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袍中年男人也就是吕大管家正满腹狐疑地打量着眼前的小摊。
前些个日子吕家的宝贝疙瘩、六岁的小郎君吕耀祖随少夫人岑氏从南方探亲回来。
他这个由吕家派在渔山县待了十几年的大管家自然被远在府城的老夫人遣去迎候。
谁知小郎君下了船,便闻见一股极香的吃食味道,哭闹着要吃。
要说这股香味吕大管家自然也闻见了。
吕家作为贡盐皇商,朝中又有几位自读书起便暗戳戳培养的朝臣靠山,说一句“家财万贯,良田千顷”也不为过。
他虽是能力处于吕家所有管家里的中上水平,但作为其中的唯一家生子管家,深受主家信任,山珍海味也是偶然尝过的,这股香味自然被他忍了忍忽略掉。
再加上少夫人也很担心码头上的吃食不干净,一番劝说勉强哄着小郎君放下这个念头。
但孩童的情绪总是阴晴不定的,风一吹车帷,香味穿过缝隙进入车厢里,小郎君闻见了又开始哭闹。
他自然被软下心的少夫人派去买包子,他又没来过这地方,哪里知道包子摊在哪个位置。
使了银钱问了个路人才找到位置,那包子摊夫妇看上去果真如他所料,衣着不干净,眼神也是小人做派,但一想到小郎君要吃,他只好买了五个。
谁知上了马车,小郎君迫不及待地拿了个包子,咬了一口后就吐酸水,满脸写着抗拒,嘴里一直说着“难吃”,回了吕府便摔盘砸碗不肯吃晚食。
他这个买包子的人自然被牵连坐了好几天冷板凳,一想到自掏腰包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五个难吃的包子,最后还没得到小郎君的赏钱,吕大管家心里更难受了。
昨日他路经前院,听府中奴仆吃嘴闲谈,说是县衙抓了一对卖黑心包子的夫妇,他问了问细节,一猜便知是当日那两人。
关于“林记”他也是听说过的,但码头吃食那般便宜,只要能吃,那些口袋里掏不出两个子的人谁不夸夸。
之前只当是那对夫妇使了银钱,让贪图银钱的碎嘴流氓散播谎话要宰客,香味也是吸引人的噱头。
县里管得严,他这个略微有一点点身份的人自然不会自找麻烦,只当自己倒霉罢了。
再一听奴仆细说,吕大管家才得知自己被那对夫妇骗了,码头市集还有一家卖包子的,得了这个消息,夜晚他便翻来覆去睡不着。
想到小郎君对他愈发不好的态度和少夫人为了让小郎君愉悦舒心、话里话外都透露着想让他回府城避一避的意愿。
又想到府城吕家中对渔山县的三成盐务虎视眈眈的其他管家和渔山县府里愈发得脸的二管家,有野心的吕大管家舍不得放手。
解铃还需系铃人。
他今个儿便起了个大早,想要重新买包子讨小郎君欢心。
希望老天爷眷顾他,别再让他买到假包子了。
看见逐渐延长的排队客人,吕大管家心中有了五成成算。
“这位客官,你要什么?”
思绪被眼前的女娃娃拉回,屏蔽掉后面开始嘟囔他慢吞吞的其他客人,吕大管家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道:“我是第一次来这儿买包子,还不知价钱几何?”
上次没得小郎君的双倍赏钱,这次他可不想再做冤大头付那么多了,谁知道小郎君会不会赏脸吃!
林思虞看了看眼前奇怪的新客,笑嘻嘻地将所有包子的价钱和大小一一说了。
吕大管家一听,这么便宜?
心中认为价钱贵的自然比价钱便宜的好上几分,离近了闻香味,吕大管家也有了些馋意。
一挥手,将最贵的蟹肉包子全都买下,鱼肉包子和洋葱鸡肉包子也各买了十个。
一个大惊喜猛然砸在头上,林思虞不禁怔住。
许氏也听见了,停下包包子的动作,擦完手后,乐得接过食盒,跑去又添了些柴火。
“客官,您再等一等,这两笼包子马上蒸好,蟹肉包子现在就能装!虞儿,瞅啥呢?快装!”
今早她们从竹编摊上花了二十文买了四个小笼屉,一个小笼屉正正好好装十个蟹肉小笼包。
如今只剩三十个蟹肉小笼包,卖掉的那十个是龚嬷嬷买走的。
历经多日,林思虞力气也比之前大了些,忙将三个小笼屉端过来,用她的特制木夹稳稳当当将蟹肉小笼包放进最后一层食盒里。
吕大管家看到眼前听话做活的女娃娃,心中叹了声,瞅着年纪比小郎君小上许多,果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算了算价钱,吕大管家付了五钱银子。
林思虞看见五钱银子,愣道:“这位客官,你多付了十文钱!”
吕大管家笑道:“无碍,就当作给你买颗糖吃。”
新包子已经蒸好,许氏掀开笼盖,一夹夹两个,将二十个包子夹进剩余两层里。
一听林思虞说吕大管家多付了银钱,许氏又各加了一个包子放进去,想着吕大管家买了这么多,又送了一份藕粉。
食盒很厚很大,各层铺着精美的油纸,装了这么多包子,也有空间留着装藕粉。
吕大管家接过食盒,见母女俩不贪便宜,暗自点了点头,心道如果好吃,以后就再多来买一些尝尝。
他离开后,母女俩又将情绪投入到了卖吃食中。
今日比往常卖的更多,可把母女俩累得不轻,离开市集的时间也延长了一个时辰。
等将所有物件装上骡车后,林思虞和许氏互相揉肩捏背休息片刻。
听到市级小吏敲的响锣声起,母女俩知晓已经是午时二刻(11点半)了。
因为林景逸每日早上带午食去学堂,所以她们也不用去送,许氏想了想便带着林思虞在市集里挑了家看上去用料最干净的馄饨摊坐了下来。
馄饨摊后面有一块空地,母女俩将骡车放置在那里,坐下后也能看清那里,不怕被人偷偷牵走。
问了问种类和价钱,许氏花了七文钱要了一碗大的葱花猪肉馄饨和一碗小的虾肉鸡蛋馄饨。
馄饨馅虽不是特别美味,口感还有些柴,但汤中加的笋干小料挺好吃,许氏见林思虞爱吃,又花了一文钱问摊主要了一小碟笋干。
咯吱咯吱声响起,林思虞吃笋干吃得津津有味,这笋干应该是放了些辣椒,味偏香辣,盐放的也正好,咸淡适中。
一碗小馄饨下肚,林思虞揉了揉肚子,许氏想着消消食,见馄饨摊客人不多,便又多坐了会儿。
听着旁边几个摊位噼里啪啦的烧柴火声和吆喝声,林思虞难得自在,便左右看了看。
这一看不要紧,倒真让她不小心瞥见了什么。
许氏见林思虞直瞪瞪如同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凉水的呆样,循着女儿目光看去,只看见摩肩接踵不停歇的路人,不由奇怪问道:“虞儿,你看见啥了?”
林思虞揉揉眼睛:“想是我看错了,娘,我们快去买些食材回家吧。”
许氏不多问,应道:“好,那先回去吧。”
母女俩站起身来上了骡车,在人群中钻空子出了市集,买完所有食材,将信交到徐家商行后在未时三刻(13点45)到了村口。
大坛村村口的一片空地正站着三四个妇人晾晒衣服,许氏瞅着那几个妇人的眼神有些不对劲儿,右眼皮连着跳了两下。
林思虞坐在骡车上,也看见那些人在她们经过后,对着她和她娘指指点点。
林思虞眉眼冷了几分,什么情况?
怀揣着不解进了家门,许氏有些心不安,母女俩将家里看了个上上下下,没发现家中有进贼的状况。
刚松了口气,马氏就气冲冲地进了她们家,后面跟着王春花。
林思虞倒了两杯早上烧开存着的凉开水放到她们跟前,许氏问道:“这是咋了?”
马氏骂道:“老天爷怎么不劈个雷将那群烂了舌头的臭嘴酸妇劈死!没脸没皮的王八玩意儿,竟会在人背后说闲话!可气死我了!”
林思虞想起村口的那几个妇人,问道:“婶婶,她们可是说的我们家?”
马氏将水一口喝下,冷哼道:“对,她们…简直不要脸!”
一旁的春花见她娘三两句还说不清缘由,拍了拍马氏的后背,将今日她们听见的事说了出来。
“自昨晚起,村中便有传言,说林大江林爷爷家的三儿媳许氏,也就是许婶婶你趁着林叔几个不在,每日去县里偷汉子,做皮肉生意挣脏钱。”
许氏听不下去了,咬牙怒道:“竟然这般辱我名声!”
林思虞彻底冷下脸来,小脸上闪过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神情。
她们村离县里远,村中也没有卖吃食的其余人家,唯一做豆腐的林二爷家是去各个村里卖豆腐,也不来县里。
村中也有偶尔攒些鸡蛋卖的村民,不过也不去市集,都是拜托二伯娘吴氏帮忙兜售。
在县里支摊这么久,她和她娘也没在市集见过大坛村的其他村民。
林记生意红火,她们又不是大喇叭会宣传自家挣了很多银钱的人,村中除了亲近的吴氏和马氏便无人知晓。
低调些也能有错,想到这儿,林思虞攥紧拳头,问道:“婶婶,你可知道是谁传的这谣言?”
马氏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春花突然转了下头说:“我今个儿一早去奶奶家送柴火,看见姑姑婶娘在跟郑婆婆说话,她们瞅见我便不说了。我偷偷趴在墙角看,看到姑姑还送了一块这么大的猪肉给了郑婆婆。”
马氏看春花比量出来的大小,惊道:“这有四两了吧,怎么说也有个两三文,王翠兰和郑婆子关系有这么好?!我怎么记得之前因她成了寡妇回村,两人还吵过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第 52 章 谣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