掣肘,现在皇上想要册封臣女的女儿如意为皇后,可是圣上在朝堂不是长孙无忌的对手,废后之事一直被长孙无忌暗中阻挠,圣上和如意无奈之下也就委托臣女求到了公主殿下这里,希望公主殿下能够助圣上一臂之力。”

杨淑妃才知道杨氏的女儿居然要做皇后了?杨氏势弱已久,杨淑妃知道如意此女能做到贤妃娘娘已经不容易,要知道自己当年也只是淑妃娘娘,和贤妃同列四大妃之一,她知晓其中的难处,所以知道如意不依靠家族的助力就能做到贤妃是何等不容易,现在更让她惊讶的是如意居然还要觊觎皇后之位?这是当年长孙皇后薨逝后自己都不敢想的事,当时只有韦贵妃和阴德妃在抢这个位子,杨淑妃因为自知之明就和燕德妃退出了竞争,现在的武如意居然有这个实力竞争皇后的位子?

还有就是杨氏说的李治想要摆脱长孙无忌的把持朝堂,这个道理杨淑妃知道,没有哪个皇帝喜欢皇权旁落,这说明了李治和长孙无忌之间存在的矛盾。

所以自己应该入局吗?为了杨氏的女儿做皇后?这就成了杨淑妃面临的难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春日陷落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