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苏老三一行人被安排到了别处,大家伙儿悬着的心算是彻底放了下来,也不再多去关注。
眼下快要到六月,会陆续有关内的货商来辽安城里收皮子和山货。当务之急,该是多上山采些木耳菌子才是。
好在东北夏季雨水不少,给足了大家伙儿采木耳的机会。
白日里,妇人们带着孩子上山采木耳,男人们则去地里开荒。
站在半山腰上往下眺望,隐隐约约能看见山下的男人们正卖力的挥舞着锄头。
秦六婶折了手边的细树枝,感叹着:“这家里没个男人是真不行。”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忙拍了几下嘴巴:“呸呸呸,瞧我这张破嘴。我不是那意思,你们可莫要多想。”
“我是觉着,开荒是个体力活儿,若光靠咱们娘们,一年下来也未必能开出几亩的地。开荒倒还好,开得慢些,长年累月的总能开出一大片来。可种地呢?下种栽秧,收谷入仓这些可是不等人的。一旦错过了时候,收成减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妇人们原本听着秦六婶的话正来气,经她这么一解释,心中也惆怅起来。
比如刘春梅。她也是个寡妇,深知家中没有男人的艰辛,抹着眼泪道:“能有什么法子,总不能没了男人就不过了。”
“哎!要怪就怪老天爷不长眼!”
活跃的气氛,瞬间变得悲伤起来。
秦五婶刚忙出来打圆场:“谁说娘们不如男?那汉子能挖地开荒,咱们女人也能采菌子木耳不是?”
“要我说啊,别磨磨唧唧的想七想八。有那难过的功夫,不如多采点木耳回去晒了。再有半个多月,关内的商人就要来收山货了!”
“五嫂说得对,咱啊,赶紧采木耳去!”
悲伤的气氛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妇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辽安山多,特别是西家屯这块,群山成片。妇人们提着布袋子,弯着腰在山间穿梭。到了晌午,随便寻了块地坐下,吃着带来的杂粮饼子,就算着午饭。
待吃过了饼,又开始漫山遍野的寻摸。
突然,虞薇念的视野里出现一株植物,植株顶端的红色果球尤为惹眼。
虞薇念压抑不住心中激动,大喊着:“五婶,五婶!”
“咋滴了,这是咋滴了!”秦五婶当是遇到了蛇,吓得大步流星的跑过来。
等跑到虞薇念跟前,见人安然无恙,才长嘘一口气。
“五婶,你……你看这……是不是人参。”虞薇念激动得,嘴唇都打起了哆嗦。
其实这也不怪她。
不论是千年后的现代,还是如今所处的古代,野山参都是极其珍贵之物,价格更是比之黄金还贵。若眼前的植物真是人参,那她岂不是要发财?
想到马上要成为富婆,虞薇念指着人参的手止不住的颤抖。
“哎呀妈呀,阿念真是好运气!”
得到肯定,虞薇念丢下布袋子,拿出带来的小铲子挖了起来。
其他妇人听到动静纷纷聚了过来。
得知虞薇念发现了人参,又都快速散去,在山林间寻找起来。希望自己也能寻到颗野山参。
然而她们却是没那般好运气,眼睛是一寸山土一片腐叶都未放过,也未发现人参。
再说虞薇念这边,用小铲子将人参周围的山土挖去后,又寻来小木棍,一点点的拨开人参根部的土。
待参须露出,连棍子也丢了,徒手轻轻拨离山土,生怕一个不小心弄坏了人参的卖相。
一刻中之后,一根只有筷子粗细不足母指长的人参呈现在虞薇念手心。
“可惜了,年份短了些,卖不上大价钱。”
虞薇念却并不觉着可惜,再不济也是能卖上几两银子。若是留着不挖,等不到它再长几年,定会被别人挖了去。
抹去山参表面的尘土,又取了帕子将其小心翼翼的包好放进荷包里,又起身去寻木耳。
下晌,没寻到山参的妇人们依旧喜笑颜开。
因为她们的布袋里,装满了木耳。等回去晒了,正好赶上卖给关内来的行商,再用卖木耳的钱买些粮食,今年冬天也算是能熬过去了。
到了山下,视野开阔。
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被规整得整整齐齐。等到了明白,这片黝黑的土地上会长出成片的庄稼。
是他们的,他们的地,他们的庄稼。
姚娘子心情大好,唱起了才跟秦五婶学得二人转:
「一更啊里呀啊月牙没出来呀啊
貂蝉美女呀啊走下楼来
双膝跪在地土尘埃呀啊
烧烧香那个拜拜月呀啊
为的我们那个恩哪恩哪哎了我说恩和爱呀啊
二更啊里呀啊月牙出在正东啊
南堂报号啊名叫高琼啊
呦收下贤妻名叫刘凤英啊。」
「刘小姐那个为高郎
刘小姐那个为高郎
才得我们那个相啊哎相啊
啊哎了我说相思病啊
哎呀哎哎哎哎呀
三更啊里呀啊月牙到正南啊
湘子出家呀啊赶奔终南山啊
手里提着小花篮啊
韩湘子那个度林英。」秦五婶也接了一段。
说到唱二人转,十里八村没人比秦五婶唱得更好了。
每回下地干活时,秦五婶总是会来上那么一段。
姚娘子听得多了,倒也会唱上那么一两段,时不时的也会来上一两嗓子。
“姚妹子唱得不赖,比我这个本地的唱得都要好!”秦六婶笑着打趣。
二人转作为东北地方戏,人人都会唱上那么几句。有那唱得好的,每年正月十五的庙会上,会被请上台去唱戏。
虽说没有佣金,但唱得好的,台下的观众们可是少不了打赏。
什么米面点心,糖果铜板。有那阔气的,还会打赏活鸡冻鱼。
可偏偏她秦六婶对二人转不精通,白白错失了许多好处。倒是秦五婶被请过去唱了两回,得了好多吃食,还有一条冻鱼。
想到鱼,秦六婶大喜:“下个月霭江那边大马哈鱼洄游,到时候让村里的汉子们跟五哥他们一道去逮鱼。”
“哎呀,你要不提我倒忘了这茬。回去我就让老五找谢小哥他们说说。要用得家伙什,得提前备上。”
妇人们听到这里突然反应过来,当初虞小娘子让他们跟着来东北,说得就是这地界物资丰饶,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鱼。
她们来了两三个月,光忙着盖房子开荒,倒是忘了这茬。
如今听到秦家妯娌如此说,才明了虞小娘子说得竟都是真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