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中部省份沿河小城担任中学教师的H小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所在的这座城市,靠近长江,和其他中国的小县城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甚至都说不出来城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不过在这样的地方,有时候也会发生非常奇怪的事情。
挑一个说的话,我觉得让本地人都觉得邪乎的是县城一中的故事。
说县城一中是因为市区的一中要比县城一中好很多,而且这两个一个在县,一个在城区,彼此之间也没有任何关系。
县一中属于寄宿制的学校,虽然你也可以选择走读,但是学校建在县城的郊区,每天往返的时间都足够上两堂课了,自然,高考期间的学生不会跟学校的制度对着干。
其实我不是县一中的学生,这些事情是听我初中同学所说,高一的时候学习还没有那么忙,初中同班同学几个玩的好的,每个月还要聚两三次呢。
在我读高一的时候,我第1次听到,县一中的学生中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县一中每隔大约十年就会连续死一波学生,如果第1个人没有死被抢救过来了,那么后续也不会有人死。
但是一旦第1个人真的死了,那么至少要死5个以上的人这件事情才算完,而且死亡的时间一定都靠得特别近,就好像是一定要死那么多人才会结束的样子。
大家倒没有觉得这是一个诅咒,只是县一中确实在历史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我的初中同学跟我说过,在他们学校寝室内到处在传,大约是零几年的时候,县一中有一个男生下河抓鱼,结果被电鱼的人给电死了。
然后从那个男生开始,连续死了好几个学生,还有老师,老师死的比较离奇,一男一女一个是坐车开到河里面淹死的,还有一个不知道为什么在自己的出租房里上吊了。
总之,零几年的时候发生了这件事,学校里面就有学长学姐调查之前还发生过什么,结果确实也有在九几年的时候发现现役中有一起意外事故,一群人在挖类似于地道的东西的时候,墙壁不知道为什么倒了下来,也死了不少人。
这件事情在当地传的神乎其神,学生之间流传的广也就罢了,甚至从县城里面来的成年人,茶余饭后有时候也会谈到县一中那块地方风水不太好。
因为县一中以前是和坟山建在一起,说坟山其实是一个乱葬岗,不过在我读书的时候,已经一五年了。那座山上面倒是有很多人树了墓碑,也不知道那些墓碑上的名字是真的假的,总之不会有人跑到山上面去祭拜。
只是听我初中的同学这么说,没有什么实感,所以我也没有把这件事情当做很严肃的事,因为所有学校都有这么一些流传甚广的传言嘛,而且传言不一定都是真的。虽然我同学在讲述他自己听说到的往届的灵异事情时,我吓得够呛,其实也就是和听普通的鬼故事一样,没有留下什么很深刻的印象。
但是就在我读高一的那一年,县一中在第1个学期真的开始连续死人。
那时我读高一已经有半年了吧,寒假过去之后,我初中的同学跟我说,县一中在寒假的时候死了一个女生。
那个女生据说是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从杂物间通到外头的窗户那边掉下去,因为事情发生的很突然,大家都觉得是意外。
我同学还记得,她当时就在同一栋楼,但是除了一些相关的人,其他人好像都不知道这个消息,她也是在被自己的室友告诉,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
杂物间因为在3楼,所以那个女生也没有当场死亡,高度不算高,但据说是摔到脑袋了。
大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抢救,没有救回来,因为县一中的寒假放的比其他学校都要晚,大家被留在学校里面读书,同时同校还有学生意外摔下楼死掉,所有学生的心理都很不安。
那一年可能是校方也觉得把学生留在学校里面,自己也要负责安全责任,县一中就破天荒地在寒假的时候提前让高一高二所有的学生先回去了。
至于高三的,不到4个月就要高考,就算学校想要放,人家长也不愿意放。
县一中的诅咒是一方面,考试的成绩又是另一方面,像我朋友他们低年级的走了还好,待在家里面过年,高三的学生可遭了大罪,一边担心每天不断的考试,大考小考每天和过节一样,一边整个学校走了三分之二的人,本来之前女生意外死亡就让学校的环境变得更加阴森,现在倒好,一个年级的高三学生都感觉镇不住了。
当然,高度紧张的神经也让有些人把风吹草动就当作闹鬼了。
我朋友认识的一个高三年级学姐和她说,寒假关在县一中的那段时间,女生寝室睡觉都一定要留一盏小灯在,不然晚上大家起来上厕所,都疑神疑鬼的。
有一次她楼上寝室一个胆小的女生,晚上忘记开灯,刚巧同寝室的女生去阳台晒衣服回来的时候忘记把窗户关死,那一晚的风稍微大了一些,风把窗户吹得有一些震动,本来大家睡死了还算好,结果冬天晚上人本来就容易起来上厕所,那名胆小的女生,在黑漆漆的寝室里面醒过来,刚想到今天忘记留灯,就听见窗户那一边传来“嗡嗡”的声音。
说来也奇怪,她本来也没注意到那一点点声音,也觉得是风吹窗户吧,结果打开门想要上厕所的时候,窗户“嘭”的一下好像瞬间被人掀开,阳台上的冷风呼啸进寝室,那女生就吓得失了神,只顾着尖叫。
“有鬼啊,有鬼啊!”
她只顾自己往外面跑,其他本来睡的好好的女生,从梦中惊醒,听见室友叫得那么大声,哪里还忍得住,整个寝室的人顾不上什么,全部尖叫着穿着睡衣赶紧从床上跑下来,一个寝室六个人的尖叫声好像一时间有几百个人都在叫喊一样。
我朋友的学姐听见那个声音,还以为是鬼叫呢,于是,整个宿舍楼的女生大多惊慌失措地想要往楼下跑,宿管老师听见了叫声,刚开始是觉得出现了啥意外,引导大家紧急往教学楼那边疏散。
到最后,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叫,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直到到了教室,一个个人问起来,才找到我朋友学姐楼上寝室里面那个最开始尖叫的女生。
闹鬼事件最后证明是乌龙,不过是窗户被门打开时的气流冲开了吧,这也侧面说明那个时候所有高三的学生有多紧张,县一中的寒假补习就在这种氛围里面继续进行着。
男生的胆子毕竟要大一些,装神弄鬼的事情少很多,不过一出事反而严重。
寒假还没过去两周,男生寝室里就出了一桩大事,高三的年级第一和年级第五打了起来,说起来我朋友也见过这两个高三的学长,她告诉我这两人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还很瘦弱,怎么也看不出来是会打架的主。
可是学姐描述的两人打架的场景也忒奇怪,这两个人互相掐对方的脖子,扯对方的头发,打架的架势也是用指甲去抓。
那这分明是女生之间打架的惯用手段吧,大家于是都在传年级第一和年级第五被鬼上身了。
总之寒假这段时间虽然怪事频发,出现了打架事件,寝室闹鬼事件,还有等等不一而足的小事情,但是终于也是捱到了过年之前那几天。
因为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大家都觉得离第1个女生死去之后,已经过了将近一个月,应该不会发生什么事了吧。
于是放松警惕,高三年级班级里面爸妈住在附近的,就放个三天来的假,回家吃个团圆饭,然后呢,不过几天马上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剩余从其他城市或者市区里来读书的孩子,那可就管不了那么多,只能统一在食堂里面吃年夜饭了。
但事情呢,恰好就发生在那几天。
我同学的学姐刚好就是那件事情的亲历者之一,不过她也只是亲眼看见,至于其中的细节也是听其他人说了才知道的。
起因是高三留在学校过年的一群男生里面,有一个成绩不好又耍滑耍惯了的男的,他好像本来就是走关系靠后门进的县一中,整个高三就没看见对学业有上心过。
因为他们家有钱,再一个呢,他爸妈是在全国各地到处跑的生意人,他自然没办法回家过年。
留着这样一个刺头在学校里面,那肯定是一点也不安生的。
在除夕前夜,也就是除夕前一天,班级里头都取消了自习课,相当于说是能回家的回家不能回家的呢,你在学校里面玩,老师也不会管你。
这个滑头男,就叫他小莫好了,小莫带着他的女朋友,还有几个玩的好的兄弟,打算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溜出去在外头打个的,乘车去县城里面找好玩的。
小莫的主意打得很好,不过实现起来有一点难度,因为县一中是军事化管理的学校,至少在外人眼里面看来,就读学校的门卫,保安老师,教导主任,那可都是十分严厉的存在。
时至过年前两三天,所有的教职员工和后勤人员都是卯足了12分的劲,看着这帮熊孩子们。
所以虽然在学校里面,学生可以自由行动,但是呢,保安室的大门是绝对出不去的,爬围墙就更不用说了,县一中的老师都是一轮一轮的巡视。
而且圣一中的老师高一,高二高三也就那么多人,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学生所有老师都认识,即使不认识,瞄上几眼也能大概猜出来是哪个班级。
在这种情况下面想要躲开老师们的视野,翻墙出去,又或者是骗过门卫保安出去是绝对不可能的。
学校也十分警惕,一则呢,学生寄宿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情都是学校的责任。
二则,教职员工里面,也有隐隐听说过当年传闻的人。甚至当年,惨遭连续死应验了的学生,有的,就是现在任职的老师们的学生哪。
小莫看到这种情况,和自己的女朋友一合计,大家呢,就打算从学校后面的大山入手,因为这学校和大山之间的围栏不是很高,再一个那座大山,毕竟以前是埋死人的地方,人人都嫌晦气,小莫和女朋友就觉得从那里作为突破口出去,准能行。
他的那帮狐朋狗友们呢,一个个也是不安分,虽说吧,大家都觉得大山里面不安全,可是人就怕不信邪,一群十几岁又没有成年的男孩子女孩子,身体里面积攒的精力无处释放,自然根本就不怕那个所谓的坟山了。
再者说大山也不大,山有个名字叫做龙头山,南方本来就少高山,更何况临水近的丘陵地带,小莫大概站在寝室楼上面估摸了一会儿,觉得从学校后的龙头山上走,再从山的另一侧下山那也算是高速公路。
虽说不知道坡度陡不陡,想想办法,总能下到学校外。
于是他们就在这一天找了个所有老师吃晚饭的时间,也跟自己同宿舍的室友打好了招呼,如果被查寝老师查到了,就说自己在上厕所。
而且呢,其实算是在学校里放假,老师们也管不了那么多。
一切准备就绪,这小莫的女朋友还拉来了她的三个闺蜜一起往龙头山上面去。
大约是有10来号人吧,因为冬天天黑的比较早,他们在吃晚饭时,带着几个手电筒,还有几部手机,就打算从龙头山那儿离开学校。
10来号人里面有一个叫做肥肥的胖子,晚饭可能是吃多了一些,再加上呢,他在这十几个人里面,就算去了县城也是被嘲弄欺负的份。
一行人悄悄的准备往龙头山下的围栏上爬的时候,他就打了个退堂鼓。
据他说,他肚子当时莫名的就痛起来,虽然说领头的小墨和他女朋友的命令违抗不了,可是人有三急,再加上那一帮人也没有多喜欢肥肥,大家也就默认了,今儿晚上去县城玩就不带你了。
可真是这个退堂鼓,多少还救了几个人下来。
小莫和他女朋友,刚好也怕,晚上寝室楼出什么事,自己没在学校,有个眼线告诉不清,就留了一部手机给肥肥。
他们告诉他不要乱说,如果校长发现自己怎么十几个人跑到县城去了,那就赶快用手机告诉他们。
肥肥看小墨和他女朋友也没有挽留自己,更加合自己的心意了,他上了一个厕所,然后就趴在寝室床上面呼呼大睡。
睡到大约凌晨的时候起来,室友们还在寝室里面开着台灯打游戏。
他呢,自己只有小莫给自己的一部手机,觉得无聊,也把手机打开来看看。
这一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手机里面是小墨和他女朋友发给自己的好多条短信。
这些短信呢,有的是在问自己在哪里,有的呢是在叫自己赶快去找老师。
肥肥一看,这不对劲,虽然说一行人在出发之前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诫自己不要把这件事情泄露给班主任。
可是这些短信也不能放着不管吧。
他算是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最终打了个电话给小莫,其实山区的信号不好,打不打得通是一回事,可是接通之后,话筒那一边根本就没有人的声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小莫的号码拨通之后,肥肥只听见手机那边传来风沙沙作响的声音,无论他怎么跟那一头的人说话问问题,始终就是没有人回应,可是这个电话又是怎么接通的呢?
他越想越不对劲,最后还是冒着被打的风险,先是找到宿管,然后找到教导主任,最后找到校长。
现役中留守在学校里面的教师和学生,一拨人成群结队的去龙头山上面找人,女生和女老师则留在警卫室报警接待警察。
那一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朋友的学姐也弄不清,因为她是留在警卫室瑟瑟发抖的一群人中的一员。
警察大概半个小时赶到了这座建在深山当中的学校,去龙头山上面找人的学生和老师,终只找到了小墨的女朋友。
那女朋友从山上面下来,整个人就是疯的,你问她是么话,她什么也答不出来。
浑身上下面都是树叶呀,泥土啊,这样的东西,手机也找不到,随身用的包也找不到了。而且呢,据说老师们找到她的时候,她正跪在一条小路的泥土堆上面。
直到第2天,警察派人去山里面搜救,才发现了陆续几个躲在山里面的男同学。
和小莫的女朋友一起出发的三个闺蜜全部都死了,我朋友的学姐也只是略知一二,她听说有一个女孩子是把石头吃到自己肚子里面噎死的,另外一个女的从很高的山沟摔下去,整个脑袋摔掉一半了。
最后一个女孩子死的最惨,她也是最后一个被发现的,整个人好像是被什么动物撕咬过后一样。
男生大概活了三四个,不过活的人都疯掉了,里面有三个,后面从那种完全说不了话的状态,变成稍稍好一点的正常人,但是完全无法参加高考,而且他们也完全忘记那天晚上发生过什么事情。
总之这次去龙头山的10号人死了有五六个,死法每个人都不一样,至于几个后发现一点的男生怎么死的,我朋友的学姐也不清楚,大家都信誓旦旦的说那几个男的好像是摔死的,又好像是被石头砸到脑袋死掉了。
最稀奇的还属被救下来的小墨的女朋友吧。
她被救下来两三天之后,自己从病床上面跑到龙头山下,那个速度快的让人称奇。
由于这件事情之后,住在学校的人基本都回家了,我朋友的学姐也是听保洁阿姨说起来,他们都说那个女孩子跑的比男人要快多了。
她班级里的班主任加上教导主任,加上年级主任,三个大男人都跑不过他。
那个女的爬围栏的时候也像猴子一样,爬的贼快。
最后呢,大家也都没有办法拦住她再跑到龙头山上。
还好,等警察他们再次发现小莫女朋友的时候,是在龙头山上面乱葬岗里面的一块墓碑旁边。
据说,从小莫女朋友的口里面,说出跟他这个年纪完全不一样的县城本地话,而且据说绝对是老女人的声音,年轻的女孩子发不出来那种卡痰一样的嘶嘶声。
后来县一中和小莫女朋友的爸妈请了个当地有名的法师过去,不知道是怎么弄了一下,总之小沫的女朋友呢,最后还是没有完全恢复,不过算是可以正常对话了吧。
我朋友的学姐跟她说,那个女孩现在还在县城里面帮她爸妈看店子,人傻傻的,你问他什么,他还回答得出来,但是你要是再问别的东西,比如说她叫什么,她是哪里人在哪里上学,那就完全不知道了。
我朋友在那一次事情之后也转学到我市里的一中,我现在也工作将近4年了吧,上次回去的时候听说县一中又死人了,他们说一死人就会连续死好多个,真不知道县一中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地人说可能是县一中后面的那个坟山里面埋了几个在县城刑场里面被枪杀的人,因为县城那边的监狱死刑犯不多,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每一次行刑都是几个人连在一起,每次都要隔上好多年才会有一次死刑执行。
刚好七八十年代那段时间冤假错案比较多,当地的老头老太太就说可能是那样的原因,那几个人因为是在同一天死的,所以就算变成鬼了害人,一次性也一定要连在一起死人,不过也是乡亲们闲来无事侃大山的产物,我是不相信的,但县一中确实是很邪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