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西北望长安 > 第7章 罪该万死

第7章 罪该万死

从知道外爷的死讯,到上战场,受伤,再到被文叔救走,一路上京,她好像都是麻木的按照她能想到的最好选择一步步的往前走。

这样选能少死些人,这样走自己可能多一点活的希望,她要上京,要为沈家鸣冤,要亲自看看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都像梦一样,她没时间去害怕,没精力去害怕,因为哪怕慢一点,她身边剩下来的这么些人,他们的脖子上可能就会被多架一把长刀。

但袁公公,他是沈长安来到上京见的第一个外人。

他似乎,有可能知道她的身份。

如果第一个人都能看清她是谁,那她这些安排和布局,不都像一场小儿过家家的笑话罢了。

沈弥背后冒着的冷意缓缓流淌至全身,她身上的每一寸肌肤都彻底地感觉到了上京的寒夜刺骨。

其实外爷没指望她能做什么吧,所以才会一直给她留着后路。

从小练武统军,外爷和舅舅都没真的督促她按部就班地学,是她自己,怕不被外爷接受,被亲人厌弃,自己偷偷看,偷偷练。

外爷没想过把这些事压到沈长安一个小姑娘身上,也并不觉得她能改变沈家的命运。

历朝历代,多少兴衰成败。

外爷和舅舅都是生下来就要从军,生下来就是学的统兵练兵以及如何当一个好的将领,他们都没躲过被皇权更迭淘汰的命运。

沈弥觉得,她一个本就不被期待生下来的孩子,能改变什么呢。

可这些事情偏偏被她这样一个普通敏感又不幸的人偷窥到了。

她看到边关北夷贼寇过兵后村庄的残骸,他们所骑战马的尾巴后绑着的一个个大夏边关百姓的人头。

她看到村庄劫掠后,被藏着活下来的孩子在烈火中大声嚎哭,他们的父母在一旁却再发不出一点声响。

她看到杨伏和小满他们看似平静生活下的痛苦,她看到他们想到亲人时,低垂的眼眶里留下的泪,还有努力藏起的恨。

他们恨杀其亲人的贼子,又恨苟活下来的自己。

她知道外爷和舅舅不想让她知道这些,拔营过寨的时候她在马上戴着风帽低着头就当看不到。

她装着一个阳光开朗的孩子,在边关的烈日和风沙里长大,假装那些苦难离她很遥远。

她已经装了这么久了,为什么现在不能继续假装一个毫无还手之力的小姑娘,离开上京,离开沈家军,承认自己惶恐,害怕,畏畏缩缩。

那些跟着她的人,又会怎样呢?

觉得她深受打击一蹶不振,是个废物?

接着呢?骂够了,过个几年,习惯了平民百姓的生活,说不定也能好好活下去吧。

沈弥破罐子破摔想着这些,又突然笑了,可惜了,可惜她不是这样的人。

她的这些设想让她感觉自己的魂魄正在解离,她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一个如她境遇的人做出最简单的选择。

但她毕竟是沈弥,她是沈长安,她是沈家最后一个被沈家军承认的继承者。

她就是有沈家人的那股子轴劲儿,那口血,那口气,她咽不下去,也不能咽下去。

时光仿佛倒流回到三年前的北地,外爷经常领兵出去打仗或是剿杀马匪,她大多时间都和文叔还有留守军营的小兵头子,一起练武种地。

他们大多数都是身上有伤,或者体格不合格的散兵,难以执行各种军务,但又无家可归。

沈长安和他们混的很熟,她知道他们很多人都想上战场,想当兵,想杀退北夷兵,把他们赶回关外,让其再也不敢踏入大夏的土地。

但朝廷经常不发军饷,少粮少草。外爷没和她说过,但伏爷,小满他们都知道。沈老将军让他们开荒田种粮,最大的原因还是缺粮缺钱,近几年每一次打仗的军粮军饷甚至都要沈家军自己筹集。

谁不知道北地多荒漠,少有的土地也贫瘠,能种出的粮更是极少,但真的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沈长安大部分童年的时光,是和这些种田的兵呆在一起。

沈长安知道外爷只想教她些保命的功夫,可是又总是担心她学不好武以后没办法保护好自己,每一日总会下意识多教些,再多教些。

阿弥为了让外爷更满意她,她又会练的更多。

她不仅自己练,她还拉着杨伏和小满他们一起练。她知道他们想上战场,但身体素质却难以为继。

她觉得他们和她很像,都是不被抱有太大希望的人。

他们这么多人一起学,一起练,万一有一个人能成,万一有人能上真的战场,都是好事。

她做不到的事,万一身边有人能做到了,她也出过一份力,那就是更好的事。

她针对他们不同的身体状况和特点,和他们一起分别练不同的功夫。

她知道他们都有同样的问题,就是都有个很大的弱点。

伏叔右手受过伤不能拿刀,体格魁梧却笨拙,小满身材瘦弱力气小又体力不足,马哥听力受损只能靠看人嘴唇动作和人交流……

她的弱点……可能因为是个姑娘吧,所以,外爷还没决定好,她是不是该领兵上战场,真的当起这个沈家军的继承人。

她针对不同的人,给他们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文叔也帮她,和她一起看着这一个一个的庄稼兵,成长成了真正的沈家军。

直到三年前,程御史巡边,告诉他们朝廷主战派可能争取到让武安帝支持大战北夷的机会。告诉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沈长安求得外爷首肯,带着这几十个兵头子做斥候摸清敌情。

当时北夷与大夏正处于休战期,因为主和派常年在朝廷对他们沈家军的攻讦,他们已无力持续地和北夷作战,只能偶尔应付他们的扰边,固守关隘。

此时,北地大雪冰封,两边更是难以长时间对战。外爷想到,若此时让他们做斥候,探查敌情,倒也算不上危险,最多是环境恶劣,也不能刺探出什么敌情,但不会轻易遇上北夷兵,正是个让阿弥锻炼的好机会。

阿爷同意了阿弥的请求,却还是不放心,让文叔和天赐跟着阿弥,一起出关探查敌情。

外爷知道这几年阿弥在偷偷和这些庄稼兵一起练武,没想到效果显著,其中有几人更是有巧技,比之一般斥候可能更适合与沈长安执行这种任务,便只点了五十个军中斥候悄悄随行。

没想到此一去竟是两个多月,还好每五天都有斥候来报他们平安,外爷才忍住了领兵出营去找他们的冲动。

外爷没想到,等阿弥和他们回来之时,竟绘出了北夷三镇的作战舆图。

外爷命人速速送信给程御史,程御史说服陛下同意对北夷大举进攻,势要将北夷赶出大夏领土,打得他们百年不敢来犯。

当时沈老将军率军出战,因为有舆图在手,一口气连下三城,远远的将北夷人拦在关外。

沈长安带这些庄稼兵做斥候在外近三个月,军中不难猜测这舆图便是他们绘制。

那时沈长安和她一起种庄稼的小弟兄都觉得上战场的希望离他们不远了。大家见到阿弥都会喊她沈小将军,见到这些庄稼兵也都会恭恭敬敬喊他们军爷,这才也觉得自己真真正正当了兵。

那时沈长安真的很高兴,感觉自己为舅舅报了仇,和自己的弟兄们一起为他们的父母亲人也报了仇,甚至构想了他们以后,也能成营。

“不如就叫捕风营,以后我们每个人都会是最厉害的斥候。”

连天赐都笑着说,“这名儿好,哈哈哈哈哈哈,你最是擅长捕风捉影。”

但她没有开心多久,朝廷就送来文书说要和北夷和谈,外爷的眉头从看到文书的那一刻起就难以舒展。

来宣旨的人是曹安的徒弟楼海。

“沈长安要是没有练兵,沈将军无后,军心不稳,朝廷给你个谋反的罪名,让你拽着整个沈家一起死。

沈家军代代相传,经历两朝天子,还容你安然无恙隐退归家?你想退,你得问问十万沈家军让不让你退?问问陛下让不让你退。

沈长安掌不稳这兵,你和她罪该万死。

沈长安掌的稳这兵,战死沙场,沈氏还算得个满门忠烈。

沈崇,你可不亏啊。”

她亲耳听见楼海在外爷的耳边说出这些话。

她才懂了这舆图是她所绘的事传出,给沈家带来的不仅有好处,原来也有坏处。

陛下终是下定了决心要吃下沈家军这块肥肉。

或者说是有人将这块肥肉,特地拿出来烹好烩好,端上桌,要喂进武安帝嘴里。

以往沈家军固守北地,但终是大夏一座沉睡的雄狮,外爷当年和宝荣大长公主扶持武安帝上位,此后自请镇守边关,无召不得回京。

此举算是保全自身,退出了上京这皇权中心,可这些年武安帝还是以各种理由分兵,将沈家军打的四分五裂,甚至…她的舅舅也没能保全。

没想到,还是有人紧盯着他们,即使沈家军里仅剩了她的外爷,和她这还远远未长成的雏鹰。

沈家无后,军心不稳,引起兵乱,按谋反论处。

若沈家小将掌兵,必须战死沙场,以报君恩。

这是什么话,这真的是武安帝的想法?是谁,背后好像有双无形的大手推着沈家往前走,前一步是无底深渊,后一步是粉身碎骨。

沈长安现在的感觉和三年前一模一样,她不知道该进该退,好像冥冥之中,有人替她做好了选择,她只能按着自己的头,往前迈上这一步。

稳定更新!!!不管写的怎样一定会写完!绝不弃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罪该万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神降(全息)

阴鸷女皇的渣妻郎

春日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