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林归特别跑来了其他人不走的路,短时间内他和女儿连带着车和货都是安全的。等到天蒙蒙亮,他就启动了大车,慢慢开回去正常的路。
“醒了?我们中午前就能到,到时候爸爸带着你好好走一走。”见女儿也醒了,林归就说出卸货后的安排。
“好的,爸爸。”天亮了,安妮晚上没看清的一切现在都出现在她的视野范围内。
今天的鹏城可能因为还是早晨的缘故,没有那么热,至少比7月的香江舒服多了。只是再舒服,好长时间都看不到一个人,看不到一幢房子,也是会让人觉得枯燥。
“爸爸,为什么这边都是空的?”这要是在香江,那些有钱人早就买了地去建楼了。
“大陆刚刚开放没几年,要建楼要发展是需要时间的。鹏城已经算不错了,等再过一会儿,你就能看到人。”林归可以说是最早一批往返香江和大陆的人,鹏城正式发展也就这几年,算快的。
听说文锦渡口岸开放以前,这里就是个小渔村。可当初香江还不是一个小渔村吗?它也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才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再过一会儿,安妮终于看到了人,也看到了这边低矮的建筑。一层两层的很普遍,三层以上的需要找一会儿才能看到。而且,这里的建筑没有一点美感,灰扑扑的,和路过的行人身上穿的衣服颜色差不多。看多了,就不想再看。
“爸爸,这里挺穷的。”路上基本看不到车,倒是有人推着旧旧的自行车,就像当初家里买的旧货。就是这样的旧自行车,路上也少得可怜。
“这是事实,可是安妮,我们家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林归不反对女儿说的,他只是要补充一些,“你外公外婆包括我的父母,他们都来自这一片土地。当年战乱,人活不下去了,就只能往南边逃。”
太多的人因战乱丢掉了性命,太多的人为了保命迁徙到香江。当初53年圣诞节的那把火,住在那边的哪一个不是从大陆过去的?都是!
只是三十年以后,有人还挤在石硖尾的徙置大厦,有人申请到了苏屋邨这样的公屋,也有人像安家一样,在香江买了房有了家业。
“安妮,这里也是我们的家。”林归的父母死在了迁徙的路上,他从小就是在安家长大的,也从小听着爸妈说的那些往事。
曾经的安家尽管不富裕,但至少吃穿上都没问题。要不是战火蔓延,谁愿意离开故土?他来了粤省这么多次,都不忘打听安家人,就是为了帮家里找到根。
可惜太多年过去了,原来的地方早就没了人,其他的安家人更是不知道散落在什么地方。
家吗?安妮对于这个说法没什么感觉,可能是她太小了,也可能是她生为龙崽的记忆影响着她。她把爸爸妈妈所在的地方当做了家,其余的再看看。
要是哪天爸爸妈妈在这边买了楼住过来,说不定她就也把这里当成了家。
“爸爸,等以后我们在这里买楼吧!”这样来去也方便,安妮已经知道这边的房价很低很低,不到千元就能买到能住人的房子。换算成港纸,也才3000多蚊,太便宜了。
要不是带来的钱要开厂,她都想买块地自己来建。
“好啊,等你赚钱了,你给家里买。”沉重的话题过去,林归给女儿一点小小的压力。
“行,爸爸你就等着吧!”总有一天的。
父女俩说着话,大车也开到了第一个卸货点。这是一家百货公司的仓库,车里面大多数的服装、糖果和电器都是这边要的。
一小时过去,货卸完核对好,双方签完字就可以去下一个点。
“爸爸,这个衣服不是妈妈所在的制衣厂做的吗?”车里装了什么货,之前安妮并不知道。现在看到了,当然也认出了这批服装的来源。
“只是一部分,有些还是进口的。”开了大车,林归肯定会想着老婆的制衣厂。能帮忙牵条线的,他当然先帮自家人。
香江的制衣厂70年代的时候最繁忙,可是到了现在,这个势头差不多到顶了。那些便宜的低端的服装生产,好多都转去了羊城。那边人工便宜,老板们能放着钱不赚吗?
“爸爸,要不我们先不开厂了?先把这些拿来卖,赚到了本钱后再来开。”安妮盯着那些衣服,刚刚她看到了收货人手上的订单,上面的价格比制衣厂的价格高好多。
这要是再卖出去,不是还要涨吗?如果自己能从制衣厂低价拿来一批,直接以稍低一些的价格卖掉,赚的钱更快更多!
“你想得很好,但是安妮,你怎么保证这些衣服你都能卖出去呢?”林归会不知道这里面的差价吗?他早就知道了,也知道有大车司机在干这个私活,前面的时候肯定是能赚到几笔的,但长久不了。
一旦被人发现了,还有风险。
“爸爸,我想试试。现在是7月,我就在7月剩下的时间里试。”至于这趟过来,就打听打听开厂的具体手续,然后再找找卖衣服的地方。
“行,你想试就试。”先看看成效。
等将货物都卸完,林归将大车停到了老位置,接着他就带着女儿先去吃饭。等吃完饭,大家都开始了工作,他再带人去这边的工商部门问问具体的手续。
和之前说起过的差不多,但一切都卡在了厂房上。有了厂房,才能装设备,有了设备招了人,厂子才能动工。
“还有,你才12岁,再过6年才能办厂。”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将手上的香江证件还回去,他对于这个白白净净长得甜美的女孩印象不错,也愿意多说一点,“你们是香江人,来我们这边投资的话,厂房是能便宜租的,缺少资金也能贷款。”
这么好?安妮正愁钱不够。
“具体怎么贷款的?叔叔,麻烦你说说。”
看到眼前多出了一把糖,工作人员不客气地收好,然后指着不远处的银行说起了详细的贷款内容。
等再出来,安妮前面知道的20万美元的资金已经可以降一半。不仅这样,她还从其他人那里知道了哪里卖衣服是最容易出手的!
“爸爸,我们回去吧。”回去的时候绕一圈,看看那些国营厂放工时的情况。听说那时候人很多,衣服什么的很好卖。
“那就走吧。”一直在一边的林归也听到了,他知道女儿的想法,也愿意带她过去看看。
坐在大车上,安妮先看到了鹏城码头那边繁忙的景象。虽然比不上香江葵涌码头的忙碌,人也算多。
“没事,爸爸要去羊城装货,那边的国营厂更多。”羊城毕竟是老城,是才发展几年的鹏城比不了的。
又是几个小时过去,下午的时间慢慢结束,安妮终于看到了羊城国营厂下工后的盛况。
棉纺织厂、机械厂、造纸厂等等,好多人啊!
看看大家身上穿的,颜色还是那几种,款式更是单一,没一点新花样。
“爸爸,我回去就去制衣厂!”先带一些来试探一下,要是生意好的,就多来几趟。
“好。”转完了,林归开车去装瓷器,这是要经香江出口到狮城和其他东南亚地区的货物。
装满了一车后,他没忘开车去收鸡蛋,还有自家粥铺所需要的粥料。后面的生意都是联系好的熟人,去了简单看一下交了钱装货就行。这都只能装在车顶,有了经验后,没多少时间就能装完。
装完了,天也黑了。不过车没停,林归一直在往口岸方向开。这会儿开过去,到了正好排队等明天过关。
此时的安妮已经兴奋劲过去,闭着眼睛睡着了。就算路过坑洼的道路,她也没醒来。再醒来,人已经在关口。
“爸爸,你休息吧,我看着。”睡了几个小时,安妮很精神,反倒是爸爸整个人累到了。
“好,那爸爸睡一会儿,有情况叫我。”林归见女儿的大眼睛里闪着光,也就不拒绝。忙了一天,他确实有点累。本来这是一趟三天的活,他直接缩短了一天。
“放心,爸爸你快睡吧。”等到车里都安静了,安妮才想着回去后自己该怎么做。
目前她手头上有2300美元,换过来也就是18000蚊港纸。这会儿正值7月,她可以从制衣厂那里先拿5000蚊短袖试试水。按照一般的出厂价,短袖是4到5蚊一件的,她最多可以拿1250件!
到了羊城后,卖20蚊一件,也才6元,不算贵。跟百货公司的进价比起来,还便宜了整整2元!这都不是零售价。
一件赚个15蚊,都卖出去的话,1250件就能赚18000多蚊!又是一个2300美元。
“你想从制衣厂拿衣服去羊城卖?”刘伯雪刚回家,就被家里最小的孩子给弄懵了。
这不是刚回来吗?怎么又急着卖衣服了?不过这几年来外甥女确实在赚钱这一方面挺有头脑的,他见孩子父母都没有反对,就问问她具体的想法。
感谢读者“蔓蔓”灌溉5瓶营养液
感谢读者“水水”灌溉2瓶营养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