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们 > 第22章 紫宸殿中得封才人 皇帝赐字宫名为媚

第22章 紫宸殿中得封才人 皇帝赐字宫名为媚

这样如意和徐慧终于在进宫几年之后可以第一次正式见到皇上了,二人跟着褚遂良一起来到紫宸殿,如意和徐慧都很紧张,如意是因为自己很早之前就见过皇上了,缺点就是那会儿自己口口声声叫的是大伯,有点尴尬,徐慧是因为看了太多长孙皇后的记录,她自己有了一些奇怪的感觉,有点期盼,想看看深情的皇上是什么样的。

三人到达紫宸殿的时候皇上并不在殿内,因为今天皇上特别通知了所有大臣在宣政殿进行朝会,不知是为了什么,监人刚把褚遂良三人引进殿,然后就听见了外面传来了皇帝洪亮的笑声,接着是浩浩荡荡的重臣跟在后面,俱是喜笑颜开,待皇上走进门褚遂良赶紧行礼,如意和徐慧跟着一起行礼,皇上说一声平身吧,然后看了眼抬起头的如意,嘴角荡漾着一种莫名的笑意,然后看见了后面的徐慧,皇帝眼神一颤,接着如无其事的走到了坐榻上面,下面各重臣站立好,褚遂良带着如意和徐慧站在了皇上身侧,另一边站着的是内侍监,这时候下面的朝臣中杨师道也看到了如意,心里也是一惊。

皇上先开口道:“今日是国之大幸,是我大唐君臣之幸,各位爱卿皆是见证者。”

长孙无忌道:“是皇上圣明,治世有方,所以才有我大唐击败高昌的盛世,皇上也是我大唐之幸。”

褚遂良三人这时才知道刚刚皇上为什么这么高兴了,原来是胜了高昌,开疆拓土,不怪皇帝开心了,这是昨天晚上信使连夜送进宫的消息,所以今天皇上才特意在宣政殿举行大朝会,褚遂良因为没有参与也就不知道,现在一听也是一阵激动,也理解了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的皇上为什么会失态了,甚至一些大臣都红了眼睛。

魏征道:“侯君集将军和薛万彻将军攻灭高昌,即使是前朝都没有做到,这使我大唐子民的脚印可以踏在更多的地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长孙大人说得对,有皇上就是我大唐之幸。”

群臣皆道:“皇上乃大唐之幸。”

皇上看着站立的群臣,情绪一时也是难以自抑,在皇帝的这条路上,他又往前走了一步,只差那最重要的一步了。

想到这里皇帝抽出了身后挂着的天子剑,反手钉在了眼前的桌子上,颤动着声音说道:“攻灭高昌,坐望龟兹,从此这里就会成为我大唐钳制西域的国之利刃,西域四百余国皆要仰我鼻息,扼守此咽喉之地,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这是我大唐的荣耀。”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平高昌,唐中央政府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就像唐王朝的一把尖刀狠狠地钉在了西域这块土地上,对于西域的这些国家,特别是西突厥起到了极大的牵制作用,保护了关中地区的安全,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控制,也防止了这里再次出现一个对唐朝构成威胁的政权。另外,自汉朝的“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原王朝都得到了非常有利的帮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所以安西都户府的建立也继续保障了这条路线的正常运转,让很多域外之人有机会通过这条路线进入唐帝国,然后再顺着这条路线走向四方,可以说唐王朝能够震慑寰宇,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安西都户府的存在功不可没,真是壮哉我大唐,壮哉我安西军,只是这时在皇帝的心中,还有一个心结所在,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地方的重要性。

待紫宸殿皇上朝参完毕,众人各自离去,只留下了褚遂良三人还有大唐的几位宰相,魏征,长孙无忌,杨师道,萧瑀。

诸遂良因为刚刚被打断,没有正式的对皇上行礼,这时看众人离去,遂带着如意和徐慧出来正式面圣。

皇帝和颜悦色的道:“褚爱卿,这就是你跟朕说的两位得力干将吗?”

“是的皇上,在整理皇后娘娘的记载中,这两个孩子帮了臣很大的忙。”

皇上微微点头道:“爱卿整理的关于皇后的记录朕很满意,可以送到史官手里入史了,今天把你们叫过来也是为了奖赏你们,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这是我等的职责,不敢妄议奖赏。”

“奖罚分明,有功必赏这是朕的规矩,褚爱卿心中有学识,胸中有抱负,正好你现在也不忙了,那就入太子三师吧,同魏爱卿一起教辅太子,正好你们两个也是弘文馆的前后两任馆主,你们两个怎么看。”

魏征和褚遂良马上道:“臣等必竭尽全力辅助好太子殿下。”

然后皇上对如意笑着说:“朕好像在哪儿见过你,你叫什么名字?”

如意看着皇上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如意想了一下道:“回禀皇上,宫婢名叫武照,贞观十一年入宫,曾经在弘文馆学习,有机会见过皇上一次。”

不知道皇上意思的人不止如意一人,魏征含笑看着如意,褚遂良惊讶的看着如意,他今天才知道如意在弘文馆学习过,杨师道则是皱着眉头,他不知道为什么如意会出现在这里,明明都安排到起居馆那么偏僻的地方,怎么还有机会面圣呢,愁啊。

皇上继续笑着对如意道:“原来这样啊,现任弘文馆馆主的得意门生,上任馆主的得力干将,你对自己的奖赏可有什么想法?”

如意回答道:“回禀皇上,宫婢进宫只是为了做一名女官,希望皇上可以成全宫婢。”

“做一名女官?那么你该明白不论是女官还是在朝为官,都是需要考核的,朝堂为官有科举考核,如果你想做官的话,朕现在就要对你考核了,你认为可以吗?”

“宫婢请皇上出题。”

“既然你是魏爱卿的弟子,那朕就问一个跟魏爱卿有关的问题,话说多年前,有人送了朕一只鸟,朕很喜欢,但是被魏爱卿知道后,他就借着和朕商议朝事的机会,让朕闷死了这只鸟,你知道这件事吗?”

原来是这件事,如意道:“宫婢在观音寺外面听过这个故事,这也是皇上和先生在百姓里最脍炙人口的乐事了。”

“好,朕的要求也是跟这件事情有关,话说如果你是朕的官员,如何劝服魏爱卿允许朕养鸟呢?”

有意思,在场的几位大臣都面带笑容,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也知道魏征为什么不想皇上养鸟,不想皇上玩物丧志,想要说服魏征接受皇上养鸟,这不是在跟魏征对垒吗?大家不知道这个宫女能不能做到,反正朝堂上是没人可以做到的,而且这个宫女还是魏征的学生,这就更有意思了,皇上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是有意思。

反观如意也是苦着个脸,这是想让自己反驳自己的先生吗?她可是知道魏征的厉害的,皇上看着如意的样子也不着急,还满意的端起眼前的茶水喝了起来,魏征也什么都不说,只是好奇这个孩子会怎么答复,这个问题就算他自己都没有很好的答案,就看这孩子是选择皇上的想法还是自己的想法了,二选一都可以,但难的是给出合理的理由。

如意思考了一会儿,深吸一口气开口道:“皇上,宫婢以为臣以君为心,君以臣为体,非君臣同体,则不能兴大业,皇上说是先生逼迫皇上闷杀了鸟,这样说是对的,因为臣子是皇上的身体,但先生想要闷杀鸟是他的心告诉他这样做,臣以君为心,臣子的心就是皇上,这就是君臣一体,皇上想让宫婢说服先生,其实也是在说服皇上自己,但是宫婢没有办法说服皇上去做一件皇上自己都不想做的事情,所以宫婢做不到,宫婢也做不了女官。”只是最后一句有些伤心了。

好一个君臣一心、君臣一体,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如果说皇帝和魏征之间会因为直言敢谏有一些嫌隙的话,那这个君臣一心可就弥补了这些问题了,这孩子的想法还真是,所有人这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很奇特的孩子。

魏征听了如意的话也是愣了一下,他是一个直来直去的人,就算劝谏皇帝也是这样,从不拐弯抹角,所以多年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直到遇到了明君李世民,但明君也是人,李世民也会有被逼急了的时候,之前都得益于皇后的开导劝慰,这也是魏征感怀长孙皇后的原因,数次的救命之恩,能不铭记吗。

皇上听了如意的话也是很意外,他的本意只是想逗一逗这孩子,毕竟之前多次见面这孩子都是大伯大伯的叫,顺便也想看看魏征出丑,让你的弟子来反驳你,看你尴尬不尴尬,他其实跟魏征想法一样,这孩子只有两个选择,不是选自己的先生,就是选皇上,但选择皇上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一般人都会这么选吧,然后再说一些似是而非牵强附会的原因,只是没想到这孩子会这么说。

皇帝很好奇这孩子是怎么想到这些话的,于是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的话的?”

“回禀皇上,这些话不是宫婢想到的,是宫婢看到的,宫婢在起居馆负责皇上言行的摘录,能看到这些话是因为皇上这些年都是这么做的,所以宫婢才明白这些话,宫婢以为大唐有今天的兴盛就是皇上和诸位大人上下一体、勠力同心的回报。”

这...这马屁拍的在场的所有人都甘之如饴啊,只是杨师道有些糟心,心说如意你表现什么啊,你越出色你娘越放心不下啊,都跟你说过不要出风头了,怎么就忘了。

这时魏征看到自己的弟子表现这么优秀,也站出来很轻松的说话:“皇上,多年前臣挡着皇上,是因为大唐初立,皇上创业伊始,举国疲惫,四周饿狼环伺,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如果是现在,臣自然不会阻碍陛下养鸟。”

看来今天失态的人不只是皇上了,就连从来都严于律己、不苟言笑的魏征都能说出打翘的风凉话了,皇帝看着下面的如意,这孩子还是跟以前一样讨喜,想起几年前这孩子对自己说进宫的愿望,现在是时候满足她了,“既然魏爱卿说了这样的话,那朕就当作你是被这孩子说服了,所以武照你可以做女官了。”如意本来已经想要放弃了,因为她没办法说服自己的先生,但是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她满脸惊喜的道:“宫婢谢皇上圣恩,谢谢先生。”

皇上继续道:“鉴于你在起居馆和刚刚考核的表现,朕赏你一个新的名字,媚,武媚。”

下面的大臣都是眼神一动,武媚,妩媚,这是多年前那只特别会讨皇上欢心的鸟的名字,看来这孩子也很讨皇上欢心,皇上也是,魏征刚刚调笑说不阻碍皇上养鸟,皇上就把这个名字给了这孩子,看来皇上是真没打算再养鸟了。

其实皇帝还有一层意思所有人都不知道,不管是武媚还是武照的名字都是皇帝取的,只不过以前的肝胆相照的照是送给武士彟的,现在的媚是皇上独独想要给如意的,算是重新认识的礼物。

据史书记载,女皇武则天在太宗才人时期,曾经被皇帝赐字为媚,所以名字被叫做武媚,到后来被叫做武媚娘,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为皇帝的赐字,那这个字就是这个妃子的封号,比如如意现在被赏赐为媚,那她的称呼就是媚才人,这是皇帝对自己后宫的爱称,(参照《甄嬛传中的比如安陵容的封号就是“鹂”,甄嬛的称号就是熹。》)所以这个称号是独属于皇帝的,除了皇帝其他人都是不可以使用的,否则就是逾礼,因此就更不可能出现后来武则天成为了李治的妃子,李治会叫自己的皇后为媚娘,这就相当于李治娶了自己的后妈,并且还称呼后妈当年和亲爹的爱称,想想就刺激,但正常人避之都来不及,谁还会上杆子的自曝家丑,所以应该干不出这事儿......

另外,这个名字后来被广为传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认为媚娘这个名字也是对女皇帝的一种看不起,鄙夷,因为这个“媚”起源于一直逗乐李世民的鸟。(杜撰历史中)

魏征赶紧对如意道:“还不赶紧谢过皇上。”

如意又是一番感谢。

说完如意,皇上就开始对着徐慧道:“你呢,你叫什么名字?”

徐慧道:“宫婢叫徐慧,是跟如意姐姐一起进的宫,也是贞观十一年,宫婢没什么想要的,宫婢喜欢看书,如果可以的话,宫婢请求皇上赏给宫婢很多的书。”

“这样啊,朕答应你,从现在开始,你可以随意出入皇家的藏书阁,想看什么书都可以,你看如何?”

徐慧一听也是很开心,这几年可把她憋坏了,起居馆的书都被她看完了,现在终于又有书可以看了,“宫婢谢谢皇上。”

皇上看安排完毕接着道:“上面都只是对你们个人的奖赏,现在赏赐你们官职,内侍监,给后宫传旨,册封武媚和徐慧二人为才人,日常跟着褚爱卿一起在紫宸殿留用,另外二人的家眷赏赐几位爱卿商议结论安排。”内侍监和几位宰相赶紧答应。

杨师道在此间事了之后就马上回家把宫里的事情告诉妹妹杨氏和妻子桂阳长公主了,二人刚开始听说是朝廷大破高昌还是很高兴,结果下一波就是如意的事,尤其是细致的讲述了如意回答皇上问题被大加赞赏的过程,说到这里杨师道还在啧啧称赞,没想到如意这么厉害,不愧是我杨氏的血脉。看着哥哥一脸自豪的样子,杨氏感到有点懵,这样的曲折让人转不过来,这话是怎么说来着,乐极生悲?

杨氏赶紧问杨师道这是怎么回事,如意不是好好的在起居馆待着吗?怎么会去紫宸殿呢?那么自己为如意的安排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杨师道只能开导杨氏:“牡丹,我觉得你现在不用担心了,皇上即位以来先灭东突厥,后平吐谷浑,再破高昌,天下民心所向,帝王风头正盛,是不可能再出现世家逼迫皇上选后的情况了,这样后宫就是在皇上的掌控之中,如意不会有什么危险了,至少皇上还是很喜欢她的。”

杨氏真是有苦说不出啊,当初自己说害怕如意陷入宫里的争端是因为她不可能说出如意被算命的道人说是可以做皇后的事,可是现在的确是看起来在一步一步向那个方向发展,这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啊,当初就是打死都不该让如意进宫的,现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这时桂阳长公主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看啊,这都是你们想多了,你们没有注意到吗?自皇上的最后一个孩子新城公主诞出之后,皇上就再也没有生出过一个子女了,新城是生于贞观八年,现在是贞观十四年,六年的时间没有一个孩子,你们觉得这正常吗?”

真是关心则乱,杨师道和杨氏这时才想到这个问题,的确,之前皇上可谓是多子多福,但新城公主之后就再也没有孩子了,新城公主的生母还是长孙皇后,也就是说在长孙皇后薨逝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后宫妃嫔为皇上诞出过一子半女,皇上的身体肯定没有问题,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皇上有意为之了,想到这里三个人都是一阵感叹,皇上对于长孙皇后真是太一往情深了,后宫的那些女人们恐怕不是摆设也差不多了,想靠着生孩子改变命运也是不可能了,这样看来,也绝对不可能有人可以做皇后了,杨氏的心又安定了下来。

接着杨师道又说起了皇上册封如意之后想要奖赏家属的事情,如意是武士彟的女儿,所以奖赏自然会落在武士彟的两个儿子身上,这也是如意最初进宫的目的,这样武氏兄弟就不会再欺负杨氏了,想到这里杨氏又是一阵难过。

根据几位宰相的商讨,内宫五品才人的家眷所得奖赏不宜太高,徐慧的父亲徐孝德擢升为礼部员外郎,位从六品上。如意的两个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二人则是得了一个通直郎的散官,位从六品下。

这个消息传到了如意的本家,武家兄弟先是一愣,然后狂喜不止,赶紧进找到了大伯父武士棱说了这个事情,武士棱听后也是跟着狂喜,本来以为武士彟死后就绝了武家的仕途,没想到武士彟的女儿居然可以进宫做了皇帝的嫔妃,自己也有了圣恩,这仕途不就回来了么,这还真是祖宗保佑啊,再说了武如意虽然只是个才人,但年纪还小不是,没准以后会升迁呢,然后自己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武家也会成为高门大户,想到这里武士棱也不想待在老家了,连连催促武元庆、武元爽两兄弟收拾行李,说是必须马上到都城长安见到杨氏,问问是个什么情况,顺便在长安找一处院子常住下来,多跟宫里的如意走动走动,也顺便把杨氏接到一起居住,毕竟杨氏是武士彟的妻子,武元庆、武元爽都算是杨氏的孩子,也好尽尽孝道,最好杨氏也能帮忙买一处院子,毕竟武家现在钱财不太够,都城长安的院子不便宜,本来武士棱的孩子武怀运还想跟着一起去,被武士棱骂了回去,只是说等待一切安顿好了之后再说,这么多人一起上门还让杨氏以为武家求着她呢,这可不行,杨氏是武家的人,做这些都是理所当然。这时候武家所有人都不提在一个大雪天把杨氏母女四人赶出家门的事了,也不提伤了青蝉的事了,只想奔着武家的前程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经年烈酒

别那么野

反派渣攻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