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
但裴清的确在儒释道三家上都有些造诣。
她原以为他只有儒学学得好,而今在文英殿上讲起佛道,却也讲得通顺,让她这般懒于听讲的人都不免入了神。皇子公主们也是如此,平日里听佛道听得少,又因裴清讲得有趣,一时兴致极高,个个全神贯注听着。
她望着裴清含笑说话的模样,思绪从层层道理上移开。
他来文英殿......好像也挺好的。
这日里下了课回长明宫,小德子堆着笑道:“奴婢有喜事儿禀。”
永嘉解了狐裘斗篷,边走边道:“何事这么高兴?”
小德子替她打起了西偏殿的珠帘:“叶娘娘喜得公主了!皇上高兴,筹划着今年五月南巡呢!”
这是皇兄登基后的第一个孩子,自然高兴,但南巡是她没想到的。
永嘉吩咐月若挑些好东西送到叶娘娘宫里去,再转向小德子:“真说要南巡了?这可是个大事,虽说得了公主高兴,但南巡不是轻易定得了的。五月?只剩两个多月了。”
小德子道:“想是皇上早早就安排着了,借喜事的由头说出来,更是喜上加喜。”
永嘉将手摊开放在暖炉上空暖着,宫女呈来铜盆,她浸入暖水中净了净手。
永嘉边用帕子擦着手,边道:“闽地一带倭寇的事还是烦不胜烦吧,大臣派了一个又一个,却不见什么起色。想是皇兄要借南巡体察民情,看一看那边的实情。”
小德子笑道:“还是殿下想得长远,奴婢只顾听到南巡的事儿高兴了。”
永嘉用芙蓉花膏仔细润着手:“高兴是对的,我跟父皇南巡的时候日日都高兴。江南当真漂亮,尤其是苏州府和杭州府......”
说着,脸上的笑淡了下来:“去杭州也好,去那处瞧一瞧。”
小德子怕公主为祁太医的事儿又伤起心来,连忙转了话:“皇上说,这回娘娘们殿下们,还有朝中的大人们,凡是能去的都去,好尽尽兴、开心开心。”
大人们......那裴清也去?
他最好是留下来监国,若是他也一同去,她真真是日日要见着他了。
月若拿了礼进来呈给永嘉看,一件是金累丝万年如意,另一件是如意云头长命锁。永嘉扫了一眼:“可以,便这两件吧。”
生了孩子是如今宫里头一件大喜事,永和宫中熙熙攘攘。永嘉进了殿见了礼,乳母便将小公主抱了上来,小婴儿喝完了奶睡得正香甜。
永嘉欢喜道:“真是同叶娘娘长得一模一样的俊俏。”
叶娘娘笑了笑,关心道:“永嘉这几天在重华宫照看弟弟妹妹们读书吗?。”
永嘉称是,便听一旁同来看望的王娘娘接话道:“皇上心疼永嘉妹妹,想多让妹妹出来走一走,重华宫的差事是不错的。”
叶娘娘抿嘴一笑:“是该出来走走,再过几日就是上巳了,宫里安排了踏青吧?永嘉出去走一走,也好多认识些人,看看有没有合意的。”
永嘉噎了噎
娘娘们没有事干,找着点事做就十分热心,譬如说公主皇子们的婚事。原先有萧承远的婚约,永嘉没被娘娘们催过。反观旁的姐姐妹妹们,整日整日地被催着,实在可怖。
而今催到她身上来了,永嘉挤出一个笑:“这事还得讲缘分。”
叶娘娘关切道:“虽要讲缘分,但事在人为嘛。”
催婚这件事,真是呜呼哀哉。
不过上巳节的事儿倒是提醒得不错,上巳节踏青由来已久,每年都可出去一游。但永嘉近日去文英殿去得多了,不在意外出游玩的事。从前眼巴巴盼着何日能出宫去,而今却没什么所谓。
待出了永和宫,永嘉问道:“今年去哪一处?”
月若道:“说是去麓山。今年不知乔小姐去不去,殿下还去吗?”
先前乔若云笑她的婚事,没过几日,自己也被婚事缠上了。她是将门虎女,不知怎的,她老祖母竟给她挑了个细胳膊细腿的文弱书生,吓得乔若云立马溜回老家避难去了,没个两个月怕是回不来。
永嘉略想了想,问:“纪玉林去吗?”
月若道:“按着名单,纪小公子是去的。”
永嘉点了点头:“裴清不会去吧?上次衡阳姑姑怎么让他来行宫了?他的官做得这么大,同那群世家子弟处得来么?”
月若抿唇笑了:“裴大人那是为着殿下才来呢,这一次上巳,殿下倒不如亲自问问裴大人。”
......那还是算了。
永嘉道:“我是想着,该寻个时机见一见纪玉林。”
月若被公主这话惊着了,隔了一会儿才回话:“殿下这是......觉得纪小公子还行么?”
永嘉摇了摇头:“都说他品格端方,小德子盯了许久也没挑出什么错,人应当还不错。虽说长平郡主如何,但只要纪玉林好就够了。他日后做了驸马,我们住公主府就是了。”
月若努了努嘴:“奴婢还以为殿下......殿下最近对裴大人和颜悦色多了。”
说着,瞥了一眼边上的花几,那儿摆着裴清送来的素瓷瓶,插了三枝垂丝海棠。
永嘉默了默。
裴清知道她喜欢花,一味钻营,日日摆一瓶花在她的桌案旁。她怕别人看见了多生心思,也对这般奉承不胜其烦,想命裴清不必再送了。
但花实在好看,起初是海棠,后来有了玉兰、桃花,素瓶的颜色亦是随着花的变,偶尔素白偶尔月白。裴清的品位倒是不错,永嘉看着欢喜,舍不得叫他不送了。
如此一来,裴清送得更殷勤。
永嘉收回了目光:“是人呢,都喜欢听好听话。裴清太会奉承,我耳根子难免软了,所以才会对他好好说话,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月若笑道:“裴大人虽然油滑了些,但他有着这份心呢。”
“这份心?他的心我们可看不透。再掂量掂量吧,看看他和纪玉林谁好一些。”
毕竟,她不敢想象自己嫁给裴清会是个什么情形。
又一日永嘉到了文英殿,却未见着裴清。
他日日都是下了早朝就过来。她偶尔去得早、偶尔去得迟,但她到时,裴清肯定在文英殿读书了。
可是今日裴清却没在,永嘉以为他有什么事出了殿,问了一贯都到的早的小十二,他却说今日还未见着裴先生。
永嘉望向她的桌案,竟没有一瓶花,登时一愣。
有什么事耽搁了?
可又等了许久,等到巳时弟弟妹妹们都到了,他却还是没来。
永嘉向月若道:“去寻一寻他,这儿等着他讲学呢。”
方说完话,御前上茶侍奉的小顺子趋步入了文英殿,朝着永嘉恭谨道:“永嘉公主万安,各位殿下万安。”
永嘉止了刚要走的月若:“是裴大人的事吗?”
小德子颔首道:“是。”
她心里倏然起了些不安。
他不来了吗?
下本《福星太子妃》
许家生了颗旺人的小福星!
然而福星本人很倒霉,连准夫婿都被抢走了。
肃王:你嫁给本王就不倒霉了。
乐宜:真的吗?
肃王:嗯。
-
许乐宜出生后,家里喜事连连。爹爹升任知府,兄长中了举人,便连老太太的旧疾都好了!
李老太师算了她的命:“命中带福,旺身边人!”
然而乐宜自己很倒霉。
日子越发红火的家人宽慰她:“福气在后头!”
看着被抢走的夫君,乐宜:福气到底在哪里?
-
升任京官的父亲指了崔循当女婿。
崔循虽出身清贫,但读书用功、待她很好,乐宜很满意。然而崔循太用功了些,一朝登科及第,竟直直中了个状元!
家人大喜:有福!乐丫头就是状元娘子了!
堂妹大惊:她一个乡野丫头怎么能压我一头!
崔循和堂妹许兰宜成婚了。
-
肃王爷近来运气不太好,但有人比他更不好。
成了落汤鸡的女子在水里扑腾,身边人还道那是颗福星。肃王无甚在意,嗤笑道:“福星?”
身边人添道:“她只旺别人,不旺自己!”
肃王挑了眉。
乐宜被人一把捞起,裹紧在厚实温暖的斗篷里。
肃王冷眼向嬉笑看热闹的众人:“还看什么?”
众人大气不敢再出。
-
乐宜没有大志,只想找个人好的夫君过小日子。
所以肃王想让她做王妃时,她吓得直摇头。
然而李老太师道:“肃王爷和你八字相合,你嫁给王爷,就能连带着旺你自己!”
难道福气在这儿?乐宜懵懵懂懂地出嫁了。
肃王看着怀里熟睡的人儿,冷淡的眉目柔了些。
是不是福星,有何要紧。
-
许乐宜做了肃王妃!太子妃!
许兰宜气得昏了过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文英殿(6)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